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终结性评价测试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本学期的学习旅程即将结束,同学们计划开展一场有关学习方法的交流会,正在积极搜集整理一些素材,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小语同学认为分类整理字词对字词的记忆和理解很有帮助,下面是她根据造字法的特点整理的字词知识清单。
请你根据提示,帮助她完成表格。
(1)下面三列表格里归纳的都是
形声字,它们有着相同的声旁,然
后用不同的形旁表意,这是形近字
辨析的方法之一。
依据这种方法,
请你写出下面各组形近词中所缺
的形声字。
撺掇蹿红镩冰
① zhàng
号
帐篷为虎作伥
筵席诞生垂涎三尺驰骋
②pìn
用
娉婷婀娜
(2)加点的形声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cuàn chàng yàn chéng pīng
B.cuān chāng yán chěng pīng
C.cuàn chāng yán chéng píng
D.cuān chàng yàn chěng píng 小贴士
象形法是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勾画出来的造字法,例如鸟、象。
指事法就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例如刃、本。
会意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例如明、休。
(3)造字法还包括象形法、指事法、会意法,比如“脍炙人口”中的“炙”就是()
A.象形字
B.指事字
C.会意字
2.语文专题探究环节,小文计划向大家讲解白话小说的知识。
下面是他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加横线的顿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白话小说,是发源于唐代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的前身是民间故事和所谓的“街谈巷语”。
宋、①元时期是白话小说的黄金期,在开封、②杭州等瓦舍勾栏处,“说话”艺术盛行,由此产生“话本小说”。
这也是最早的白话小说形式,这种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短篇白话故事,篇幅较短,基本用口语叙述,有虚构性。
宋末及元代,在白话小说基础上出现了文人模仿此形式创作的拟话本小说。
明清时期白话小说进入全盛期,成为与抒情文学分庭抗礼的一大文学体系。
这一时期具有较高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的白话小说就有二、③三十部,代表作主要有:《水浒传》、④《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红楼梦》。
而《红楼梦》更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辉煌的顶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小文选用教材内容进行古诗文学习方法交流,下面是他设计的“苏轼的文人圈”专题探究
活动的部分内容,请帮他补全表格。
人物关
系
姓名相关诗句
苏轼的偶像范仲
淹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写下“①,②”,体现他宠辱不惊的旷
达乐观胸襟。
苏轼的
弟弟苏辙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③,④”表达对弟弟的思念和对天
下人的祝福。
苏轼的伯乐欧阳
修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苍颜白发,⑤,太守醉也”为自己留
下了与民共饮、与民同乐的特写镜头。
词坛并称辛弃
疾
辛弃疾《南乡子》一词中的“⑥,坐断东南战未休”两句,用孙权
的不畏强权,反衬南宋朝廷的碌碌无为、怯懦苟安。
迁移拓展苏轼若能与唐代诗人结友,你认为他会选择哪位诗人?请为下面同学们的讨论补充诗句。
(任选连续的两句作答)
小文:我认为苏轼会选择李白。
李白《行路难》中“ ,”两句,和苏轼
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样化用典故,都表达了渴望重新被任用的心愿。
小语:我认为刘禹锡也是不错的选择。
漫长的贬谪之后,他仍以乐观旷达的心
境吟诵出“⑦,⑧”(《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哲理名句,和
洒脱豁达的东坡先生何其相像!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边读书边思考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思考是件主动的事,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我们必须时常有意而思之,主动提升这项能力,才能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①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②由此可见,读书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认知,二是内化
③读而不思,则如闭门造车;思而无意,则会浅尝辄止
④其中关键在于“精”字。
这个“精”并非反复多次,而在于深入仔细
⑤认知转向内化,要义便是阅读时要思考书中内容
A.③②⑤①④B.①③②④⑤C.③②④①⑤D.①③②⑤④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
”为了帮助大家尽快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高效合理地应对初三的重重挑战,小文一组搜集了一些有关学习规律和方法的材料,整理如下。
请阅读材料并完成各题。
材料一:
费曼学习法是美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
费曼学习法的核心,是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以教代学,让输出倒逼输入。
它对输出思维极其推崇,认为输出就是最强大的学习力,能不卡壳复述学习内容,才是学全;它对简化思维格外重视,强调找出问题的要害,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认为把高深的知识用平实的话说出来,才是学透。
这不只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材料二:
根据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于1946年提出“学习金字塔”模型(如下图1)。
材料三:
识记了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要不断遗忘的。
对于遗忘的进程,心理学家们很早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做了大量研究。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提出了遗忘曲线(如上图2)。
他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根据这一规律,复习最好要及时进行。
(1)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费曼学习法十分重视输出思维和简化思维,它既强调输出的流畅性,又重视用深入浅出的讲解来展示学习者真正学透了。
B .“学习金字塔”鲜明地呈现出自上向下七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所对应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依次从5%递增到90%。
C .按照“学习金字塔”来看,费曼学习法属于主动学习,其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是最高的。
D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慢后快。
(2)同学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你想做“小老师”给他讲解,可妈妈觉得这会影响你的学习。
请你结合上面三则材料劝说妈妈,做到有理有据。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共1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传道
①纪于天不知不觉已届古稀。
②头发稀疏了,脚步迟缓了,精神气也散淡了许多。
他曾是一个壮如牛犊的码头搬运工,流年似水,说老就老了。
家里呢,除了老伴儿,一儿一女都在另一座城市打拼生活。
③纪于天常感叹什么都在变,值得庆幸的,是他京剧票友的身份始终没变,从小到老,生旦净末丑的好戏,真还看过不少。
自然也酷爱唱几嗓子,专攻老生。
几乎每个夜晚,他都很忙,或掏钱买票看戏,或参加票友的聚会,或在家里打开录放机,放进京剧的光碟,津津有味地听。
对于别人的求教,他一概不会拒绝,问什么答什么,“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南
麒北马关外唐”……答完了,自矜地一笑:“我这是为祖师爷传道!”
④省城的一个京剧团,又来到了古城。
海报早贴出来了,要连演十晚。
头三晚的戏码是《文姬归汉》《群英会》《野猪林》。
他能不去买票一饱眼福吗?但这次他却不用去买票了,有人把票送上门来。
⑤送票的叫牛金,四十来岁,在本市外贸局工作。
他爹与纪于天是码头挑箩的老同事,又在这条小巷里做了几十年邻居。
牛金当然早搬到单位的宿舍楼去了,回来的也不多,什么时候都是一副匆匆忙忙的样子。
⑥纪于天很惊异:这父子俩是压根儿不看京戏的,牛金怎么有这个兴趣了?牛金坦言相告:“我爹让我来找纪伯伯帮忙,您千万别推辞。
过几天,有一个美国的华裔客商来洽谈业务,据说他是个京戏迷,晚上得招持他过过戏瘾吧。
我不懂这个,临时抱佛脚,想请您陪我先看几场戏,再听您说说戏,以便我和他交谈时,有个共同的话题。
或许他一高兴,合同就签下了。
”
⑦纪于天笑了,说:“我并不缺这几个买票的钱。
你想粗粗了解京剧也罢,为了工作也罢,我愿意陪同,这不是为祖师爷传道嘛!”
⑧第一晚,牛金早早地到了剧院,和纪于天认认真真地看完了《文姬归汉》。
散戏后,谦恭地请纪于天去了一家茶馆,在一个雅座里喝茶、吃夜宵、聊天。
⑨“纪伯伯,《文姬归汉》是程派的名剧,程派唱腔怎么听起来格外一个味儿?”纪于天说:“你问得好。
程腔讲究若断若续、藕断丝连、缠绵悱恻,不走直线,反走曲线,音量不大,但有力度。
所有又有‘鬼音’之称。
”
⑩“哦。
”
⑪“我虽是习老生的,平日程腔也听得多,我给你学学。
”
⑫纪于天用手在桌上敲着板眼,尖起嗓子唱起来。
唱到精彩处,牛金也学着喊了一声“好。
”纪于天笑得满脸放亮。
⑬“小牛,明晚是《群英会》,唱小生的周瑜和演丑角的蒋干,最值得一看。
”“我会准时到场的,纪伯伯。
”“也许你从此就爱上京剧了。
”
⑭第二晚,牛金在开幕前几分钟,才匆匆赶来,坐到纪于天旁边的座位上。
戏演到一半,开始中场休息,他们去吸烟室吸烟。
牛金的手机响了,他“哼哼哈哈”地通完话,抱歉地对纪于天说:“单位里有急事,来了份海外传真,我得去处理一下。
纪伯伯,真对不起。
”
⑮“明天去处理不行吗?”
⑯“人家等着答复哩。
没办法!”
⑰牛金轻巧地从人群中滑出去,像一尾鱼,眨眼间就不见了。
⑱这么好的戏,牛金半场退席,纪于天觉得很遗憾。
过了一会儿,纪于天忘记了身边
少了个人,专心专意地看戏,看得浑身发热,喉头发痒。
⑲第三天晚上,牛金没有来看戏。
他在白天打了个电话给纪于天,说那个美国华裔客
商不来了,派了他的一个部下来洽谈。
这个部下是个地道的美国人,他特别爱听交响乐……
⑳纪于天孤零零地看完了《野猪林》。
旁边那个空着的座位,他总是忍不住去瞅瞅,心里仿佛空了一大块。
今夜,他怎么啦?看京剧都会分心,怪!
走在回家的路上,见身前身后无人,纪于天唱起了剧中人林冲的一段“反二黄散板”,声腔凄凉悲切:“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
不远处的树丛后,不知谁大声喊了一声:“好!”
知音难觅,但总还是有的。
纪于天心头一热,喊了一嗓子:“谢谢您啦!”
(作者:聂鑫森。
有删改)6.纪于天与牛金看戏的部分是小说的关键情节。
请你阅读小说,用两字词语补全下列情节。
第一晚:牛金问戏,老纪
第二晚:老纪看戏,牛金
第三晚:牛金,老纪分心
7.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请根据提示赏析下面句子。
(1)程腔讲究若断若续、藕断丝连、缠绵悱恻,不走直线,反走曲线,音量不大,但有力度。
(请从句式的角度进行赏析)
(2)牛金轻巧地从人群中滑出去,像一尾鱼,眨眼间就不见了。
(从副词的角度进行赏析)8.文中两次提到“传道”,请联系全文,分析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①我这是为祖师爷传道!②这不是为祖师爷传道嘛!
9.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评选活动,你想推荐小说的主人公纪于天参加评选,请用第三人称向评选小组写一则推荐语。
(二)(共12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减法的力量
①从凤凰岭横插登山1800米路程,路牌不断显示距离茱萸峰的距离:1500米、1200米、700米、400米……遥望顶峰渐近、路程渐短,信心倍增,步伐加快,终登顶成功。
目标在前,因为路牌不断提示,逐渐接近目标,增强信心和勇气,这种因为“减法”而达目的的激励,不失为明智之举。
②登山如此,人生亦然。
时已入秋,大自然的树木落叶纷纷,逐渐褪去繁枝茂叶,动物减少户外活动寻觅食物准备“猫冬”。
大自然的动、植物以各自的“减法”做好过冬的准备。
人生渐进花甲,也是该做减法的时候了。
近几年来每到年终,我都会清理手机通讯录和微信的朋友圈:对常年不联系的、印象不深的,没有工作、学习、生活关系的……删、删、删。
而保留联系状态的不过百人,应酬也能推则推,晚上到点关机“安息”,“猫”在家里的时间渐长,“浪迹”娱乐场所、酒肆茶楼的时间渐短。
③一位名人曾说,若要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若要想走得远则要团队一起走。
对于一个已近花甲的人来说,走得快不是目的,而是走得久、走得远。
“长寿”是大部分人的理想追求,但暴饮暴食者、狂躁偏执者,因为他们仍在做加法,食物过多、情绪过暴,其生命的长度就可能有限。
二十四节气中,有大小暑,大小寒,有小满,但是没有“大满”。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因此,不眼红、不嫉妒、不攀比,无欲则刚,与己无关的事,无利的名……统统删去,自由自在地睡好觉、喝好水、走好路、唱好歌,延长生命长度。
④减法的力量,就是如此美妙!
(作者:和勇。
有删改)【文本二】
学一点“输的智慧”
①主动练习“输”是一种心理素质的锻炼,这同时也代表勇敢。
一个人假如永远不挑战自己,的确很少“输”,同样,成功的机会也很小。
一旦养成了这种畏首畏尾的心态,做事放不开手脚,做任何事都是平庸之辈,不输也难赢。
②要想赢,先认输,在人际交往中也要这样,凡事不必咄咄逼人,这世界上最难听的声音是嘲讽,最好听的声音是赞美。
我曾在和他人的交际中,为逞口舌之快,在某件小事引发的争吵中占尽上风,自认为赢了,可事实却输了,输掉了交情,输掉了脸面,输掉了尊重。
语言也是有温度的,这个世界没有铁石心肠的人,理想状态下你不与人争,自然没人来找你的茬儿。
用“输”的态度换来“和”的局面,这才是真正的赢。
③好强的人要记住:永远不要有一颗和人争的心。
这不是淡泊名利,不是懦弱无能,不是胆小怕事,人要“斗”的从来只有自己。
我们要战胜自己的内心,这样才能成为人生赢家,而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去较劲,这是一种消耗生命的行为。
④做人不要怕输,在很多事情上退一步,集中精力、放开手脚挑战,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失败是成功的最好燃料,小“输”一把可以让人懂得什么是正确,下次尽量不犯同样的错。
坚持这种原则的人,比总是想“赢”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⑤任何身陷泥淖的人,都知道及时地爬起来,远离那个泥淖。
生活中这个“泥淖”也许是一场僵持不下的争吵、一个纠缠不清的投资项目,好强的人身在泥淖里,还不愿意起来,他觉得起来了就是被泥淖打败了,自己还沾染一身污泥,太没面子了!聪明的做法是,身在“泥淖”,就别和“泥淖”搏斗,否则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脏”,不如早点起来回家洗个澡,也许还
不会引起旁人的围观。
⑥做人不要太好强,偶尔示弱没什么大不了。
无论是生活小事,还是人生大事,太过于坚持“我一定要赢”,结果也许是把自己逼上绝路,最终一败涂地。
比如生活中的小争小吵,请放下好强,让自己输一次,争辩赢了又能怎么样呢?对一些人生的大事,应该在年轻时主动去挑战,尝试几次失败,积累一些应对失败的经验,也不失为是一种“赢”。
(作者:黄志坚。
有删改)10.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本一强调“减法的美妙”,主要是指要把与目标无关的人事物减掉,这样能更好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
B.文本一第②段开头“登山如此,人生亦然”一句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把论述由爬山引向了人生。
C.文本一第②段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
D.文本二第④段强调只有主动认输,在很多事情上退一步,才能集中精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E.两个文本的语言都生动形象,富于生活化。
11.议论语言不乏准确严谨和生动形象两种特点,请结合文本二第④段中划线句子具体分析这两种语言特点。
失败是成功的最好燃料,小“输”一把可以让人懂得什么是正确,下次尽量不犯同样的错。
坚持这种原则的人,比总是想“赢”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12.两个文本的第②段都用自己的生活举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共10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父义正,早卒。
爱少孤,事母以孝。
性清介,不妄交游,而笃志好学。
每虚室独坐,游心坟素①,而埃尘满席,寂若无人。
年十二,尝游京师,值天子出游南苑,邑里喧哗,老幼争观,爱独端坐读书,手不释卷,宗族见者,莫不异焉。
及长,博学有文才,尤善《周易》及《左氏春秋》义。
(节选自《梁书·韦爱传》,有改动)
【注】①坟素:泛指古代典籍。
13.学习完《送东阳马生序》,小文一组整理了关于“从cóng”字词义的思维导图。
请你为①②③④处选择例句(例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民弗从也②投笔从戎③隶而从者④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B.①民弗从也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③隶而从者④投笔从戎
C.①隶而从者②投笔从戎③民弗从也④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①隶而从者②民弗从也③投笔从戎④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15.下列对两个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是一篇赠序,有别于书序或宴饮之序,其中的“序”意为“临别赠言”。
B.甲文“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中的“患”在这里是“担心、担忧”的意思,表现出作者对贤师的仰慕以及对圣贤学说的渴求之心。
C.乙文“莫不异焉”中的“异”是“不同”的意思,表现了韦爱专心致志,与人不同。
D.甲乙两中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叙事和描写方面。
通过对比,人物的性格更加突出鲜明。
16.宋濂和韦爱都有良好的学习品质,最终能够学有所成。
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内容分析他们的优秀品质。
(二)(共4分)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
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7.下列对这两曲作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潼关怀古》中的“聚”字赋予静态峰峦以动感,“怒”字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B.“山河表里潼关路”的意思是:华山内外、黄河内外都是险要的潼关道路。
这一句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特点。
C.“望西都,意踌躇”生动地写出了作者此时内心的不平静,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历代王朝兴亡的感慨及对动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
D.《骊山怀古》用“今何处”的问句,表达物是人非之感,自然引出眼前“草萧疏,水萦纡”的境况。
18.两首曲作都是怀古咏史诗,请结合划线句子分析两曲的主旨。
四、名著阅读(5分)
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5分)
19.班级举行“《艾青诗选》配图设计”活动,请你任选表格中的一首诗歌,结合设计要求和诗作内容(不局限于所出示的诗句)阐明你的设计理由。
设计要求:①选择某个意象作为主体构图要素;②选择某种颜色作为配图背景色彩。
时期题目诗句
1933—1937年吹芦笛的诗人《大堰河—
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
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1937—1941年时代的吹号者《我爱这土
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1941—1958年艰难
的求索者《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
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1978—1996年归来
的歌者《光的赞歌》
只是因为有了光/我们的大千世界/才显得绚丽多彩/人
间也显得可爱
20.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我们可以将人物分为扁平的和圆形的两种。
”扁平人物大多性格单一,而圆形人物大多性格具有复杂性。
从以下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名著内容,谈一谈你对“圆形人物”理解。
A.宋江
B.林冲
C.鲁智深
五、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汽车导航里有这样一句话:您已偏离路线,已为您重新规划,请在合适的位置调头。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行车,对人生也有非常深刻的启迪意义。
有的人选择在合适的位置调头;有的人明知已偏离路线却仍执意走下去,也最终探索出了新的道路。
(1)请以“我选择调头”或“我选择不调头”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1.(1)账聘(2分,每空1分)
(2)B
(3)C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zhàng——账。
账号:单位或个人跟银行建立经济关系后,银行在账上给该单位或个人编的号码。
pìn——聘。
聘用:聘请任用。
(2)本题考查字音。
蹿——cuān。
蹿红:是指常用来形容歌星、影星和网络红人。
伥——chāng。
为虎作伥:比喻做恶人的帮凶。
筵——yán。
筵席:宴饮时陈设的座位。
骋——chěng。
驰骋:骑马快速奔跑。
娉——pīng。
娉婷:形容女子容貌、体态轻巧美好的样子。
(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炙”它的上半部分是“肉”字的变形,下半部分是它的部首“火”,合在一起指人们把去毛的兽肉穿起来在火上烤以取得食物。
因此,这个字既能指“烧烤”,也能指“烧烤的肉”。
根据“会意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例如明、休”可知,“炙”符合这一特点,属于会意字;
故选C。
2.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结合“宋、①元时期”可知,顿号使用有误,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
结合“二、③三十部”可知,顿号使用有误,表概数的地方不用顿号。
结合“《水浒传》、④《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红楼梦》”可知,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故选D。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颓然乎其间者
年少万兜鍪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