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科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科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一、课时目标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了解水的特性及重要性;
2.了解家乡的河流、湖泊等水域特征;
3.学习珍爱水资源的意义和措施;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体验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步骤
3.1 自然水体的探究
1.解释水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2.向学生介绍学校周边的自然水体;
3.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近距离观察周边的水体;
4.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对于水的一些感觉和体验;
5.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并归纳汇总出水的特性和重要性。
3.2 家乡的水体
1.向学生介绍家乡的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
2.让学生结合自己了解的情况,展示其对家乡自然水体的了解程度;
3.让学生分组,到周边的自然水体进行考察,并记录下自己的体验和对于水体环境的疑问;
4.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并提出问题;
5.整理问题,并放在教室公告栏上,鼓励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与研究。
3.3 水资源的珍爱
1.解释水资源的重要性,并告诉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珍爱水资源;
2.带领学生学习或复习水的循环过程;
3.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个水资源珍爱的口号或小标语;
4.鼓励学生喝可再生水,回收使用水资源,做到减少浪费。
四、教学参考
1.环境与生态课程标准;
2.教科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探究、体验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水的特性和重要性,并且对于珍爱水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对于环保意识的培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学生对于观察和记录的方式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多次示范和指导。
此外,班级中有一些学生对水的探究和珍爱并不重视,老师需要和他们多沟通,让他们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