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提高中职语文教学实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

当前中职学校面临的就是就业。

因此,作为一名中职
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中职学校的特点以及中职学生的特点展开教学,以就业为导向,提高中职语文教学实效,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以适应中职教育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就业;中职;语文教学实效[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17-0204-02
以就业为导向,提高中职语文教学实效
吴秀蕊
(福建省南靖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福建南靖363600)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新经济时代,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人才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以就业为导向,提高中职语文教学实效,提升学生的
综合能力,从而为国家和企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下面我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展开探讨。

一、以就业为导向,注重职业发展需求
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其文化水平比较低,并且中职学校的教育重点是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锻炼自身的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与职业发展需求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专业表达能力。

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专业巧设问题,让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比如,在旅游专业
的语文教学中,可以问学生:“
在带领游客旅游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因素。

有的是由于天气原因,导致游客的行程出现问题;有些是旅游接待部门的‘软硬件’不符合服务标准,导致游客情绪不佳;有的是导游
本身安排存在缺陷和失误,导致旅游无法顺利进行等。

面对这些情况,如果你是导游,怎么样和游客解释?如果游客要投诉,你该如何处理,才能使其不投诉旅游公司呢?”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再小组讨论,最终制定解决方案。

这样训练,不仅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还能使学生处理应急状况的能力得到提高。

又如,中职生在面临就业时如何写好简历和求职信,这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如果没有较强的语文基础,那就难以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地展示出来。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招聘的场景,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制作求职简历,还要接受面试。

当学生在面试的时候,如
果缺乏较强的语文素养,那么面对面试官犀利提问的时候,容易慌乱,不能组织好语言,自己的观点也无法表达出来。

这样,他们还没有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就被拒之门外。

所以,语文老师平时上课一定要注意引导,加强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

像这样,把语文教学内容与职业发展需求相融合,长时间下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专业能力都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平时,上语文课之前,还可以预留出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一天一个学生上台进行陈述,内容不可重复,范围不限。

这样,给所有的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都得到了锻炼,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缺点,并进行改正,将来毕业时学生面对考官才能不慌不忙,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

二、以就业为导向,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要与学生的
自身特点相适应。

人们常说,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的确是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

作为中职语文老师,要善于用发现的目光挖掘每个学生的特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上课时,对内向的孩子,要善于启发,循循善诱,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对活泼聪明的孩子,我们要善于点拨,善于教他们比
204--
较。

总之,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例如,教学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对玛蒂尔德的形象进行评价。

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自作自受,活该受那份苦;有的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玛蒂尔德虽然爱慕虚荣,但她又是一个坚韧诚实的人,她并没有因丢失项链而逃之夭夭,反而用自己全部的青春来换取一个对朋友的承诺;有的说,玛蒂尔德很可怜,值得我们同情,我们既为马蒂尔德与其丈夫的遭遇和艰难的处境而辛酸,又被她们的诚信所感动;有的说,人生短暂,我们应该像玛蒂尔德那样,敢于追求梦想,追逐是一件幸福的事,有了追逐才有动力,有了动力才会有精彩的人生……学生的语言因个性而不再乏味,个性因语言而彰显淋漓。

只有这样,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将来就业时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有着强大的育人功能。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一句至理名言:“学语文,就是学做人。

”作为职校的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但由于学生的经验欠缺,未必能理解教材中描写的场景和文章所渗透的思想感情。

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思想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比如,教学《一碗清汤荞麦面》一课时,学生不但被母子三人面对逆境时的勇气所感动,更被老板夫妇的温情所打动。

这时,老师可以问学生:“如果毕业后让你们自己创业,你们可以从这对老板夫妇身上得到什么启发?”学生讨论后,明确:这家北海亭面馆之所以生意兴旺,关键在于老板夫妇善良、热情、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尊重,给人以帮助。

教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懂得怎么创业,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保持进取、乐观、善良的心态。

同时,还要认清当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懂得珍惜学校提供的或自己创造的就业机会,明白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飞快,就业岗位虽然不断增加,但是失业率依旧居高不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就业人好高骛远,不珍惜眼前的就业机会。

此外,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爱岗敬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引导学生不仅要与同校同专业同学竞争,还要与校外同专业学生竞争,认真练好各项技能,为将来就业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以就业为导向,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在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评价,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将传统的评价机制改成多元化评价机制。

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知识体系,并不代表其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因此在评价时,不可以过分看重知识结构体系的评价,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实现动态评价。

也就是说,要将知识结构评价与实践能力评价有效地结合起来,并建立语文学习档案,真实有效地展现出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

此外,还要注意评价要具有较强的公平性、合理性,对科学的评分标准进行制定,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职业语言能力。

综上所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与职业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结合;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语文学习中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珍惜就业机会,鼓励学生去创业;还要对语文教学评价机制进行完善,融入就业能力,全方位地对学生展开评价,从而提高中职语文教学实效,进而提升中职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印波.语文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中职语文的教学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68.
[2]唐荔琴.学校与社会共舞:就业为导向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初探[J].课外语文,2017(31):21.
[3]高武国.基于就业导向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祖国,2017(20):184.
◎编辑马燕萍
20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