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服务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病患服药依从性的作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服务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病患服药依从性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30T09:07:02.77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第3期作者:吴丹[导读]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服务在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病患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的40例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病患纳入到本次研究中,选取时间始于2019年1月,止于2020年12月。

将参与调查的所有病患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一般护理)和实验组(心理护理服务),每组病患20例,对比两组病患的服药依从性和用药情况。

吴丹
金湖县人民医院江苏淮安 2116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服务在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病患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的40例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病患纳入到本次研究中,选取时间始于2019年1月,止于2020年12月。

将参与调查的所有病患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一般护理)和实验组(心理护理服务),每组病患20例,对比两组病患的服药依从性和用药情况。

结果:实验组病患的用药依从性相比于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实验组病患漏服率、错服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结果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实验组不良情绪更佳,数据有差异(P<0.05)。

结论:心理护理服务在改善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病患的服药依从性,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病患的用药安全性,具有在临床中广泛推广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缓解期;心理护理服务;服药依从性;作用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不易识别,且发展缓慢,一般为反应缓慢或社交退缩,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幻觉、错觉、思维混乱、行为异常、攻击暴力、抑郁自杀等严重后果。

对病患家庭和周围人群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和影响[1]。

精神分裂症发生率近几年呈逐年上升趋势[1]。

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因素较多,常见因素为心理、生活及情感与遗传[2]。

该病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2],但是由于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病患很容易出现错服、漏服现象。

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对病患实施心理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整体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为了分析心理护理服务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病患的影响,特选择40例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病患作为调查对象,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2020年1月-2020年12月两年间接收的40例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病患进行分组调查,分组方法为抽签法,分别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

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如下:实验组病患的年龄平均值为(55.63±3.15)岁,男12例,女性8例;对照组病患的年龄平均值为(54.34±4.22)岁,男14例,女6例。

实验组病患的上述资料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较小,不存在临床比较意义(P>0.05)。

1.2方法
一般护理,对病患进行用药指导。

心理护理服务,方法:(1)健康教育,根据病患的文化水平对病患进行健康宣教,向病患讲解关于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的健康知识,包括: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注意事项等,提高病患的重视程度;(2)病患家属应耐心的与病患进行沟通交流,给予病患鼓励和安慰,帮助病患树立信心,并叮嘱其按时用药,对病患进行生活起居、劳动等日常生活能力指导;(4)定期对病患家庭进行随访,观察病患的病情,问询病患是否能够按时用药,并对病患进行心理疏导,提高病患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1.3.1采用优、良、差三个等级评价对照组和实验组病患的用药依从率,用药依从率=(优+良)/总例数×100%。

1.3.2观察两组病患的错服情况和漏服情况。

1.3.3观察SAS、SDS评分进行比较,分值越小说明病人的负面情绪越轻。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两组病患的相关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其中错服情况和漏服情况用%表示,用X2值进行检验,判定形成统计学意义用P<0.05作为标准。

2.结果
2.1用药依从性对比
实验组病患的用药依从性为100.00%(20/20),对照组病患的治疗仪从率为75.00%(15/2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统计学意义存在,见表1。

表1 用药依从性对比(n,%)
组别例数优良差用药依从率
实验组20 20(100.00) 0(0.00)0(0.00)20(100.00)
对照组20 12(60.00)3(15.00)5(25.00)15(75.00)
X2 5.7143
P 0.0168
2.2用药效果对比
实验组病患的错服例数为0例,错服率为0.0%,漏服例数为0例,漏服率为0.0%,对照组病患的错服例数为4例,错服率为20.00%,漏服例数为5例,漏服率为25.00%,数据对比有差异,见表2。

表2 用药效果对比(n,%)
3.讨论
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慢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其中该病的终身患病率约3.8%-8.4%,男性病患的整体预后与女性相比更好。

当病患或家属发现病患出现慢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应当及时进行及时治疗。

慢性期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系统疾病。

精神分裂症人数已高达四百万。

患病后会给病患以及病患的家庭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加上病患会因疾病受到外界的歧视,给病患的生活质量带来一定影响。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5]。

进一步控制病情。

为了验证其临床价值,本次选取我院病患进行调查研究,本次研究中采用心理护理服务的实验组病患较对照组存在明显优势,再一次验证了心理护理服务干预在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护理中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于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病患实施心理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邓红欣,樊凌姿,张勇.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1,38(01):46-49.
[2]王华侨,袁咏,董欣.氨磺必利和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处方药,2021,19(02):78-79.
[3]方英,李伟丽,冯燕,戴小燕.缓解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病耻感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21,19(04):560-563.
[4]杨艳芬,宋珈莹,张少珍.心理康复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3):195-197.
[5]杨素芳.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运动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02):108-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