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科普版-2020年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2节同步试卷(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2节同步试卷(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紧急情况下,壁虎会自断尾巴,金龟子喜欢假死,这些行为均属于()。

A. 取食行为
B. 防御行为
C. 领域行为
D. 攻击行为
2.宠物作为伴侣动物,是我们人类获得幸福和健康生活的一个来源。

小明的宠物狗“乐乐”(如图)经过4~5天的训练,就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大小便。

关于“乐乐”定点大小便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B. 这种行为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反射活动
C. 所有动物,都能在4~5天的时间里学会
D. 这种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
3.动物的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下列哪一项属于先天性行为的特征()。

A. 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B. 动物越高等,先天性行为越复杂
C. 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D. 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4.从获得的途径看,下列词语所包含的动物行为与蜘蛛结网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 公鸡打鸣
B. 鹦鹉学舌
C. 惊弓之鸟
D. 杯弓蛇影
5.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①鹦鹉学舌;②蜘蛛结网;③狗绕道取食;④公鸡报晓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6.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 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
B. 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
C. 小鸟喂鱼
D. 黑猩猩钓取白蚁
7.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它们()。

A. 适应复杂环境
B. 逃避敌害
C. 找到食物
D. 找到配偶
8.动物群体中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动物信息交流的是()。

A. 蜜蜂的各种舞蹈
B. 乌贼受到威胁释放墨汁
C.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D. 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9.“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

下列对“小鸟”该种行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下列属于人类或动物的学习行为的是()。

A. 出于本能,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多次给在水中张口求食的金鱼喂食
B. 把奶瓶嘴塞进刚出生的婴儿口中,就会出现吸奶的动作
C. 刚出生的幼袋鼠会从母袋鼠的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
D. 幼小的黑猩猩通过模仿,会用蘸水的树枝钓食白蚁
11.下列动物有社会行为的是()。

A. 培养液中聚集着大量的草履虫
B. 树上生活着的一窝马蜂
C. 腐肉上聚集的一大群苍蝇
D. 池塘里生活着的一群鱼
12.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A. 蚯蚓
B. 青蛙
C. 蝗虫
D. 黑猩猩13.关于动物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动物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上划分,都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 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D. “老鼠打洞”这种动物行为是老鼠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
14.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A. 母兔生下的小兔有白兔和黑兔
B. 变色龙体色由褐色变成绿色
C. 猫静伏在老鼠出没的洞口
D. 蝙蝠白天栖息于岩壁上
15.动物的行为越复杂越有利于()。

A. 神经系统的发育
B. 改造自己的生活环境
C. 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D. 成功繁殖后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如图是几种动物的行为。

请据图示回答问题:
16.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小鸟)喂鱼的行为属于______行为,大山雀成功喝到牛奶之后,“其他大山雀”也偷喝牛奶的行为是______行为。

前者是由是其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从维持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______行为更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17.蚯蚓成功走出迷宫的尝试次数比黑猩猩成功摘取食物的次数______(多/少),这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强/弱)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料一:随着“江北水城”积极遴选“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获得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东昌湖又见野鸭归来.常有“喜鹊之乡”的东阿县鹊巢星罗密布,鹊声悦耳动听,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材料二: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的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

18.资料一中列举了两种生物的不同行为,即野鸭的______行为和喜鹊的繁殖行为,从动物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_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所决定的。

19.资料二中人们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_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______获得的行为。

20.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所说的这两种行为中,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的行为是______行为。

参考答案
1、【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行为的类型。

【解答】在紧急情况下,壁虎会自断尾巴,而且尾巴在一定时间内还能跳动,这是为了吸引敌害的注意,掩护自己逃跑。

金龟子喜欢假死,因此这种现象从行为的功能分属于防御行为。

故选:B。

2、【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答】题干中“乐乐”定点大小便的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

故选:D。

3、【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答】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C正确。

故选:C。

4、【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答】鹦鹉学舌、惊弓之鸟、杯弓蛇影都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都属于学习行为;而公鸡打鸣和蜘蛛结网都是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故选:A。

5、【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答】①鹦鹉学舌、③狗绕道取食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②蜘蛛结网、④公鸡报晓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D。

6、【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答】ABC.菜青虫总是只取食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小鸟喂鱼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BC不符合题意D.黑猩猩钓取白蚁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D符合题意,故选:D。

7、【答案】A
答案第1页,共5页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学习行为的意义。

【解答】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

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

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故选:A。

8、【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解答】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的反应,这种现象就叫通讯。

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信息流,能量流,物质流是普遍存在的,蜜蜂通过舞蹈来传递信息,昆虫分泌的外激素引诱异性是在传递求偶信息,母鸡咯咯召唤小鸡也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而乌贼在受到危险时释放墨汁属于自我保护行为。

故选B。

9、【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答】动物的行为由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的,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叫做先天性行为,是一种本能反应,不会消退,但是适应环境能力较弱;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称后天性学习行为,能够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题干,杜鹃将卵产在别的鸟巢中,由其它小鸟进行育雏,这是小鸟的一种本能反应,受遗传物质的控制,故选项A符合题意。

10、【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答】A.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多次给在水中张口求食的金鱼喂食,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不符合题意。

B.把奶瓶嘴塞进刚出生的婴儿口中,就会出现吸奶的动作,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B不符合题意。

C.刚出生的幼袋鼠会从母袋鼠的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C不符合题意。

D.幼小的黑猩猩用蘸水的树枝钓取白蚁,是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为学习行为,D符合题意。

11、【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社会行为的特征。

【解答】动物营群体生活,绝不是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的聚集在一起,而是动物之间存在组织,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还有靠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起到传
递信息的作用称为动物语言,马蜂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而草履虫、鱼和苍蝇等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和等级制度不存在社会行为等。

12、【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的学习行为。

【解答】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在题干中的四种动物中,蚯蚓是环节动物,青蛙属于两栖类,蝗虫属于昆虫类,黑猩猩是哺乳动物,其中黑猩猩最高等,因此学习能力最强,学习行为也越复杂,利用经验解决问题能力也越强。

13、【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答】A.动物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上划分,都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A 正确。

B.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B错误。

C.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C正确。

D.“老鼠打洞”这种动物行为是老鼠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D正确。

14、【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答】动物行为是指动物所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

A.“母兔生下的小兔有白兔和黑兔”是一种变异现象,因此,不属于动物行为。

B.“变色龙体色由褐色变成绿色”、属于动物行为。

C.“猫静伏在老鼠出没的洞口”、属于动物行为。

D.“蝙蝠白天栖息于岩壁上”,属于动物行为。

所以,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母兔生下的小兔有白兔和黑兔”。

15、【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学习行为的意义。

解答时可以从动物的学习行为的概念和意义方面来切入。

【解答】动物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
答案第3页,共5页
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

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就越多,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6、
(1)【答案】先天性,学习,学习
【分析】本题考查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答】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红雀喂鱼的行为就属于先天性行为,受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通过模仿得来的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没有先天性行为动物就无法生存;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更能适应复杂的环境。

(2)【答案】多,强
【分析】本题考查高等动物的相关内容。

【解答】蚯蚓成功走出迷宫的尝试次数比黑猩猩成功摘取食物的次数多,这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17、
(1)【答案】迁徙,先天性,遗传物质
【分析】本题考查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答】“每到冬季来临之前,东昌湖又见野鸭归来”,是随着季节变化形成的迁徙行为,“鹊巢星罗密布,鹊声悦耳动听”,有体现了动物的繁殖行为。

野鸭的迁徙行为和喜鹊的繁殖行为,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因此,“材料一中列举了两种生物的不同行为”,即野鸭的迁徙行为和喜鹊的繁殖行为,“从动物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2)【答案】学习;生活经验和学习
【分析】本题考查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答】“材料二中人类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3)【答案】学习
【分析】本题考查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答】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后天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使动物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因此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相比,学习行为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的行为。

答案第5页,共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