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雨人周玮现状 “雨人”之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国雨人周玮现状“雨人”之谜》
摘要:一般来说,孤独症患儿多在出生后不久就表现出与正常儿童不一样的情况,孤独症患儿的兴趣狭窄古怪,甚至可以称得上“怪癖”,回到文章开头所说的“雨人”,的确,一些孤独症患儿在某些方面具有超于常人的能力
“198根。
”他看了一眼散落在地上的火柴,说道。
“不对,每盒火柴100根,两盒火
柴应该是200根。
”餐馆的侍者摇摇头。
“198根。
”他坚持他的观点。
“等一等……”侍者把眼光投向那两个火柴盒,只见其中一个火柴盒中,还有两根没掉出来的火柴…… 这是美国奥斯卡经典电影《雨人》中的一幕,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这位男子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对数字的敏感性超强,可以一眼便数出散落一地的火柴。
很多观众看
了电影之后会提出疑问:“这种‘超能力’真的存在吗?还是仅仅是电影艺术的夸张?抑或是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种人?” 作为一名心理科医生,我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种超常的能力的的确确是存在的,不仅存在,而且有些人的本领更加匪夷所思。
不过,这种“天才”表现往往是某种疾病的症状之一,那就是大家并不陌生的孤独症。
孤独症=精神分裂症?
可能很多读者朋友对孤独症这个名字早就耳熟能详了,但却不一定清楚这种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孤独症,又称为自闭症。
是一种发生在幼年儿童身上的精神疾病。
一般来说,患这
种疾病的男孩会多于女孩。
迄今为止,孤独症的病因尚不是很清楚,学术界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达成共识的,那就是这种病是先天发生的而不是后天发病的――换句话说,从孩子一出生,问题就伴随而至了。
虽然很多孤独症患儿会出现智力的障碍,但是孤独
症最本质的特征并不是智力的缺陷,而是和现实联系的障碍――也就是说,患儿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无法走入现实世界,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
由于无法和现实世界接触,也就无法获得知识和技能,故而也会出现智力障碍。
但我们不难看出,这种智力问题的原因有别于“国际脸”(唐氏综合征)患儿那样的脑功能缺陷,而是与现实世界联系的障碍所导致的。
孤独症患儿的智力障碍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德语国家的学术界倾向于
认为孤独症就是原发性的精神分裂症,因为这二者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脱离现实世界。
生活在内心的孩子一般来说,孤独症患儿多在出生后不久就表现出与正常儿童不一
样的情况。
突出表现为对人类缺乏亲密的感情。
我们都知道,正常的婴儿虽然不会讲话,但是会和大人有目光的交流,而且渴望被拥抱、爱抚。
这些在孤独症婴儿身上都是难以见到的,他们几乎没有与亲人亲昵接触的要求,即使被抱起也会身体僵硬以示对亲近的抗拒,甚至会回避与他人的视线接触,对亲人的呼唤也缺乏兴趣和反应。
到了幼儿期,患儿仍会回避视线
接触。
对父母也很难产生应有的情感依恋,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他们无法学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别人交往。
学龄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病情的改善,患儿对父母、
兄弟姐妹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会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
虽然有些患儿会愿意主动与人交往,但是他们往往无法理解社交中的一些“人之常情”,对别人的情绪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经常说出一些让人家“下不来台”的话。
“雨人”的世界孤独症患儿的兴趣狭窄古怪,甚至可以称得上“怪癖”。
看电视的时候,他们往往对正常儿童感兴趣的动画片、少儿节目等不感兴趣,却迷恋看广告、天气预报等声、光刺激较强的节目。
玩耍时对同龄孩子喜欢的玩具不屑一顾,但却对圆形的、能旋转的物品,如瓶盖、电风扇有浓厚的兴趣。
有些患儿迷恋电灯等能发光的物体,喜欢听下水道的流水声。
国外报道过这样的一名孤独症患儿,每天的主要“娱乐”活动就是在厨房的地板上用厨具摆出复杂的图案,到了做饭的时候,父母想要拿走他的“玩具”则会引起他强烈的不满,会使他哭闹不休。
不仅如此,不少患儿的生活方式也会出现刻板重复的特征,有的孩子每天要穿
同一套衣服,睡同样花纹图案的床单和被套,用同样的餐具,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走同一条路等等。
感觉方面,这类患儿的视觉、听觉一般都比较敏感。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孤独症
的孩子痛觉非常不敏感,笔者就曾经亲眼见过一名孤独症患儿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却并不感到疼痛,但是对普通的爱抚却感到奇痒难耐,无法忍受。
“天才的另一个名字是疾病” 回到文章开头所说的“雨人”,的确,一些孤独症患儿在某些方面具有超于常人的能力。
有些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超强,看书可以做到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
对看过的书中的内容能倒背如流,甚至可以准确指出这一部分在书上的哪一行哪一段!可是如果要问他对这一段内容的理解,他就未必能说出什么了。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孤独症画家,他的记忆能力更加惊世骇俗――他乘坐
直升飞机从纽约上空飞过,下来之后就可以把帝国大厦包括周围的街区准确地画在纸上。
这位画家只是在飞机上一掠而过,就可以把帝国大厦所有窗户的数目、位置画得丝毫不差! 为
什么孤独症患者会有如此不可思议的能力?这个问题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目前公认的是:孤独症患者的感知过程并没有完成,而是停滞在了某些细节上面。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正常
人在感知事物的时候,是过滤掉了大部分细枝末节,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
孤独症患儿的感知过程并没有完成,他们的感知并没有到达终点,也就是理解事物的本质,而是停滞在事物的细节上面,由此导致了他们对文字、图形的记忆能力超强。
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有句名言:“天才的另一个名字是疾病!” “猫医生”与“狗医生” 那么,很多读者
最关心的是,孤独症这种病能不能治愈?坦诚地说,这种病的预后并不是非常乐观。
目前医学
界尚没有能够针对性治疗孤独症的药物,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长期系统的特殊教育和训练。
判断患儿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患儿的言语能力。
如果患儿能够建立起正常的言语能力,则前景比较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对身边的人缺乏亲密的感情,但是不
少患儿却对小动物情有独钟。
据报道,目前国外一些治疗机构针对孤独症患儿,开发出“猫医
生”和“狗医生”,即利用经过训练的小狗和小猫,陪伴这些孩子,带领这些“小雨人”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据说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孤独症这种疾病终将被人类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