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好人常慧珍事迹材料-范文word版 (3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好人常慧珍事迹材料
她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为社会敬老助残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在平凡的生活中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常慧珍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尊老敬老、扶贫济残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尊老敬老、
懂得扶贫济残的人是高尚的人,我今天讲的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高尚
的人。

故事的主人公叫常慧珍,是寿阳县温家庄乡大东庄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
村妇女,曾经担任过村妇联主任、支部委员,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她20年如一日细心照料与自己非亲非故的痴呆母子田碰妮和姜贵生,用自己的大善之
行在寿川大地谱写了一曲尊老助残的爱心之歌。

20年前,婆婆留下重托
1990年的一天,当时担任大东庄村妇联主任的常慧珍,正领着一帮姐妹们
在地里干活。

她儿子慌慌张张跑来对她说:“奶奶怕是不行了,”她听了赶紧
往家里跑。

坐在婆婆病床前,常慧珍心痛如绞,而婆婆的一席话却让她悲痛之
中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原来婆婆放不下的是村里的一对痴呆母子田碰妮和
姜贵生,三十年来,淳朴善良的婆婆每天照料田碰妮母子的日常生活。

婆婆拉
着常慧珍的手说:“慧珍,我没有金银财宝留给你,能留下的只是一颗关心人、帮助人的心,碰妮母子就交给你了。

”望着婆婆期待的目光,常慧珍在婆婆身
边大声说:“妈,您放心吧!儿媳有一碗米,就有田大妈母子半碗。


坚守诺言,照顾痴呆母子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让田碰妮母子过上幸福生活,常慧珍
接过了婆婆传给她的爱心接力棒,一干就是20多年。

她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一里以外的田家送饭,田碰妮因伤瘫痪以后,她更是一天送三顿饭、
送水、烧土炕、端屎端尿,都是她一个人,一天得来回跑好几次,还得照顾自
己的孩子,特别辛苦。

有时候也觉得特别的累,但一想到婆婆临终时的嘱托,
就觉得再累再苦也值得了。

对于痴呆病人,她虽然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还是
发生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让她犯难。

就是普通的一顿饭也要吃上一两个小时,
一次,常慧珍刚刚把做好的饭菜端上桌,姜贵生进来二话不说,一瓢凉水就浇
了上去。

家人埋怨常慧珍:“你这是图个啥呀?”常慧珍没有把家人的埋怨放在心上,而是耐心说服大家理解她,支持她。

20年间,她一直默默无闻、尽心尽力地照顾着村里的这对患有精神病的痴
呆母子。

吃喝拉撒、拆洗缝补、请医送药,遇到他们生病时,常慧珍就和他们
吃住在一起,精心照料病人的起居。

在常慧珍婆婆和她的精心照料下,姜贵生的母亲田碰妮,一个精神病患者,一直到87岁高龄安然去世。

201X年的冬天,田碰妮去世时,常慧珍一直坚守
在床前直到最后一分钟。

就在大家为田碰妮操办后事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常慧
珍婆媳两人对姜贵生一家已经是仁至义尽了,现在福利院的条件也好了,不如
就把姜贵生送走,这样常慧珍也可以安生过几年好日子。

但是她的一个决定让
所有人大吃一惊:我不能把他送走,不能半途而废,这样做我对不住老天,也
对不住我婆婆。

虽然她知道把姜贵生送到福利院也不会有人说她的不是,但是
一想起婆婆当年的遗言,她觉得这件事情一定不能在她手里半途而废。

就这样,她把姜贵生接到了自己家里照顾,没想到她的这样一个决定在家里掀起了轩然
大波。

家人们不同意把姜贵生接回家来,吃饭的时候都不愿与常慧珍和姜贵生
一起,家人嫌弃姜贵生是个痴呆,嫌他脏。

常慧珍对家里人说“你们也别嫌难受,你们觉得他脏了,就自己出去吃饭”。

她的一家人开始去慢慢适应有姜贵
生的生活习惯。

时间长了,看着常慧珍每天给姜贵生做饭、洗衣服、照顾他的
生活,这么辛苦,她的儿媳妇也开始为她分担了,一起与她照顾姜贵生。

家人的支持是常慧珍最大的动力,孩子们的抱怨和不理解也是一时的。

但是,悠悠之口,村民的异样眼光和流言蜚语,却可能是一辈子的。

在村里,不
理解常慧珍的人都叫她“管得宽”,有村民说:“一对和自己没有半点血缘关
系的人,这样做不值得!”还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你这么做,不会是有什么企图吧!是不是惦记田碰妮和姜贵生母子的五保钱了。

” 乡亲们说什么的都有,
还有骂她的。

面对乡亲们的不理解,她真诚地说:“难道大家忍心让这对无依
无靠,生活尚不能完全自理的呆傻母子流落街头吗?我都老太婆了还图什么回报?如果你们觉得我是为了他们的钱的话,那你们来照顾他们母子,你们可以把他
们的五保证还有相关的东西核实了都带走,我还可以省心的活两天,想去哪里
去哪里,不用每天为了照顾他们哪里也不能去,还能好好享受生活呢!”一席话说得乡亲们哑口无言。

周围的质疑声从来没有间断过,常慧珍并没有因为这些疏忽了对姜贵生的
照料,而是想尽办法教贵生吃饭、喝水、扫地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经常
给他买好吃的东西。

她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贵生有一定的生活能力,总是担心自己今年也74岁了,还能照顾贵生多长时间呢。

为了让姜贵生可以独立生活,常慧珍手把手地教贵生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现在的姜贵生已经可
以自己干一些活了。

姜贵生每次喝水的时候,都要剩下一些推给常慧珍喝,也
许对他来说,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可以关心嫂嫂的办法。

谁说智力低就不懂得
感恩,他把感激化在了这一言一行里,常慧珍的所有努力和付出,同时也影响
着村里一大部分人,她的默默付出是得到多数人肯定的。

她用她的行动感染着
村民,大东庄村逐渐涌现出了一批好儿媳、好邻里。

今年7月份的时候,山西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常慧珍,为《最美中国人》
节目做材料,记者和姜贵生聊了一个多小时,问他“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谁啊?”贵生说“我嫂嫂。

”记者又问“你觉得嫂子照顾你辛苦吗?”他说:“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