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德国奶牛场管理模式的七个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德国奶牛场管理模式的七个思考
概述:我国今年来的倒奶风波不断,不管是某些哲学理论教授再怎么撰文来区别与资本主义的倒奶行为性质不一样,倒掉的鲜奶却是货真价实从奶牛身上出来的,也是奶农们辛苦喂养的劳动成果,所以,在中国奶业产业界不断呼吁要升级改造,去参观下有着悠久的喝奶历史的欧洲国家是个不错的选择,去看看他们的奶牛是如何管理的?去看看他们的奶牛是如何育种和饲养的
我国今年来的倒奶风波不断,不管是某些哲学理论教授再怎么撰文来区别与资本主义的倒奶行为性质不一样,倒掉的鲜奶却是货真价实从奶牛身上出来的,也是奶农们辛苦喂养的劳动成果,所以,在中国奶业产业界不断呼吁要升级改造,去参观下有着悠久的喝奶历史的欧洲国家是个不错的选择,去看看他们的奶牛是如何管理的?去看看他们的奶牛是如何育种和饲养的
1、牛登记是牛群遗传改良的基础。

在考察过程中发现,由于欧盟对牛只登记的严格规定和管理,德国的所有牛只都佩戴有电子耳标,这样牛场在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就非常方便,如利用自动喂奶机可控制某头犊牛的进食量,饲槽上的电子接收器可以记录某头牛的饲料采食量,挤奶设备可以自动记录某头牛的产奶
量等等;同时牛只准确的登记信息也为正确地开展选种、选配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即根据公牛的后裔测定信息、奶牛的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可选出**种公牛与尖端种子母牛群进行选配,从而使牛群质量不断得到改进和**。

2、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在牛场管理中作用突出。

德国奶牛养殖户大多都是家庭农场,养殖规模多在100-500头之间(占61%),还有100多公顷的土地由于种植养牛所需要的玉米、青草等,工作量巨大而劳动力只有3-4人,因此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在农场中得到应用。

如利用机械设备进行玉米和青草的收割、晾晒、打捆、青贮制作等;利用喂奶机器人进行犊牛的饲喂;利用投料机器人进行青贮和**精粗饲料的称量、混合制成全混日粮(TMR)并按设定轨道进行自动投喂;超过2%的家庭农场采用挤奶机器人进行挤奶等。

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不仅避免了昂贵的人工雇佣费用支出,也使牛场的运行和管理更加科学、精准,对饲料的合理**利用、奶牛生产能力的**和健康状况的改善都起到了**的作用,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3、农业培训学校的“双轨制”教育方式值得借鉴
“双轨制”是德国实行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

“双轨制”是同时在两个地点、有两个施教主体,也就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中进行教学而得
名的,由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和生产单位组织实施的三重负责制。

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大约60%是专业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

职业学校的教师大都具有良好的资质和品质、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快捷的效率,至少有两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经过两次国家考试合格,到学校任教还需两年试用期,每周在课堂校课25**左右,知识更新时间不少于4**等等。

在我们参观和学习的ECHEM(艾谢姆)农业教育中心和Triesdorf农业教育培训中心,都专门建立了奶牛场、猪场、羊场等用于实践教学,学生除了学校专业的理论知识,也每天进行生产实践。

我们在Triesdorf五天的培训过程中,每天早晨6:00-7:30、下午15:15-16:45都要进行**实践活动,如每个人都要在挤奶厅进行3-4头牛的挤奶操作,用听诊器听取奶牛反刍间隔等,听取实践老师现场讲解并示范犊牛喂养及管理、青贮饲料制作及质量评价、奶牛饲喂营养监测、挤奶机器人操作及管理、牛场饲养模式、奶牛行为特征观察及问题判断、奶牛修蹄现场操作及注意事项等等,这些活动既让我们加深了对课堂理论教学的理解,也增加了实践经验、提升了实际操作技能,短短几天就大幅**了牛场实际管理经验和技术,可以想见如果学生通过2-3年的系统学习,一定能成为一个过硬的牛场经营和管理人员!
4、德系西门塔尔牛养殖可使农场实现效益**化。

在所考察的农场中,农场主都对他们所饲养的德系西门塔尔牛非常满意。

农场主们普遍认为,饲养德系西门塔尔牛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综合收益,这种综合收益主要体现在:**,具有较高的产奶性能。

笔者所访问的农场平均产奶量都在9900kg,按0.3欧元/公斤计算,平均每头牛可实现收入1970欧元。

第二,公犊牛具有较高的产肉性能。

一般情况下,农场主会把母犊留作产奶,把公犊作为肉牛出售给育肥场。

产下的公牛犊喂养4-5周,体重**达到80kg,可以出售给专门的犊牛育肥公司,售价约为500-600欧元。

德国公牛育肥一般分80kg-200kg和200kg-750kg两个阶段,从200-750kg大约需要330天,平均日增重可达到1600g。

第三,青年母牛售价高。

农场每年可以出售一定数量的挤奶青年母牛,一头日产奶量为25~30kg的青年母牛目前在拍卖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在1400~1800
欧元左右。

第四,一些农场每年可以向育种机构提供后备公牛犊,从中可以获得一笔数目可观的收入。

第五,淘汰母牛的残值较高。

大多数农场每年会将30%左右的母牛替换下来,有些直接屠宰,有些育肥后出售。

西门塔尔母牛的个体较大,淘汰时的体重一般在850kg以上,屠宰率高,约为49%,据LFL的数据显示,2011年巴伐利亚州西门塔尔牛的平均屠宰重达到405kg,而参观的一个牛场的一头牛屠宰
重达到546.5kg,按3.5欧元/kg计算,一头淘汰母牛的残值约在1400-2000
欧元。

第六,生产成本低。

这一方面体现在德系西门塔尔牛的抗逆性强,可以节省兽医方面的成本;另一方面体现在挤奶母牛的产犊间隔较短(多数为360-385天,而荷斯坦为413天)、使用年限长,大群的平均使用寿命为
4.7个胎次,**的可达11个胎次。

5、育种中心与养牛农户联合育种的模式值得借鉴
考察发现,德国各类奶牛育种协会和养牛农户运用市场规则共同组成了牛育种联合体,达到了育种协会和养牛农户双赢的效果。

养牛农户可享受育种协会提供的优惠价冻精和**服务,在育种组织的指导下有目的地选择适宜公牛精液,以**自家牛群的生产能力。

如农户家有母牛被育种协会选中作为种公牛的母亲的话,双方可签定协议为育种协会生产后备公牛,这样也给农户带来可观的收入。

其次,育种协会还生产带犊青年母牛提供给会员农户购买,以较快地改善农户现有牛群的结构。

除此以外,会员农户也可以到拍卖市场出售青年公牛,经过各育种公司轮番叫价可给会员带来更为丰厚的利润。

这个模式说明了,广大养牛农户既是育种协会的冻精销售市场,又是育种协会后裔测定的试验平台,更是育种协会
育种的坚实基础;而育种协会不仅是农户优质冻精的提供者,还为农户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持以及如何增加养殖收益的综合建议。

育种协会与养牛农户双赢的局面就是在这样的育种体系中实现的。

6、循环农业生产方式被广泛采用
德国的牛饲养户均有一定量的土地,牛所需的青粗饲料和精饲料全部产自农场主经营的土地。

我们考察的7家农场,基本上平均每头挤奶牛1公顷地,种植人工牧草和饲料玉米作青粗饲料,种植谷物作精饲料。

一般情况下35%种草,40%种饲料玉米,40%的玉米和45%的草作青贮。

对牛的粪便全部实现了无害化处理,生产沼气甚至利用沼气发电,沼气渣还田作为肥料。

形成了土地产饲料-饲料喂牛-牛产奶产肉-牛粪便产沼气发电-电供生产生活用-沼气渣还田的循环农业生产方式。

农户沼气产的电并入公用电网,由国家按高于民用核电的价格回收,即保护了农场环境,还给农场主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7、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非常完善
德国牛业的育种和养殖是采用以农户为基础的协会制和联合会制模式,各协会、联合会均将服务于农户、**农户技术水平和增加收入列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协会设有专门的
技术服务机构,为会员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培训:如在选种选配上,指导农户有目的地选择不同公牛,**自家牛群的生产能力,在饲养管理上,技术人员到现场考查,根据农户养牛的实际情况,提出调整饲养方式,改进措施和饲养标准,并且精确为农户测算经济效益,供农户采用,这种服务可以做到针对每头牛提供;后裔测定站和DHI测定站每个月向会员发布测定信息,针对每个农户测定结果,给农户测算出总体效益,对今后发展趋向提出建议和指导意见。

到拍卖市场出售的青年公牛,要派人对牛进行评定,按评定标准评出等级,使农户到拍卖市场拍卖可得到较高利润;配种协会和兽医服务人员也会定期或根据用户需要上门提供技术服务;修蹄、青贮饲料制作与评价、粪污处理及沼气发电等等也都有社会化的技术公司提供专业服务。

这种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使奶农的养殖变得简单轻松,没有后顾之忧,同时又可以根据专业建议******成本、减低风险、**效益,有力地保障了德国养牛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