-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意义与政策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意义与政策建议
"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意义与政策建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提升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科技创新,以推动本国产业变革和经
产业变革和服务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高铁、4G通讯、核电、电动汽车、特高压输变电、杂交水稻、国产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加速应用,科技成果产业化使科技创新不断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科技创新的产业化运用,使科技型产业不断涌现,生产要素中的科技元素占比也日益扩大,产品中的科技含量持续增加,直接催生了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和生产方式转变,也使我国在产业经济、对外
贸易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悄然提升。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在"十二五"时期的前4年,年均保持在8%的高位运行,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

2015年前3季度,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1.4%,比去年同期高出2.3个百分点[3],服务业主导的产业发展趋势初步呈现,并成为经济增长的常态化动力,促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

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明显提高,初级产品出口额占比下降到4.8%[2],对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货物贸易量领先全球,
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我国应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竭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点,促进重点产业快速发展。

"十三五"时期,要推动创新发展,就要让科技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加速推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和生产方式转变,显着提升我国在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和对外贸易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1.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产业经济竞争力。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
化,我国传统低端制造产业依靠资源、环境和劳动力等资源禀赋形成的竞争优势逐渐消退,原有工业后进国家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形成后发优势的工业发展路径显然行不通了,新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再加上资源和环境的叠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和巨大挑战。

"十三五"时期,国际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我国经济发展动力亟须转换,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科技创新上,依靠创新驱动破解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发展经验,实施《中国制造2025
2.
3.通过科技创新重塑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现阶段,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我国资源环境也面临着严峻形势,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客观上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要切实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改变我国长期依靠资源和环境谋求发展的行为范式,建立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也是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依靠科技创新,就是要改变原来依靠资源环境和廉价劳动力的竞争秩序,根本上就是要提高劳
动者的素质,培育工匠精神,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提升产品内涵和质量,树立产品新标准,摆脱原来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非理性依赖,以科技创新和工匠精神为引领,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满足"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诉求,重塑国际市场竞争新秩序。

这就要求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积极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营造资
三、"
1.
方向和重点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

2.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在国家科技创新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现阶段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仍然式微。

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工业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技术之间的差距,并催生了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一味依赖资源、环境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路径。

新形势下,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亟须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
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适合创业创新的市场环境,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主动创新意愿,引导社会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3.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系统整体效能。

从本质上来说,创新驱动战略既要整合资源,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又要充分发挥文化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等制度性创新对知识、技术创新的
"全
面发展。

4.
地发挥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调控、引导等作用,促进我国创新资源合理、高效流动和运转。

建立科学的科技创新评价、激励机制,发挥制度在科技创新中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充分调动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自主科技创新活力。

5.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自主创新是要通过研发创新,掌握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打破科技强国对关键性应用技术的垄断格局,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封闭式创新,而应加强与发达国
家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鼓励我国研发机构积极寻求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探索与技术先进国或先进机构科技创新合作渠道和机制,共同设立实验室或联合研究中心,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统筹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特别是人才和智力资源,搭建提升我国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的国际化科研平台,厚植科技创新优势,推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