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凤城学校01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和运用(共6 小题,计17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2 分)
A. 田圃.(pǔ)解剖.(pāo)疮.疤(chuāng)诲.人不倦(huǐ)
B. 襁.褓(qiáng)伺.机(sì)星宿.(xiù)妄自菲.薄(fēi)
C. 刹.那(chà)胡诌.(zhōu)亵.渎(xiâ)吹毛求疵.(cī)
D. 诘.难(jiã)笨拙.(zhuó)桑梓.(zǐ)唯唯
..连声(wãi)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
A.殒落驽钝重蹈复辙恪尽职守
B.繁密萎缩红妆素裹起承转合
C.箫索拮据登锋造极恃才放旷
D.潮汛作揖郑重其事与日俱增
3 .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 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可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面对这让人()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剩宴”。
近日,团中央、全国学联开展了()的“光盘行动”,倡导节约、反对浪费。
广大学生纷纷用实际行动响应号召,合理消费的做法()。
A.瞠目结舌波澜壮阔蔚然成风
B.触目惊心来势汹汹风起云涌
C.骇人听闻声势浩大家喻户晓
D.触目惊心声势浩大蔚然成风
4 .经典诗文默写。
(6 分)
( 1 )右手秉遗穗,。
(白居易《观刈麦》)
( 2 )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3 ) ,村南村北响缲车。
(苏轼《浣溪沙》)
( 4 )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 ) ,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
( 6 )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
5.按照要求,完成下列的题目。
(3分)
①创建文明城市因为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而且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味。
②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
③我们要共同维护城市文明形象——形成助人为乐、扶贫帮困、和谐友善的社会风尚。
(1)第①句中的关联词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关联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
(3)第③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
6. 名著阅读。
(2分)
“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甲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
甲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
甲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
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
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
(1)文中的“甲”为《水浒传》中的(人名)。
(2)在原著中,下面事件与该人物无关的是: (只填序号)
①大闹飞云浦②沂岭杀四虎③血溅鸳鸯楼④夜走蜈蚣岭⑤倒拔垂杨柳
二、综合性学习(7 分)
7 .请参加以“读万卷经典书,行万里文明路”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阅读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20字以内)。
(2分)
材料一:
位于湖南境内的江南名楼岳阳楼在今年春节和清明节开展背诵名篇《岳阳楼记》免票游览活动,受到游客好评。
同样,江南另一名楼江西滕王阁在“五一”假期推出“背诵免票游”活动,游客只要能背出名篇《滕王阁序》,就可以免票在景区游玩,这一做法受到广泛好评。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今年“五一”假期也出台新举措,凡是能够在10分钟内完整背诵《论语》其中30条的游客,就可免费游览孔庙、孔府、孔林景区。
主要内容是:
(2)阅读材料二,请你在“青苹果乐园”栏目中跟帖,对丁姓同学、家长、媒体、网友这四方中的任意一方说几句合宜的话,表明你对此事的态度(不超过50个字)。
(3分)材料二:
南京一名丁姓学生出国旅游时在埃及神庙刻下“到此一游”。
事件曝光后引发各方热议,学校网站论坛“青苹果乐园”栏目中帖子骤增,有谩骂丁姓同学的,有指责
家长的,也有委婉批评媒体热炒、网友过于苛责的。
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对说:。
(3)针对国人出行存在不文明行为的现象,西安市有关部门准备制定《文明出行公约》。
请你就材料二的内容仿写句子。
(2分)
行路重安全,遵守交规莫儿戏;排队讲先后,礼让他人有情义;
环保记心中,不要随手扔垃圾;,。
三、阅读(共15 小题,计46 分】
【现代文阅读】(共9 小题,计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 一11 题。
(12 分)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
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
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
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土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它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
仅就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近几年,人们还培育出一些藻类新品种,这些藻类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不断翻番。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
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够300亿人的需要。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近海的鱼虾数量已近极限,很多国家为了争夺有限的近海资源纷争不断。
但是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
只要磷虾的捕获量每年达到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
何况,在远洋和深海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我们说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选文有改动)
8.第②段中许多人发出的警告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警告?(3分)
9.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分)
10.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3分)
11.鉴于近海开发出现的问题:人类在未来对远洋和深海进行开发时应防止哪些不良行为和结果的出现?(答出三点即可)(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 -----16 题。
(l8分)
站立在废墟上的衣橱麦子
奶奶的卧室有一个大大的衣橱。
衣橱里挂着各式各样的旗袍。
穿着旗袍的奶奶很精神,也很好看。
我很喜欢她穿着旗袍的样子。
也很喜欢她挂着旗袍的大衣橱。
高兴的时候,我喜欢躲进里面,嗅着樟脑丸淡淡的芬香;受委屈的时候,我喜欢躲进里面,一个人偷偷地哭。
奶奶说,长大后,衣橱里的旗袍都归我。
为此,我向同桌的小芊炫耀了很久。
那一天中午,我们全家坐在院外的丁香树下,正议论镇东的大叔家来了一只野猫。
突然,丁香树剧烈地晃动起来,所有的东西都晃动起来。
站立不住的我们晃趴在了地上。
然后,到处一片“轰隆隆”。
接着,一片静寂。
时间也仿佛为之停止了很久,很久。
等我们反应过来时,看到的除了尘烟,还是尘烟。
在尘烟中,我家的四合院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堵墙,还有墙下奶奶的那个大衣橱。
后来,我才知道,那一天倒了许多的房,死了许多的人。
而小芊也永远看不到我穿旗袍的模样了。
爸爸妈妈去镇上的医院帮忙了。
奶奶去了附近的农贸市场,听说那里的房子全倒了。
孤零零的我带着被吓坏的小狗阿白钻进了奶奶的衣橱。
衣橱完好无损。
衣橱里的衣服仍然光鲜、亮丽。
可是,我害怕极了。
傍晚的时候,奶奶回来,从废墟里刨出一些饼干。
可是,我们都没有心情吃,阿白也没心情吃。
我们一起坐在衣橱里,望着满天的星斗,呆呆地等待着黎明。
第二天,爸爸妈妈仍然
..没有回来。
我和奶奶从废墟里拾掇出一些米和蔬菜,还有一些完好的砖块、木料。
穿着一身蓝色旗袍的奶奶在废墟上砌了简易的灶,为我熬了稀粥。
还用那些砖块、木料在衣橱旁搭建了一个能睡觉的小窝棚。
因为下了一场雨,衣橱开始渗水。
天晴后,奶奶找来一根长长的绳子,一头系在那株丁香树上,一头系在从前院内的那株
橘树上。
我和她将衣橱里的旗袍一件一件又一件,慢慢地晾挂在绳上。
阳光下,那些旗袍随
风轻轻地摇摆,像一面面绚丽的旗帜。
站在这些旗帜下的我,悲伤的心慢慢有了温度
..。
后来,镇上来了救援队、医生,还有许多志愿者。
奶奶也加入到他们中间,为那些受伤的人做饭、洗衣。
每天早上,奶奶去做事前,都会拉开她的衣橱,精心挑选出一件美丽的旗袍。
她说:“漂亮的衣服会使人的心情逐渐好起来。
”
奶奶说得一点没错,每天目送她穿着旗袍离去的身影,我的心情也逐渐不再像从前那样悲伤。
而阿白也渐渐有了生气。
我们一起在废墟上走来走去,还采来野花,放在窝棚里,放在衣橱上。
不远处传来小鸟的叫声,空气中有栀子花的味道在弥漫。
我开始明白某些东西已永远失去,但某些东西却留了下来。
一天一天过去。
灾后重建开始了。
爸爸妈妈所在的厂区恢复了生产,学校有了板房教室。
奶奶为我缝制了一个新书包,上面还绣了一朵金色的太阳花。
我们一家寄居过的窝棚被拆去,废墟上的碎砖烂石也清理走。
大家开始陆续搬进简易的板房。
我们也不例外。
衣橱也搬了进去。
里面的旗袍依然光鲜、亮丽。
樟脑丸依然散发出淡淡的芳香。
奶奶的精神依然很好,穿着旗袍的她依然好看。
而我依然喜欢高兴的时候躲进衣橱,也依然喜欢伤心时,一个人躲到里面,哭泣。
一些东西已改变,一些东西却仍然在。
12. 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站立”指的是什么?(4分)
13. 请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2分)
时间也仿佛为之停止了很久,很久。
14. 联系文章语境,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1)第二天,爸爸妈妈仍然
..没有回来。
(2)站在这些旗帜下的我,悲伤的心慢慢有了温度
..。
15. 文中的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
(答出两点即可)(4分)
16. 作者说:“一些东西已改变,一些东西却仍然在。
”结合全文,说说这句话的内涵。
(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12分)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
[注释] ①仪轨:礼仪制度。
②约:省减,简约。
③权制:合乎适宜的制度。
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
⑤物:指人,百姓。
⑥亚匹:同一流人物。
亚:同类。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2)未尝不叹息痛恨
..于桓、灵也()
(3)抚.百姓()
(4)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18.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先帝称之.曰能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终于.邦域之内
C.悉以.咨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19.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20. [乙]文中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加以说明。
(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 题。
(4 分)
村夜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21.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2分)
22.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2分)
四、作文(50分)
23.按要求作文。
(50分)
题目:渐至佳境
【渐至佳境】比喻兴味逐渐浓厚或境况逐渐好转。
知识越学越有趣,乐曲越弹越流畅,风光越赏越美妙,作品越读越精彩,与人相处越来越和谐,对镜微笑越来越自信……
成长中,谁都有过姿态不断调整,认识不断深化,领悟逐步加深,境界逐步提升的经历。
要求:
①文体自选;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九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共6 小题,计17 分)
1、C
2、D
3、D
4、略
5、(1)因为改为不但(2)是成功的关键改为是否或与否(3)——改为,(每空1分)
6、武松②⑤(每空1分,共2分。
)
二、综合性学习(7 分)
7、①能抓住“景区”、“背诵免票”、“好评”关键词概括,意近即可。
(2分)
②开放题,填写对象1分;针对所选对象态度明确合理,2分。
③示例一:游览讲文明,切莫刻画要牢记;示例二:观景勿刻画,爱护古迹记心底。
(2分,意近即可。
与不文明刻画事件无关不给分,句式不当,酌情扣分。
)
三、阅读(共15 小题,计46 分】
(一)阅读《海洋是未来的粮仓》(12分)
8.(3分)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
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9.(3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10.(3分)因为未来陆地上的食物资源很可能满足不了人类需要,而海洋中尤其是远洋和深海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可以直接或间接作为人类食物的生物资源,人类可以对其进行充分地开发利用,使之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11.(3分)过度开发(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恶性竞争影响国家关系(国家间为争夺有限的海洋资源纷争不断);破坏生态平衡(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二)阅读《站立在废墟上的衣橱》(18分)
12.(4分)“站立”指:地震中没有倒下的大衣橱;灾难中人们坚强、团结、乐观的精神。
13.(2分)运用反复的修辞,(1分)突出了地震瞬间带给人心理感受上的时间之久。
(1分)
14.(4分)(1)(2分)是说爸爸妈妈仍然在抗震救灾的现场,从侧面反映了灾难的深重,也写出了作者对父母的担心。
(2)(2分)奶奶对生活的热爱、对困难的乐观态度影响了我,让我害怕、悲伤的心慢慢有了温暖。
15.(4分)结合事例,围绕“热爱生活、坚强乐观、善良热心、疼爱孙女”等作答。
(言之有理即可)
16.(4分)示例:房屋没了,一些人没了,环境改变了,但活着的人依然坚强乐观,依然热爱生活。
不管发生什么样的灾难,人总要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12分)
17. (1)彰显(显示)(2)痛心遗憾(3)安抚,抚慰(4)亲人(亲近的人)(4分)
18. D(2分)
19.(4分)
(1)全部来询问他们,就一定能使军队上下团结、和睦,才能高和才能差一点的人都能得到妥善的安排。
(2分)
(2)善的(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惩罚。
(2分)
20.示例甲文中诸葛亮要求后主做到了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并举荐一批忠臣良将,这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
(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
(4 分)
21. 首句连用两个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读来朗朗上口。
写霜草之“苍苍”,使其境界更为开阔,点出秋色的浓重;写虫之“切切”,渲染了秋夜的凄清。
22. 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芥麦田,满地的芥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
四、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