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都一号’火龙果组培技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收稿日期:2019-03-05;编辑部E-mail: rdnk@;责任编辑:林海妹;排版:林海妹。 ② 李清香(1980-),女,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木育种、按树产业化、组培育苗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
-32 -
李清香等 广西'金都一号'火龙果组培技术
殖和生根诱导试验,筛选最佳培养方式方法,建 立火龙果组培技术体系。随着火龙果品质的不断 提升,近五年来火龙果开始到得到大众青睐,商 业栽培的优质品种,如’金都一号’、’桂红龙’、 '大红'等,经济效益高、品质稳定,种植面积逐 年增加。由于'金都一号’是新选育出来的且已 通过区域审定的品种,市场需求量大,通过组培 快繁技术可以有效提供品质一致的苗木。通过查 阅文献可知,近年来有关’金都一号’组培技术 的研究报道很少,仅有洪青梅等1161有针对性地对 该品种进行外植体诱导的研究,而未有其系统的 研究成果,无法建立’金都一号’组培技术体系。 因此,很有必要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开展'金都 一号’组培技术的研究,初步建立一套’金都一 号’组培技术体系,为后续的研究提,不易裂果,果实甜度高,在广西、广东和海 南广泛种植,是市场热销品种之一。由于种植面 积逐年扩大,对火龙果苗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采用种子繁殖,繁殖后代易变异,无法保持品种 的优良特性。采用无性繁殖,可以保持品种的优 良特性,目前火龙果育苗方式就是以打插或嫁接 为主的无性繁殖。但是传统的打插育苗和嫁接育 苗,繁殖数量完全不够市场的需求,而植物组织 培养方式却可以在短时间内繁育大量品质保持一 致的苗木,因此研究火龙果组培育苗技术显得尤 为重要。中国火龙果组培技术研究起步比较晚, 2000年以后才开始有零星报道“⑸,火龙果组培技 术开发的成功试验中,大多数研究以火龙果茎段 为材料,开展外植体消毒、无菌芽诱导、继代增
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最佳消毒组合为75%酒精20s + 0. 1%升汞10-15 min,污染率55. 70%;初代培养 基为MS+6-BA 8.0 mg/L+ NAA 0. 1 mg/L,诱导率为85. 47%;增殖培养基为MS + 6-BA 2.0 mg/L,增殖系数为 7. 13;生根培养基为MS+ABT。0. 5 mg/L+IBA 0.5 mg/L+NAA 0. 1 mg/L,生根率达到98.56%,苗壮根粗,分
枝少。 关键词 金都一号;火龙果;组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82. 3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2008/j. issn. 1009-2196. 2019. 06. 007
Tissue Culture of Pitaya 'Jindu No.l" in Guangxi
LI Qingxiang WU Hongying (Qinzhou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Qinzhou, Guangxi 535099)
Abstract Segments of newly sprouted stem of pitaya 'Jindu No. 1' (Hylocereus undatus) were used as explants for tissue culture, based on which a rapid propag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best disinfection combination for the explants was 75% alcohol 20 s + 0.1% mercury chloride 10-15 min and had a contamination rate of 55.70 %. The primary culture medium was MS +6-BA 8.0 mg/L + NAA 0.1 mg/L, and the induction rate was 85.47 %. The proliferating medium was MS +6-BA 2.0 mg/L with a proliferation coefficient of 7.13. The rooting medium was MS + ABT6 0.5 mg/L + IBA 0.5 mg/L+ NAA 0.1 mg/L, the rooting rate was 98.56 %, and the plantlets had thick roots and few branches. Keywords Jindu No.l ; Hylocereus undatus ; tissue culture
2019年6月 Jun. 2019
热带农业科学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第39卷第6期 Vol.39, No.6
广西'金都一号'火龙果组培技术①
李清香②吴红英
(钦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钦州535099)
摘要以’金都一号'火龙果新萌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技术研究,以建立’金都一号’火龙果组培
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植物学名是 量天尺 [Hylocereus undatus (Haw. ) Britt, et Rose],是仙人掌科(Seleniereus)量天尺属 [Hylocereus (Berg. ) Britt, et Rose]多年生 攀援肉质灌木,又名红龙果、青龙果、仙蜜果、 玉龙果,原产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世界各地广 泛栽培⑴。火龙果因其外表肉质鳞片似蛟龙外鳞 而得名,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一种低热量、 高纤维的水果(网,符合现代人对营养、健康的需 求,是近年来受消费者和种植户广泛关注的一种 新兴热带亚热带果树。广西’金都一号’火龙果 (桂审果2016007号)是广西南宁金之都农业发展 有限公司从中南美洲火龙果原种与红肉种的杂交 后代中选育而成。该品种属于红皮红肉,自花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