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1: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突破
第 13 页
(2)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 力。任何法律都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否则,法律就 难以实施。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其制 定和实施的过程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实现过 程。因此,社会主义法的实施主要靠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 守,但不能没有国家强制力。
考点梳理
第 14 页
考点二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的含义: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 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考点梳理
第 15 页
考点梳理 第7 页
4.法的基本特征: 第一,法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第二,法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法的创制形式: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 第四,法的实施方式: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 有普遍的约束力。
考点梳理 第8 页
5.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和实施: 第一,我国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 共同意志的实现过程。 第二,将国家强制力与人民的自觉遵守有机地结合起来, 可以有效地保证法的实施.
考点梳理 第3 页
考点一 法的本质和作用 1.法的本质 (1)法的产生: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 物,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2)法的本质: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共同意 志的体现。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统治阶级所承认的公 平、正义.
考点梳理 第4 页
(3)法的历史类型: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 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
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有法可依:形成中国特色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依法办事:树立社会主义的 权利义务观
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
义法治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民权利
第 24 页
谢谢观看

核心突破
第 22 页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思想基础的理解。解答本题,首先要判断该退休教师在认 识和行为上有哪些误区,然后从中总结归纳对我们的启示。此 类“启示类”题目的设问角度侧重“怎么做”,在解答时要注 意根据材料灵活运用。如果材料中主人公的行为是正确的,应 着重分析如何向他学习;如果材料中主人公的行为是错误的, 应着重分析如何克服其错误行为,坚持正确的做法。
核心突破
第 21 页
例2 北京市退休音乐教师姚某为增加家庭收入,在课余 时间和节假日有偿辅导学生弹钢琴,美妙和嘈杂的琴声严重 影响了邻居们的休息。在居委会协调无果的情况下,邻居将 其告上法庭。法庭经审理后判决该退休教师在家中加装隔音 设施、不得在邻居正常休息时间弹琴,并承担本案诉讼费。
该退休教师的行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考点梳理
第 19 页
(2)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我们的人身权、财产权、劳动权、知识产权等受到不法侵
害时,应当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法治国家 ①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②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核心突破
第 20 页
准确把握依法治国的内涵
①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施依法治国的根本目 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 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我国将坚持科 学发展观,从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自觉守法等方面扎实推 进,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考点梳理
第 17 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第一,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
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规范性文件在 内,由宪法和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 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组成的协调统一整体。
核心突破
第 11 页
例1 请你辨析:法是人民群众共同意志的体现,因此, 法法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法及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 征的理解与把握。作答时要注意联系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辩 题进行逐层分析,说明题中观点的对与错及原因。如果题 中观点错,还要答出正确的观点。
核心突破
核心突破
法: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法的本质 法的历史类型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生 活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在 社 会 主 义 法 治 国 家
法:国家制定和保证实施的 行为规范
法的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概念
法的政治职能 法:执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法的社会职能
考点梳理 第6 页
3.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第一,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 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我国法是工人阶级领导 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的体现。在我国,法所体现的公 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是绝大多数人公认的 公平、正义,是真正体现社会进步的公平、正义。
考点梳理 第5 页
2.法的发展规律: 首先,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 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所以,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归根到 底要符合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不可能永恒不变。 其次,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 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还要联系 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去理解。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五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专题一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考纲解读 第2 页
(一)考纲呈现 1.法的本质和特点;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学习提示 1.以现实生活中法律的具体事例为背景,考查法律维护公 平、正义的作用。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多种多样的 法律现象进行分析思考意志的统治阶级共同意志 的体现。在阶级社会中,法所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 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掌握了国家权力的阶级的根本利益 和共同意志,我国当代的法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法,是工 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的体现,所以说法 是人民群众共同意志的体现的观点是错误的。
第二,形成:目前,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 步形成。到2010年,我国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我国的政 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做到完全有法可依。
考点梳理
第 18 页
3.依法办事 (1)实行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础:
第一,依法办事。 第二,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 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利义务观。
核心突破
第 23 页
答案 (1)公民要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这是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公民在依法行使权利时, 要自觉履行义务,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该退休教师在行使 自己的权利时,没有履行应尽的义务,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其行为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养成遵守法律, 依法行使权利的良好习惯,为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作贡献。
考点梳理 第9 页
6.法的职能 (1)法的职能 法的职能就是法的作用。法的基本职能包括政治职能和 社会职能。 ① 法的政治职能 法的政治职能是指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
考点梳理
第 10 页
② 法的社会职能 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律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2)法所执行的这两种职能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 社会等领域中。
(2)依法治国的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 家的基本方略。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考点梳理
第 16 页
2.有法可依 (1)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形成符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比较科学完备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的前提和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