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牧羊姑娘》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牧羊姑娘》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
1、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课通过欣赏歌曲《牧羊姑娘》导入新课,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发展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和探究心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短暂的教学课堂中感受音乐的艺术熏陶。
通过你有趣生动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结合音乐课程的特点采用简洁、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考虑问题的同时提升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教材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双簧管与乐队《牧羊姑娘》是根据金砂的同名歌曲创作而成。
原歌曲叙述了旧时一个穷苦的牧羊女的凄凉生活。
歌曲共有两段歌词,第一段歌词是这样的:“对面山上的姑娘,你为谁放着群羊?泪水湿透了你的衣裳,你为什么这样悲伤?山上这样的荒凉,草儿是这样枯黄。
羊儿再没有食粮,主人的鞭儿举起了抽在我身上。
”乐曲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一部曲式。
双簧管奏出充满辛酸哀怨的主题:双簧管的声音带有忧郁的色彩,这四个乐句曲调又都是由高向低进行,使音乐更显得苍凉和悲伤,令人为牧羊女的不幸一掬同情之泪。
第二部分的音乐是在主题旋律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和发展的:这一部分在旋律上略有上扬,音乐的色彩略显明亮,这也是牧羊女对往日曾有过的美好时光的回忆,也许是牧羊女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可是,末尾句的渐慢、旋律的下行使回忆中断,憧憬破灭、似又回到了现实的凄凉。
在主题旋律之后加入了一个双簧管独奏的华彩乐段,节奏紧凑、宽松交织、旋律进行自由、舒缓,似是一种思绪的随想,展现了双簧管丰富的演奏技巧。
第三部分是悲凉的主题旋律重现,将孤独的牧羊姑娘和饥饿的羊儿留在那暮色降临的山坡上。
3、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大多数活泼、积极向上。
这学年是他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音乐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各种音乐要素、音乐体裁都比较了解。
能听辨一些常用的演奏乐器的音色,能视唱一些简单的乐谱等。
这些都为课堂内的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5、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6、学生用具: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