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总体趋势积极向好-——前三季度石家庄市经济形势分析及全年走势展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总体趋势积极向好
——前三季度石家庄市经济形势分析及全年
走势展望(上)
2009-12-2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三年大变样工作,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调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运行在企稳的基础上进一步逐渐好转。

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工业生产起伏较大,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应紧紧围绕保增长、保变样、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加强经济调节,认真坚定地开展“保增长、调结构、抓项目、强园区,全力打好工业发展攻坚战”活动,继续推进三年大变样工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经济增长速度自年初以来逐步回升。

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20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6%。

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二、三季度分别增长9.5%、10.3%和11.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6.3亿元,下降3.9%;第二产业增加值1127.8,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847.5,增长12.6%。

(一)从产业支撑看,三产增长较快,二产中建筑业高速增长,工业虽起伏较大,但9月份增速回升快,一产由于粮食等减产出现下降
前三季度,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52.7%和50.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3、5.6和5.3个百分点。

1.受粮食、蔬菜、油料、棉花等减产影响,第一产业下降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6.3亿元,同比下降3.9%,对经济增长出现负贡献,影响GDP少增长约0.4个百分点。

因受风雹灾害及耕地变动减少影响,前三季度种植业生产下降,其中粮食、蔬菜、油料、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均出现下降。

受风雹灾害影响,不同程度受灾面积达225.3万亩,占秋粮播种面积的39%,夏、秋粮食总产分别为248.1万吨和223.9万吨,夏粮增长1.1%,秋粮减产14.3%。

前三季度蔬菜总产量715.9万吨,同比降低10.35%,辛集市蔬菜面积为6.17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5.69万亩,占全市蔬菜面积减少的59.64%,影响全市蔬菜总产量下降4.25个百分点。

全市油料总产量为20.81万吨,同比降低5.85%。

棉花总产量1.45万吨,同比降低20.86%。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牧业产值154.2亿元,仅与上年持平。

生猪、肉牛、肉羊出栏均小幅增长,肉禽出栏略降,禽蛋生产下降幅度较大,奶业生产略微下滑。

前三季度,全市出栏生猪同比增长2.51%;肉牛增长1.39%;肉羊增长1.29%;肉禽同比下降0.71%;全市实现肉类总产量48.56万吨,增长1.4%;其中猪肉产量27.96万吨,增长2.4%。

禽蛋产量77.36万吨,同比下降3.77%;牛奶产量66.30万吨,下降0.42%。

2.工业生产起伏较大,9月份出现加快增长的迹象,工业效益情况较好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822.7亿元,同比增长9.5%,比去年同期增速低7.1个百分点,但比1—8月份提高了1.4个百分点。

其中9月份当月实现增加值130.8亿元,同比增长20.6%。

分月情况看,2月、3月、4月生产起伏较大,4月份仅增长5.4%为今年月度最低增速,5月份后工业生产渐趋回升,5月、6月、7月分别增长7.7%、12.8%、13.1%,这与全国、全省工业企稳回升的形势是一致的。

但到8月份我市工业仅增长了8.2%,又出现大的波动,而且与全国、全省渐次继续回升的工业形势不符,9月份,我市工业增长有明显恢复,出现今年以来的20.6%的最高增速,工业生产出现加快增长的迹象。

分行业看,前三季度与1—8月相比,多数行业生产好转。

在全市36个行业大类中,有25个行业增速较前八个月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重点行业中,增幅较前八个月提高的有: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3.6%,增幅较前八个月提高4.1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1%,提高2.8个百分点;纺织业增长8.3%,提高1.8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9.6%,提高0.7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1.4%,提高0.7个百分点。

县域工业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大。

1-9月份,18个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增幅较前八个月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其中9月份当月同比增长26.4%,较8月份提高了14.1个百分点。

市内六区和直报企业累计增速虽也较前八个月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增幅均低于县域工业的增长。

工业用电量累计降幅逐月收窄,印证了工业生产的渐进回升。

前九个月我市工业用电量182.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72%,降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
八个月分别收窄了5.03、2.49和0.52个百分点。

工业用电量降幅的收窄与工业生产增速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反映了我市工业生产正在逐渐走出低谷。

在省内看,我市工业生产增速虽低于全省增速,但差距缩小。

1-6月份,我市工业生产增速基本和全省保持了一致,从7月份开始,我市工业生产增速开始大幅落后于全省平均增速,到9月份差距有所缩小。

8月份全省当月增速为20.3%,高出我市12.1个百分点;累计增速为10.3%,高出我市2个百分点;到9月份全省当月增速为22.6%,高出我市2个百分点,比8月份缩小了10个百分点;累计增速为11.5%,高出我市2个百分点。

分市看,9月份当月增速我市居全省第7位,较上月前移3位;累计增速我市排在廊坊市、保定市、邯郸市、承德市、唐山市、衡水市和邢台市之后,仍居全省第8位。

工业效益情况较好。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942.9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利税325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利润200.3亿元,同比增长11.0%。

在省内看,1—9月份我市利润总量居唐山(223.9亿元)之后居第2位,利润增速为第1位,除衡水(8.1%)、保定(2.5%)为正增长外,其他8市利润均为负增长。

3.建筑业高速增长
在“三年大变样”工作大力推动下,前三季度,我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30.8亿元,同比增长37.5%,高于第二产业增速26个百分点,建筑业虽在二产中占的比重不大,但高速增长的建筑业对第二产业乃至GDP的增长具有有力的拉动作用。

4.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在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工作部署与政策推动下,全市各级加快服务业的发展。

与工业相比,服务业受金融危机冲击相对也较小,呈平
稳增长的态势,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2004—2007年,我市第三产业增速一直低于工业增速,2008年我市服务业增速超工业增速1.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服务业增长12.6%,高于工业3.9个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比,第一、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降低6.1和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提高11个百分点。

与今年上半年相比,第一、二产业的贡献率下降3.6和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提高3.9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强。

第三产业中金融、交通业是增长快的行业,金融业增长24.2%,交通运输业增长13.2%,对第三产业乃至GDP的增长具有有力的拉动作用。

(二)从需求看,今年以来投资拉动一直呈强劲态势,消费平稳较快增长,出口一直呈较大的下降态势
三大需求中,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3%,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4%,外需贡献率为-5.7%。

投资、消费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的增长。

1.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成增长
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75.8亿元,同比增长62.9%(1季度增长60.1%,1—2季度增长67.5%),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622.4亿元,同比增长65.0%;农村投资完成153.4亿元,同比增长43.7%。

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9.9亿元,同比增长91.4%;第二产业投资703.5亿元,同比增长43.8%,其中工业投资701.2亿元,占城镇投资额的43.2%;第三产业投资879.0亿元,同比增长85.7%。

三年大变样完成投资726.3亿元,占城镇投资的44.8%,拉动城镇投资增长30.6个百分点。

在省内看,投资总量保持第一位,增速位居唐山之后居第二位。

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775.8亿元比唐山多52.7亿元,增速为62.9%,比唐山
(70%)低7.1个百分点;城镇投资额1622.4亿元比唐山多198.6亿元,增速为65.0%,比唐山(75%)低10个百分点。

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稳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99.3亿元,同比增长18.0%(见下图),高于全省增速0.2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位。

随着一系列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政策的贯彻实施,政策效应逐步显现,3月份以后,零售额增幅逐月回升,全市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增幅呈稳步走高态势,其中9月份增幅达到18.3%,为今年以来的最高增幅。

在家电下乡等支持农村消费政策作用下,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加快,前三季度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9.5亿元,同比增长17.4%,城市实现零售额459.8亿元,同比增长18.4%,农村与城市增幅的差距比去年同期缩小1.6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当月农村零售额增幅高于城市0.6个百分点。

汽车销售成为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一大亮点,受国家取消养路费、减征购置税和“汽车下乡”等多项政策及商家优惠促销措施的影响,加之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居民购车欲望明显增强。

前三季度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实现37.9亿元,同比增长25.3%。

节假日消费对社会消费品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端五节、十月一等节假日商家零售额的增长在30—58%之间。

3.进出口从年初以来一直下降较多
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为39.04亿元,同比下降28.2%,其中出口总值30.98亿元,同比下降28.6%,进口总值8.06亿元,同比下降26.7%。

分季度看,1季度、1—2季度、1—3季度出口总值同比分别下降21.2%、26.8和28.6%,一直呈较大的下降态势。

(三)从运行质量看,财政收入在企稳回升的基础上保持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两位数增长,节能取得成效。

财政收入保持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全部财政收入236.64亿元,同比增长10.8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4.48亿元,同比增长10.73%。

在省内看,我市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少于唐山(133.8亿元)居第二位,增速高于唐山(10.3%)、邢台(9.1%)、秦皇岛(8.4%)、沧州(7.9%)、保定(0.6%)、承德(-0.2%)居第5位(见附表3)。

城乡居民收入在经济大环境企稳回升的情况下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前三季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2323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其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前三季度为19205元,同比增长18.4%,市区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为7163元,同比增长11.6%,市区居民家庭转移性收入(包括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为5141元,同比增长19.1%。

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占家庭总收入的54.1%和38.8%,两项收入是家庭收入的大部分,两项收入的较快增长支撑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在省内看,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唐山(13387元)、廊坊(13306元),多于其他8市居第3位,增速低于廊坊(12%)、张家口(11.2%)、邯郸(10.9%)高于唐山(10.6%)等7市居第4位。

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5252元,同比增长11.8%,其中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在本乡劳动所得和外出打工等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325元,同比增长21.2%。

在省内看,我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少于唐山、廊坊、秦皇岛居第4位,增速低于廊坊、邯郸居3位。

节能工作取得成效。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为181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7.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15.43%。

分县(市)区看,24个县(市)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均呈下降趋势,其中17个县(市)区下降幅度在全市下降幅度以上。

分行业看,在全市36个行业大类中,29个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是下降的,7个是增长的。

(四)从环境支撑看,信贷投放大幅增加,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下降,但有了转增迹象,
积极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贷款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81.8亿元,比年初增加802亿元,新增贷款是去年同期的4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走低,呈下降态势,但近期有转升迹象。

今年以来,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形势同全国一样,呈现低位平稳运行态势,并经历了多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市区居民消费价格自2月份起连续7个月下降,到9月份,转降为升,上涨1.2%。

1—9月份累计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9,同比下降0.1%,下降幅度比1—8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

在总指数下降的0.1个百分点中,上年的滞后影响约为-1.0个百分点,今年的新增因素约为0.9个百分点。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统计局
责任编辑:叶凡
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总体趋势积极向好
——前三季度石家庄市经济形势分析及全年
走势展望(下)
2009-12-2
1—9份,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6.76%(全国为6.4%);全市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8.53%(全国为9.4%)。

1—9份,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降4.6%,9月份当月同比下降3.7%,环比上涨0.8%,比8月份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生产还没有脱离低位运行状态,工业增速在省内排名处于后位总体上看,我市工业经济运行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由于国内外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全面回升的基础还需继续稳固。

尽管9月份工业生产增速(20.6%)较高,但前三季度工业增速仅有9.5%,在省内排第8位,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回升。

1.停产、减产企业依然较多,影响较大
今年以来,全市因规划搬迁及环保等造成没有生产的企业共有67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9%。

去年1-9月份这些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4.2亿元,而今年则为零。

初步测算,约影响今年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下降2.8个百分点。

减产企业较多也是影响我市工业生产回落的原因之一。

1-9月,全市累计产值下降企业还有621家,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26.5%,影响全市工业总产值减少354.4亿元,约拉低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速11.8个百分点。

2.大中型工业企业支撑作用相对较弱,增速较低
从今年前9个月的数据分析,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7 %,远低于全省68%的比重。

从9月份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看,当月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虽较8月分提高了3.9个百分点,但与全省同比增长18.4%增速相比,仍低5.7个百分点;1—9月累计同比下降1.1%,虽较前8个月降幅收窄了1.9个百分点,但与全省同比增长4.8%增速相比,仍低5.9个百分点。

从“5+3”重点工业企业生产完成情况看,1-9月份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4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1.1%,同比下降12.3%,低于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速13.2个百分点。

3.外需制约仍然较大,国际市场需求仍然不足
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124.3亿元,同比下降12.4%,降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0.7个百分点,比8月份扩大1.3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增加值)下降,影响了经济增长
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9%,对GDP增长出现负贡献,拉后GDP增长至使GDP少增长约0.4个百分点。

作为三大产业之一的农业,出现这样的情况应引起关注。

(三)进出口一直处于大幅下降,利用外资完成全年目标还需努力做好工作今年以来,出口、进口总值一直处于快速下降态势,并且有愈来愈快的趋势,1季度、1—2季度、1—3季度出口总值同比分别下降21.2%、26.8和28.6%。

从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角度看,出口是三架马车之一,尽管出口占的份量不太大,但是重要的方面之一,出口下降对GDP增长起到的是负拉动力作用,影响了GDP的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7935万美元,同比增长31.2%,比1—8月份回落29.3个百分点,其中直接利用外资36278万美元,同比增长36%,比1—8月份回落30.9个百分点。

在省内我市实际利用外资、直接利用外资总量和增速都居第4位。

今年1-9月份,全市新增外商投资项目24个,同比减少5个,由于后续外资到位项目较少,要完成全年利用外资目标,尚需加强项目调度,确保资金到位,努力做好利用外资工作。

三、建议
1.大力做好恢复工业生产,促进工业发展的工作
工业是第二产业的主要成分,第二产业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尽管在工业低位运行的情况下,今年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3.5%,保工业增长对保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今后几个月,全市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全市“保增长、调结构、抓项目、强园区,全力打好工业发展攻坚战”动员大会精神,把各项扶持政策落到实处,确保全市工业健康地加快发展。

一是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巩固工业经济回升态势。

鼓励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加快行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增强企业和产品适应市场的能力,推进工业产品产销的有效衔接。

二是要继续加大对停产、半停产企业的帮扶力度,及时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帮助停产企业尽快恢复生产。

三是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紧张问题。

四是要落实好工业倍增计划,加快工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尽快达产达效,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2.做好农业工作,确保农业平稳增长
农业是三大产业之一,是满足人民生计的基础产业,确保农业平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为了提高农业的抗旱、抗灾能力,要抓好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据调查,很多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由于地下水的不断下降,很多机井已无水,严重影响了农业的灌溉。

春季干旱、夏季高温缺水、秋季风雹、冬季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

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增强抗旱能力。

二是要抓好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增强疫病防控能力。

畜牧业在农业中已占到二分之一的比重,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农业举足轻重,要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增强重大动物性疫情的防控能力和防控措施;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民转变饲养方式,实施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进一步加强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重点围绕甲型H1N1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开展综合防控工作。

三是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加强农村经济运行监测,建立功能齐全的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对农村生产生活提供及时的分析和预警,积极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

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是完善市场风险机制,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由于饲料上涨,养殖成本增加,畜产品价格低迷,效益下滑,养殖风险加大,影响了农民对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

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畜牧业政策支持和补贴力度,逐步建立畜产品风险基金,抵御市场波动和灾害带来的重大经济损失,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3.进一步做好第三产业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服务业工作的推动下,今年以来我市服务业的发展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对支撑经济增长发挥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要坚持不懈地长期做好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作。

一是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

我市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已经对我市服务业的多元化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针对这一现状,优化我市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已经成为我市服务业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通过优化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实现服务业内部各行业间资源合理分配,促进各服务业企业在规模扩张、技术升级、管理创新等方面不断进步,实现我市服务业和谐稳定发展。

二是加大新兴服务业扶持力度。

我市服务业发展两极分化严重,新兴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为此,应加强我市新兴服务产业的扶持力度。

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人员相对缺乏的行业,可组织相关技术培训缓解压力;对管理经验相对落后的行业,可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到先进地区学习、借鉴经验;对资金压力较大的新兴服务行业,可以提供税收优惠等。

通过一系列措施,大力扶持我市新兴服务企业,深化我市服务业朝着多元化方向和谐发展。

4.抓好后三个月外资到位工作
要加强对外资项目的调度,各有关县(市)、区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协调和督促企业各项资金,尤其是外资按期到位,确保完成全市利用外资目标任务。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统计局
责任编辑:叶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