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屋火灾扑救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房屋火灾扑救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摘要:本文将围绕农村房屋火灾的扑救难点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以此提高农村消防安全质量,强化人员的应对意识,降低火灾事故造成的实际损坏,为村民生命安全与经济财产做出保障。

关键词:火灾;消防安全;农村村民
引言:根据调查显示农村地区的火灾事故发生几率与城镇相比明显偏高,且伤亡人数与火灾发生频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展,这足以说明农村本身存在一定的消防安全问题,导致救援工作与扑救工作的开展效率较低,使相关危害无法得到及时控制,以下将对造成此类现象的几点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一、农村房屋火灾扑救的难点分析
(一)水源不充足
农村地区本身的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基础消防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当地政府在防火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量不够充足,甚至连基本的报警装置都没有配备齐全,一旦火灾爆发,难以保证自动灭火装置与消防系统能够切实抑制初期火灾。

而且农村地区的水源与农村房屋间隔距离较远,无法使消防车辆第一时间完成水源补给,严重影响了火灾的扑救效率。

(二)房屋耐火性差
一方面体现在农村建筑分布过于密集,许多地区都连接成片,相关规划方案较为落后,远远达不到安全标准规定的防火距离,当火灾发生时会迅速蔓延至相连房屋,扩大伤亡面积,进一步加大了扑救难度。

另一方面体现在农村房屋耐火性不强,通常都是以木质材料进行房屋建设,难以保证较高的防火性能,容易在高温环境下迅速燃烧,加剧火灾现象。

(三)电器质量不达标
一是部分农村房屋的电器数量较多,且大部分都属于旧家电翻新后的产品,因此其本身安全隐患相对较高,容易受温度影响发生爆炸状况。

二是农村地区的电气线路相对低廉,为了降低经济支出,通常会选用安全性较低的电线,并且操作人员在进行线路铺设时没有依照实际安全标准,导致电线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老化、磨损等状况,若电线周边存在可燃物质,将大大提高火灾产生的几率。

(四)道路交通不便
虽然近年来农村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相关道路建设愈加完善,但仍存在部分区域没有铺设沥青路面,道路相对泥泞、坑洼,容易在下雨天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使消防车辆消耗过多的时间在路上,难以保证第一时间赶到火灾现场进行扑救工作。

(五)村民防火意识薄弱
农村村民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相对薄弱,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对火灾的了解程度远远不足,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没有重视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为了降低经济开销,没有购置切实有效的消防工具,而且因为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较低,许多人员没有学习到当火灾来临时的自救方法,导致火灾发生时,大多人员都会惊慌失措,难以及时采取抵御措施,使火灾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二、扑救农村房屋火灾的具体对策
(一)确保水源充足
一方面农村当地政府要提高消防安全的经济投入,保证防火基本设施配备齐全,相关报警装置能够第一时间对火灾源头发出预警信号,帮助农民利用相关灭火设备采取一定应对措施,适当控制火灾形势,等待消防部队赶到。

另一方面,当水源与火灾现场距离较远时,消防人员可借助水抬汞串联的方式,完成水源的快速获取,或组织当地群众使用各种容器通过手递手的形式,将水源运送至救灾现场。

如果火灾现场与消防车停靠附近都不存在水源,且火势相对较低,则可直接使用车辆自带的机动出水泵完成灭火工作[1]。

(二)传授村民自救方法
由于农村建筑相对密集、易燃性较高,且道路不够畅通,难以保证在救援队伍到来之前控制火势的蔓延,因此为了尽可能降低火灾造成的影响与损害,需要农民进一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掌握一定的自救技巧。

第一,消防部门要定期开展知识培训工作,加强消防安全的宣传与教育,提升农民的思想认知,明确火灾事故的危害性与扑救工作的难点与重点,要求在火灾来临时,村民能够积极协同配合,避免慌乱无措、手忙脚乱等现象的发生,要尽可能为消防部队争取救援时间。

第二,消防部门要传授切实可行的自救方式,比如:用湿物品捂住口鼻,防止吸入过量的浓烟;在撤离时用水打湿衣物,避免高温灼伤[2]。

(三)加强火情侦察
首先消防人员在赶到扑救现场后要迅速发起村民自救并询问知情人员关于火灾事故的相关信息,初步明确火灾形成原因、判断火势大小、分析扑救着手点,同时还要进一步了解具体的伤亡人数,是否有重要物资被火势包围、相连建筑物是否会产生二次火灾等。

之后消防人员要设计扑救计划,规划水源运输线路,迅速开展灭火工作,保证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其次消防人员要深入贯彻救人为先的指导思想,在采取相关扑救方法时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切不可延误战机,并将救援后的人员及时送往医院就医。

最后,要消除火灾现场的危险物品,比如农村使用较多的液化石油气,防止火灾现象加剧,同时还要提高对墙面坍塌与飞火的防范,尽可能紧靠墙角进行移动,行进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是否有飞火飘落到衣物上,防止其形成起火点,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四)及时疏散群众
一是要积极与当地干警开展合作,快速疏散人群,通过广播、敲钟等方式引起村民的注意,指挥人群按照既定的撤离路线有序逃离火灾现场,并组织好现场秩序,避免人员出现趁火抢劫、相互踩踏等不良事件发生。

同时还要及时稳定受困人员情绪,防止其采取极端手段,影响救援工作开展。

二是要设置警戒线,以防农村村民为了保护个人财产而冲入火灾现场,引发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也阻止一部分居心不良的人员企图借助火灾事故索赔高额保险金,阻碍救援工作。

(五)明确灭火措施
第一,要及时排除火灾现场的浓烟,既可以使用高压水枪稀释烟雾浓度,也可以使用排烟装置进行机械排烟,还可以通过局部拆卸的方法,提高通风面积,切实减少浓烟对救援工作的影响。

第二,要明确灭火重点,即是将主要灭火力量放在下风方向和受困人员,并第一时间控制火势的蔓延,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与破坏,同时消防人员要根据现场燃烧状况选择合理、有效的灭火方式,比如:当房屋内部着火时,要将水带穿过楼梯、窗户,进行隔向铺设;当火势横向蔓延时,要将水枪设置在相邻建筑,如果情况危急,可直接在下风口采取破拆闷顶的方式,完成灭火工作;若楼道封堵现象严重,且找不到其他可行的突破口时,则可在楼道处强行突破,利用直流与开花的射流方式,迅速抑制火苗窜涨,以分片扑灭的战略,降低火势。

第三,消防部门要进一步开展消防演习活动,帮助消防人员切实提升应对火灾事故的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能够做到根据现场环境及时修改灭火计划,使救援方案更合理、更适用,切实提高扑救效率,加强自身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当前农村房屋火灾扑救难点进行分析讨论,提出确保水源充足、传授村民自救方法、加强火情侦察、及时疏散群众、明确灭火措施等应对措施,从而提高火灾扑救效率,降低事故造成的伤亡与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与个人财产。

参考文献:
[1]罗运国,吴广洋,刘修理.基于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木质房屋火灾预防方法研究[J].农村电气化,2021(02):24-26.
[2]欧阳文颖.房屋火灾后结构检测鉴定与抗震性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1):44-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