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孟庄镇中学2021年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孟庄镇中学2021年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物质X的结构式如图所示,常被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在食品
和医学上用作多价螯合剂,下列关于物质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式C6H7O7
B.1 mol物质X可以和3 mol氢气发生加成
C.X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
D.足量的X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NaHCO3、Na2CO3反应得到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
参考答案:
D
略
2. 同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HXO4>H2YO4>
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C.电负性:X>Y>Z
D.非金属性:X>Y>Z
参考答案:
A
考点: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分析: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H2YO4>H3ZO4,则非金属性X>Y>Z,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元素非金属性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减弱.
解答:解: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H2YO4>H3ZO4,则非金属性X>Y>Z,
A.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X<Y<Z,故A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由于非金属性X>Y>Z,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故B正确;
C.非金属性X>Y>Z,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强,则电负性:X>Y>Z,故C正确;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H2YO4>H3ZO4,则非金属性X>Y>Z,故D正确.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把握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 将1mol 乙酸(其中的羟基氧用18O 标记)在浓硫酸存在下并加热与足量乙醇充分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 B.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18O
C.可能生成 45g 乙酸乙酯 D.不可能生成 88g 乙酸乙酯
参考答案:
A
4. 下列物质的有关事实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镶嵌有一定量的锌块
B.镀锌的铁制品比镀锡的铁制品耐用
C.埋在潮湿疏松土壤里的铁管比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里的铁管更易被腐蚀
D.在空气中,金属镁、铝的表面可形成一层氧化膜
参考答案:
D
5.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或与水蒸气反应的共同产物是
A.Fe(OH)3B.Fe3O4C.Fe2O3D.FeO 参考答案:
B
6.
参考答案:
D
略
7. 实验室制备下列物质时,不用加入浓H2SO4的是()
A.由苯制取硝基苯 B.用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C.由溴乙烷制乙烯 D.由乙醇制乙烯
参考答案:
C
略
8. 下列有关能量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可以发生
C.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条件
参考答案:
A
略9. 某烃的分子式为,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则该烃是( )
参考答案:
A
略
10. 下列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中,对应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A.3s23p1 B.3s23p2 C.3s23p3 D.3s23p4
参考答案:
C
考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离能逐渐减小;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同一周期中第ⅡA族元素比第Ⅲ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第ⅤA族比第ⅥA族第一电离能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3s23p1为Al,3s23p2为Si,3s23p3为P,3s23p4为S;四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是3s23p3中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难以失去电子,所以第一电离能P大于S,所以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3s23p3;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电离能的递变,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该题注意当最外层处于半充满或全充满时,第一电离能最大.
11. 已知:(1)Zn(s)+O2(g)=ZnO(s),△H=﹣350kJ?mol﹣1,
(2)2Ag(s)+O2(g)=Ag2O(s),△H=﹣25kJ?mol﹣1,
则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
A.﹣375 kJ?mol﹣1 B.﹣325 kJ?mol﹣1
C.+375 kJ?mol﹣1 D.+325 kJ?mol﹣1
参考答案:
B
【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反应焓变与反应过程无关.
【解答】解::(1)Zn(s)+O2(g)=ZnO(s),△H=﹣350kJ?mol﹣1,
(2)2Ag(s)+O2(g)=Ag2O(s),△H=﹣25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1)﹣(2)得到
Zn(s)+Ag2O(s)=ZnO(s)+2Ag(s)△H=﹣325 kJ?mol﹣1;
故选B.
12. 有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B.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5%
C.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具有杀菌防腐能力因此可以用其保鲜鱼肉等食品
D.苯酚有毒但可以制成药皂,具有杀菌消毒的功效
参考答案:
C
略
13.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
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
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参考答案:
C
略
14. 25℃时,浓度均为0.2mol/L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
C.c(OH﹣)前者大于后者
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32﹣)均增大
参考答案:
C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
分析:A、任何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在水溶液中碳酸氢根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根据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来回答;
C、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水解规律:谁强显谁性;
D、碳酸氢根和氢氧根在溶液中不共存.
解答:解:A、Na2CO3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和碳酸根的水解平衡,NaHCO3在水溶液中存在碳酸氢根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以及水的电离平衡,故A正确;
B、NaHCO3和Na2CO3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均为:钠离子、碳酸根、碳酸氢根、氢氧根、氢离子、碳酸分子、水分子,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故B正确;
C、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二者水解均显碱性,跟据水解规律:谁强显谁性,所以碳酸钠中的氢氧根浓度大于碳酸氢钠溶液中的氢氧根浓度,故C错误;
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碳酸氢根和氢氧根在溶液反应会生成碳酸根和水,氢氧根对它们的水解均起到抑制作用,所以c(CO32﹣)均增大,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盐的水解的应用,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15. 在已达到电离平衡的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pH 降低,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少量盐酸B.加热C.加少量醋酸钠晶体D.加少量水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2分)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 -
1盐酸、50 mL 0.55 mol·L -
1 NaOH 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时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______ ____________。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表中所测数据进行计算,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 =___ _____[盐酸和NaOH 溶液的密度按1 g·cm
-
3
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 )按4.18 J·(g·℃)
-
1
计算]。
如用0.5
mol/L 的盐酸与NaOH 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 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4)若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做实验,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
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
C.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
D.将50mL0.55mol/L 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 的氨水
E.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
F.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
参考答案: (12分)
(1) Cu 传热快,热量损失大
(2)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合理答案均可)
(3) -56.8 kJ·mol -
1 (4分) 偏大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4)ABDF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2分)化合物Ⅰ(C 11H 12O 3)是制备液晶材料的中间体之一,其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酯基。
Ⅰ可以用E 和H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途径如下图所示:
已知以下信息:
① A 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②
③ 化合物F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4 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结构简式为;
(2)指出下列反应类型A→B,F→G;
(3)D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4)I的同系物J比I相对分子质量小14,J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如下条件,共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写出任意两种的结构简
式、。
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
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和饱和NaHCO
3
溶液反应放出CO
2
;
参考答案:
(2)消去反应取代反应
(3)(CH3)2CHCHO + 2Cu(OH)2 + NaOH ------- (CH3)2CHCOONa + Cu2O↓ + 3H2O
18.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和CrO,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害,必须进行处理。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方法1:还原沉淀法。
该方法的工艺流程为: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黄色)+2H+=Cr2O(橙色)+H2O
(1)若平衡体系的pH=2,则溶液显色。
(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Cr2O和CrO的浓度相同
b.2v(Cr2O)=v(CrO)
c.溶液的颜色不变
(3)第②步中,还原1 mol Cr2O,需要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Cr(OH)3(s)Cr3+(aq)+3OH-(aq)
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 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 mol/L,溶液的pH 应调至。
方法2:电解法。
该方法用Fe作电极电解含Cr2O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的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产生Cr(OH)3沉淀。
(5)用Fe作电极的原因是。
(6)在阴极附近溶液pH增大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式解释);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
参考答案:
19. 如图,p、q为直流电源的两极,A由+2价金属单质X制成,B、C、D为铂电极,接通电源,金属X沉积于B极,同时C、D极上均产生气泡。
试回答:
(1)p为极,A极发生了反应。
(2)C为极,试管里收集到的气体是。
(3)C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4)在电解过程中,测得的C、D两极上产生的气体的实验数据如下:
(5)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A、B电极所在的电解池中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当电路中通过0.004 mol电子时,B电极上沉积金属X为0.128 g,则此金属的摩尔质量
为。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