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案一第三节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一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习和了解物质检验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方法。
2.通过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见阴离子和常见阳离子的检验方法。
3.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已知物质中所含离子的检验方法,以及未知物检验的方法和实验方案设计方法。
4.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化学学习过程中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以及对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对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选择过程
●教学难点
对最优实验方案的选择、归纳和叙述能力。
●教学方法
复习、分析、实验、讨论、归纳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对已知物质中离子的检验
第二课时:对未知物的检验
●教具准备
教具:投影仪、大屏幕、胶片等
仪器(学生实验操作使用):烧杯、试管、酒精灯、铁架台、试管夹、胶头滴管、铂丝、蓝色钴玻璃、红色石蕊试纸
药品:(学生实验操作使用)(NH4)2Fe(SO4)2·6H2O晶体、KSCN溶液、新制的氯水、浓NaOH溶液、稀HNO3溶液、Ba(NO3)2溶液、AgNO3溶液、Ba(OH)2溶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检查上一课时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回忆]上一课时对红砖中Fe2O3成分的检验过程。
[引言]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我们通常需要对一些物质的性质进行检验,比如红砖中Fe2O3成分的检验。
但是,通过回顾红砖中的Fe2O3成分的检验过程,我们可发现,最终的检验结果实际上,是通过对Fe3+性质的检验来实现的。
对于红砖中Fe2O3成分的检验,属于对物质性质实验的范畴,对于Fe3+的检验,则属于对物质检验的实验范畴。
而实际上我们已发现,化学实验方案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好多化学实验手法,往往是会同时使用的。
那么,对于物质检验的实验方案具体该如何操作,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
[板书]第三节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讲述]对于物质检验的实验,实际上就是对物质的成分进行检验和确认,针对不同的检验对象和检验要求,一般可分为对已知物质中各已知组成离子的检验和确认,以及对未知物中,可能存在或不存在的离子,通过实验检验进行验证和确认。
我们首先来学习,对已知物的检验,即对已知离子的检验。
[板书]一、离子的检验
[过渡]对于离子的检验,我们在之前的学习和实验中,实际上会经常遇到或用到。
比如常见的SO-2
4的检验,Cl-的检验,NH+
4
的检验等等。
[想一想]对于中学化学实验中所要求掌握的以下这些离子,如何检验,包括检验所需试剂、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即离子方程式。
[投影]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说明]这些离子的检验,均是化学学习中必须掌握,又是经常遇到的,应该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注意文字表述和原理表述的准确和规范。
[检查]检查部分学生完成情况后总结。
[投影]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过渡]请同学们对照以上检验方法,完善和修正自己错误或欠佳的地方。
[议一议]对于Ba 2+
、NO -
3等离子的检验,平时学习没有明确要求,对此,我们有没有检验方法。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部分学生回答。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后总结]
[总结]Ba 2+
+SO -
24===BaSO 4↓(白色,不溶于稀HNO 3)
[想一想]这些离子的检验方法,以及上述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均从何而来? [答]检验方法、化学性质。
[讲评]很好。
通过上述学习和分析,我们可知,一种离子的检验方法,同时常会是另一种离子的性质,某种离子的性质,又同时常会是该种离子或其他离子的检验方法。
所以,我们可以说,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性质常常又反映着其检验方法,制备方法以及存在等等。
[过渡]对于离子检验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有针对性的检验某种离子的存在与否,另一方面,也常用来对某种物质的性质进行实验。
下面,我们就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以我们不常见的一种物质,(NH 4)2Fe(SO 4)2·6H 2O(硫酸亚铁铵晶体)作为检验对象进行检验。
[板书]二、对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检验
[问]回忆已学对实验方案的一般思路,我们对硫酸亚铁铵晶体要进行检验,首先应从何入手?
[答]分析其结构和组成。
[板书]1.硫酸亚铁铵晶体的组成。
[忆一忆]硫酸亚铁铵晶体的组成如何?
[投影]给出硫酸亚铁铵晶体的化学式(NH 4)2Fe(SO 4)2·6H 2O
[提问后总结]硫酸亚铁铵晶体是由Fe 2+
、NH +4、SO -
24、H 2O 组成。
[讲评]很好。
这样之后,我们就将对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检验实验,转化为了对上述四种粒子的检验。
[过渡]在对物质检验实施之前,我们还有些工作要做。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本节序言的有关内容。
[学生阅读]本节序言的有关内容。
[问题](学生阅读结束后提出)对于硫酸亚铁铵晶体,即对于上述四种粒子,我们可分别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检验?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信息并及时予以肯定和纠正。
[提问]部分学生回答,其余同学可质疑、补充后总结。
[板书]2.对四种粒子的检验方法。
[投影]
1.对于结晶水:可通过加热晶体的方法,观察有无H 2O 生成。
2.对于NH +4:可通过其与NaOH 溶液反应,加热后,生成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体。
3.对于Fe 2+
:可加入NaOH 溶液,观察生成的白色沉淀−→−
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
也可以加入KSCN 溶液,再加入新制的氯水,观察溶液颜色由无色到红色的转化。
4.对于SO -
24:可加入用稀HNO 3酸化的Ba(NO 3)2溶液,观察白色沉淀的生成。
[问题]以上几种粒子的检验方法,均完全正确,那么,我们是否照此方法依序进行检验实验?
[学生活动]互相分析、讨论应比较热烈,教师可适时予以指导提示。
[提问]学生回答后总结。
[讲评]在对物质检验过程中,对各粒子的检验方法确定之后,并不等于实验方案设计的完成,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均具可操作性。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各粒子检验顺序之确定,其指导思想是,排除或尽可能排除干扰。
[想一想]对于本实验,各粒子检验过程中有无相互干扰存在?
[答]有干扰。
[问]有什么干扰?
[答]在实验过程中,加入NaOH溶液后,会同时有NH3·H2O和Fe(OH)2两种物质生成。
[问]以上两种物质同时生成后,对各自的鉴定结果有没有影响。
[答]没有。
[讲评]很好。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对干扰条件之排除,如干扰对结果没有影响则可不考虑。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分析,设计对(NH4)2Fe(SO4)2·6H2O的检验方案。
[板书]3.硫酸亚铁铵晶体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学生活动]自己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并可允许学生相互之间讨论、补充。
[提问]部分学生回答,其余同学可做补充。
[过渡]很好。
下面请同学们首先进行第一步的操作实验。
[板书]4.对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检验实验操作
[投影1]
1.取少量(NH4)2Fe(SO4)2·6H2O放入一大试管中,管口向下倾斜,用酒精灯给其加热,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同时提示学生注意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操作的注意。
[学生实验结束后提问]
实验过程有何现象?有什么结论?
[答]有气体产生,在管口遇冷重又凝成液态水。
说明(NH4)2Fe(SO4)2·6H2O中会有结晶水。
[问题]很好。
下面我们要对NH+
4、Fe2+、SO-2
4
进行检验实验,下一步该如何进行
操作?
[答]配制成溶液。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进行溶液配制的操作。
[投影2]
2.取少量(NH4)3Fe(SO4)2·6H2O晶体于一大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配制成溶液,观察现象。
(提示学生,也可待1试管冷却后加水配制溶液。
)
[学生实验]略
[问]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答]溶液澄清,淡绿色透明。
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Fe2+。
[问题]之后,要对NH+
4、Fe2+、SO-2
4
分别检验,如何操作?
[学生回答后总结投影]
[投影3]
3.往三支洁净试管中,分别加入上述所配溶液适量。
(1)向第一支试管中滴入2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
再向其中滴入几滴新制的氯水,观察现象。
(2)向第二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在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观察现象。
(3)向第三支试管中,加入几滴Ba(NO3)2溶液,观察现象。
再滴入2滴稀HNO3,观察现象。
[过渡]请同学们依据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实验结束后提问]实验过程中各有什么现象?可得出怎样的结论?
[答]第一支试管:加入KSCN溶液后无现象,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变成红色,说
明溶液中存在着Fe2+。
第二支试管:加入NaOH溶液后有无色刺激味气体产生,该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其中存在着NH+
4。
第三支试管:加入Ba(NO3)2后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HNO3沉淀不溶解。
说明其中含
有SO-2
4。
[讲评]很好。
同学们的实验操作,以及现象和结论,均可证明该溶液中存在Fe2+、
NH+
4、SO-2
4。
即证明了(NH4)2Fe(SO4)2·6H2O中存在着NH+
4
、Fe2+、SO-2
4
以及H2O。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回忆、总结上实验分析、操作过程,对本实验方案进行完整的
设计。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提问]部分同学回答展示。
[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完善后总结]
[板书]5.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检验方案
[投影]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检验方案
实验名称:(NH4)2Fe(SO4)2·6H2O晶体的检验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结品水:NH+
4、Fe2+、SO-2
4
的检验方法。
2.学习和了解物质检验的实验。
实验用器:略。
(前述教具准备中有)
实验步骤:
1.取少量(NH4)2Fe(SO4)2·6H2O晶体观察。
2.略。
(投影1的内容)
3.略。
(投影2的内容)
4.略。
(投影3的内容)
实验现象及结论:
问题与讨论:
1.对于Fe2+的检验,还可以使用什么方法进行?
2.对于NH+
4
及Fe2+的检验,加入NaOH溶液后,互相有干扰,但对检验结果没有影响。
为什么?
[讲述]通过同学们共同的努力,我们对(NH4)2Fe(SO4)2·6H2O晶体的实验方案终于完成。
在上述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的一般方法仍然是:分析组成,推测可能检验方法,实验验证,比较设计。
[问题]对于上述检验实验中,我们对于(NH4)2Fe(SO4)2·6H2O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还可以通过一种较为简捷的方法加以表示。
[学生阅读]课本对实验过程的框图式表示之内容。
[课时小结]本课时,我们通过对(NH4)2Fe(SO4)2·6H2O晶体中主要成分的检验,学习了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对于一个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我们可以将其设计成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也可以对其实验过程进行简单的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上述对物质的检验,只是一个定性的检验,而要确定多种成分的含量以及相互关系,则需要进行其他的,比如定量实验。
[课后练习]
1.完成本实验方案设计过程中,化学实验操作的实验报告。
2.对于(NH4)2Fe(SO4)2·6H2O晶体的检验,可否只选用一种试剂对其检验?简述检验方法。
答案:可选用Ba(OH)2溶液
1.往用此晶体所配制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
2.给上述反应混合物加热,并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可确定NH+
4
的存在。
3.给上述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几滴稀HNO3,观察沉淀的存在,可证明SO-2
4
的存在;部
分沉淀溶解后,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可证明有Fe2+的存在。
[作业布置]课后习题第一大题。
答案:略
●板书设计
第三节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离子的检验
二、对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检验
1.硫酸亚铁铵晶体之组成
2.对四种粒子的检验方法
3.硫酸亚铁铵晶体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4.对硫酸亚铁铵晶体检验的实验操作
5.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检验方案
●教学说明
1.对离子的检验,是对硫酸亚铁铵晶体检验的基础,所以,对常见离子的复习要给予一定的重视,特别是要注意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以及对实验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规范。
2.本实验几种离子检验过程中,几种离子的检验互相干扰较少,但对于实验方案中,离子检验干扰的排除,要让学生给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