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第三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第三中学高三物理
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单选)有一个固定的光滑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3°,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2kg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用不可伸长的细绳将滑块m 与另一个质量为M=
2.7kg 的物块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接,细绳因悬挂M 而绷紧,此时滑轮左侧细绳恰好水平,且水平长
度,p点与滑轮的连线与直杆垂直(如图所示).现将滑块m从图中O 点由静止释放,(整个运动过程中M 不会触地,g=10m/s2)。

则滑块m滑至P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A.B.5m/s C.D.2m/s 参考答案:
A
2.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
A.系好完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是否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没有影响
C.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D.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参考答案:
D
3. (单选)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U形线框abcd处于匀强磁场之中。

已知导轨间的距离为L,磁场的进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

直导线MN中间串有电压表(已知导线和电压表的总质量为m),水平跨接在动与ab和cd上,且与ab垂直,直导线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R为电阻,C我电容器。

现令MN以速度v0向右匀速运动,用U表示电压表的读数,q表示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C表示电容器的电容,F表示对MN的拉力。

因电压表的体积很小,其中导线切割磁感线对MN间电压的影响可忽略。


A.
B. q=0
C.
D.
参考答案:
C 解析:当棒匀速运动时,电动势不变,故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不变,所以电压表中没有电流通过,故电压表的示数为0,根据受力平衡,故选C
4. 如图在两极板间存在水平和竖直的匀强磁场和电场,一带电小球被由静止释放后的一小段轨迹如图,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带正电
B.小球带负电
C.若撤去磁场小球将更早到达下极板
D.若撤去磁场小球将更晚到达下极板
参考答案:
答案:BC
5. (多选)如图9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C放在水平地面上,固定在C上的竖直轻杆的顶端分别用细绳a和b连接小球A和小球B,小球A、B 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当与水平方向成30°右向上的力F作用在小球B上时,A、B、C 刚好相对静止且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此时绳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30°和6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地面对C的支持力等于(M+mA+mB)g
B.力F的大小为mB g
C.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mBg
D.mA=mB
参考答案:
答案:BCD.解析:以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力平衡:Fcos30°=cos30°,得:=F,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则:Fsin30°+sin30°=g,得:F=g,故A错误;以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竖直方向:g+sin30°=sin60°,水平方向:
sin30°=sin60°,联立得:=,故D正确;以ABC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竖直方向:+Fsin30°=(M++)g,可见小于(M++)g,故B正确;水
平方向:=Fcos30°=gcos30°=,故C正确.正确答案为BC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是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该定律引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

参考答案:
运动状态;惯性
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产生形变;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实验总结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从而引出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
7. 小杨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做功的关系”,图中A为小车,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B的限位孔,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C为弹簧测力计,假设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以及纸带穿过计时器时受到的摩擦均不计,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计时器在纸带上留下一系列点。

(1)该同学在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上,依次选取O、A、B、C、D、E共6个计数点,分别测量后5个计数点与计数点O之间的距离,并计算了它们与O点之间
的速度平方差(注:),填入下表:
请以纵坐标,以s为横坐标作出图像;若测出小车质量为0.2kg,结合图像可求得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 N。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该同学通过计算发现小车所受合外力小于测力计读数,明显超出实验误差的正常范围,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
(1)如右图,0.25 (2)长木板对小车存在摩擦力
8. 一斜面AB长为5m,倾角为30°,一质量为2kg的小物体(大小不计)从斜面
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B时的速度v= m/s及所用时间t= s(g取10 m/s2 )。

参考答案:
5 2
9. 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时曾用月球的运动来检验,物理学史上称为著名的“月地检
验”.已知地球半径,表面附近重力加速度为,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是地球半径的倍,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求得月球的引力加速度为.又根据月球绕地球运动周期,可求得其相向心加速度为,如果两者结果相等,定律得到了检验。

参考答案:
B ,
10. 一质子束入射到能止靶核上,产生如下核反应:
式中P代表质子,n代表中子,x代表核反应产生的新核.由反应式可知,新核X的质子数为,中子数为。

参考答案:
14 13解析:质子的电荷数为1,质量数为1,中子的电荷数为0,质量数为1.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X的质子数为1+13-0=14,质量数为1+27-1=27.因为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则新核的中子数为27-14=13.
11. 沿半径为R的半球型碗底的光滑内表面,质量为m的小球正以角速度ω,在一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小球离碗底部为h= 。

参考答案:
12. 发生衰变有多种可能性。

其中的一种可能是,先衰变成,再经一次衰变变成(X代表某种元素),或再经一次衰变变成和最后都衰变成,衰变路径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①②③④四个过程
中是α衰变;是β衰变。

参考答案:
②③,①④
②③放出的粒子质量数减少4,是α衰变;①④放出的粒子质量数不变,是β衰变。

13.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长度L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1)(3分)弹簧的劲度系数 200 N/ m。

(2)(3分)当弹簧示数5N时,弹簧的长度为 12.5 cm。

参考答案:
200 12.5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10分)一物体在A、B两点的正中间由静止开始运动(设不会超越A、B),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设向A的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若从出
发开始计时,则:
(1)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4S末物体的速度是______,0-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3)请根据图画出该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参考答案:
(1)一直向A运动(2分);(2)0;2m(4分);(3)如图(4分)
15. (简答)质量,M=3kg的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t..在水平悄力F=11N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如图11所示,当速度达到1m/s2将质量m=4kg的物块轻轻放到本板的右端. 已知物块与木板间摩擦因数μ=0.2,物块可视为质点.(g=10m/s2,).求:
(1)物块刚放置木板上时,物块和木板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2)木板至少多长物块才能与木板最终保持相对静止?
(3)物块与木板相对静止后物块受到摩擦力大小?
参考答案:
(1)1 (2) 0.5m(3)6.29N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解析:(1)放上物块后,物体加速度板的加速

(2)当两物体达速度相等后保持相对静止,故∴t=1秒
1秒内木板位移物块位移,所以板长L=x1-x2=0.5m (3)相对静止后,对整体,对物块f=ma∴f=44/7=6.29N
(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加速度.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与位移公式可以求出位移.
(3)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摩擦力.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中国成为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已知该航空母舰飞行甲板长度为L=300m,某种战斗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a=4.5m/s2,飞机速度要达到v=60m/s才能安全起飞.
(1)如果航空母舰静止,战斗机若用弹射装置弹出后开始加速,要保证飞机起飞安全,战斗机被弹射装置弹出时的速度至少是多大?
(2)如果航空母舰匀速前进,在没有弹射装置的情况下,要保证飞机安全起飞,航空母舰前进的速度至少是多大?
参考答案:
解:(1)设战斗机被弹射出来时的速度为v0,由得:
(2分)
(2)设飞机起飞所用时间为t,在时间t内航空母舰航行距离为L1,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为v1,对航空母舰有:(1分)
对飞机有:(1分)
(1分)
由以上三式联立解得: (1分)
【以航空母舰为参考系,对飞机有(v-v1)2=2aL,解出结果同样给4分】
17.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均为定值电阻,且R1=100Ω,R2阻值未知,R3是一滑动变阻器,当其滑片从左端滑至右端时,测得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其中A、B两点是滑片在变阻器的两个不同端点得到的.
求:(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定值电阻R2的阻值;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参考答案:
解:(1)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图线斜率大小等于电源的内阻,则有内阻
r=||=Ω=20Ω
电源的电动势为E=U+Ir,取电压U=16V,电流I=0.2A,代入解得,E=20V.
(2)当滑片滑到最右端时,R1被短路,外电路的电阻最小,电流最大,此时电压U=4V,电流I=0.8A,则
定值电阻R2==5Ω
(3)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外电阻最大,电流最小,此时电压U=16V,电流I=0.2A,外电路总电阻为
R==80Ω
又R=R2+,R1=100Ω,R2=5Ω
代入解得,R3=300Ω
答:(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20V和r=20Ω;
(2)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5Ω;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0Ω.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分析】(1)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图线斜率大小等于电源的内阻,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电动势.
(2)当滑片滑到最右端时,R1被短路,外电路的电阻最小,电流最大,读出电流和电压,由欧姆定律求出R2的阻值;
(3)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外电阻最大,电流最小,由图读出电压和电流,由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18. 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

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
(3)本实验中,m1 =0.5kg,m2 =0.1kg,μ=0.2,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0.1m,取g =10 m/ s2。

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l =0.002 m,人眼就能感知。

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
参考答案:
①②F>③F=22.4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