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有多长(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渡语:那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统一测量工具)接下来,我们在做一个测量高度的活动。
活动二:用易拉罐摆一摆,看谁摆得高
1、教师提出活动规则:把易拉罐一个接着一个往上摆,不能倒,在规定的时间内,谁摆得最高,谁就获胜。
2、找2个小组到前面摆,其他小组当裁判。
3、交流活动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摆得越多,摆得越高。
活动四:估一估,人的身高大约是自己的几个头长?
(四)反馈强化
(出示教材图片)
1.估一估,下面两个人的身高分别大约是各自的几个头长?
2.通过观察、估计,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儿童身高大约是自己的6个头长,大人的身高大约是自己的7个头长)
(五)通心结课:
今天的这节数学课我们开展了什么样的数学活动?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板
书
设
计
教室有多长
做好标记;一个挨一个摆好;一共量多少次。
长度单位不同,测量结果可能不同。
统一测量工具。
摆的越多,摆的越高
教
学
反
思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呈现各组测量工具和结果。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在量的过程中你们小组要注意什么问题?
(预设:要做好标记;一个挨着一个摆好;记住一共量了多少次;记录时一定要写清楚测量工具是什么…… )
4、教师归纳:我们用一个工具可以测量出教室有多长,但是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因为我们大家各自使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
( 预设:用尺子量;用数学书量;用文具盒量;用脚量;用矿泉水瓶量…… )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1)活动前提出要求:请各小组同学选择好各自的测量工具,再进行实际测量,最后把所选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填在教材的表格里。
(2)学生在测量活动时,教师巡视,对于学生在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指导。
(3)组织学生汇报测量结果,要求各小组汇报时,要说清楚本组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
教学设计
课题
教室有多长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2.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多样性。
3.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交流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交流表达的能力。
教具准备
3.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交流表达的能力
(3)异步导学
一、自主探究、提出问题
1.在我们的教室里,从哪到哪是教室的长?
2.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准备怎么测量?用什么工具?怎样分工合作?
3.成立合作小组,分工合作,准备活动。
二、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活动一:测量教室的长度
1、师:同学们,你们打算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度?
活动三:说一说哪根木条长?
( 出示课件)
1、淘气和笑笑分别用回形针测量两根木条的。2、说一说谁的木条长。
预设:(1).两根木条的长度都是3个回形针的总长,所以它们一样长;
(2).笑笑的木条比淘气的木条长;
(3).淘气的木条比笑笑的木条长。
3、讨论:谁说的对?
教师归纳:虽然都是3个,但是由于回形针的长短不同,回形针长的,木条肯定长。
教学课件 测量工具 易拉罐
教
学
过
程
(1)情境入课
(出示教室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哪儿?(教室)是的,我们每天都坐在教室里学习,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教室有多长么?我们应该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引出课题:教室有多长)
(2)目标导向
1.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2.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多样性。
活动二:用易拉罐摆一摆,看谁摆得高
1、教师提出活动规则:把易拉罐一个接着一个往上摆,不能倒,在规定的时间内,谁摆得最高,谁就获胜。
2、找2个小组到前面摆,其他小组当裁判。
3、交流活动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摆得越多,摆得越高。
活动四:估一估,人的身高大约是自己的几个头长?
(四)反馈强化
(出示教材图片)
1.估一估,下面两个人的身高分别大约是各自的几个头长?
2.通过观察、估计,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儿童身高大约是自己的6个头长,大人的身高大约是自己的7个头长)
(五)通心结课:
今天的这节数学课我们开展了什么样的数学活动?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板
书
设
计
教室有多长
做好标记;一个挨一个摆好;一共量多少次。
长度单位不同,测量结果可能不同。
统一测量工具。
摆的越多,摆的越高
教
学
反
思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呈现各组测量工具和结果。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在量的过程中你们小组要注意什么问题?
(预设:要做好标记;一个挨着一个摆好;记住一共量了多少次;记录时一定要写清楚测量工具是什么…… )
4、教师归纳:我们用一个工具可以测量出教室有多长,但是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因为我们大家各自使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
( 预设:用尺子量;用数学书量;用文具盒量;用脚量;用矿泉水瓶量…… )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1)活动前提出要求:请各小组同学选择好各自的测量工具,再进行实际测量,最后把所选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填在教材的表格里。
(2)学生在测量活动时,教师巡视,对于学生在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指导。
(3)组织学生汇报测量结果,要求各小组汇报时,要说清楚本组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
教学设计
课题
教室有多长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2.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多样性。
3.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交流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交流表达的能力。
教具准备
3.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交流表达的能力
(3)异步导学
一、自主探究、提出问题
1.在我们的教室里,从哪到哪是教室的长?
2.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准备怎么测量?用什么工具?怎样分工合作?
3.成立合作小组,分工合作,准备活动。
二、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活动一:测量教室的长度
1、师:同学们,你们打算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度?
活动三:说一说哪根木条长?
( 出示课件)
1、淘气和笑笑分别用回形针测量两根木条的。2、说一说谁的木条长。
预设:(1).两根木条的长度都是3个回形针的总长,所以它们一样长;
(2).笑笑的木条比淘气的木条长;
(3).淘气的木条比笑笑的木条长。
3、讨论:谁说的对?
教师归纳:虽然都是3个,但是由于回形针的长短不同,回形针长的,木条肯定长。
教学课件 测量工具 易拉罐
教
学
过
程
(1)情境入课
(出示教室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哪儿?(教室)是的,我们每天都坐在教室里学习,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教室有多长么?我们应该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引出课题:教室有多长)
(2)目标导向
1.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2.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