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三甲医院电子病历建设及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_周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病历发展面临的障碍及医院采取的对策见表 1。
Chinese Hospital Management Vol.32 No.1 (SUM No.366) Jan.2012
67
广州地区三甲医院电子病历建设及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周 杨等 《中国医院管理》第 32 卷 第 1 期(总第 366 期) 2012 年 1 月
3 讨论 3.1 系统应用层次尚浅, 功能及效用有待深度开发
医生查房仍需对着打印出的电子病历口头开下医嘱然后
回到办公室再行录入。 这样不仅可能因记录不及时造成错误 延误诊治, 而且也加重了医生的负担。 软件设置不能切合专 科实际, 部分科室医生的业务需求得不到满足。 此外, 大部 分电子病历都只包括文字信息或扫描文件, 而这些并不能用 于深度研究和数据分析。 3.2 电子病历信息安全堪忧
表 1 医院推进电子病历发展面临的障碍及采取的对策
项目
医院数 比例
(家) (%)
(1) 医 院 面 临 的 障 碍
百姓对电子病历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不够
4 21.1
缺乏有效监督管理
3 15.8
电子病历立法滞后,缺乏政策支持
15 分的资金支持
5 26.3
信息化工作人员缺乏
22 家 医 院 中 , 已 建 立 并 使 用 电 子 病 历 的 医 院 有 19 家 (86.4%), 几 乎 是 卫 生 部 信 息 中 心 在 2007 年 对 全 国 3 765 家 医 院 调 查 结 果 (8.98%) 的 9.6 倍 。 参 与 调 查 的 19 家 三 级 甲 等 医 院 中 , 有 综 合 性 医 院 16 家 (72.7% ) , 专 科 医 院 6 家 (27.3%)。 这 19 家医院建 立 电 子 病 历 的 时 间 最 早 在 1998 年 , 最晚在 2010 年, 在 2004 年前后建立的较多。 2.2 医院对电子病历建设的重视程度
不论是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数据, 或是来自管理部门、 财 务部门、 保险单位的信息都应该集合在同一个数据库, 这样 才 能 保 证 数 据 的 通 用 性 、 随 时 可 取 以 及 监 管 持 续 性 [3]。 基 于 Internet 的第三方电子病历系统, 就是由一个独立于医院与病 人之外的公开、 公正、 公平, 拥有绝对权威, 利用网络技术 在 Internet 上 提 供 的 电 子 病 历 系 统 。 第 三 方 机 构 统 一 制 订 包 括存储结构、 专业术语及通讯接口和安全性等在内的标准化 的电子病历, 以解决目前国内各系统之间难于异地信息共享、 数据互访及交换的问题; 同时第三方机构独立对第一方及第 二方用户进行管理, 如用户的开户、 更名、 注销等, 并确保 自身的安全, 防止非授权的访问, 防止敏感信息被窃取、 修 改、 插入、 删除等破坏, 提供安全审计的依据, 确保电子病 历 安 全 可 靠 [4]。 4.3 健全法律保障, 加强政府支持
12 62.3
制定新的电子病历质量考评条例
15 78.9
制定专门针对电子病历的管理、使用规范和措施 15 78.9
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6 31.6
强化电子病历法律意识
9 47.4
加大对电子病历质量控制的力度
12 63.2
2.6 对电子病历的功能需求 对电子病历的功能需求情况见表 2。
表2
对电子病历的功能需求
2 10.5
信息化投资无法量化
3 15.8
缺乏医疗信息化标准
10 52.6
缺乏统一规划,医院间共享程度不高
10 52.6
软件供应商缺乏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6 31.6
难以达到用户最终认可度
5 26.3
信息安全问题难以保障
5 26.3
(1) 医 院 采 取 的 措 施
进行医护人员信息素养的培训
日 本 的 电 子 病 历 已 可 同 时 采 用 笔 记 本 电 脑 和 PDA 实 现 医生移动查房和护士床边操作, 实现了无纸网络化和移动化。 我们在建设电子病历的时候也应该尽可能地方便医生操作, 满足其业务需求。 使录入方式、 操作越简单越好。 提升系统 运行速度及稳定性, 完善纠正错误等功能, 并努力实现医院 间的互认互定。 在技术上, 注重接口的标准化和集成方法的 标准化, 为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4.2 建立安全可靠的第三方电子病历系统
降低医疗差错和意外 提高临床业务效率 提高医疗质量 降低医院成本 支持医院经营成本核算 提升医院竞争力 参与医院流程再造 降低病人医疗费用 提高病人满决度
对电子病历的功能需求 选择
人数(人) 15 17 14 13 15 13 15 5 9
比 例 (% ) 78.9 89.5 73.7 68.4 78.9 68.4 78.9 26.3 47.7
数据安全是能保证电子病历可持续发展却被患者广泛质
疑 的 问 题 , 为 了 保 证 电 子 病 历 信 息 的 安 全 性 , 19 家 医 院 (100%) 全 部 采 取 了 用 户 权 限 控 制 的 措 施 , 14 家 (73.7% ) 医 院 应 用 了 系 统 灾 难 恢 复 技 术 , 12 家 医 院 (63.2%) 进 行 了 多 级 授 权 设 置 , 3 家 医 院 (15.8%) 采 用 的 是 第 三 方 存 储 办 法 , 2 家 医 院 ( 10.6% ) 限 定 单 点 登 录 , 此 外 还 各 有 1 家 (5.3%) 采用了指纹识别系统和 CA 论证的方法。 可见, 广州 地区三甲医院目前还是采用比较常规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先进的方法应用得还比较少。 2.5 医院推进电子病历发展面临的障碍及采取的对策
病历的证据作用使得人们对于电子病历的数据安全问题 更为关注。 基本上目前的电子病历均由医院单方保存, 任何 信息院方均可依据一定的程序进行修改。 虽会留有修改记录, 但后台仍可从技术上对记录进行处理, 所以电子病历的原始 性和真实性难免会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 3.3 法律保障滞后
据调查, 阻碍电子病历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法律保障的
广州地区 19 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信息中心主管。 1.2 调查方法
对 广 州 地 区 总 共 28 家 三 级 甲 等 医 院 按 分 层 随 机 抽 样 方 法, 在越秀、 海珠、 荔湾、 天河、 东山和白云共 6 个行政区 域内各以三级甲等医院总数 的 80%进 行 抽 样 , 共 抽 取 22 家 , 通 过 实 地 考 察 了 解 到 22 家 医 院 中 建 立 并 已 使 用 电 子 病 历 的 医院有 19 家 , 对 这 19 家 医 院 的 信 息 中 心 主 管 进 行 问 卷 调 查 和深度访谈。 应用自行设计并经预调查的问卷进行无记名调 查, 调查对象在调查员的指导下答卷, 现场收回。 问卷收回 后对数据进行审核并编码。 全部数据的录入与分析采用 SPSS13.0 统计软件。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收稿日期20111118编辑信息管理xinxiguanli背景针对新疆地域辽阔社会经济与内地差距较大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和优质医疗资源严重分布不均的现状我院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所大型公立性医院疑难危重症少出疆的指导下2008年成立了远程医学中心利用自身医疗教学科研的人才与资源优势根据新疆各地区的经济情况以低廉的远程会诊咨询费用县级医院建立成为网络医院充分发挥专家和学科资源优势提供疆内外远程会诊咨询服务及新疆地县各级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咨询远程医学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服务初步实现了我院与各附属医院各兄弟医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发展现双赢的发展目标我院远程医学中心是目前全疆最大的远程医学网络会诊量突破万例远程医学在新疆医学事业发展中的地位21满足边远地区患者的医疗需求新疆全区16个地州的经济水平医疗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边远患者遇到疑难危重疾病要承受长途颠簸人陪护和花销沉重的压力不少人因此而失去了最好的治愈时机甚至失去生命而远程医学模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以高水平低收费方便快捷等优点解决这些问题22提升基层医院的声誉和诊疗能力减少基层医院医疗风险远程医疗诊的运作模式是
参与调查的 19 家医院中, 分管电子病历工作的最高级领 导 是 院 长 的 有 5 家 (26.3%), 13 家 (68.4%) 为 副 院 长 , 1 家 (5.3%) 为部门领导。 说明多数医院 较 为 重 视 医 院 电 子 病 历的应用, 将电子病历的建设任务放在了高层决策的层面。
实施电子病历的原因, 被选最多的 3 项分别是: 为提高 工 作 效 率 (94.7%), 为 降 低 医 疗 错 误 、 提 高 医 疗 服 务 质 量 (89.5%) 和 为 在 医 护 专 业 人 员 之 间 共 享 病 人 信 息 (84.2%)。 相反, 因为竞争压力 (1.0%), 上级要求 (15.8%) 和 资 金 许 可 (21.1%) 的 却 较 少 。 由 此 可 见 , 广 州 地 区 三 甲 医 院 的 医 疗服务理念和建设电子病历的主动性是很强的, 在建设电子 病历的初衷方面主要是重视其为提高医院服务效率和质量带 来的优势而较少是被动地接受或受利益驱动。 2.3 医院对电子病历建设的投入情况
信息管理 Xinxiguanli
《中国医院管理》第 32 卷 第 1 期(总第 366 期) 2012 年 1 月
广州地区三甲医院电子病历建设及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周 杨①
关键词 电子病历 广州 三级甲等医院
中图分类号 R197.323.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5329(2012)01-0067-03
管理者与卫生当局对于公众需求的洞察力与对临床部门
适应性的领导才能的缺乏, 以及对重新规划卫生信息体系自 觉性的缺乏成为电子病历发展的一大桎梏。 管理者们通常处 于满足当前现状与无奈于政府提供的低成本的困境当中, 因 此, 电子病历的投入及应用决策也只是停留在短期需求或资 金缺乏的状态下, 或者是采取等等看的策略。 4 建议 4.1 简化操作流程, 提高系统性能
当前, 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医院医学科 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准, 以电子病历为代表的医学信息技术 正引发一场临床技术革命。 笔者对广州地区三级甲等医院的 电子病历建设和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 希望通过了解广州地 区电子病历建设和使用的现状找到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寻求 解决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滞后。 管理者对于电子病历新技术尝试的怯懦不前也是由于 对缺乏法律保障的顾忌。 在我国 《电子签名法》 颁布以前, 电子病历一直被排斥于证据体系之外。 其结果是使电子病历 的 真 实 性 和 合 法 性 仍 遭 受 质 疑 [1]。 3.4 驱动力不足
医院由于认识的局限对于电子病历没有很强的需求, 而 这又由医院现有的理念模式导致。 在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 后, 医院期望于短期内收回成本, 而除了部分功能能够于短 期内见效外, 电子病历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产生的效益多是 长 期 的 [2]。 3.5 管理者缺乏洞察力及领导才能
①武汉普爱医院西院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34
2.3.1 资 金 投 入 19 家 医 院 中 , 大 部 分 (14 家 , 73.7%) 都 设 有 电 子 病 历 建 设 专 项 预 算 , 其 余 5 家 (26.3%) 建 设 电 子 病历的支出分散在医院总体预算之中。 受访主管对其所在医 院 电 子 病 历 建 设 投 入 资 金 的 评 价 , 只 有 3 位 (15.8%) 认 为 充 足 , 1 位 (5.3%) 认 为 较 少 , 大 多 数 (15 位 , 78.9%) 认 为一般。 2.3.2 人力投入 19 家医院中, 拥有信息部门员工数量最 多 的有 30 位 , 最 少 3 位 , 平 均 为 11 位 。 其 中 , 计 算 机 类 专 业 毕业的职工最多有 16 位, 最少仅 1 位, 平均 7 位。 其余信息 部门员工则为从行政管理、 财务或临床专业等部门转来。 信 息部门职工的年龄最高为 40.0 岁, 最低为 29.0 岁, 平均年龄 为 32.7 岁。 2.4 医院电子病历建设和使用现状
至于电子病历的开发, 较多医院选择合作开发 (6 家, 31.6%)、 委 托 开 发 (5 家 , 26.3%) 或 购 买 成 品 软 件 (4 家 , 21.1%), 另 外 也 有 较 少 医 院 选 择 直 接 使 用 上 级 指 定 的 软 件 (3 家, 15.8%) 或自行开发 (1 家, 5.3%)。 电 子 病 历 在 使 用 时通常需要调阅病人影像检查或化验单结果, 因此电子病历 与医院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对于电子病历使用稳定性和效用
性 都 有 着 很 大 的 影 响 。 受 访 医 院 中 , 多 数 (13 家 , 68.4%) 使用的电子病历与检验、 影像等系统不是同一软件公司产品, 而使用同一软件公司 产 品 的 只 有 6 家 (31.6%)。 在 电 子 病 历 采用的标准方面, 13 家 (68.4%) 医院采用的是国家标准, 4 家 (21.1%) 采用的是国际标准 , 另 外 还 有 2 家 (10.6%) 采 用的是医院自身标准。
调查显示, 19 家医院均建有内部局域网, 且接通互联 网 的有 17 家 (89.5%)。 这 19 家 医 院 目 前 所 用 电 子 病 历 的 形 式 为纯文本格式, 不包含影像等多媒体信息的有 7 家 (36.8%), 而采用包含影像等信息的结构化、 多媒体电子病历形式的有 12 家 (63.2%)。 这说明广州地区三甲医院所使用的电子病历 还只是处于低水平的模板化阶段, 仅仅是纸质病历的计算机 化, 而电子病历更强大的功能还没有充分挖掘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