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室内设计教学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室内设计教学探索
摘要:室内设计的改革在现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环境下,需要以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为根本切入点,教学的内容进行更新,教学的手段进行改革,构筑室内设计教育独特的的“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以工程项目进入课堂为方式,设计的经验渗透进行教学指引。

让学生走出校门到市场、工地去了解市场的具体需求,熟悉各种材料特性,了解施工中的工艺、设计的程序,了解并掌握国家的建筑规范,有市场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有目的地进行专业训练,符合人才培养需求地提高室内设计的综合能力,达到设计与市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关键词:实践教学;市场需求;岗位模式;职业能力
中国传统设计教育问题一直是我们这个行业讨论最多的话题,“华而不实、与社会脱节、找不到对口和适合自己的工作”等等,在最近这些年的教学中,毕业生给我最多的就是这些反馈。

是我们的教育落伍了吗?其实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美术相关专业招生不断扩张,尽管近年来有所缓解,但很多人发现通过美术这条路子参加高考是一条捷径,于是出现了为高考而“转行”、“半路出家”的现象。

既造成中国设计人才的匮乏,又造成设计专业学生分配难,毕业生无法完全满足企业需求;另一方面是目前的美术与设计教育与市场严重脱节,教育的质量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成正比等等。

对于中国设计教育面临的问题问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先生给予了非常深刻的评述:“与设计教育的不良性过渡所形成对照的是设计产业的幼小或畸形。

设计教育与设计产业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造成我国设计业的两端大、中间小的模式,即设计教育与设计需求的增大,专业化的设计队伍与合格的设计人才却相当缺乏。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设计人才被大批量、快速的生产着,另一方面巨大的设计需求却不能得到满足。

”我所在的学院客座教授,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盖尔哈特-马蒂亚斯(Prof.Gerhard Mathias),对中國设计教育的现状曾经也很直率地批评说:“中国的一个个艺术和设计院系已经蜕变为一家家营利企业,其产品就是一批又一批从有缺陷的教育流水线上培训出来的次品毕业生,每年达数十万人,可是这些被称之为‘设计蚂蚁’的设计学生,刚出校门就已无法适应全球化经济浪潮对现代设计人员的要求,更遑论去担当设计教学之重任。

”但是随着目前的经濟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设计专业的就业前景依然被看好。

设计专业就业前景展望:
1、中国的设计市场的不健全,设计教育的滞后都是问题,但这些问题都阻碍不了中国整体经济大势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只能让设计的市场越来越好。

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多,对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

物质生活的丰富,对艺术品与设计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人们对设计产品的要
求已经不仅仅是质量好、结实、耐用等,对于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是对工艺价值含量与个性的需要以及设计美感的追求,这让我们看到了机会更多、更丰富的设计需求信号。

3、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速度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中国经济市场的连续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的市场,同时也是世界的工厂,在中国获取资料的速度更快也更加便--利。

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刊物、网络等更快捷和准确的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威尼斯双年展刚刚开展,我们就可以马上知道所有参展艺术家的信息,所有作品的信息。

也可以在一个休假日参加巴黎时装周,第二天就可以赶回来工作。

更多的信息带来的是更多的合作机会,国际知名品牌的人驻,著名的设计公司涉足中国市场,给我们带来曾经难以想象的工作、学习机会。

如此看来,设计专业的就业大环境还是美好的,在如此的设计就业环境下,室内设计专业应该如何培养人才,就是我们最亟待探索的问题。

首先我说一下我在室内设计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室内设计专业不同其它学科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一个只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设计能力的学生是无法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

问题一,缺少新教学模式的指引,没有针对性。

包括我在内,上课的时候采用最多的依然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室内设计专业是需要大量实践的,但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最多的依然是虚拟命题方式给学生进行设计,不考虑实际环境,教学方式流于表面,使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没得到真正锻炼。

往往到了工作岗位上的时候发现自己大学所学远离实际。

问题二,在选修课的机制下,学生极其盲目。

我院学分制改革与选修课机制的实行从大意义上来说是好事情,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专业学习上更有自主陛,改变了以前“一刀切”式的教学课程体系。

但是有大量的学生无所适从。

从而导致时间的浪费与课程资源的浪费,很多毕业生跟我反应过,在工作以后才发现,专业需求的应该是什么,原来选课的时候很草率很盲目,学的很多东西在实际应用中的概率很低,只不过当时并不知道。

所以如何对学生选课进行引导或者改进我们现有的选课机制,需要我们的思考。

下面是我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一些教学思考以及室内设计课堂教学的一点探索:
总结下来就是,以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为根本切入点,教学的内容进行更新,教学的手段进行改革,构筑室内设计教育独特的的“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以工程项目进入课堂为方式,设计的经验渗透进行教学指引。

让学生走出校门到市场、工地去了解市场的具体需求,熟悉各种材料特性,了解施工中的工艺、设计的程序,了解并掌握国家的建筑规范,有市场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有目的地进行专业训练,符合人才培养需求地提高室内设计的综合能力,达到设计与市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我把本科教学的四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需要解决专业基础和审美基础,另外包括草图表现能力、材料、工艺基本知识、专业软件的运用能力等,第一个阶段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第一学期完成。

第+阶段,主要安排教学实践项目,以项目和案例教学为手段,进行设计实训,使学生在每做完课题项目之后能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每一个项目都针对一个比较综合的实际问题,如室内空间结构、家具与陈设、居住空间设计、室内绿化配置等,第二个阶段在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完成。

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在校外实习基地(设计院、设计公司等)和校内进行,要求学生先在实习基地实习锻炼,然后回到学校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实习情况,完成一个较全面的毕业设计的任务。

其核心包括
(1)项目引导制教学。

在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进行“项目化”教学,选择一个具有一定代表陛的主题设计作为切入点,引实际的项目进入我们的课堂,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实际的市场与工地,不再闭门造车。

以提升专业产业服务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设计专门人才为切入点,通过建立项目实训管理机制,引入企业文化与管理标准,实行产教结合,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行对接;进一步完善“工作室+项目+车间”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项目课程体系,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以提升双师素质为主线,建设双带头人领衔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实施“双证”制度,坚持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以特色项目为引领,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2)课堂搬进工地。

在项目的要求下,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到工地现场和设计公司进行实践操作,弥补学校教学上的不足。

安排学生到工程现场实地实地测量、绘图,在工程现场进行现场授课、解答、作业,在实践训练中应用课堂所学,围绕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课堂知识的不足与欠缺,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市场项目的每一个具体细节,继而就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学习。

这样,在市场环境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大方针下,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生有针对性的学,才能够在学校期间就学到“真本事”,毕业后更快、更好的进入到工作岗位,缩短适应时间,以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就业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