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类型之一:弹性城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t 5 案例应用 2007年建成的天津桥园:城市海绵系统,收集雨水并用于棕地的生态修复
Part5 案例应用
弗莱士河公园
1948 年这里成为垃圾填埋场,2001 年该垃圾场关闭。由于受到垃圾污染的影响公园失去了活力。为了让公园焕发 “新的生命”,打造一个具有生态弹性的城市绿洲,形成21 世纪“生命的拯救”的样本,强调区域内景观是一个 地方同时也是一个过程,严格限制垃圾填埋,改善生物栖息地的水、湿地、土壤和空气等物理环境质量,使它成为 世界各地土地再生项目的典范。
谢谢
End
小结
“弹性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预判,主要应对以后出现难 以预料的城市风险的应变方法。弹性城市强调在满足基本底线的前提下, 具有系统的弹性框架。底线是基础,包括城市安全底线、公共利益底线、 城市生态底线等。弹性框架对不确定的要素适应性较强,系统具有完整 的结构和多样化的功能,且应该有制度上的保障。
Part 1产生背景
1.2背景
近两年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说进入了如火如荼的阶段,但海绵城市理念仅适用于日常的雨洪管 理,在面对其他灾害和各种紧急事件时,如何提高城市系统性的抵御力、恢复力和适应力,提升城 市规划的预见性和引导性又成了更为复杂的一个问题。
在这样的基础上,国际城市规划领域在“海绵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出“弹性城市”的概 念。相对于“海绵城市”理论,弹性城市规划的内容更加丰富,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 注重多元化的参与;更加强调城市的适应性和创新性,将以往单纯的防灾减灾向后端延伸,提升城 市系统受到冲击以后的“回弹”、“重组”以及“学习”、“转型”等能力。
•多样性(Diversity):有许多功能不同的部件,在危机之下带来更多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 系统抵御多种威胁的能力 ; •冗余性(Redundancy):具有相同功能的可替换要素,通过多重备份来增加系统的可靠性; •鲁棒性(Robustness):亦称稳健性,系统抵抗和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恢复力(Recovery):具有可逆性和还原性,受到冲击后仍能回到系统原有的结构或功能; •适应性(Adaptation):系统根据环境的变化调节自身的形态、结构或功能,以便于环境相 适合,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形成。
Part3主要内容
1、城市生态弹性 2、城市工程弹性 3、城市经济弹性 4、城市社会弹性
Part3主要内容
城市生态弹性
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 偏离平 衡状态后表现出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 及抵抗外界各种压力和扰动的能力。城 市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能力 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最终达到扩大城市 生态弹性力的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art3主要内容
城市工程弹性
主要是强调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从 城市人口和社区快速恢复中来提高城市 更新的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属于城市发展 的重要基础,并且在面对自然灾害和人为 灾害时需要设置相对应弹性关系,从而避 免对城市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Part3主要内容
城市社会弹性
主要是指社区或者是人群应对社会政治和环境变化所具备的能力,社会弹性要从不同的层面进 行主体的科学划分,更加关注的是社会本身的稳定秩序,需要健全当前的规划网络体系,建立不同 的保障机制和灾难预警机制等等。从而使城市社会弹性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 为社会稳定发展提 供重要的保障。
“弹性城市”是指一个系统、社区或者社 会在遭受灾害的情况下,能够抵御、吸收和消 化并且能够及时和有效地从灾害影响下迅速恢 复,包括保护和修复自身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由于极端自然灾害的威胁对世界很多城市来说 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此构建弹性城市成为 应对危机的一个重要途径。
Part 2 主要特征
特征
弹性城市
--- 弹性修复
目录/CONTENTS
01 产生背景 02 主要特征 03 主要内容 04 如何构建弹性城市 05 案例应用
Part 1产生背景
1.1前言
“弹性”这一术语最初来源于生态系 统研究,使系统受到干扰情况下,能够保 持自身的功能和应对干扰的能力,这一概 念于21世纪初开始被扩展运用于城市研究 中。
1、要充分利用最新的预测、监控技术,加强对气候信息的更新和对灾害的预报。 2、在城市内部空间布局上,要注重模块化和冗余度。 3、注重城市生态和社会的多样性。 4、布局多尺度的城市内部网络连接 。 5、构建综合避难疏散体系。 6、将城市决策者、基础设施管理者、公民社团和其他关键参与者与研究人员聚集到一起,共同 参与到城市弹性的构建中来。
Part3主要内容 城市经济弹性
主要是指城市和地面面对外来冲击时要保持本身的经济活力,同时还需要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 以及包含了良好的场地以及多样化的经济功能等等,需要和城市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相互的匹配,设 置不同的弹性空间,为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保障。在城市更新中也是为了促进城市经济。
Part4 如何构建弹性城市
Part5 案例应用
曼哈顿滨水区弹性U 型保护系统是城市防洪系统中的一个“缓冲区”,用来保护社区免受风暴潮和 海平面上升的侵害。
Part 5 案例应用
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公园的弹性水岸公园
海水侵蚀是海岸城市经常发生的现象,运用柔性自然 的植物和碎石可以有效缓冲海水对岸线的侵蚀和冲击。可 以通过多功能一体化的水岸活化系统策略,营造可靠、安 全的弹性空间等措施来减轻这一危害。
Part1 产生背景
1.3提出
弹性城市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生态学家霍林(C.S.Holling)提出,他认为弹性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系 统有化解外来冲击,并在危机出现时仍能维持其主要功能运转的能力。后来弹性的概念被引入城市 规划领域,于21世纪初开始被扩展运用于城市研究中。
Part1 产生背景
1.4弹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