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规与教师道德重点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法规与教师道德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通过调整教育社会生活而形成的教育主体及相关主体之间教育法意义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教育社会关系内容和教育法律形式的统一。

2、教育行政法律关系:教育行政主体在实施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与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形成的具有教育法权利义务内容的行政关系。

3、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主体因没有履行或者没有适当履行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所导致的由教育法强制其必须加以履行的法律义务,通常以对于学生、教师人身损害的赔偿、补偿或接受教育法的制裁与惩罚的形式表现出来。

4、教育行政执法:国家行政机关,主要是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法律授权组织。

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针对教育领域内的特定事项和特定的人或组织,适用教育法律规范并产生法律效力的活动,是依法治校的关键所在,是实现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的基本手段。

5、教育法律救济: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6、教育行政申诉:教师、学生在其合法权益受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侵害时,依法向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说明情况,请求受理机关予以处理的制度。

7、:依法治教:主要是指国家机关以及有关机构依照有关教育的法律规定,在其职权范围内从事有关教育的治理活动,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依照有关教育的法律规定,从事办学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及其他有关教育活动。

8.依法治校:指学校依照法律的规定,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及其他有关教育的活动。

9、教师资格制度:一种国家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只有具备法定条件和专业能力,经认定合格的人才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10. 教师劳动: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劳动,是社会职业生活的一个特殊领域。

11.教师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具备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

12. 师德培育和修养的原则:是指师德培育和师德修养的基本指导思想。

13.教育督导制度:是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给所属的教育部门,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部门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的制度。

14.教育评估制度: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制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和估量,以保证办学基本质量的一项制度。

15.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忠于职守,尽心尽责
16.为人师表∶指教师应该在各个方面以身作则,成为学生效法的表率。

根本要求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二、简答论述
1、中小学校的校园安全保障义务及其责任:
(1):中小学校的校园安全保障义务
a,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b,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

c,学校应当全面履行日常安全管理职责,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在校园的人生财产安全。

d,当发生伤害事故时,学校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助受伤害的学生。

(2):违反校园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

学校不履行安全教育职责,对重大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有关主管部门应该责令其限期改正。

拒不改正或者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学校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学生和职工伤亡的,谎报,瞒报或者缓报重大安全事故的)
2、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

)
(1)、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2)、适应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3)、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3.教育者法律素养的提高途径有哪些?
(1)完善教育法律体系
(2)加强法律法规培训
(3)健全学校规章制度
(4)建立检查评估制度
(5)强化教育监督体制
(6)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7)增强心理调节能力
(8)坚决处理违法行为
4.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1)教师劳动的最大特点是专门培养人的一种劳动
(2)教师的劳动对象具有“向师性”
(3)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其最主要的劳动工具和手段
(4)教师劳动始终围绕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展开
(5)教师的“劳动产品”具有其他任何劳动产品无法比拟的社会价值
5、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有哪些?
(1)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
(2)对教师的激励作用
(3)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4)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6、师德培育和修养的原则有哪些?
(1)尊重教师的道德主体性和创造性
(2)把遵守法律法规与践履道德规范统一起来
(3)把强化道德激励与保障教师权益结合起来
(4)把履行道德职责与追求高尚境界统一起来
7、师德培育和修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注重道德学习和自我反省
(2)强化正面引导和典型示范
(3)注重道德实践与道德积累
8、学校的权利有哪些?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3)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
(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
(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实施和费用
9、学校的义务有哪些?
(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对学生及其家长的义务
(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监督
10、学生的权利有哪些?
(1)受教育者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
(2)受教育者获得奖贷助学金的权利
(3)受教育者获得公正评价和证书的权利
(4)受教育者享有申诉和起诉的权利
(5)受教育者享有其他法定的权利。

11、受教育者的义务有哪些?
(1)受教育者遵纪守法的义务
(2)养成良好品德的义务
(3)努力学习的义务
(4)遵守其他制度的义务
12、教师的权利有哪些?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13、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教育权,教育自主权;科研权;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福利待遇,带薪休假;参与学校民族管理;参与进修培训。

(2)、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对学生进行教育。

关爱学生,保护学生。

加强自身修养。

1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教育教学能力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具体测试办法和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2)、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15.中小学教师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差终身学习
16.爱岗敬业的本质要求
(1)爱岗敬业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前提
(2)爱岗敬业是教师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
(3)爱岗敬业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
17.为人师表的具体要求
(1)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2)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3)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4)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18.中小学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
(1)为人师表意识不强(向学生或家长提出非分要求。

趋炎附势,以学生家庭背景区别对待学生。

看重个人名利得失。

仪表不得体)
(2)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对待工作持敷衍态度。

爱发牢骚。

忙于开办校外辅导班。

)(3)部分教室缺乏爱心,缺乏育人知识(偏爱优生,歧视差生。

羞辱体罚学生。

对学生冷漠)
(4)忽视教师的育人职责
19.中小学教师师德问题出现的原因
(1)改革带来的迷茫和不安(中小学教师普遍感到学校在自己身边逐渐陌生化。

教师的教育信仰衰落。

新课改带来的教育价值冲突)
(2)教学变得复杂而陌生(师生关系如何处理。

课堂秩序如何维持。

如何处理教材。

产生
了新的学习问题)
(3)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降低
20.如何解决教师师德问题
(1)加强学习依法执教
(2)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3)热爱学生和谐发展关心、热爱孩子是教师最基本的天职
(4)尊重家长服务家长
(5)廉洁从教,不谋私利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对学生进行有偿补课和收取额外的报酬
(6)为人师表方面,衣着整洁得体,语言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以身作则,作风正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