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二中高三语文复习综合检测试题六【会员独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二中2011届高三语文复习综合检测试题六
第Ⅰ卷
一、(24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吮血被缛涅槃斩钉截铁
B.繁芜诬蔑竞相浅尝辄止
C.火炬禀性钦佩于世长辞
D.遒劲箫瑟崩殂赍志以殁
1.B[A项缛—褥;C项于—与;D箫—萧。

]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登载(zǎi)书籍(jí)拓片(tuò)惴惴(zhuì)
B.不屑(xiè)气焰(yán)囚系(qiú)淤积(yū)
C.编辑(jí)模样(mú)客栈(zhàn)欣幸(xìng)
D.供给(gōng)禁锢(jìn)吮血(yǔn)永诀(jué)
2.C[A拓tà;B焰yàn;D吮shǔn]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一项是()
(1)妇女应该显示出,她们不仅保持天使般的,而且还具有我们男子的才华。

(2)当法兰西遭到人们的凌辱,完全有人挺身而出。

为她们争光载誉。

(3)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

(4)他的母亲双眼已经失明了,要他多住几天,他怎么能够就走呢?我知道这失明的母亲的的心,柔石的的心。

A.秉性须要拂去回击拳拳眷眷
B.禀性须要抹去回击眷眷拳拳
C.禀性需要拂去回敬眷眷拳拳
D.秉性需要抹去回敬拳拳眷眷
3.C[禀性:本性;秉性:性格。

需要:应该有或必须有,或对事物的欲望及要求;须要:一定要。

拂去:强调动作轻微;抹去:动作有一定力度。

回敬:回报别人的敬意或馈赠,在此指态度和风度;回击:受到攻击后,反过来攻击对方。

眷眷:怀念,依依不舍;拳拳:诚挚恳切。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任期中虚高的“数字政绩”,为春风得意的王科长带来了不小的殊荣和经济效益。

群众对此议论纷纷。

B.迁曹铁路是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融资建设的,它全长213公里,是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

C.生物工程技术属于能与信息技术比肩的21世纪前沿科技领域,美日两国在该领域的竞争几乎呈白热化程度。

D.在“超级女声”创造收视奇迹之后,各种选秀节目遍地开花。

业内人士指出,大批量的模仿只会加速这类节目死亡。

4.D[A项,“不小”怀“殊荣”的“殊”,语义重复;B项,成分残缺,“按照”缺宾语中心语,可在“融资”前加“的模式”;C项,“呈”与“程度”动宾搭配不当。

]
8.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饭后在椰林中散步,椰林一端望不到边,林中遍生青草。

映在水中,连水也是浓绿色。

①一条莹洁的小河,在林的另一端流淌。

②在林的另一端,有一条莹洁的小河。

③如镜的水面,静静地横着一只独木舟。

④水平如镜,水上有独木舟静静地横着。

⑤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绿得很浓。

⑥绿得很浓的树木在两岸郁郁葱葱。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8.B(注意句式的一致和上下连贯)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

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

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

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

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
才,非此子莫可使也。

”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颍川,恂捕得系狱。

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

复以为耻,还过颍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
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

卒有变,足以相当。

”恂曰:“不然。

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

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

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

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

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

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帝曰:“天下未定,
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

”于是并坐极欢。

(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

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卿今为.吾行也。

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

”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
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

恂怒,将诛文。

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

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

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

欲降,急降;不欲,固守。

”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

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恂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

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

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

”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

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后汉书·邓寇列传》,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南迫.洛阳迫:逼迫
B.有牧.人御众之才牧.:统治
C.引.耿弇等五营击之引:带领
C.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修:美好
9.A A项中“迫”的意思应为“逼近”。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组是()
恂乃.戮之于市
A.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恂遣谷崇以.状闻
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卿今为.吾行也
C.
行将为.人所并
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
D.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0.无B项中第一个“以”为介词,拿,把;第二个“以”是连词。

A项两“乃”字,前者是副词表两事情理相悖,相当于“却”;后者是副词,“是”的意思;C项的“为”,前者是介词,替;后者是介词,被;D项“其”,前者表反诘,岂,难道;后者表推测,大概。

11.下列句子中反映寇恂机智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

②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③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

④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

⑤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⑥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

欲降,急降;不欲,固守。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⑤⑥ D ③④⑥
11.D要抓住题干中“机智”“有谋略”的要求。

①写他执法公正严明;⑤直接写贾复的表现。

把含有①和⑤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因敌人强大,河内重要,寇恂文武兼备,光武才任命他做河内太守。

B.寇恂为了国家利益和不激化内部矛盾,才不想和贾复相见。

C.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他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

D.寇恂与贾复矛盾的最终解决是因为光武帝出面调解。

12.C C项对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分析错误,真正的原因是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和军师,杀了他,高峻就没有了献计者,也没有了坚守的胆量。

第II卷(共114分)
三、(24分)
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

(3分)
译文:
(2)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3分)
译文:
13.(1)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

(2)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将课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2分)
译文: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2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 结合前两联谈谈作者是如何通过渲染寂寥的环境来表现孤寂之感的。

(3分)
(2) 后四句侧重写“寄广陵旧游”,试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
14、(1)前两联通过日暮、山深、猿啼、沧江夜流、风吹木叶、月照孤舟等景象,渲染出清峭孤寂的环境,借景抒情,从而表现了黯淡悲凉的情绪,突出了孤独寂寥之感。

(2)后四句作者向朋友倾述客居异乡的惆怅和孤独之感,抒发了思念故土和怀念友人的真挚感情。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5.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①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记念刘和珍君》)
②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长沙》)
③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再别康桥》)
④又前而为歌曰:“,!”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荆轲刺秦王》)
四、(12分)
16.把下列句子填在下面一段话中的横线上,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句子的序号)(4分)
①圆明园断壁残垣,矗立斜阳,饱含了多少历史的耻辱与辛酸
②激起无限的赞叹
③京剧的铿锵,越剧的柔美,昆曲的绵长,那跨越历史的生命力而今正经受严峻的考验
④增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
览中华文化遗产,可以,可以触发深沉的思索,可以。

你看,长城横亘万里,何其雄伟,熔铸了无数人的智慧与血汗;;。

顺序是:
16.(4分)②④①③
17.请将下列长单句,改写成几个有意义联系的短句。

(4分)
总部设在德国柏林的透明国际是1998年成立的旨在加强有关国际组织与各国反贪机构之间的联系,遏制国际商务活动中腐败行为的一个非政府、非赢利的国际反腐组织。

17.透明国际是一个非政府、非赢利的国际反腐组织,它1998年成立,总部设在德国柏林,旨在加强有关国际组织与各国反贪机构之间的联系,遏制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腐败行为。

(每句1分,不合逻辑酌情扣分)
18.将下面的短讯改写成一句话消息(回答不超过35个字)(4分)
美国有563家包括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公司和大学在内的单位接受了计算机安全协会
的调查,其中有四分之三的报告说:他们过去的几个月中,遭受了由破坏计算机安全的行为所造成的财产损失。

然而,调查发现,只有17%的计算机系统受侵扰者向执法部门报告,许多单位不报告的理由是怕名声受损。

18.因怕名誉受损,美国计算机受自人侵扰的单位大多不愿向执法部门报告。

(原因、国别、
比例、结果是要点)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行吟阁遐想黄秋耘
前几天,翻出一张旧照片,是我自己拍的武昌东湖旁边的行吟阁。

这张已经开始有点褪色的照片,引起了我一段深沉的回忆。

五年前的初春,我因事去广州,路过武汉。

在一个大雪后的晴天,我前去东湖,在行吟阁和屈原纪念馆一带盘桓了大半天。

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屈原,我有一种“旷百世而相感
......”的特别感情。

从少年时代起,我就爱读《离骚》,每当读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时候,总是“欷歔而不可禁。

”不过,我真正理解屈原的精神和《离骚》的真谛,还是在直接受到闻一多先生的教诲以后。

说起来,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那时我在北平清华大学读书,闻一多先生主讲的《楚辞》是我最喜欢的功课之一。

闻先生上课是不拘形式的,别的教师都在日间上课,他偏偏把课程排到晚间。

我还记得,每当华灯初上,或者皓月当头,他总是带着微醺的感情,步入教室,口里高吟着:“士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可为真名士!”接着,他就边朗诵,边讲解,边发挥。

时而悲歌慷慨,热泪纵横;时而酣畅淋漓,击节赞赏。

与其说闻先生是以渊博的学识、翔实的考证、独到的见解吸引着我们,毋宁说他是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沉的悲悯情怀感动着我们.1935年至1936年间,敌人的铁蹄已经越过了长城。

那时候,几千里锦绣山河,几十座繁荣城市,都已经遭受践踏。

就是在那些暂时还没有沦陷的国土上,南瞻北望,又何处不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艰难的岁月跟屈原的时代是多么相像啊!因此,闻先生的孤愤高吟、长歌当哭,就更容易引发我们的共鸣同感了。

有时候,我甚至感觉到:在闻先生的灵魂里就活着一个屈原,他好像就是屈原的化身。

且说我那天来到了行吟阁畔,东湖两岸,积雪茫茫,素裹红装,江山如画,四顾无人,万籁俱寂,连几里外水鸟振翅的声音都听得到。

我参观过屈原纪念馆之后,又在干干净净湖滨的屈原像前凭吊了一番。

我仿佛看到这位项上挂着花环、腰间佩着长剑、足下穿着芒鞋的古代诗人,披发伫立蹙额低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我又仿佛看到穿着破旧的长袍、飘拂着长髯、背着双手的闻一多先生昂首仰天,血脉偾张,作狮子吼:“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后来
这两个形象就合而为一
....,何者是屈原,何者为闻先生,我都分不清楚了。

我无意以古人喻后人,以后人比古人,但一接触到与屈原有关的事物,总是情不自禁地联想起闻一多先生的风貌。

的确,他们虽然相隔两千多年,但无论是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贞,还是斗志的坚强,死事的壮烈,都是颇有些相似的。

因此,漫游之余,我又忽生遐想,闻先生是湖北人,且曾几度寓居武昌,假如在行吟阁上,屈原馆中,另辟一室,陈列先生的衣冠遗物、著作手稿以
以及金石创作,使这古今两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相得益彰,也许不见得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吧。

作为一个景仰闻一多先生的学生,我是殷切地期望着的。

19.作者在行吟阁畔产生了哪些“遐想”?请简要概括(3分)
答:
20.结合原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5分)
(1)作者对屈原“旷百世而相感”,“相感”的是什么?
答:
(2)引发作者对屈原“相感”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


21.屈原与闻一多的形象在作者心目中“合而为一”,原因是什么?(4分)
答:
22.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6分)
(1)特征:
(2)作用:
19.(3分)①想到屈原的形象和诗句。

②想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和诗句③想到在屈原馆中另辟闻一多纪念馆。

(每条1分,意思答对即可)
20.(1)(2分)忧国忧民的情感,九死不悔的精神。

(2)(3分)①少年时代爱读《离骚》,感慨不已。

②青年时代聆听闻一多讲授《离骚》,加深了对屈原精神的理解。

③五年前瞻仰屈原纪念馆,心灵再次被触动。

(每条1分,意思答对即可)
21.(4分)因为二人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贞、斗志的坚强、死事的壮烈,都是相似的。

(意思答对即可)
22.(1)(2分)特征:秀美,宁静。

(2)作用以秀美的山河烘托两位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以宁静的环境衬托作者激荡的内心世界。

(4分,意思答对即可)
六、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有人说,花最美,因为它令人赏心悦目;也有人说,绿叶最美,因为它哺育并衬托了花。

有人说,朝阳最美,因为它给人带来新的一天的希望;也有人说,晚霞最美,因为它让人想起美好的往事。

还有人说,真情最美,年轻最美,奋斗最美,无私最美……
其实,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

请你以“生活中的美”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