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湘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
化的主要过程。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liúyù)开发的启
示。
第三十一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考 点讲练
【解析】 第(1)题,该题主要考查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变化。图中反映 出罗布泊湖岸线的变化为:A→B湖岸线由 老→新,从而推出A→B的地势特点。第 (2)题,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三 角洲的变化,就要(jiù yào)以注入罗布 泊的河水水量变化来分析。因受气候和人 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河水流量变少,湖泊 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 洲
第八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考 点讲练
2.图解(tújiě)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第九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考 点讲练
例1 (2010年高考四川延考卷)通过对我国
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jìzǎi)的研究,得到 其分布变迁图,读图,完成(1)~(3)题。
第十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 考点讲练
第一讲 自然地理要素(yào sù)在地理环 境
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第四页,共40页。
基础知识回顾 (huígù)
夯实(hānɡ shí)基础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环境演变的历程
生命出现以前
生命出现以后
地球表层的发展主 有机进化 (即生物演化) 要是化学(huàx过ué程)演化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第一页,共40页。
2012高考(ɡāo kǎo)导航
考纲解读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 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lǐjiě)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4.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5.世界主要自然带及其分布规律
第二页,共40页。
2012高考(ɡāo kǎo)导航
较,目前(mùqián)的野骆驼分布区( )
A.气候更干旱 B.地形更崎岖
C.河网较密集 D.热量更充足
(3)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
括( )
①草原开垦 ②过度放牧 ③大量
捕杀 ④种群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十二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 考点讲练
【解析】 本题以我国野骆驼的分布变 迁(biàn qiān)图为背景,主要考查人类活动 与环境变迁(biàn qiān)之间的关系等相关知 识。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从图中所示的三 个分布区的变化中分析出野骆驼的生存环境 的变迁(biàn qiān)特征。图中显示野骆驼遗 骸分布区曾包括了我国的温带季风气候区, 文献记载区则缩小到了温带草原区及荒漠区 ,而现在其分布区主要是在气候更加干旱的 新疆、内蒙古、甘肃的交界地区,其分布范 围大大缩小,且远离了人口密集活动区,充 分说明了人类活动对其分布的影响。
第二十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考 点讲练
理解自然(zìrán)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应 抓住其内涵和表现两方面的内容。所谓内 涵即其本质,它是自然(zìrán)地理环境各 要素(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 等)通过四大循环,彼此间进行不断的物质 运动和能量交换、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其表现在三方面:
第二十四页,共40页。
基础知识回顾 (huígù)
温馨点拨 土壤的本质(běnzhì)特性是肥力
,而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有机质的含量。成土过程是土壤肥力 的形成过程,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 中起主导作用。
第二十五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 考点讲练
1.自然地理环 境(huánjìng)各要素并 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 的,而是作为整体的 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即各要素与环境 (huánjìng)总体特征是 协调一致的,如右图 南方低山丘陵区。
D.同一性
第三十六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考 点讲练
解析:图示景观(jǐnɡ ɡuān)为荒漠景 观(jǐnɡ ɡuān),主要是人类对植被的破坏造 成的。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1)C (2)A
第三十七页,共40页。
规律方法 (fāngfǎ)技巧
地理环境各要素整体性的体现 1、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 甚至整体的改变 例如(lìrú),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 理环境各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 一样的,如下图所示:
第七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 考点讲练
(2)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生物演化 过程中,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生物的出现和 发展,促使地理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奠 定了生物进一步进化的环境基础(jīchǔ)。
(3)从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进化对 环境的改善上看:生物进化过程中通过遗 传变异增强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通过 对环境的改造,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 环境。
【答案】 (1)地势逐渐降低。自A 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 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 。(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 判断)
(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 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 水量减少,湖泊(hú pō)水位下降,河 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 ;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 减弱,三角洲和土壤中 物理、化学过程的 性与质 强度
②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 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 接影响土壤的 和形成 发育
土壤是一个构
成复杂、不断 变化的自然综 合体 ,其形成
过程受多种因
素影响
①是土壤 有机物质 的来源 ②与土壤肥力 的产生密切相关
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gǔdài)曾经超
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 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 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 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 大约1倍。
第三十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考 点讲练
(1)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
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
干旱区
③文献(wénxiàn)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
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
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第十一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 考点讲练
(2)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
(2)生物灭绝的重要时期: 古生代末期 和 中生代末期。
第五页,共40页。
基础知识回顾 (huígù)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1)特点: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能
够有意识地
适自应然(sh,ìy并ìn且g)和能改够有造意识
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
(2)表现: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
增强,导致全球 ,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和人
第二十六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 考点讲练
2.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是相互制 约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 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 身”,如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滥伐(làn fá) 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
第二十七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考 点讲练
3.不同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 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例如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shuǐtǔliúshī)对黄河下 游地区的影响:
触类旁通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2.(2011年江苏盐城调 研(diào yán))读漫画“把云 留住”,完成(1)~(2)题。
(1)与该漫画主题最贴 切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B.大气污染
C.森林破坏(pòhuài) D.温室效
应
(2)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第三十四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 考点讲练
(3)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 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 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zīyuán)开发规模 ,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zīyuán)。
第三十五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考 点讲练
第三十八页,共40页。
规律(guīlǜ)方法 技巧
2、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 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 (dìqū)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dìqū)砍 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 (dìqū)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第三十九页,共40页。
第二十八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 考点讲练
特别(tèbié)提醒 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思想分析环
境整体及要素的变化,关键(guānjiàn) 是找到能牵动全身的“一发”,由此理 顺相关要素的变化,最后归纳到整体环 境。
第二十九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考 点讲练
例2 (2010年高考安徽文综卷)根据材料和
A.埋藏有深厚的岩盐 B.有大量的海洋动物化石 C.有面积广大的珊瑚礁石 D.有储量丰富的煤田
第十四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 考点讲练
解析(jiě xī):选D。南极洲有储 量丰富的煤田,说明历史上植物繁盛。
第十五页,共40页。
规律(guīlǜ)方法 技巧
第十六页,共40页。
生 物 进 化 与 环 境
(huánjìng)
演 变
第十七页,共40页。
第十八页,共40页。
规律方法 (fāngfǎ)技巧
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huánjìng)的 关系
利用结构图表表示生物进化对环 境(huánjìng)变迁及环境(huánjìng)变迁后 对生物灭绝的影响。
第十九页,共40页。
规律方法 (fāngfǎ)技巧
第三十二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考 点讲练
前移,后期,河水流量(liúliàng)锐减, 搬运能力大减,三角洲萎缩。第(3)题, 针对西北干旱地区的环境退化问题,首 先应用整体性原理进行综合开发;其次 ,注意人口、工农业与资源的关系。
第三十三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考 点讲练
【答案】 (1)A (2)A (3)A
第十三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 考点讲练
触类旁通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1.地质学家认为(rènwéi),在距 今约2.8亿年的二叠纪,南极洲作为古 冈瓦那大陆的一部分,位于南半球的
中纬度地带,当时气候温暖潮湿,植
物繁盛。能支持该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该大洲( )
命题(mìng 1.结合考古研t究í,)探推论究地理环境的变迁及原
因 2.联系2010年8月俄罗斯森林大火对环境的
影响,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关注国家提出的针对不同区域的国土整治
策略,对比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4.结合人类的重大地理探险事件,考查世界
主要自然带及其分布(fēnbù)规律
第三页,共40页。
其他地区
第二十二页,共40页。
基础知识回顾 (huígù)
3.自然地理要素(yào sù)的相互作 用(以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yào sù) 的关系为例)
第二十三页,共40页。
基础知识回顾 (huígù)
自然地 理要素
对土壤的作用
结论
成土 ①土壤形成的 物质基础 母质 ②影响土壤的 物理(性wù状lǐ)和 化学组(h成uàxué)
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3)要温求室:效人应类必须尊重和顺应(s变hù暖nyìng)
,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 和 对自然
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
自然
与规律
的关系。 诱发 加剧
环境生态保护
社会经济建设
第六页,共40页。
高频(ɡāo pín)考 点讲练
1.生物的进化促成了自然地理环 境的演化、形成
(1)从生命起源的角度看:由于地 球早期环境中有机物数量有限,不利于 生物的繁衍和进化,所以(suǒyǐ),地球 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原始海洋中的单 细胞生物。
第二十一页,共40页。
基础知识回顾 (huígù)
夯实基础(jīchǔ)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由 岩石、圈大
气圈、 水、圈土(sh壤u圈ǐ q、uān) 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
地理圈层组成。 2.整体性的表现
要对体的素((改的21))变变要 某。化一素,要间的会素是自导的然相致变地互化理联,环系和不境其仅产他相影甚生要互响至一素作定的用的当。,影地某还响整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