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2届语文七上期末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2届语文七上期末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
1.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是使人静谧
..、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静谧:安静。


B.你只会感到更高邈
..、深远。

(高邈:高而远。


C.雨仍然偶尔造访
..大地。

(造访:制造。


D.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2.下列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C.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D.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样的。

3.94.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A.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B.“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C.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D.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4.(题文)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瘫痪.(huàn)撒.谎(sā)菜畦.(qí)倏.忽(shōu)
B.祷.告(dāo)伤疤.(bā)栖.息(qī)竦.峙(sǒng)
C.花瓣.(bàn)攲.斜(qī)磕.头(kē)肥硕.(shuò)
D.憔悴.(suì)柳絮.(xù)争执.(zhí)吝.啬(lìn)
二、名句名篇默写
6.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

(2,匹夫不可夺志也_____________。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

(4)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诗人登临城楼所望到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

(5)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菊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惠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请赏析“双袖龙钟泪不干”这句诗。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8.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句?是的在后面的括号内打“√”,不是的打“×”。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______)
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_______)
C.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

(_______)
D.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7)本文选自_________是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_______家_______家。

8)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
(3)择其善者而从之(从:)
(4)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
9)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

”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11)1988年诺贝尔奖获奖者在巴黎共同宣言中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儿重新寻找智慧。

”这说明儒家的根本智慧和核心价值并没有过时,她正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作用。

请从上文任选一则谈谈你的理解感悟。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诫.子书______
(2)年与时驰.______
(3)非志.无以成学______
(4)俭以.养德______
2)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年与时驰,意与日出。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奔跑的少年
程应峰
①汽车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上行进。

夏季的阿坝草原,并不是想象中的一望无垠,只是显得较为开阔而已,青翠碧绿是它的主色调,局部的平展之外,有着起伏跌宕的美丽。

②怎么都想不到的是,行进中的汽车出现故障,抛锚了。

司机下车修车,考察团一行也离开了车厢。

夏季高原的阳光烈烈的,无遮拦地泻下来,热辣辣地照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谁都知道,强烈的紫外线极易灼伤人的皮肤,于是大家很快支起了为应急而携带的帐篷,钻了进去。

③不一会儿,一个少年赶着一群牦牛来到了附近的草场,少年脖子上挂着一个并不精致的牛角号,手中熟练地舞动着放牧用的鞭子。

他安置好他的牛群,来到了我们的帐篷外。

近距离才发现,他的衣衫破败不堪,颜色黑不溜秋,他的肤色较之衣衫有过之而无不及,黧黑发亮,一看,就知道这是高原阳光照射的结果。

细看他的脸,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里,透现着无法遮掩的少年英俊,却也刻写着生活重压下的沧桑。

④他好奇地围着帐篷转了一图,然后在门口定定站下。

感觉有人注视他了,一笑,一排洁白的牙齿反射出快乐的光芒。

有人问他什么,他很迷惑的样子,摇头。

我知道,这是语言上的障碍。

但从他那双黑亮的眼睛流淌出来的除了好奇,还有渴望和羡慕。

⑤心细而善良的英姐,看着少年,看着他黝黑的脸,看着他那一身穿着,眼睛就有些湿润了,从兜里掏出一张百元钞,塞在了少年的手中。

那一刻,少年嘴唇动了动,想说点什么,终于还是没有说出来。

只见他揣着钞票,转身飞奔而去。

⑥同行人说话了:“英姐,你的钱这么一给,恐怕有麻烦了,那孩子肯定叫他的同伴去了,他的同伴要是都来找我们要钱的话,那可就不好办了。

”听他这么一说,英姐不安地看看大家,又看了看远方,将信将疑。

那一刻,我感到周围的空气突然间就变得有几分滞涩和凝重。

⑦终于,少年的身影出现了,由远而近,越来越清晰。

看得出,他是抱着什么飞奔而来的。

近了,原来他手中抱着的是一束鲜花,红白相间的,在阳光照射下,耀眼夺目。

看着少年胸前颤动的鲜花,在一阵惊愕和沉默之后,考察团全体人员都会心地笑了。

应该说,这种笑,是夹杂着愧疚和感动的。

⑧少年奔跑着,来到帐篷前,来到了英姐跟前,他单膝跪下,将鲜花高高举过头顶,送到了英姐手中。

英姐接过鲜花,将少年扶起来,那一刻,我又一次看见少年闪亮地笑了,那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真诚的笑、感激的笑、致意的笑。

⑨汽车开动的时候,少年挥着他的牧鞭,蹦蹦跳跳地离开了。

透过车窗,他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小的身影让我觉得,高原之上,他就像一个纯净的音符,清新透亮;就像一朵自在的格桑花,朴拙美丽。

1)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少年是个怎样的孩子。

2)第⑥段“同行人”说的话,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3)对语言的敏感会让你品出平淡中的深味,请从修辞角度品析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

4)揣摩文中画横线处少年的心理活动,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将其描写出来。

(80字左右)
12.阅读能力拓展
①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②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课后回家,常常逗着猫玩。

③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

④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1)选文第一句话有什么表达功能?
2)有人说,选文第①句应该独立成段?你同意么?为什么?
3)有人说,选文第④句“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一句,从外貌、性格等方面对第一只猫进行了描绘,虽然形象、生动,但在表达上缺乏条理。

你同意么?为什么?
4)根据课文对猫的描写,请你给三只小猫分别取一个合适的名字。

(提示:可结合猫的外形、动作、性格等方面特征)
示例:我给第二只小猫取的名字是“弹黄”“弹”是因为它性格太活泼,“黄”是因为它的毛色是黄的。

七、作文
13.进入中学,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是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你是否仔细琢磨过“散步”这个寻常的词语呢?“散步”,可结伴同行,也可独自一人;“散步”,可在自然的田野,也可在精神的天地……生活中,我们需要奔跑,也需要“散步”。

请以“散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6.思而不学则殆三军可夺帅也落花时节又逢君回乐烽哺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三、诗歌鉴赏
7.1)两只袖子都沾湿了,诗人的眼泪还没有擦干。

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为下文捎口信回家报平安做了铺垫。

2)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时的思乡怀亲之情。

四、综合性学习
8. A.× B.√ C.× D.×
五、文言文阅读
9.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论语》儒教育思想
8)愠:发怒、生气;故:旧的知识;从:跟从;其:大概
9)学习知识并且时常复习它,不也很快乐吗?温习学过的知识,并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的人),就可
以当老师了。

1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例如:(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一则告诉我们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一则告诉我们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在大难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

10.1) (1)告诫、劝勉。

(2)疾行,指迅速逝去。

(3)立志。

(4)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2) D
3) (1)于是成为没有用处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陋室,又怎么来得及!(2)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成就学业。

(3)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4)示例: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

六、现代文阅读
11.1)少年是一个生活清贫辛苦,却淳朴真诚、知恩图报,心灵纯净的孩子。

2)①从内容上看,反衬出少年的真诚纯洁;②从结构上看,导致众人的担忧,引起情节的起伏。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少年比作“纯净的音符”和“自在的格桑花”,热情赞美了他纯质朴而美好的心灵。

4)示例:无功不受禄,我怎么能随便要人家的钱呢?可是,这位阿姨的眼里分明流露出真诚和善良,拒绝她,会不会很没礼貌?对了,我知道怎么做了,让我亲手摘一束最美的鲜花来报答她吧!
12.1)它既概括了三只猫的结局,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眷恋、无奈、叹惋;又总领了全文,使得全文在结构上呈现一种明晰的总分关系。

2)同意。

文章把它与第一次养猫的内容混在一段来写,割裂了它与第二、三只猫之间的联系,模糊了全文结构上的总分关系,影响了文章结构层次的美感,因此,应把“我家养了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单独作为一个自然段,既总领全文,又显得非常醒目。

3)同意。

“花白的毛”与“很活泼”之间缺少有机联系,而与“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这个比喻句衔接比较紧密,因为它形象地展示了第一只猫毛色的情状;“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是小猫很活泼的体现,放在“很活泼”之后,衔接比较顺畅;“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应与“很活泼”调换顺序,这样整个句子才显得连贯紧凑。

4)示例一:我给第一只小猫取的名字是“滚雪球”,因为“滚”是因为他很活泼,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雪球”是因为它花白的毛,滚起来“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七、作文
13.参考例文
人的一生,都在行走。

行走,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或奔波,或疾驰,带着朝气勃发,风风火火;或漫步,或闲逛,带着一份悠然自得,闲适惬意的心情,走过乡间小涧,步过林阴大道。

这个世界变的太快也太迷离,置身于拥挤的街头,梦幻的霓虹灯眩目闪烁,高耸的大厦似乎迎面压下……喧闹的生活,钢筋水泥构成的世界,人们迈着匆匆的脚步擦身而过,有的只是透着紧张气息,笼罩天空。

快节奏似乎已经悄悄上演生活的主基调。

行走,步伐快的让人窒息,迷离,麻木。

慢点走吧,留一点时间看看天。

散步,我衷爱的生活状态。

脚尖轻轻地拂过大地,缓缓地迈着步子,沐浴夏日夕阳的余辉,静听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的春夏秋冬,喜怒哀乐。

一个人的散步,一个人的旅程,一个人的世界。

带着愉悦散步,感受到的是黄昏的美丽。

双手插进口袋,嘴上哼着小曲,陶醉在无限遐想之中。

没有了文言文,没有了方程,没有了ABC,把白天无尽的学习暂时抛在脑后,有的只是你自己简单的快乐。

漫步,一路上看看道路两旁的风土人情,细细品味时代的变迁,也许你会欣然地发现你平常未曾挖掘的惊
奇;漫步,一路上迎来熟人的笑脸,报之以淡淡的微笑,用目光进行简单的交流,即便只是擦身而过,也会铭记。

郁闷的日子里,多散散步吧!一个人踏上没有目的的行程,用旅途的寂寞打发心中的单调,乏味。

深深地呼吸户外的空气,抚摩叶片滑落的瞬间,想象自己已融入了自然的怀抱,抬起头,望望头上叶缝中的天空,零零碎碎,却有那么清澈。

在天空的蔚蓝底下,烦恼会不知不觉地从指缝中消逝。

约上三两好友,一起散步,那又是另外一种滋味。

大街上一群小鬼打打闹闹,嘻嘻哈哈。

大家走成一排,聊聊天,唱唱歌。

在黑夜笼罩的世界里,几颗年轻的心互相沟通,互相撞击。

华灯初放,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在大桥上来回漫步,昏黄的路灯下,影子忽长忽短交替更迭。

我们看天上的皎洁明月,望水中浮动的月影,让人想起“疏硬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超然物外的意境。

顷刻间,大家默默无语,彼此间的默契演绎得淋漓尽致。

晚饭后,没事的时候,一家三口便一起出去散步。

我们会选择远离镇上的喧嚣,来到田野。

这有条小溪,我们沿着溪水漫步而上,夏日的气氛总是这么热烈奔放,放眼望去,一片生机勃勃。

和父母在一起,总能不由得感到别有的踏实。

我说说学校里发生事情,爸爸妈妈拉拉家常,一家人其乐融融。

温馨,幸福,在一瞬间,紧紧地包围了我。

记得莫怀戚在他的《散步》中写道:“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拉起父母的手,幸福地走在中间,这就是我的整个世界。

“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

”散步的时候,悄悄地对自己说。

散步,我衷爱的生活状态。

慢点走吧,留点时间看看天。

不要吝惜这一会儿时间,停下手中的笔,关掉眼前的电脑,带着另一种心情,出去散散步。

看看天空的飞鸟,飘动的白云,你会发现自己的视野一下子从一个高墙所包围的小圈子里跳出来,在蓝天里展翅翱翔。

散步,我衷爱的生活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