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历史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
世界单元测试卷
历史考试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1.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B.三国同盟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D.轴心国集团形成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这两个会议的共同点是()A.都完全被英国操纵B.都完全被美国操纵
C.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D.都损害了德国的利益
3.如表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导数了()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B.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德国分裂为“东德”“西德”
4.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
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B.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
C.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D.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5.此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一场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双方共伤亡70多万人,有“绞肉机”之称。
此战役是()
A.雅克萨之战B.萨拉托加战役
C.凡尔登战役D.太平洋战争
6.“与美洲大陆的发现和美国的历程相比,苏俄一登上世界历史舞台就散发着史诗般的光辉,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像苏俄那样,一开始就以人类和世界的名义,开创着文明的新纪元。
”材料中的“新纪元”是指()
A.第一次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C.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D.第一次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7.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主义思潮因自己不同的民族特点表现了各自独特的类型。
其中印度的独特类型是()
A.进行资产阶级武装革命B.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颁布宪法建立君主立宪D.通过改革走向现代化之路
8.小组讨论时,甲乙两位同学就某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甲同学说:“这就是典型的话语权在胜利者的手中。
”乙同学说:“它没有消除矛盾,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他们讨论的问题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C.雅尔塔体系D.柏林体系
9.“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苏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道路……”。
下列表述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新经济政策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C.农业集体化使苏联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D.两个五年计划完成由落后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10.下列对下表所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军事对抗
B.英国与德国矛盾的激化
C.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D.欧洲各国开展军备竞赛
11.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
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指的是()A.农业集体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D.斯大林模式
1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发生
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13.苏联某一时期,富农占全体农民的3.3%,中农占61.1%,贫雇农占35.6%。
工业中,私营企业包括小工业和手工业占整个工业生产的23.9%。
在批发商业中,私人资本占全部交易额的1/4,但在零售商业方面,则是私人店铺占统治地位。
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新经济体制改革
14.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在《世界战争与西方的衰落》一书中指出:“在世界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些参战国的共同特点,几乎毫无例外的是:它们要么是帝国,要么试图成为帝国”。
作者认为这场战争的性质是()
A.民族解放战争B.反法西斯战争
C.帝国主义战争D.殖民扩张战争
15.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
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俄
国“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的斗争是()
A.二月革命B.十月革命
C.三年国内战争D.“八一九”事件
16.据图可知,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社会主义()
19 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社会主义革命的历程
A.工业化成功实现B.由理想变成现实
C.计划经济的形成D.从暴力走向和平
17.下图所示历史现象()
A.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背景
C.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使西欧国家走上联合自强道路
18.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有()
①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会议
②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③会议暂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又埋下了新的矛盾
④两个会议均损害了中国权益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③19.“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该“公约"是()
A.《凡尔赛条约》B.《九国公约》
C.《开罗宣言》D.《波茨坦公告》
20.读表:苏俄(联)工农业生产情况表根据上表指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赫鲁晓夫改革
第Ⅰ卷主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21.【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德国的工业本来落后于英、法、美三国,但后来居上,……但是德国占有的殖民地只有英国殖民地的1/10,在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德国只能向英、法等国“要求在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与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
材料二: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英国丧失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日本利用战争带来的天赐良机,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市场。
材料三:顾维钧作为中国全权代表之一出席了巴黎和会。
会上针对日本代表对山东的无理要求,他据理力争,但最后,美、英、法三国首脑不顾中国代表强烈抗议,仍然宣布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材料四:①重划德国疆界……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人数;③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④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和;⑤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摘编自部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五:战后,德法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英国一直在国际事务中寻机打压法国;意大利身为战胜国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志在扩张的日本与这一地区有重大利益的美国矛盾加剧等。
这种种现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播下了“火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战争性质。
(2)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战后,美日之间为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召开了什么会议?该会议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3)顾维钧据理力争,最终未能挽救山东说明什么?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哪个条约?其中的哪一条款最能反映材料中“战争”的性质?(答序号)请列举一例20世纪三十年代纳粹德国公开撕毁该条约的史实。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此次战争后建立了什么国际体系?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之发展篇
材料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之探索篇
材料三: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之建设篇
1928—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科学理论诞生的标志和历史意义。
(2)材料一中的科学理论在一国成为现实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二中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的上升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该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
俄国外交大臣激动地说:“这就是我们的战争!”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几乎同样激动地说出了相似的话。
德国主张,"我们必须彻底征服法国,使他永远不再能够挡住我们的路。
"英国外交官写道:“我们读到的尽是那些一味鼓吹打仗的文章,战争影响到所有的人。
"英国、法国认为,“德国军国主义是橄榄枝上的肿瘤。
”
材料二:这场革命的爆发是二月革命后一系列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了本阶级的利益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人们相信布尔什维克,认为只有推翻无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自己的政权,国家才能有出路。
材料三: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
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产生这一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引发这场革命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战后建立了什么世界新秩序?以古鉴今,一战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A
16.【答案】B
17.【答案】C
18.【答案】B
19.【答案】B
20.【答案】B
21.【答案】(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2)影响:一战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美国和日本经济实力增强。
会议:华盛顿会议。
影响:《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3)弱国无外交,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4)《凡尔赛条约》;⑤;史实:1935年,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1938年吞并奥地利等。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2.【答案】(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
思想武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2)俄国十月革命。
(3)新经济政策。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直接联系起来。
(4)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原因: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23.【答案】(1)态度:支持(或欣喜、激动、渴望战争早日爆发);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革命:十月革命。
原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世界大战,引起人民的不满。
(3)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严重灾难,我们要珍爱和平,远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