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网状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1.植物新生命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
在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阳光下可以
的开始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播种:种子萌发的条件?(温度、阳光、水、土壤)
2.种植我们记录关键时间:播种、生根、发芽、花蕾、开花、结果、
的植物做观察记录成熟等
记录方法:文字、画图、照片等
思考为什么有的种子不发芽?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3.我们先无论种子朝什么方向放置,根总是向下生长。
看到了根实验:研究根的作用
水面滴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
试管中水量减少说明:根将水分吸收到植物体内了
根的作用: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刚出土的凤仙花: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
4.种子变成第一对叶子: 子叶(提供营养)
了幼苗以后的叶子:叶芽、真叶(绿色,椭圆形,边缘锯齿状,有明
显叶脉)
植叶在茎上对生排列
物四周后的凤仙花: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为了能更大限度地接的受阳光
生叶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
长植物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阳光氧气+养料
变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
化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
5.茎越长茎的作用: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
越高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
实验:芹菜茎吸入红色水,水分向上运输在茎、叶柄里留下痕迹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开花、花谢的过程,花谢后结果
6.开花了,凤仙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结果了凤仙花的果实:纺锤形,绿色,有绒毛,成熟的果实里有黑褐色的种子。
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凤仙花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7.我们的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大丰收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凤仙花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长叶—
开花—结果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物不断发生变化,会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
种子等器官。
颜色:淡黄色—浅褐色—紫黑色
观察蚕卵形状:扁圆形
1.蚕卵里孵出会画一个蚕卵
的新生命发现:蚕卵中心处凹下去
黄色的卵:未受精,不能孵出小蚕;白色的卵:已孵出小蚕的空壳
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蚕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
养蚕窍门(书23页)食物、清洁、避免伤害
刚孵出的小蚕:褐色、黑褐色,极细小,多细毛
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一生要退四次皮。
外形:长圆筒形,头胸腹三个明显体段
2.蚕的蚕:头部:较小,最前面;胸部:三个环节、三对足;
生长变化腹部:四对腹足、一对尾足
身体两侧的小黑点:头左右六只单眼,身体两侧9对小黑点是气门
进食:胸部三对足把持桑叶,口器咀嚼式进食
口器:上唇、上颚,下唇、下颚
运动:腹足、尾足
五龄蚕:食欲减退,透明,吐丝,寻找结茧场所
粗短呈纺锥形,分头胸腹三部分,头很小,身体缩短,为褐色蛹能找到眼睛和足,环节还在
3.蚕变了蛹会动,背面有盾片,从盾片生出两对翅
新模样剪开茧还有一层皮,是蚕第5次蜕的皮
蚕蛹有触角、气门
蛹还会变化,变成蚕蛾
蚕茧在热水中浸泡,再拉出蚕丝。
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4000多年前的伟大发明之一。
头:小球状,一对复眼和触角,口器退化,不进食
蚕蛾胸:一对胸足,两对翅,翅小,无飞行能力
腹:无腹足,末端外为生殖器
4.蛹变成蚕蛹经过10天至15天,会变成蚕蛾。
了什么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
雌蛾和雄蛾交尾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蚕蛾是昆虫,有昆虫基本特征。
5.蚕的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
(会看图分辨)生命周期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周期约56天。
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有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生命长短不同。
有的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变态,有的则形态不变,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
6.其他动物变态:幼年期和成年期样子很不同。
蝴蝶、蜻蜓、青蛙
的生命周期
卵孵化而来(卵生):蝴蝶、蜻蜓、青蛙、鸡、鱼
母亲直接生下来(胎生):羊、熊猫、狗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身体发生了很多变化,今后还将会发生变化。
7.我们的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的特点各不相同。
生命周期我们是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子结合,受精卵在子宫生长发育九个多月后,从母体生下来的。
人也有生命周期,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人的寿命长短和是否健康生活有很大关系。
第三单元 温度和水的变化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温度和 温度计: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温度计 利用玻璃管内的液体随温度变化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
摄氏温度的读和写(会看图写出读作、写作)
用平视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
从嘴里呼出的热气能使温度计液柱上升,注意控制呼吸。
多种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高温计、体温计
2.测量水 测量水的温度计:测量值0℃至100℃
的温度 1.手拿温度计上端。
方法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
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
3.水结冰了 变成固体状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会填写冰和水的韦恩图)
当环境温度高于0℃,水的温度上升到0℃,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
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4.冰融化了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 重要因素。
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
5.水珠从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哪里来 会解释类似的生活现象(下雨前墙壁小水珠等)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6.水和 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水蒸气 由于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空气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小
水滴。
水在自然界有各种不同形态,液态、固态、气态
液态(水、露珠)固态(雪、霜)
7.水的 了解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书57页表格)
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循环
第四单元磁铁
1.我们知道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条形、槽形、圆饼形、马蹄形、方块……)
的磁铁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极广泛地应用在许多方面
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实验:先预测物品会不会被磁铁吸引,再实验验证
2.磁铁区别能比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吸引的额物体的不同
有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发现:隔着较薄的物体能吸铁,隔太厚就不能吸。
磁力大小与距离有关,近磁力强,远磁力小。
磁铁的吸引力可以不接触铁的物体而起作用。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3.磁铁实验: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会看图分析)
的两极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会用箭头符号表示两块磁铁吸引和排斥的现象
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称南极,用“S”表示;
4.磁极的指北的磁极称北极,用“N”表示。
相互作用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
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蹄形磁铁南北极在两端,环形磁铁南北极在圆面上下。
(会从图上画出)
实验:先猜想。
5.磁力大小相同条件:磁铁磁力大小要相同,测量方法要相同
会变化吗分析实验记录表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两个相互排斥的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减弱。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
历史:发现能吸铁的矿石——磁石
6.指南针2000多年前,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
900多年前,指南鱼和水浮式指南针。
后来,罗盘
指南针:磁针红色一端指北,白色一端指南。
指南针定位方法:
1.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
2.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标明的南(S)、北(N)
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
3.对照方位盘确定各个方向。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用摩擦的方法制造小磁铁。
7.做一个实验:检测钢针变成磁针了吗?分辨南北极
指南针安装磁针:如何转动?如何表示南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