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热经济指标及分析

合集下载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L/T 904-2004)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燃料技术经济指标4锅炉技术经济指标5锅炉辅助设备技术经济指标6汽轮机技术经济指标7汽轮机辅助设备技术经济指标8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经济指标9综合技术经济指标10其他技术经济指标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下达1999年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1999]40号文)安排制定的。

本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火力发电厂既是能源转换企业,又是耗能大户,因此技术经济指标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至关重要。

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不仅反映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还可以指导火电厂电力生产、管理、经营等各方面的工作。

该标准涉及到火力发电厂发电生产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按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流程进行编写,共分燃料、锅炉、锅炉辅助设备、汽轮机、汽轮机辅助设备、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综合、其他等8个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

本标准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广度,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利于促进电力工业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节能管理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也有利于加强管理,科学规范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和分析体系。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汽轮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电力行业电站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北电网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祝宪、杜作敏、王刚、伍小林、杨顺虎、林英、蒋明昌。

本标准委托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及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解释。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计算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火电厂热力系统计算分析

火电厂热力系统计算分析
66
对于有工质的热量进、出系 统,必须象计算 △ H 一样, 分为纯热量和带工质的热量 处理。
其中,纯热量部分引起的再 热蒸汽份额变化,运用抽汽 再热系数概念容易计算;而 带工质部分,是 1kg 顶替 1kg ,并直达再热器。若蒸 汽携带热量进、出系统, 则 进系统使再热蒸汽份额增加
35
等效热降之间的关系
(一)疏水放流式加热器与其后相邻加热器之间的等效 热降关系
其后相邻加热器是疏水放流式
36
j 一 1 为疏水放流式加热器,
37
j-1为汇集式
38
由此得出,疏水放流式加热器与其后相邻加 热器(不论其型式如何)之间的等效热降关 系的通式为
39
它的物理意义是,排挤 j 段抽汽 1kg ,从
61
62
63
新汽再热系数的计算
1kg 新蒸汽在高压缸做功后到达到再热器的 份额称为新蒸汽再热系数
新蒸汽毛再热系数:只考虑主循环系统 新蒸汽净再热系数:考虑有关辅助成份的影响
64
再热 系数
锅炉为汇集式加热器:
65
局部变动引起的再热蒸汽份额变化 △αzr 的计算
再热机组,某些局部变动将引起其再热蒸汽 份额发生变化。对于纯热量q进、出系统, 运用抽汽再热系数概念,可很容易求 △αzr ,即
58
五、关于再热
59
抽汽再热系数:j 段 1kg 排挤抽汽通过再 热器的份额
当再热冷段#c 排 挤1kg 抽汽时, 再热器通过的份 额显然增加 1kg , 即该排挤抽汽全 部经过再热器
60
当#c+1 排挤 1kg 抽汽时,因有γc/qc抽 汽分配到 c 加热器中,故该排挤抽汽经过 再热器只有(1-γc/qc )kg ,因而c + 1 段抽汽再热系数:

火力发电厂生产指标介绍

火力发电厂生产指标介绍

三、火力发电厂生产指标介绍一、主要指标介绍1、供电煤耗:指火力发电机组每供出单位千瓦时电能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

他是综合计算了发电煤耗与厂用电率水平的消耗指标。

因此,供电标煤耗综合反映火电厂生产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水平。

供电煤耗=发电耗用标准煤量〔克〕/供电量〔千瓦时〕=发电耗用标准煤量〔克〕/发电量X〔1-发电厂用电率〕〔千瓦时〕2、影响供电煤耗的主要指标1)锅炉效率:锅炉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热量与燃料带入炉热量的百分比。

2)空预器漏风率:是指漏入空气预热烟气侧的空气质量流量与进入空气预热器的烟气质量流量比。

3)主汽温度:主汽温度是汽轮机蒸汽状态参数之一,是指汽轮机进口的主蒸汽温度。

4)主汽压力:主汽压力也是汽轮机蒸汽参数状态之一,是指汽轮机进口的主蒸汽压力。

5)再热汽温:再热汽温度是汽轮机蒸汽参数状态之一,是指汽轮机进口的再热蒸汽温度。

6)排烟温度:排烟温度是指锅炉末级受热面〔一般指〕空气预热器后的烟气温度。

对于锅炉末级受热面出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烟道,排烟温度应取各烟道烟气温度的算数平均值。

7)飞灰可燃物:是指锅炉飞灰中碳的质量百分比〔%〕。

8)汽轮机热耗率:是指汽轮机发电机组每发出一千瓦时电量所消耗的热量。

以机组定期或修后热力试验数据为准。

9)真空度:是指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端真空占当地大气压的百分数。

10)凝汽器端差:是指汽轮机低压缸排汽温度与冷却水出口温度之差。

11)高加投入率:是指汽轮机高压加热器运行时间与机组运行时间的比值。

12)给水温度:是指机组高压给水加热器系统出口的温度值〔℃〕。

13)发电补给水率:是指统计期汽、水损失水量,锅炉排污量,空冷塔补水量,事故放水〔汽〕损失量,机、炉启动用水损失量,电厂自用汽〔水〕量等总计占锅炉实际总蒸发量的比例。

注:以上指标偏离设计值对煤耗的影响见附表3、综合厂用电率:是指统计期综合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值,即:综合厂用电率=(发电量/综合厂用电量)×100%。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一、概述火力发电厂既是能源转换企业,又是耗能大户,因此技术经济指标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至关重要。

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不仅反映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还可以指导火电厂电力生产、管理、经营等各方面的工作。

火力发电厂指标很多,一般将经济技术指标分为大指标和小指标。

小指标是根据影响大指标的因素或参数,对大指标进行分解得到的。

小指标包括锅炉指标、汽轮机指标、燃料指标、化学指标等。

1、综合性指标: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为发电量、供电量和供热量、供电成本、供热成本、标准煤耗、厂用电率、等效可用系数、主要设备的最大出力和最小出力。

2、锅炉指标:锅炉效率、过热蒸汽温度、过热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再热蒸汽压力、排污率、炉烟含氧量、排烟温度、空气预热器漏风率、除尘器漏风系数、飞灰和灰渣可燃物、煤粉细度合格率、制粉(磨煤机、排粉机)单耗、风机(引风机、送风机)单耗、点火和助燃油量。

3、汽轮机指标:汽轮机热耗、汽耗率、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真空度、凝汽器端差、加热器端差、凝结水过冷却度、给水温度、电动给水泵耗电率、汽动给水泵组效率、汽动给水泵组汽耗率、循环水泵耗电率、高加投入率、胶球装置投入率和收球率、真空系统严密性、水塔冷却效果(空冷塔耗电率、冷却塔水温降)、阀门泄漏状态。

4、燃料指标:燃料收入量、燃料耗用量、燃料库存量、燃料检斤量、检斤率、过衡率、燃料运损率、燃料盈吨量、盈吨率、燃料亏吨量、亏吨率、煤场存损率、燃料盘点库存量、燃料盘点盈亏量、燃料检质率、煤炭质级不符率、煤质合格率、配煤合格率、燃料亏吨索赔率、燃料亏卡索赔率、入厂标煤单价、入厂煤与入炉煤热量差、入厂煤与入炉煤水分差、输煤(油)单耗、输煤(油)耗电率、燃煤机械采样装置投入率、皮带秤校验合格率。

4、化学指标:自用水率、补水率、汽水损失率、循环水排污回收率、机炉工业水回收率、汽水品质合格率等。

火电厂热经济指标及分析

火电厂热经济指标及分析

发电煤耗率=
0 .123
电厂效率
(kg/kwh)
27
三级指标(锅炉效率)
锅炉正平衡效率:指锅炉产出热量与计算期皮 带秤称重的锅炉耗用煤量的热值的比例。:
锅炉正平 计 衡 算 效 期 率 锅 锅 = 炉 炉 入 产 耗 炉 出 用 燃 热 煤 料 量 量 1 低 0位 0 热
锅炉反平衡效率=100-(排烟损失(%)+化学未完全燃烧 损(%)+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散热损失(%)+灰渣物理 热损失(%))
厂用电量 计算期发电量
×100(%)
21
影响厂用电率的主要指标
磨煤机单耗 、磨煤机耗电率 排粉机单耗 、排粉机耗电率 给水泵单耗 、给水泵耗电率 送风机单耗 、送风机耗电率 吸风机单耗 、吸风机耗电率 循环水泵耗电率 输煤(燃油)系统耗电率 除灰系统耗电率
22
磨煤机单耗:是指磨煤机每磨制一吨煤
发电煤耗率表示发电厂热力设备、热力系统的
运行经济性。单元发电机组的发电煤耗率与锅炉效
率、汽机效率、管道效率有关。全厂发电煤耗率水
平除与单元发电机组的发电煤耗率水平有关外,还
与单元机组发电量权数有关。
正平衡计算方法:发电煤耗率=
发电用标准煤量 计算期发电量
(g/kWh)
锅炉产出热量
反平衡计算方法:发电煤耗率= 29271.计2算锅器炉发反电平量衡效率(kg/kwh)
供热方面 5
凝汽式机组的热经济指标 汽耗量、热耗量 汽耗率、热耗率 机组热效率
6
凝汽式机组热经济指标之间的变化关系
总效率与分效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煤耗率与热效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热效率与热耗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煤耗率与热耗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热电厂的热经济性及其指标调节方法探讨

热电厂的热经济性及其指标调节方法探讨

热电厂的热经济性及其指标调节方法探讨摘要:由于节能工作的需要、环境保护的要求、工业用热需求量大、民用采暖和生活用热迅速增加,我国热电前景广阔。

关键词:热电厂热经济性调节前言:热电厂是指同时对热电用户供应电能和热能,而其生产的热能是取自汽轮机做过部分功的蒸汽,先发电后供热,普遍采用的锅炉加供热式汽轮机热电联产系统。

供热式汽轮机有一次调节抽汽式(C型)汽轮机、两次调节抽汽式(CC型)汽轮机、背压式(B型)汽轮机或剂汽背压式〔CB型)汽轮机等不同类型。

在此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抽汽式汽轮机,只有先发电后供热的供热汽流Db才属热电联产。

下图所示是热电厂的热力系统简图。

由于热电厂既发电又供热,为了确定其电能与热能的生产成本及分项的热经济指标,必须将热电厂总热耗量合理地分配给两种产品。

热电厂总热耗量Qtp:热电厂总热耗量Qtp分配的实质,是将Qtp在热、电两种产品间分配为Qtp.b、Qtp.e通常先确定分配到供热方面的热耗量Qtp.b,再应用下式求出发电方面的热耗量Qtp.e。

对热电厂总热耗量分配方法的要求是:既要反映电、热两种产品的品位不同,又要反映热电联产过程的技术完善程度,且计算简便。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热耗量的分配方法上进行了许多研究。

在这里介绍一种典型的热电厂总热耗量分配方法,热电联产效益归电法(热量法),是目前我国法定的分配方法。

热量法将热电厂总热耗量按照生产热、电两种能量产品的数量比例来分配。

首先确定分配给供热方面的热量。

分配给供热方面的热耗量为:热量法把热化发电的冷源损失以热量的形式供给热用户,并认为热化发电部分不再有冷源损失,热电联产的节能效益全部由发电部分独占,供热方面仅获得了热电厂高效率大锅炉取代低效率小锅炉的好处,但以热网效率表示的集中供热管网的散热损失,使之打了折扣。

1.2 热电厂主要热经济指标热电厂的主要热经济指标表现在:热电联产汽流既发电又供热,热电两种产品的质量不同;若供热参数不同,热能的品位也有所不同。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前言1范畴2规范性引用文件3燃料技术经济指标4锅炉技术经济指标5锅炉辅助设备技术经济指标6汽轮机技术经济指标7汽轮机辅助设备技术经济指标8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经济指标9综合技术经济指标10其他技术经济指标前言本标准是依照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下达1999年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打算项目的通知»〔电力[1999]40号文〕安排制定的。

本标准是举荐性标准。

火力发电厂既是能源转换企业,又是耗能大户,因此技术经济指标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经营和治理至关重要。

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运算不仅反映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治理水平,还能够指导火电厂电力生产、治理、经营等各方面的工作。

该标准涉及到火力发电厂发电生产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指标运算,按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流程进行编写,共分燃料、锅炉、锅炉辅助设备、汽轮机、汽轮机辅助设备、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综合、其他等8个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

本标准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广度,有较强的有用性和可操作性,利于促进电力工业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节能治理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也有利于加强治理,科学规范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和分析体系。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汽轮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电力行业电站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治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唐国际发电股份、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北电网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团等单位。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祝宪、杜作敏、王刚、伍小林、杨顺虎、林英、蒋明昌。

本标准托付大唐国际发电股份及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说明。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运算方法1范畴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的运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运算和评判。

2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释义解析

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释义解析

二、锅炉技术经济指标
4)磨煤机单耗、耗电率:磨煤机单耗是指制粉系统每磨 制It煤磨煤机消耗的电量;磨煤机耗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磨煤 机消耗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百分比
5)给煤机单耗、耗电率:给煤机单耗是指制粉系统每磨 制It煤给煤机消耗的电量;给煤机耗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给煤 机所耗用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百分比。
二、锅炉技术经济指标
过热器 汽包
省煤器
蒸发 受热面
下降管
给水泵
联箱
自然循环锅炉
过热器 联箱
蒸发 受热面
省煤器 给水泵 联箱
直流锅炉
二、锅炉技术经济指标
10.煤粉细度:煤粉细度是指将煤粉用标准筛筛分后留在筛上 的剩余煤粉质量占所筛分的总煤粉质量百分比(% )。
11. 锅炉热效率:有两种方法计算锅炉效率.
三、汽轮机技术经济指标
1.汽轮机主蒸汽流量、压力和温度:汽轮机主蒸汽流量是指 进入汽轮机的主蒸汽流量值(kg/h);汽轮机主蒸汽压力是指 汽轮机进口的蒸汽压力值(MPa);汽轮机主蒸汽温度是指汽 轮机进口的蒸汽温度值(℃)
2.汽轮机再热蒸汽压力、温度和再热蒸汽压损率:汽轮机再 热蒸汽压力是指汽轮机中压缸进口的蒸汽压力值(MPa);汽 轮机再热蒸汽温度是指汽轮机中压缸进口的蒸汽温度值(℃) ; 再热蒸汽压损率是指高压缸排汽压力和汽轮机再热蒸汽压力 之差与高压缸排汽压力的百分比。
6. 排烟温度:排烟温度是指锅炉末级受热面(一般指空气预 热器)后的烟气温度(℃)。对于锅炉末级受热面出口有两个 或两个以上烟道,排烟温度应取各烟道烟气温度的算术平均 值。
7.锅炉氧量:锅炉氧量是指用于指导锅炉运行控制的烟气中 氧的容积含量百分率(%)。一般情况下,采用锅炉省煤器(对 于存在多个省煤器的锅炉,采用高温省煤器)后或炉膛出口 的氧量仪表指示。对于锅炉省煤器出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精编)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精编)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精编)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燃料技术经济指标4锅炉技术经济指标5锅炉辅助设备技术经济指标6汽轮机技术经济指标7汽轮机辅助设备技术经济指标8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经济指标9综合技术经济指标10其他技术经济指标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下达1999年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1999]40号文)安排制定的。

本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火力发电厂既是能源转换企业,又是耗能大户,因此技术经济指标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至关重要。

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不仅反映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还可以指导火电厂电力生产、管理、经营等各方面的工作。

该标准涉及到火力发电厂发电生产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按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流程进行编写,共分燃料、锅炉、锅炉辅助设备、汽轮机、汽轮机辅助设备、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综合、其他等8个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

本标准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广度,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利于促进电力工业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节能管理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也有利于加强管理,科学规范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和分析体系。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汽轮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电力行业电站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北电网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祝宪、杜作敏、王刚、伍小林、杨顺虎、林英、蒋明昌。

本标准委托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及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解释。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计算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火电厂发电成本分析的热经济学方法

火电厂发电成本分析的热经济学方法

于 系统运 行 ( 计 ) 化和 负荷 经济 分配 。发 电的 设 优
单位 边 际成本 定 义为单 位 产品增 量所 需要 追 加的 货 币成 本量 。 如果 机组 有 多股输 出 产品流 , 其 中 则
要 综 合 考虑 设 备 的 燃 耗 特 性 和 其 它 资金 消耗 特
性 。 由于传 统 的热 力 系统分析 方 法采 用热 量描述 能 量 流 , 热 量是 守 恒 量 , 能 表达 能 量 的 品质 , 而 不 不便 于 与货 币成 本 统 一分 析 , 文 主要 研 究利 用 本
示各 股能 流 。 是 热 力学势 参 数 , 示 能量 中可 以 炯 表 无 限转 换 的 部分 , 的化 学炯 近 似 等于 其 低位 发 煤 热 量 , 量 的炯 为热 量 中可 以转换 为功 的部分 。 热 对
于单 位质 量 的工 质 , 其参数 炯 为 :
e h ^ 一丁o・( —s )k / g = 一 o o Jk () 1
系统 的 输 出 , 们把 输 入 子 系 统 的能 量 称 为燃 料 我
( ; F) 同时子 系统也 要 生 产一 定 的能 量 , 出 到 外 输 界或 进 入 其 它子 系统 , 们 将子 系统 的 输 出 称 为 我 该子 系统 的产 品 ( 。对于 锅炉 , 料是 输入锅 炉 P) 燃 的燃煤 的 化学炯 , 品是蒸 汽 流经锅 炉 的炯增 ; 产 对 于蒸 汽 推 动 的水 泵 , 燃 料 是 蒸 汽流 经 小 汽轮 机 其 的炯 降 , 产品 为 水 泵 内水 的炯 增 ; 于 电动 水 泵 , 对
态 参数下 , 品质是 不 同的 , 只有 参数火 可 以全 面地 用 描述 能量 的数 量和 品质 。 在 能 量 生产 系统 中 , 系统 总 是 要 消耗 一 定 子 的能 量 , 能 量可 能 来 自于 外界 , 可能 是其 它子 该 也

火电厂热值差管理分析及对策

火电厂热值差管理分析及对策

火电厂热值差管理分析及对策摘要:入厂煤和入炉煤的热值差能够直接的反映出发电厂的燃料管理质量,入厂入炉煤的热值差指入厂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同入炉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差值。

由于在发电厂成本中燃料成本占有70%以上的比例,因此有效控制热值差能够使电厂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另一方面来说,热值差控制的成效标志着发电厂在燃料管理方面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煤的热值差;管理精细化;燃料管理;原因分析;控制措施1燃煤热值差的含义随着当前煤炭的供应紧张以及煤炭的价格上涨,热值差所受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如果只是考虑煤场的热值损耗,就无法使热值差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因为煤场的热值损耗并不是产生热值差的主要原因,给热值差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已经产生了转变。

20世纪80年代某电管局运用热值差的指标来审核电厂在燃料管理方面的水平,这种方法现在还在沿用。

煤炭市场逐步的发生变化,热值差的影响因素也有了变化,各发电厂由于其煤炭的采购与管理的方法不一样,因此造成热值差的主要影响因素也不相同。

2火力发电厂中控制热值差的重要性在我国燃煤是主要的能源,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国有很多发电厂,这些发电厂需要燃煤做生产原料,因此我国的燃煤需求量非常大,因此提高燃煤的利用率就非常重要,此外提高燃煤的利用率有利于减少燃煤对环境的影响,这对我国的环境保护非常有帮助。

火电企业在生产时,每天少则需要燃烧数千吨燃煤,多则需要燃烧上万吨燃煤,从统计的理论上说,采制样班工作人员采制的样本越少,获得的热值差数值偏差就会越大,那么为了提高热值差的精确度,采制样班的工作人员应多采燃煤作为样本。

火电企业热值差是评价火电燃料经济性和燃煤管理的一项主要指标。

目前各大发电企业执行的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考核指标一般为502J/g以内。

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并不能都达到该要求,热值差往往会比标准值要大,这不仅会增加电厂的燃料成本,同时会影响到煤耗量的计算。

因此,对热值差进行控制对降低火电企业的燃煤成本,以及推动节能减排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说明及耗差分析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说明及耗差分析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说明及耗差分析一、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综合性指标概念及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锅炉技术经济指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汽轮机技术经济............................................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机组效率转变与热耗的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耗差分析方式在火电厂指标分析中的具体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其它................................................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概述火力发电厂既是能源转换企业,又是耗能大户,因此技术经济指标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经营和治理相当重要。

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不仅反映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治理水平,还能够指导火电厂电力生产、治理、经营等各方面的工作。

火力发电厂指标很多,一样将经济技术指标分为大指标和小指标。

小指标是依照阻碍大指标的因素或参数,对大指标进行分解取得的。

小指标包括锅炉指标、汽轮机指标、燃料指标、化学指标等。

一、综合性指标:火力发电厂的要紧经济技术指标为发电量、供电量和供热量、供电本钱、供热本钱、标准煤耗、厂用电率、等效可用系数、要紧设备的最大出力和最小出力。

二、锅炉指标:锅炉效率、过热蒸汽温度、过热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再热蒸汽压力、排污率、炉烟含氧量、排烟温度、空气预热器漏风率、除尘器漏风系数、飞灰和灰渣可燃物、煤粉细度合格率、制粉(磨煤机、排粉机)单耗、风机(引风机、送风机)单耗、点火和助燃油量。

火电厂600 MW机组热力系统经济性分析与改进

火电厂600 MW机组热力系统经济性分析与改进
热力系统进行改造 , 可收到 明显的节能效果 。
1 热力系统原始资料整理及计算 .
以某 电厂 国产6 0 0 M W亚临界机组 为例 , 对其热力 系
统进行分析计算 。 该机组 的热力 系统 是典型的“ 三高 、 四 低、 一除 氧” 的结构 , 即采用八段非调 整抽汽 , 由3 台高压 加热器 、 4 台低压加热器和 1 台除氧器组成 。 根据该机组热
力试验所得数据 , 应用 变热量 等效热降法对热力系统进 行全面计算【 2 - 3 1 , 计算结果见表1 和表2 。
表 1热力 系统 各加热器计算 及抽汽效率计算
汽[ 2 - 3 1 , 使新蒸汽等效热降增加 :
AH= [ T 1 - q l + 1 。 川2 + ( 下 3 一 T b ) 1 1 3 ] = 9 . 4 5 k J / k g
s y s t e m, t h e i mp r o v e me n t e f i f c i e n c y o f e n e r g y - s a v i n g wa s c a l c u l a t e d a n d o p e r a t i o n l a e c o n o my o f t h e u n i t h a s b e e n r a i s e d . Ke y wo r d s: u n i t ; t h e r mo d y n a mi c s y s t e m; e q u i v le a n t e n t h a l p y d r o p me t h o d; e c o n o mi c a n ly a s i s ; i mp r o v e me n t
同时循环吸热量增加 :
AQ = a p B [ T 1 + T 2 + ( f 3 一 T h ) + AQ 1 + △Q 2

发电厂热力系统

发电厂热力系统

除氧器(作用、特点、原理)
凝汽式电厂发供电热效率
全厂发电热效率:ηcp=3600Pe/(BQar)=∏ηk 全厂供电热效率:ηcp’=ηcp (1-ρ) 式中:厂用电率: ρ=P /Pe
厂用
凝汽式发电厂热经济性指标2
各能量转换环节的热效率
锅炉效率:ηb=Qb/(BQar)
管道效率:ηp=Q0/Qb 汽机效率:ηi=Wi/Q0 机械效率:ηm=Wm/ Wi 电机效率:ηg=3600Pe/ Wm ηcp= ηb ηp ηel ηel= ηi ηmηg
表面式加热器的应用
热力系统中大量使用表面式加热器(原因:混合式加热器构 成的系统不安全、耗电量大等)
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给水除氧器
水中容氧的来源 补水带来的空气
系统中处于真空中的设备、管道附件的不严密处漏入空气 给水容氧的危害性 水中溶氧是造成热力设备腐蚀的主要原因 高参数蒸汽溶解氧化产物的能力强并在汽机通流部分沉积 换热设备中的不凝结气体使传热恶化,影响机组经济性 给水除氧的作用 控制给水含氧量在允许范围内(有的要求彻底除氧) 给水除氧的方法 化学除氧 热除氧
提高火力发电厂热经济性的途径
提高初温( 535-600℃ )


提高平均吸热温度,改善循环效率 提高汽轮机进口蒸汽容积流量,改善通流效率 提高排汽干度,有利于低压缸的安全和经济性 提高初压力( 17.5 - 24.5MPa ) • 提高平均吸热温度,改善循环效率 • 减小汽轮机进口蒸汽容积流量,降低通流效率 • 降低排汽干度,有害于低压缸的安全和经济性 降低终参数(排气压力、实质是降低排气温度)? 回热(实质是提高初温) 再热(实质是提高初温,同时提高汽轮机排气干度) 热电联产(能量综合利用)

火电厂发电成本分析的热经济学方法

火电厂发电成本分析的热经济学方法

本的实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燃煤机组, 成 本构成中主要包括燃料消耗和维护费用, 实用中, 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燃耗特性和其它资金消耗特 性。由于传统的热力系统分析方法采用热量描述 能量流, 而热量是守恒量, 不能表达能量的品质, 不便于与货币成本统一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利用 热经济学理论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 采用热力学 势参数火用来描述能量流, 分析电站主要设备的能 耗特性, 研究电力生产系统的生产结构, 并分析了 具体的计算方法。本文的结论可作为发电厂成本 特性分析的实际应用参考。 关键词: 特性方程; 热经济学; 成本曲线 中图分类号: !7>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9::@AB9C9 :@A::9;A:D 以电力市场为目标的电力体制改革已经逐步 展开, 发电企业必将由过去计划驱动的生产、 经营 运行模式向市场驱动的经济平衡运营模式转变。 传统的以单位能耗作为评价电力生产主要指标的 方法和按照能耗等微增编制发电计划的方法已经 不能适应电力市场的要求, 机组的发电成本特性 将直接影响机组发电计划和竞网电价, 从而成为 企业利润的决定性因素。目前, 已经有一些电网 提出按照发电成本等微增的方法来编制发电计 划。因此, 电力生产企业的产品成本以及成本形 成过程的实时分析成为企业决策、 生产过程评估、 争取发电计划以及制定竞网电价的重要依据。 电力生产的成本通常有两类, 即平均成本和 边际 (微增) 成本。平均成本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所 需要的货币资源的平均量, 平均成本的核算基于 特定的热力系统运行状态, 但是不包含其它运行 状态的信息, 不能体现运行状态变化的影响趋势, 万方数据 因此平均成本是企业成本核算的依据, 不能应用
张晓东
于系统运行 (设计) 优化和负荷经济分配。发电的 单位边际成本定义为单位产品增量所需要追加的 货币成本量。如果机组有多股输出产品流, 则其 中某一股产品流的单位边际成本是指在保持其它 产品流输出量不变的条件下, 该股产品流输出的 单位增量所需要的货币资源的增量。边际成本是 系统优化、 负荷经济分配的重要依据, 也是企业制 定竞网电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机组或主要子系统的能耗特性是成本特性的 重要方面, 传统的能耗特性主要包括煤耗特性、 汽 耗特性和热耗热性, 也就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 进行分析, 采用热量描述能量。在系统分析中, 由 于热量本身是守恒量, 不能综合反映能量的数量 和品质, 不具有在使用中消耗的商品属性, 因此不 便于和其它生产成本相结合, 进行成本的综合分 析。而热经济学是全面地应用热力学第一、 第二 定律的热力系统分析方法, 采用热力学势参数火用 来描述能量。 火用表示能量中的可用部分, 各种不 同形式的能量火用是等价的, 同时, 火用具有在使用中 消耗的商品属性, 可以方便地转换成货币流, 从而 与其它货币成本统一计算。 机组的实时边际燃料成本方面的研究是比较 活跃的研究领域, 并且通常和机组经济组合、 机组 经济性分析的研究相结合。而将设备维护成本与 燃料成本相结合, 进行综合成本特性研究的报导 还比较少见。本文应用能量系统分析的热经济学 方法, 研究了火电机组的生产结构和综合成本特 性的计算模型, 并分析了影响成本特性曲线的主 要因素以及编制成本特性曲线需要注意的一些问 题。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一、概述火力发电厂既是能源转换企业,又是耗能大户,因此技术经济指标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至关重要。

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不仅反映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还可以指导火电厂电力生产、管理、经营等各方面的工作。

火力发电厂指标很多,一般将经济技术指标分为大指标和小指标。

小指标是根据影响大指标的因素或参数,对大指标进行分解得到的。

小指标包括锅炉指标、汽轮机指标、燃料指标、化学指标等。

1、综合性指标: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为发电量、供电量和供热量、供电成本、供热成本、标准煤耗、厂用电率、等效可用系数、主要设备的最大出力和最小出力。

2、锅炉指标:锅炉效率、过热蒸汽温度、过热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再热蒸汽压力、排污率、炉烟含氧量、排烟温度、空气预热器漏风率、除尘器漏风系数、飞灰和灰渣可燃物、煤粉细度合格率、制粉(磨煤机、排粉机)单耗、风机(引风机、送风机)单耗、点火和助燃油量。

3、汽轮机指标:汽轮机热耗、汽耗率、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真空度、凝汽器端差、加热器端差、凝结水过冷却度、给水温度、电动给水泵耗电率、汽动给水泵组效率、汽动给水泵组汽耗率、循环水泵耗电率、高加投入率、胶球装置投入率和收球率、真空系统严密性、水塔冷却效果(空冷塔耗电率、冷却塔水温降)、阀门泄漏状态。

4、燃料指标:燃料收入量、燃料耗用量、燃料库存量、燃料检斤量、检斤率、过衡率、燃料运损率、燃料盈吨量、盈吨率、燃料亏吨量、亏吨率、煤场存损率、燃料盘点库存量、燃料盘点盈亏量、燃料检质率、煤炭质级不符率、煤质合格率、配煤合格率、燃料亏吨索赔率、燃料亏卡索赔率、入厂标煤单价、入厂煤与入炉煤热量差、入厂煤与入炉煤水分差、输煤(油)单耗、输煤(油)耗电率、燃煤机械采样装置投入率、皮带秤校验合格率。

火电厂性能计算和分析

火电厂性能计算和分析

火电厂性能计算和分析“性能计算和分析”的基本功能在公司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中建立标准统一的热力性能计算模型,对于各台机组采用单独的模型重新进行性能计算,根据来自各机组性能计算的数据和经济性、可靠性分析评估,进行全厂及全公司机组经济性、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包括:1)全公司平均发电负荷、发电煤耗率、供电煤耗率、厂用电率、发电热效率、汽机热耗、锅炉效率。

2)全公司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机组等效可用系数、利用小时、出力系数、非停次数、非停小时数、非停系数、强迫停运率等。

3)各区域平均发电负荷、发电煤耗率、供电煤耗率、厂用电率、发电热效率、汽机热耗、锅炉效率。

4)各电厂平均发电负荷、发电煤耗率、供电煤耗率、厂用电率、发电热效率、汽机热耗、锅炉效率。

5)各电厂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机组等效可用系数、利用小时、出力系数、非停次数、非停小时数、非停系数、强迫停运率等。

6) 机组级性能分析:①机组综合指标:发电煤耗率、供电煤耗率、厂用电率、发电热效率、补水率、功率因数、发电效率、综合厂用电功率、供电效率、发电标准煤耗量、机组发电原煤耗量、机组供电燃料成本、机组毛利润。

②机组锅炉指标:排烟氧量、给水温度、排烟温度、飞灰含碳量、灰渣含碳量、锅炉蒸发量、空预器漏风系数、再热器压损、排烟热损失q2、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q3、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q4、锅炉散热损失q5、灰渣物理热损失q6、锅炉反平衡热效率、排烟过量空气系数、锅炉热负荷、床温、床压、返料温度、风室压力、一次风量、二次风量、流化风量、总风量。

③机组汽机指标: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再热温度、再热压力、汽轮机热耗、汽轮机汽耗、高压缸效率、中压缸效率、真空、过冷度、给水量、高加抽汽量、给水泵焓升、锅炉冷再热蒸汽量、汽轮机汽耗率、汽轮机热耗率、汽轮机绝对内效率、加热器上端差、加热器下端差。

④机组可控耗差分析:机组负荷率、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再热温度、真空、排烟温度、排烟氧量、飞灰含碳量、灰渣含碳量、给水温度、过热器减温水量、再热器减温水量、补水率、凝汽器过冷度、加热器端差、厂用电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回热加热



作用:提高给水温度 减小冷源损失 给水回热过程的主要参数 回热级数 回热加热分配 给水最终加热温度 回热经济性分析:回热作功比
蒸汽中间再热
再热的目的 提高蒸汽初压、降低排汽压力,使湿度增大,降低内效 率,危及安全,蒸汽再热是保证汽轮机最终湿度在允许范 围内有效措施。 再热参数选择合适,再热是进一步提高初压和热经济性 的重要手段 。
供热煤耗的计算



热电分摊比:供热用热量占总热量的比例 发电供热总热耗量: 供热用热耗量: 供热标准煤耗量:总标准煤耗量*热电分摊比 供热标准煤耗率:供热标准煤耗量/热负荷 发电标准煤耗量:总标准煤耗量*(1-热电分摊比) 发电标准煤耗率:发电标准煤耗量/发电量 供电标准煤耗率:发电标准煤耗量/供电量

再热参数 再热温度 再热压力 再热压损
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火力发电厂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是指影响火力 发电厂锅炉、 汽轮机、发电机设备及其整个系统 经济性能的全部技术经济指标。分为四级: 一级指标:发电厂热力经济性的总指标——供电 煤耗率等; 二级指标:供电量、发电煤耗率、燃料等指标; 三级指标:发电量、厂用电率、汽机效率、锅炉 效率、管道效率等指标; 四级指标:汽轮机、锅炉、辅机设备、热力系统 和燃料质量、数量的各项小指标。
21 21 空气预热器入口氧量
'
''
21 21 空气预热器出口氧量
漏风率:
90 %= ' 90 %(%) '
'' '
排烟温度影响分析
排烟温度 是锅炉运行中,可控的一个综合性指
标。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锅炉燃烧时通风量是否 合理,如果通风量不合适,炉膛温度偏低,炉膛吸 热呈四次方减少,则排烟温度升高,降低锅炉运行 经济性,浪费燃料;锅炉尾部烟道、空气预热器漏 风等都会使排烟温度降低,排烟温度低于露点,则 空气预热器低温段将发生结露、堵灰腐蚀,以至造 成损坏设备。 排烟温度升高1T,影响锅炉效率降低0.041% (百分点)左右,影响煤耗升高0.14g/kW•h。


高加投入率:是指汽轮机回热系统的高压加热器运 行小时与计算期汽轮机运行小时的比例。单位:%。 与检修工艺、检修质量、高压加热器启动方式、运 行操作水平、运行中给水压力的稳定程度等有关 循环水入口温度:是指进入汽轮机凝汽器前的循环 水温度 ,一般情况下循环水温度变化1t影响煤耗变 化1g/kW•h左右,约等于8-10℃主蒸汽温度变化对 煤耗的影响值;当循环水温度升高,并使排汽温度 或凝汽器真空达到极限值而限制汽轮发电机组负荷 时,这种情况下1 ℃循环水温度影响煤耗升高 3.5g/kW•h以上。与循环水塔清洁程度、冷却效率、 循环水塔水量分配、调整等有关。
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方法
热效率:设备或系统有效利用的热量与供 给的热量之比的百分数 锅炉效率————锅炉热损失 管道效率————管道热损失 汽轮机热效率————冷源损失 机械效率————机械损失 发电机效率————发电机损失 全厂效率————全厂热损失

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方法

锅炉反平衡效率=100-(排烟损失(%)+化学未完全燃烧 损(%)+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散热损失(%)+灰渣物理 热损失(%))
锅炉效率变化0.18%~0.28%(百分点)影 响发电煤耗率相应变化1g/kW•h。
锅炉设备及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

主蒸汽压力 ,主蒸汽温度 再热蒸汽压力 ,再热蒸汽温度 锅炉入风温度:是指送风机入口的进风温度 氧量 :计算排烟损失的氧量应是空气预热器烟气出
煤粉细度
氧量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计算排烟损失的氧量应是空气预热器烟 气出口处(空气预热器空气入口后)的氧量,锅 炉出口氧量变化1%(百分点),约影响锅炉效 率变化0.46%(百分点),影响发电煤耗变化 1.6g/kW•h左右。

锅炉尾部烟道漏风系数与漏风率
空气预热器漏风系数计算: '' '

排烟损失计算公式如下:
排烟损失=系数×(排烟温度—送风机入口温度)
系数=
3.45
1 0.37 4.7 排烟温度测点处氧量 1 100
汽轮机效率及其指标
汽轮机效率:全称是汽轮发电机绝对电效率。 专业上一般简称汽轮机效率。日常也常用汽轮机热 耗率表示
3600 汽轮机效率= 100 % 汽轮机热耗率
计算期磨煤量
磨煤机耗电率。是指磨煤机磨煤粉所耗
用的电量占计算期发电量的比例。单位:%。 表示电厂燃用煤粉的经济性。除与影响磨煤 机单耗的因素有关外,还与燃料质量,主、 辅机设备、系统的经济性能有关。
磨煤机耗电量 磨煤机耗电率= 计算期磨煤量 ×100(%)
给水泵单耗:是指给水泵每给锅炉供一
吨水所耗用的电量。表示给水泵及其给水系 统的运行经济性,与给水泵效率、给水系统 阻力、系统运行调整方式、运行人员调整操 作水平等有关。单位:kWh/t(水)。
作功能力损失: e j Tens j 火电厂典型不可逆过程 有温差的换热过程 有摩阻的绝热膨胀或压缩过程 绝热节流过程 有散热的节流过程
火力发电厂的热经济指标



三类:能耗量、能耗率、热效率 煤耗量 凝汽式电厂: 煤耗率 全厂热效率 煤耗量 总的指标 总热效率 热电厂: 发电方面 分项指标 供热方面
给水泵耗电量 给水泵单耗= (kW•h/t) 计算期给水量
送风机单耗:指送风机在锅炉生产一吨
蒸汽时所耗用的电量。单位:kWh/t(汽)。表 示送风机及其系统的运行的经济性。与送风 机效率,送风系统阻力,空气预热器及风系 统设备的健康水平以及各送风调整门开度、 阻力等有关。 送风机单耗=
送风机耗电量 (kW•h/t) 计算期蒸汽量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



主汽压力:是指汽轮机主汽门前的蒸汽压力, 汽轮发电机组在额定负荷下运行,主蒸汽压力降低 1MPa使汽轮机效率降低0.2%(百分点)左右,影响 发电煤耗升高1.4g/kW•h左右。 主汽温度: 主蒸汽温度降低1、,影响汽轮机效率 降低0.013%(百分点)左右,影响发电煤耗升高 0.11g/kW•h。 速度级压力。是汽轮机进汽量的反映,也是汽轮机 运行经济性的反映。是分析汽轮机运行经济性的一 个重要依据。
火电厂热经济指标及分析
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系 杨志平
主要内容



火力发电厂热经济性的评价方法 火力发电厂的热经济指标及计算方法 循环型式和参数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锅炉的主要参数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汽轮机组的主要参数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火力发电厂热经济性的评价方法


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方法(定量计算) 从能量转换的数量来评价热功转换的效果 热量法(热效率,热损失) 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方法(定性分析) 从能量的质量(品位)来评价热功转换的效 果 熵方法,佣方法(作功能力损失,佣损,佣 效率)
汽轮机效率变化0.08%-0.14%(百分点)左右,影响发电煤 变化1g/kW•h。影响值大、小与机组容量、参数、效率等有 关(下同)。 汽轮机负荷变化1万kW•h影响汽机效率变化0.305%(百分 点)左右,影响发电煤耗变化3g/kW•h左右。 全厂综合汽轮机效率变化除与汽轮机组效率水平有关外, 还与单元机组发电量权数变化有关


凝汽式机组的热经济指标


汽耗量、热耗量 汽耗率、热耗率 机组热效率
凝汽式机组热经济指标之间的变化关系


总效率与分效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煤耗率与热效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热效率与热耗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煤耗率与热耗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热电厂及供热机组的热经济指标


总的指标:燃料利用系数 热化发电率 分项热经济指标: 发电方面:发电热效率 发电热耗率 发电标准煤耗率 供热方面:供热热效率 供热标准煤耗率



一级指标(供电煤耗率)
供电煤耗水平是发电厂各方面工作总的反映。 包括:设备健康、检修工艺、检修质量、运行操作、 专业管理、燃料管理、节能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水 平。 发电厂单元机组供电煤耗水平与供电量、厂用 电率、发电煤耗率和燃料管理水平等有关。全厂供 电煤耗水平:一是与单元机组供电煤耗水平有关, 二是与单元机组供电量权数构成比例有关。特别是 机组参数、单机容量相差较大时单元机组供电量权 数变化对供电煤耗率的影响。
影响厂用电率的主要指标



磨煤机单耗 、磨煤机耗电率 排粉机单耗 、排粉机耗电率 给水泵单耗 、给水泵耗电率 送风机单耗 、送风机耗电率 吸风机单耗 、吸风机耗电率 循环水泵耗电率 输煤(燃油)系统耗电率 除灰系统耗电率
磨煤机单耗:是指磨煤机每磨制一吨煤
粉所耗用的电量。单位:kWh/t(煤)。表示磨 煤机运行的经济性。与煤的可磨性系数,磨 煤机装球量、装煤量,磨煤机出、入口压差, 磨煤机出口温度,磨煤、制粉系统设备效率 及健康水平,运行人员调整操作水平、监盘 质量等有关 磨煤机耗电量 磨煤机单耗=



再热蒸汽压力降:指高压缸排汽压力至中压缸进汽 压力间的压力降低值 再热蒸汽温度:指进入汽轮机中压缸前的蒸汽温度 , 再热蒸汽温度降低1 ℃ ,影响汽轮机效率降低0.011 %左右,影响发电煤耗升高0.19g/kW•h左右。 给永温度。是指汽轮机回热系统末级高压加热器出 口的给水温度。 一般情况下给水温度降低1℃,影 响汽轮机效率降低0.011%(百分点)左右,影响发电 煤耗率升高0.16/kW.h。


循环水温升 :主要与循环水泵出力、循环水系统 阻力、凝汽器铜管结垢、堵杂物造成的循环水量变 化有直接关系。循环水温升变化对运行经济性—— 煤耗的影响值同循环水入口温度 凝汽器端差:是指汽轮机排汽温度与凝汽器循环水 出口温度的差值。单位:℃。是发电厂运行经济性 的一个十分重要指标之一。与凝汽器真空系统严密 性和凝汽器铜管结垢、堵杂物有关。凝汽器端差变 化对运行经济性——煤耗的影响值同循环水入口温 度。计算公式为: 凝汽器端差=排汽温度-循环水出口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