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及东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 全称
加盟共和国
第二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①时间:1921年3月
1、新经济政策
②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 商品经济,促进民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①时间:1922年底.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 和国联盟 最初仅有4个加盟共和国 :俄罗 ②联盟成员 斯联邦、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 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个 。
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 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斯大林模式 的主要弊端
(评价)
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 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③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损 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 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两位伟人
2、苏联成立
列宁的探索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时间 重点 作用
工业: 实行第一和第二个五年 经济上: 计划 农业: 集体化 时间
政治上: 颁布新宪法
内容 作用
①时间:1936年
新宪法 通过
②内容: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③意义:它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
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1、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领导三年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
时间
列宁贡献
1921年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实行新 经济政策
4、成立苏联
内容
作用 启示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根据国情进行制度创新
1、领导苏联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 (1928---1937年) 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为 加强。
D.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2.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C) A.六月革命 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总指挥部设在( A ) A.斯莫尔尼宫 C.夏宫 B.冬宫 D.克林姆林宫
4.苏联这一名称始于( B) A.1921年 B.1922年
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1928年---1937年
1936年
颁布新宪法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知识点1: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 上台开始改革 ●开始:1953年, ●原因:为革除 斯大林时期存在的弊端 ●措施: ●结果:失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 了 斯大林 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高度集 中的 政治经济 体制。后社会矛盾突出, 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 下台 。
10.对赫鲁晓夫改革评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D) A.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 改革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 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D. 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
11.下列有关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发生的事件,按时间先 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D ) ①苏联进行政治改革 ② 苏联进行经济改革 ③“八一九事件” ④苏联完全解体 A.①④③② C.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新经济 1921 年实行__________ 经济: 于______ 政策
列 宁
1922 年底成立__________ 苏联 政治: 于______
斯 大 林
第一、二个 五年计划 经济: 1928-1937先后完成______________; 并加快农业集体化的步伐。 新宪法 政治: 1936年通过____________,标志 斯大林模式形成。
斯大林贡献
2、制定苏联新宪法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斯大林模式形成 (1936年)
莫斯科保卫战
3、领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取得胜利
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转 折点) 柏林战役
教材经典材料解读
•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 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的原则来 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 明我们错了。--列宁 • 1、材料中的办法指什么政策?
A.斯大林成为苏联领袖
C.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B.工业化基本实现
D.苏联新宪法颁布
B ) 8.“斯大林模式”的积极作用中不包括(
A.重点发展重工业 B.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加强国防力量 D.权力高度集中
9.苏联的改革步伐开始于以下哪一领导人时期( C )
A.列宁 C.赫鲁晓夫 B.斯大林 D.戈尔巴乔夫
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 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②大力发展生 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 的优越性;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 法制,实行依法治国;④加强执政党建设, 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zxxk
反馈练习
选一选
1.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D ) 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二月革命造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C.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知识点2: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 开始: 背景:苏联经济发展面临停滞 , 经济改革,无成效; 内容:先重点进行 后转为 政治 改革 结果:出现 多党 制,使国家 权力 分散,
分离趋势加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
知识点3:苏联解体
●
正式解体时间: 1991年 ●经过:①1991年8月19日,苏联高级官员发动政变, 八一九事件 ”,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史称“ 叶利钦 控制了时局。 ②戈尔巴乔夫 失去威望, ③1991年12月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协定, 成立 独联体 ,不久苏联正式解体。 1991 年 12 月 25 日, ●解体标志: 戈尔巴乔夫 发表电视讲话,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苏联解体的实质:社会制度改变 苏联建立于1922年,解体于1991年底,共存在了 69年
•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2、中国近代史上哪些历史事件是十月革命 直接影响下发生的?
• 五四运动、中共成立等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背景
经济上: 实行新经济政策
时间 内容 作用
政治上: 成立苏联
苏联解体影响
冷战结束 标志: 美苏争霸结束
两极格局结束
总结延伸
1.近现代以来改变俄国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
(1)俄国1861年改革(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2)1917年十月革命(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1991年苏联解体(由社会主义社会蜕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2.俄国的国家名称伴随着政权的更迭几经变换,你能 否按顺序说一说?
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 演变
• 一、匈牙利改革 斯大林 • 1、背景: _____模式严重阻碍东欧社会主 义国家的经济建设。 • 2、措施 社会主义民主 • (1)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____ , 健全法制。 轻工业; 农业 和_____ • (2)经济上:优先发展_____ 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 管理体制 的改革。 进行工业________
士兵代表苏维埃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 的局面。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 . 性质:
1.时间: 1917年11月 2.地点: 彼得格勒 3.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4.特征: 中心城市武装起义 5.结果:
十月革命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主席是列宁) 6.性质: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7.巩固措施:①②③④⑤迁都⑥三年国内战争 8.意义: ①②③
C.1925年 A.农业
D.1927年 B.轻工业
D.重工业
5.苏联第一、二个五年计划,主要力量和资金用于( D ) C.能源和交通运输业
6.1936年苏联新宪法宣布苏联是(A ) A.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B.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C.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D.民主社会主义国家 7.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 D )
俄国十月革命
时间: 领导人: 1917年11月 列宁
不是 十月
地点:
彼得格勒
结果: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
义国家苏
俄 (1922— 1991年)
苏 联
性质: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 的社会主义革命
列宁(布尔 什维克党)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诞生了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意义: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 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 人民的解放斗争 。
• • • •
3、结果: 执政党 (1)东欧各国________纷纷丧失政权。 社会制度 发生了变化。 (2)各国_______ 南斯拉夫 一分为 (3)国家版图的变化:________ 捷克斯洛伐克 民主德国 与联邦 五; ______ 一分为二;________ 德国合并,实现了统一。
4、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 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12.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叙述正确的是( C) ①改革开始于80年代 ②先以经济改革为重点后以政治 改革为重点 ③使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 得到提高 ④导致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13.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C )
A.民族矛盾尖锐
B.外国武装干涉
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整个国内局势失控 D.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僵化阻碍生产力和发展 14.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D )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B.民族矛盾尖锐 C.叶利钦的长期反动活动
沙俄
(16世纪中期——1917)
苏俄
(1917—1922)
苏联
(1922—1991)
俄罗斯
(1991年后)
“沙俄”、“苏俄”、“苏联”
沙俄 二 月 革 命
两个 政权 并存
苏俄
1922年
苏 苏 联 成 立
联
1991年
1917年
十 月 革 命
69年
苏 联 解 体
zxxk
11 东欧社会主 义国家的改革与 演变
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国家不是十月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无产阶级革命191711十月革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73二月革结果性质时间革命教材经典材料解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2中国近代史上哪些历史事件是十月革命直接影响下发生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
150多万平方千米
4.步入近代哪场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861年改革
5.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时间?领导人?俄国走上什么道路?
1917年11月 列 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1917年3月 2 . 时间: ①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 . 结果:②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人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回溯历史
1.俄国何时发展成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6世纪中期
2.17世纪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帝组织了两次 自卫反击战是?1689年双方签定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叫 什么? 雅克萨之战 《尼布楚条约》 3.在哪次侵华战争中沙俄充当了帮凶的角色?它在此次战 争前后共侵占我国多少领土?
D.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僵化阻碍生产力和发展
填一填: 列 宁 1.苏联的缔造者是_____________ 。 2.领导苏联取得二战胜利的是 斯大林 。 ________ 3.首先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是 赫鲁晓夫。 __________
• 战时共产主义
• 2、认识错误后,列宁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
• 新经济政策
• 3、从中,我们得出怎样的启示?
• 经济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国情的政策。
以时间为线索梳理1、2课大事 时间
1917年3月
1917年11月 1918-1920年 1921年 1922年
大事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三年国内战争 新经济政策 苏联成立
革命
时间
性质
结果
二月革 1917.3 命
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 局面
十月革 1917.11 命
无产阶级 革命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建立起世界上第一 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
教材经典材料解读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 主义—毛泽东 • 1、中国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物及著作。
世界现代史:以十月革命为起点
1、三条主线: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一战后、二战后)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一战后、二战后)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二战后)
2、三种世界格局的演变:一战后建立的世界格局 二战后建立的世界格局 苏联解体后的世界格局 3、两个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次科技革命
• 二、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布拉格之春)被 苏联 镇压。 _____ • 三、东欧剧变 • 1、背景 80 年代,东欧各国经济形势困难。 • (1)20世纪____ • (2)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苏联 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 (3)______ • 2、时间:1989年下半年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