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安全应急预案为了强化安全管理,保障全体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确保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在活动过程中,安全应急措施必须落到实处。

为及时应对突发事件,迅速合理地处理各种安全事故,特制订以下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一、安全事故应急组织机构
(一)学校安全领导小组
1.组长:张三副校长
2.组员:张四年级主任、各班主任、跟车教师。

(二)研学机构安全领导小组
1.组长:张五
2.副组长:张六
二、活动安全细则教育
(一)学校安全
1.交接前上洗手间,安排好时间,不要造成拥挤;
2.下楼时应注意(慢行、靠右走);
3.交接时清点本班人数(向班主任询问特殊情况学生);
4.等候上车(注意各班级整体形象,注重团队协作)。

(二)上车安全
1.登车安全
(1)不要横过马路登车(尽量避免);
(2)班务助理先上车,班主任老师后上车(副班迅速安排学生
坐好);
(3)男生先上,从后排座起,女生后上,从前面第二排座起;
(4)晕车学生特别安排(调整位置、擦药油、不时询问);
(5)清点好人数、发水跟胶袋,学生完全坐好后,统一发车;
(6)帮学生放好行李物品。

2.行车安全
(1)让前排学生抓好扶手;
(2)行车过程中学生不可站起来;
(3)带班老师站位(一前一后,面向学生),讲解车上安全及注意事项;
(4)晕车、呕吐、生病学生特殊照顾。

3.下车安全(下车前十分钟讲解下车注意事项)
(1)带好衣服、书包(帮学生取行李);
(2)带走车上的垃圾,下车后扔进垃圾箱;
(3)车停好后、班主任老师先下接学生,副班老师安排学生下车(女生先下、男生后下);
(4)下车后迅速排好队,上洗手间。

(三)活动过程安全
1.和学生处理好关系,注意纪律;
2.严禁对学生听之任之,不管学生;
3.注意学生活动整体性,严禁学生单独活动;
4.每个项目活动前,讲清楚注意事项;
5.学生休息时,严禁学生打闹、爬树、到斜坡、水塘边玩;
6.禁止学生在景区购买危险物品(如:木剑、双节棍、铁棒、子弹枪等);
7.不同活动场地,带班老师要注意观察场地和器材,积极思考发现安全隐患,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某些项目老师要先示范。

如遇器材损坏,应停止活动;
8.学生行进靠右边,不要走中间;
9.低年级的学生要注意多休息。

(四)返校安全
1.登车前让学生上洗手间,整理好物品;
2.按照来时顺序,依次上车;
3.安排学生坐好后,清点本车人数,确认到齐后把车牌交给领队统一发车;
4.车上简单小结,适当组织车上活动,带班老师于过道中随时观察和照顾好学生;
5.禁止两个带班老师返程时同时睡觉,不照顾学生;
6.注意睡觉学生情况(如穿好衣服、空调的大小);
7.小结时应强调下车注意事项(如女先男后、下车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下车后排好队进学校,不许和家长先回家);
8.提前十分钟提醒学生做好下车准备,下车时班主任老师先下车整队,副班老师检查学生物品是否带齐,有无学生睡觉没下车;
9.下车排好队,注意学生动向,迅速带回学校操场与老师进行交
接。

三、紧急情况的预防与处理
(一)学生受伤
1.预防措施
(1)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护意识;
(2)带队老师熟悉各场地安全隐患,加强特殊地段的预防;
(3)遵守活动章程,不违规操作;
(4)抓好组织教学,讲究活动秩序,防止学生脱离集体,私自行动;
(5)活动前宣讲安全注意事项,活动中加强防护,活动后有安全小结。

2.处理方法
(1)微伤(只破一点皮,不出血),可由带队导游暂用创可帖自行处理,过后送往队医处理检查,回校后告知校方老师;
(2)轻伤(破皮出血),由其中一名带队导游立即通知领队或队医处理,做好简单包扎工作,可留医察看,带队导游听从队医安排何时接学生归队;
(4)轻伤以上的伤情,带队导游第一时间向督导或领队汇报学生伤情,并立即送往校医处,校医应对伤员紧急处理,并做出准确判断,同时汇报督导或领队直接前往处理,必要时应由专门人员尽快送医院医治校医应对伤员紧急处理,并做出准确判断,必要时应由专门人员尽快送受伤者到医院治疗;
(5)如出现轻伤以上的伤情,应由督导或领队迅速通过业务员报告学校领导和班主任;
(6)队医对受伤学生应作好登记,督导和领队对轻伤以上的学生作全程跟踪服务(送医院、报告学校领导、与班主任和家长沟通、定期电话询问等)。

(二)学生生病
1.预防措施
(1)交接时,尽量避免接收生病、体残或不适合进行户外活动的学生;
(2)劳逸结合,尤其要照顾好体质较差的学生,不得让其长时间剧烈运动;
(3)遇到较刺激或高难度活动项目时,要注意不能强制每个学生都参与;
(4)不得让学生冒雨或长时间在阳光下活动;
(5)仔细观察,及早医治,防患于未然。

2.处理方法
(1)学生若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肚子痛或发烧等情况,由带队导游送往队医处处理,队医应该做好情况登记,带队教师听从队医安排何时接学生归队;
(2)中暑,找阴凉地方休息待缓和后,由带队导游送往队医处处理;
(3)休克,先紧急施救(如,掐人中、人工呼吸),急时通知队
医前往施救并告知领队和督导;
(4)流鼻血,找阴凉地方进行简单处理(止血、清洗)待缓和后,由带队导游送往队医处处理。

(三)学生晕车
1.预防措施
(1)上车前半小时给晕车特别严重的学生服好晕车药(一般不提倡);
(2)上车时让晕车和体质较弱的学生先上车,调整好座位,一般不要坐前排和后排,尽量安排从第二排到第四排座位;
(3)跟司机沟通好,车速要平稳,尽量避免刹车和猛加油门;
(4)给有晕车习惯的学生发环保小胶袋,并安排同学协助照顾;
(5)强调车上不能吃零食,晕车的学生少喝饮料,以免刺激胃部引起呕吐;
(6)组织好车上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7)鼓励晕车学生战胜困难挑战自我,从心理克服晕车;
(8)给有晕车习惯的学生涂抹风油精(太阳穴、人中等部位);
2.处理方法
(1)如有学生晕车呕吐,要处理好呕吐物,扎紧小胶袋,尽量不要让其扩散;
(2)给晕车学生再次发放环保小胶袋,帮助漱口,按太阳穴、涂抹风油精等;
(3)分散晕车学生的注意力,如鼓励其参与车上活动,情况允
许下单独跟晕车的学生聊天等;
(4)对晕车较严重的学生,到达目的地后及时送往队医处处理;
(5)在行进途中因晕车产生休克的,先紧急施救(掐人中、人工呼吸等),并及时通知领队或督导。

(四)丢失财物
1.预防措施
(1)交接时,向学生讲解财物保管常识及要求,强调学生不要携带贵重物品(例如数码相机、手机、随身听等);
(2)在活动过程中尤其是交换活动场地时,提醒并检查学生携带好随身物品;
(3)在车上叮嘱学生保管好个人物品,下车时让学生检查自己的物品是否丢失,带队教师在学生下车后必须检查车上是否有遗留物品;
(4)强调学生若财物丢失一定要第一时间报告老师,以便尽可能采取补救措施。

2.处理方法
(1)发现学生财物丢失后,要向学生问清丢失时间、地点、丢失具体财物,并主动帮助学生寻找;
(2)迅速向当天领队和督导汇报情况,以便获得必要的帮助;
(3)回校后主动向校方班主任说明情况,并留下学生的联系方式。

(五)学生走失
1.预防措施
(1)注重组织教学,杜绝混乱场面;
(2)强调学生要有集体主义观念,发扬团队精神,严禁学生脱离队伍私自行动;
(3)导游配合学校老师,照看好学生;
(4)及时清点学生人数,每交换场地或组织完一个活动时,必须点齐人数后方可继续活动;
(5)告诉学生走失的归队方法:
①告诉学生集合时间、地点;
②向场地工作人员和附近的带队导游求助;
③学生记住带班导游的联系电话;
2.处理方法
(1)发现学生走失后,带班教师自己不要慌首先要稳住学生,控制好自己班级;
(2)向知情学生问清走失学生大概在哪里走失,就近寻找;
(3)向邻近的带班教师询问是否发现走失学生,并迅速向领队和督导汇报;
(4)情况紧急时可以发动班干部协助寻找,必须讲清集合时间、地点、联系方式。

(六)车辆走错路
1.预防措施
(1)学生上车后,主动跟司机说明当天的车程安排(如遇一天
去2个景点的团,须告知司机先到哪个景点后到那个景点),并要求遵守我们制定的行车路线;
(2)自己不熟悉的路线,提醒并督促司机跟紧前面的车辆;
(3)随时观察路线,发现问题立即指出纠正。

2.处理方法
(1)发现车辆走错路带班导游应马上跟司机说明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2)如遇到比较固执的司机,应及时向领队和督导汇报情况,必须告知车牌号码;
(3)如纠正之后,车程浪费时间较多的,必须向领导和督导汇报,说明自己所在的位置,到达目的地之后,迅速向领队或督导说明情况。

(七)车辆迟到
1.预防措施
(1)做好车辆迟到的准备,学好相关的知识点,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2)时间观念强,按指定的时间把学生带到指定的地点,有秩序的听从领导调配车辆;
(3)领队没指挥上车之前,应组织管理好本班学生。

2.处理方法
(1)通过延长讲解和活动时间来分散学生和校方教师的注意力,以争取主动;
(2)等车时间较长时,找一个地方休息并组织学生适当开展游戏等活动,并做好学生和校方教师的安抚解释工作。

(八)车祸
1.预防措施
(1)学生上车之后强调乘车安全注意事项;
(2)提醒司机控制车速,不要开飞车、英雄车及霸王车;
(3)行车途中,监督学生坐稳扶好,如是开窗的车提醒学生头手不要伸出窗外;
2.处理方法
(1)出事后,首先安抚好学生情绪,不要惊慌,控制好秩序,保证学生的安全;
(2)迅速采取各种方法向当天领队、督导或公司办公室汇报出事地点、时间、受伤情况,有必要可以报警向警察求助;
(3)车辆受伤严重,需要转移学生的,一定要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可以向警察求助;
(4)如有人员受伤,经领队同意后,应由专人就近送往正规医院急救;
(5)带班过程中,对此事要向学生做好沟通解释工作,消除不良影响。

(九)超载
1.预防措施
(1)交接时点清学生人数,迅速上报领队和督导,以便安排合
适的车辆;
(2)如遇超一两个,应尽量安排坐中间,调好座位;
(3)如班级人数较多,由领队安排分流;
(4)与司机适当交流感情。

2.处理方法
(1)尽量与司机沟通,做出合理的解释,严禁与司乘人员争执;
(2)沟通不了的,及时报告给当天领队和督导,以便及时处理。

(十)损坏景点物资
1.预防措施
(1)教育学生要爱护公共财物和景点设施,不要随意损坏;
(2)注重组织教学,防止出现打闹、推挤而损坏物资的现象;
(3)注意观察,对有可能损坏景点物资的行为及时制止;
(4)教育学生私自损坏景点物资是个人行为,损坏景点物资要照价赔偿;
2.处理方法
(1)询问情况,问明原因,向现场工作人员做出合理解释,争取得到谅解;
(2)损坏比较严重的,迅速向领队和督导汇报,协助做好善后工作;
(3)回校后,要向校方班主任说明情况。

(十一)突遇大雨
1.预防措施
(1)交接时,如遇阴雨天气提醒学生带好雨具;
(2)熟悉活动场地的能避雨的场所;
(3)随时观察阴雨天气变化情况,合理控制室外活动的进度;
(4)在天气状况不稳定,活动场地远且缺乏避雨场所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延缓或调换活动顺序的方法避免学生淋到雨。

2.处理方法
(1)就近避雨,注重学生安全,防摔跤、防雷击;
(2)紧急时,迅速上报领队和督导,以便采取补救措施;
(3)迅速组织学生把衣服弄干,头发擦干,有条件时,可以组织学生喝姜汤驱寒;
(4)回校交接后,提醒学生尽快回家,冲热水澡换衣服。

(十二)学生斗殴
1.预防措施
(1)教育学生活动时要讲文明、讲礼仪、讲团结;
(2)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如有此倾向时要及时制止;
(3)控制好几个关键的时间(如:休息、吃饭等);
(4)几个学校一起活动时尤其要提高警惕,防止高年级学生出现斗欧情况。

2.处理方法
(1)要客观公正的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与纠纷,不要伤害和岐视任何一个学生;
(2)问明情况,单独谈话,正面引导,以和为贵;
(3)对受伤的学生要及时送到校医处处理;
(4)如情况紧急或出现群殴现象,应立即严厉制止,并迅速上报领导和督导,防止事态扩大。

(十三)中暑
1.预防:外出活动,应避免在中午前后高温闷热的时间进行,避免长时间暴晒;出发前补充饮水,出发后备好饮水以防学员因身体缺水而中暑;
2.应急处理:要求研学导师必须时刻关注学员身体情况,一旦发现学员皮肤发红干燥,停止出汗并伴有头晕呕吐,甚至晕厥,应立即将学员移至阴凉通风处,补充饮水,开展医疗救护,必要时医院就医。

四、突发事件处理原则
1.保持镇静,沉着应对;
2.学生优先原则;
3.就地抢救原则;
4.报警、求援原则;
5.维持秩序,迅速疏散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