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北半球冬夏季
气压中心
1.有关季风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构成季风的重要要素
B.气压带和风带的时节移动是构成东亚季风的一个缘由
C.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2.当亚欧大陆被大陆高气压控制时,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热高压切断
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切断
C.此时地球公转至远日点左近
D.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
3.7月份亚洲大陆散布的主要气压中心是()
A.亚洲高压
B.阿留申高压
C.印度高压
D.夏威夷高压
以下图为〝亚洲某月季风散布表示图〞。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4.关于a、b季风风向、成因的判别,正确的选项是()
A. a为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a为西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时节移动
C. b为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b为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时节移动
5.据图判别,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a季风影响下冰冷湿润
B. b季风影响下高温枯燥
C.此时节我国东部高温多雨
D.此时节我国多受寒潮影响
以下图为〝大陆空气柱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

据此完成以下各
题。

6.关于a、b两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a图表示夏季、高气压
B. b图表示夏季、低气压
C. a图表示夏季、低气压
D. b图表示夏季、高气压
7.a图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
A.极地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与气温亲密相关。

以下图为〝非洲赤道低气压带1月和7月平均位置表示图〞。

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8.1月赤道低气压带西段位于赤道以北,最主要影响要素能够是()
A.海陆散布
B.地形
C.太阳辐射
D.植被
9.M地()
A. 1月盛行西南风,少雨
B. 1月盛行西南风,多雨
C. 7月盛行西南风,少雨
D. 7月盛行西南风,多雨
以下图为〝亚洲某月季风散布表示图〞。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0.关于a、b季风风向、成因的判别,正确的选项是()
A. a为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a为西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时节移动
C. b为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b为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时节移动
11.据图判别,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a季风影响下冰冷湿润
B. b季风影响下高温枯燥
C.此时节我国东部高温多雨
D.此时节我国多受寒潮影响
夏季风进退早晚对我国东部地域降水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以下图表示l10°E-120°E区域夏季风前沿进退等纬度线表示图。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2.图示范围内,夏季风最北可达()
A.西南北部
B.华北地域
C.江淮地域
D.华南北部
13.以下年份中,我国东部地域最易出现〝南旱北涝〞现象的是()
A. 1955年
B. 1965年
C. 1975年
D. 2021年
读〝某盛行风向构成表示图〞,完成以下两题。

14.该风向构成的主要月份能够是()
A. 1月份
B. 3月份
C. 7月份
D. 10月份
15.招致图中风向发作改动的主要动力是()
A.摩擦力
B.风力
C.地转倾向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
读〝世界局部地域图〞,图中阴影为空中季风的天文散布区,完成以下三题。

16.1月,图中A地盛行()
A.西北季风
B.西南季风
C.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
17.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枯燥
B.夏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时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发生洪涝灾祸
D.夏季风权利弱于夏季风
18.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 A地高温多雨
B. B地冰冷枯燥
C. C地构成高压中心
D.正值1月份左右
以下图为海陆间大气运动表示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9.假定此图表示亚欧大陆东部一年中某时节的气流运动,那么所代表的典型时节为() A.春季
B.夏季
C.春季
D.夏季
20.北半球该时节时,以下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散布正确的选项是()
A.
B.
C.
D.
读〝大陆空气柱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

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21.关于a、b两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a图表示北半球夏季、高气压
B. b图表示北半球夏季、低气压
C. a图表示北半球夏季、低气压
D. b图表示北半球夏季、高气压
22.a图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
A.极地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以下图反映的是某月30°N左近气压散布状况。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3.构成该气压散布状况的月份能够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4.图中G1气压中心是()
A.夏威夷高压
B.亚速尔高压
C.印度高压
D.冰岛高压
25.读〝澳大利亚气候散布图〞和〝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完成以下各题。

(1)描画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散布规律,并简述甲地每日日照时数较长的缘由。

(2)比拟A、B两地降水时节变化特点,并剖析其构成缘由。

(3)D处的季习尚候特征不如我国典型,试从其表现和缘由两方面加以说明。

26.读图,回答以下效果。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1或7)月季风图。

D的风向为________风,E的风向为________风。

(2) A,B,C三地中,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3)盛行D季风时,我国东部地域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成因上,E季风与D季风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阅读以下资料,完成各题。

资料一季习尚候在亚洲最为清楚,南亚热带季习尚候的构成既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也有气压带、风带时节移动的影响;研讨这些效果时不应只局限在亚洲,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也有相似的中央,只不过不如亚洲典型。

资料二澳大利亚大陆1月、7月等压线散布图。

(1)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与1月最低气压差值最大接近________hPa。

(2)澳大利亚北部1月盛行________风,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澳大利亚北部7月盛行________风,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读〝北半球局部地域某月海平面及空中等压线散布图〞,回答以下效果。

(1)图中A处的气压中心称号是________,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月(1或7)海平面及空中的气压散布状况。

形成AB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月受气压中心A的影响,我国大局部地域盛行________风,气候________。

(3)当D地盛行西南季风时,请说明其西南季风构成的主要成因。

29.读图,回答以下效果。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时节)季风散布图。

E的风向为________风。

(2)图中季风E和F,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构成的是________(填字母),这类季风在________(地域)最为典型。

(3)昆明夏季主要吹________风(填风向),夏季主要吹________风(填风向)。

30.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以下效果。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一月季风图的是________图,此时南半球的时节是____________。

(2)图甲中低气压中心称号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季风的风向是________,构成缘由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C表示南亚的__________季风(风向)。

31.读图,回答以下效果。

(1)假设此图表示东亚季风环流,B处是亚欧大陆,C处是太平洋,那么②的实践风向是____________,构成东亚季风环流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此图表示的热力环流,B、C在近空中,A、D在空中,箭头表示空气气流活动方向,那么
B、C两处气压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 ,受热处是 ________________ 。

32.读〝北半球1月份局部地域海平面等压线散布图〞,回答以下效果。

(1)图中气压中心的称号:A 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

(2)A气压中心构成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季风环流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局部,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东亚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的成因既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也有气压带、风带的时节移动。

2.【答案】B
【解析】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时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切断。

3.【答案】C
【解析】7月份正处于北半球的夏季,此时陆地较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气压较低,构成了亚洲高压,也称为印度高压。

4.【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a为西北风,b为西南风,扫除A、C;a位于东亚地域,其季习尚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构成的,扫除B;b位于南亚地域,其西南风是由于南半球的西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而构成的,故D正确。

5.【答案】C
【解析】a为西北风,发作于夏季,该时节高温多雨,A错;b为西南风,来自陆地,带来丰沛的水汽,降水丰厚,B错;我国东部处于季风区,此时节高温多雨,C正确。

6.【答案】A
【解析】a图中大陆上气流下沉,会构成高压,由此判别图示为夏季。

相反,b图表示夏季,大陆构成低气压。

7.【答案】B
【解析】a图中空气柱表示亚洲高压中心,它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

8.【答案】A
【解析】由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赤道低气压带应散布在气温高、空气受热辐合上升的地域。

图中1月赤道低气压带西段位于赤道以北,说明该地域气温较高,其缘由能够是该地左近主要为陆地,温度变化慢,此时气温仍较高。

9.【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1月M位置于赤道低气压带以北,盛行来自内陆的西南风,枯燥少雨;7月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以及来自陆地的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

10.【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a为西北风,b为西南风,扫除A、C;a位于东亚地域,其季习尚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构成的,扫除B;b位于南亚地域,其西南风是由于南半球的西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而构成的,故D正确。

11.【答案】C
【解析】a为西北风,发作于夏季,该时节高温多雨,A错;b为西南风,来自陆地,带来丰沛的水汽,降水丰厚,B错;我国东部处于季风区,此时节高温多雨,C正确。

12.【答案】B
【解析】从图中等值线可以读出,夏季风抵达的最高纬度介于40°N~45°N之间,为华北北部、西南的南部。

13.【答案】A
【解析】我国夏季的降水是由夏季风带来的锋面雨,散布在夏季风的前沿。

由图可以看出,与别的年份相比,1955年,雨带散布在35°N以北的时间长,而散布在35°N以南的时间短,易形成〝南旱北涝〞。

14.【答案】C
【解析】图示西北亚地域,风由陆地吹向陆地,是北半球的夏季。

15.【答案】C
【解析】南半球的西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北半球地转倾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构成西南风。

16.【答案】D
【解析】图中A、B、C三个季风区区分是东亚、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

东亚1月吹西北风。

17.【答案】D
【解析】南亚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时节移动形成的,性质干冷,其强弱进退影响降水的多少;夏季风由海陆热力差异构成,性质平和枯燥;夏季风强于夏季风。

18.【答案】D
【解析】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受气压带、风带时节移动的影响,吹西北风;7月份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吹西北风。

19.【答案】D
【解析】假定此图表示亚欧大陆东部一年中某时节的气流运动,风由陆地吹向陆地,那么所代表的典型时节为夏季。

20.【答案】C
【解析】该时节为北半球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偏南,契合的是B、C,B处的盛行西风偏转方向错误,应选C。

21.【答案】A
【解析】a图中大陆上气流下沉,会构成高压,由此判别图示为北半球夏季。

相反,b图表示北半球夏季,大陆构成低气压。

22.【答案】B
【解析】a图中空气柱表示亚洲高压中心,它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

23.【答案】C
【解析】图示为30°N左近的气压散布,故图示自转方向为逆时针,那么判别G1位于北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D2位于亚欧大陆上,为亚洲高压,故判别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24.【答案】A
【解析】G1位于北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

25.【答案】(1)南部和东部日照时数较短,向中部和西部逐渐添加。

甲地主要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晴天多。

(2)相反点:降水时节分配不均。

不同点:A地夏半年多雨,B地冬半年多雨。

缘由:A地夏半年受来自陆地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冬半年受来自大陆外部的西北季风控制,枯燥少雨(或:夏半年受赤道高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雨;冬半年受来自大陆的西北信风控制,枯燥少雨)。

B地夏半年受强盛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枯燥少雨;冬半年有时能遭到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带来一定降水。

(3)表现:D处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的时节分配相对比拟平均。

缘由: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南部日照时数较短,中部、西部较长。

甲位置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

第(2)题,A地夏半年受来自陆地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B地冬半年有时能遭到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降水多。

第(3)题,D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我国主要散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其差异的缘由主要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小的角度剖析。

26.【答案】(1)7西北西南
(2)B
(3)高温多雨
(4)E季风主要受气压带、风带的时节性移动影响,D季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解析】依据图示风向可知,为北半球夏季。

B地为亚洲高压,气压最低。

我国东部夏季受西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27.【答案】(1)22
(2)西北1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西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同时,1月份为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陆地气温低、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陆地,在北部构成西北风
(3)西北7月份为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陆地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陆地吹向陆地,在北部构成西北风
【解析】依据图示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时节与北半球相反,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时节移动,招致冬夏两季北部的盛行风向不同。

28.【答案】(1)亚洲高压1海陆热力差异
(2)西北(偏北) 冰冷枯燥
(3)主要成因: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西北信风带向北跨越赤道,受地转倾向力影响向右偏,构成西南风。

【解析】(1)读图,A处为高压中心,依据所在位置可以判别为亚洲高压;表示的是北半球1月份海平面及空中的气压散布状况。

形成AB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缘由是海陆热力差异。

(2)1月份,我国大局部地域盛行西北风(偏北风),气候特征是冰冷枯燥。

(3)D位置于西北亚。

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西北信风带向北跨越赤道,受地转倾向力影响向右偏,构成西南风。

29.【答案】(1)夏西北
(2)E东亚
(3)西南西南
【解析】(1)此时风向由陆地吹向陆地,为夏季。

(2)E为东亚地域,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昆明夏季主要吹西南风,夏季主要吹西南风。

30.【答案】(1)乙夏季
(2)亚洲高压(印度高压)
(3)西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西南
【解析】(1)甲图中亚洲为高压,说明正值北半球的夏季;乙图中亚洲为高压,说明正值北半球的夏季。

所以,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一月季风图的是乙图;此时南半球的时节是夏季。

(2)图甲为夏季季风图,亚洲为低气压,高压中心称号为亚洲(印度)高压。

(3)在图中找出A地,A位于亚洲东部,此时节,风从陆地吹向陆地,构成西北风;其构成缘由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4)在图甲中找出C,C位于南亚,此时节为北半球的夏季,风从印度洋吹向陆地,受地转倾向力的影响,构成西南风。

31.【答案】(1)西北风海陆热力差异
(2)B C
【解析】(1)由图可判别,风从陆地吹向陆地,气流比拟干冷,为夏季,因此实践风向是西北风。

(2)考察热力环流的原理,结合图文资料可知,气流由B流向C,B处气压高,C处气压低。

结合热力原理,受热地域易构成高压。

32.【答案】(1)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高压
(2)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气温低,构成高压中心。

(夏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构成高压中心)
【解析】(1)A位于亚欧大陆,气压中间高、周围低,是亚洲高压也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B位于太平洋上是阿留申高压。

(2)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增平和冷却的速度快于陆地,夏季大陆降温快,气温低,构成高压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