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记忆档案资源体系的构建
云技术中数字档案资源共享与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
技术, 开发 基于 “ 元数 据 ” 访 问的分布 式
数 字 档 案数 据 访 问接 口, 实 现各 异 构 的
起 实 现 数 字档 案资 源 元数 据 管 理 ,
数 字 档案 资源 数 据与 “ 元 数 据 ”的相 互
转换, 在不 改 变现 有数 字 档 案资源 数 据
资源访 问接 口, 接 收应 用层 的请求 , 根 据 请 求的参 数 , 访 问下层 的云数据 , 返 回相
关“ 元数 据 ” 给应用层 ;( 2 )实现请求认 证 服务 : 针对 一个 服务请 求, 根据 请求 的 类 型、 应用程序具有 的权限、 所处的网络 环 境 等验 证请 求 的合法 性 ;( 3 ) 实 现安 全数据 传输服务: 对于 返回给应用程序 的 数据, 采用l 2 8 位数 据加密技 术对 数 据进 行 加密码 , 再进行 传输 ;( 4 ) 实现快 速资
实施 框架 。 。根据 这 些内容 , 搭 建 云平台 中档案资源 共享与管理 的基 础设 施结 构 体 系、资源存 储 系统 架构体 系和计 算 方 法、 资源管理安全 体系 、 资源共享服务与 应 用体系 。 这些 体系的构建 是对分布 在 异 地 环境 中数 字档 案资 源 , 集 群 在 云服
储 ”的数 字档 案资源 共享 与管理 系统 的
构建完整的云服务平台包括,( 1 ) 实
现数 字档案资源 的访 问服务 : 开发统一 的
数 据 标准 、元数 据 注册 系统 、 元 数 据 仓 储 系 统 、处 理 流 程 、 管理流程、 评 估 规 划、 数字签名、 加密、 过 程 管 理 等 技 术
| l 誊s l s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城建档案利用服务的时代使命、现实痛点与建设路径

98实践经纬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城建档案利用服务的时代使命、现实痛点与建设路径赵梓吟(无锡市建设工程管理服务中心、无锡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江苏无锡,214023)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对档案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文章以城建档案事业所肩负的时代使命为切入点,结合工作实际指出城建档案利用工作现存在制度供给落后、区域割据严重、数字化发展不均衡、主体建设弱化等现实痛点,提出加强城建档案管理系统化顶层设计、整体布局破解城建档案数智化转型困局、精准打造城建档案为民服务品牌、多维赋能全面提升城建档案社会地位等建设路径,以此推动城建档案利用服务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发展,在统筹中国式现代化城乡建设中提供智慧力量。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城建档案;档案利用;数智化转型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建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潜在的、有价值的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得以开发利用,为城乡建设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
[1]这些“潜在的、有价值的档案”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图纸等各种工程技术档案,是真实记载、诠释、再现中国社会变迁历史的最佳载体。
[2]在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中,推进城建档案利用服务现代化是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引擎,对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战略意义。
1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建档案利用服务的时代使命1.1 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国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功能提升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城建档案的收集齐全、规范管理、依法开放和有序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一,主动融入重大规划。
在推进、落实各级党委关于城市建设重大规划中发挥城建档案应有作用,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知识体系建设等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第二,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环境、资源利用等方面档案进行管理和数据分析,为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追溯和监督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施情况,推动城市化进程向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城建档案数字信息化管理模式论文

城建档案数字信息化管理模式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字信息成为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动力。
1949年到2013年,城市化飞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从10.6%到超过50%。
城市建设档案也是“城市的记忆”。
在不断前进的同时,也要将这些“城市的记忆”保存好,利用好。
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以上工作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城建档案管理能力和效率,进而提高城建档案机构的效益。
档案信息化就是要实现管理环节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档案利用的高效化以及决策的合理化。
关键词城建档案数字信息化管理模式现状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信息化建设理论1、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现代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对城建档案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传统手工处理档案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管理现状。
机械地以纸质版提供档案原件的方式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现在,需要将档案原件具有的各种信息综合分析出来,使纸上的繁杂的死信息得到活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信息系统是城建管理信息化的必要组成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活动中拥有着充满活力的未来前景,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使以往的档案分类、编码、检索等工作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周期比较长,需要录入的数据量比较大,这个系统中涉及的流程比较繁杂,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城建档案管理处于一个时刻变换的动态过程。
定时更新,掌握各种城建工程的信息,把握城建工程进展和收集所需的相关城建档案资料成为整个信息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
城建档案信息化和数字档案馆当今的信息技术已经使整个社会信息流通的基础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数字档案馆作为城市建设档案的保管基地,它实际上是见证并成就了数字化城市的发展,数字档案馆具备数字化管理能力,具备分析和处理档案的能力以及数据的传输能力,它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指导性的文件资料,提供了数字化信息的服务。
注重历史文化名城档案收集 丰富城建档案信息资源

化名城魅力 、突出时代特色 ,提升历史文化名城 品质 , 让 民众享受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 建设社会主义 是
文化强国的需要 ,对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建设和文
化建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 、注 重 历 史 文 化名 人 及 存 留遗 迹 档 案 的 收 集
成都作为一座 国家历史 文化 名城对祖 国和世 界文
案收集 ,加大历史文化名城的挖掘与保护力度 ,彰显文
代化 建设新颜。这对我们研究历史文化名城 ,传承优秀 民族文化无疑具有重大 的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对确保 成都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机延续 ,推动历史文化传承 与发展 ,更新塑造城市形象 ,增强城市魅力 ,提升城市 的整体品质 , 促进成都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
一
总之 ,现代城市是 动态发 展的 ,重视历史文化传
承和文化遗产保护及收集 ,塑造 、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 风貌特色 ,同样是城建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 内容 。成都 市城建档案工作要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
个时代的标志 ,尤其是 刃具厂量具大楼 、成发办公楼
和 _ 望塔已成为成都市的地标性建筑 ,是成都 工业文明
历史建筑是~座历史文化名城 的名片 ,是一 个时 期或一个时代文化风貌特色 的真实写照。我馆 以国家 、
料 ,更重要是传承优秀 的民族 文化 ,展示我 国独具一
格 的文化魅力。
省 、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其范围为依据 ,多方面收集
那些有历史价值 、能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建 筑档案 ,以及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特色的历史建筑 图文档
胜文图资料的搜寻与收藏 。其一 ,武侯祠因 “ 三国”而
闻名 于世 ,重 点 对武侯 祠 的 “ 、蜀 、吴 ”三 国历史 、 魏
《叩访档案》与“城市记忆工程”——你静静地走,慢慢看

有 直接 或 间接 联 系 的 现 象 加 以 分析 和 综 合 的随 笔 集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熟 为 生 ”提 供 了一 个 很 好 的案 例 。就 像 古 诗 “ 变 不
从珍 贵档案 收入博物 馆 、在文物 市场 上惨遭 流 失,
从 《 案 的悲 哀 》 到 《 出兰 台 》 ,作 者 无 不 从 圈 内 档 走 人 、 兰 台 人 的视 角 分 析 档 案 馆 出现 的 种 种 问题 、尴 尬 原 因及 其 出路 ,也 从 圈外 人 、 社 会 人 的视 角 分 析 档 案 馆 如 何 更 好地 开发 利 用 档 案 资源 和提 高社 会 的档 案 意 识 ,从 《 感悟 米 卢 和 他 的 “ 乐足 球 ” 》 中 ,作 者 快 “ 自然 联想 到 了档 案 ” ,思 索着 “ 如何 让 档 案 工 作 也 快 乐起 来 ,让 参 与 档 案 管 理 和 利用 的人 都 能充 分 享 受 档 案 的快 乐 ” ,并 提 出 : “ 宽档 案 服 务 功 能 是 ‘ 拓 快 乐 档 案 ’的 灵 魂 所 在 。 ” [ 从 《 普 通 人 “ 录 历 2 为 记
通常有不同的生活体验 ,只能通过外部来观察和倾听
以 了解 “ 内 人 ” 的行 为 和 想 法 。 “ 内人 ”和 “ 局 局 局 外 人 ” 的视 角 、表 述 、意 图并 不 是 完全 对 立 的 ,他 们 是相 对 的,真 正 的 “ 内人 ”是 不 存在 的 ,只 有 站 到 局
一
的活力 。 “ 文化 自觉”是我 国著名社会学家 费孝通 于
2从 “ 文化 觉醒 ”到 “ 文化 自觉”
近 年 来 , 档 案 部 门 的 自我 觉 醒 意 识 不 断 凸 显 , 如 , “ 市 记 忆 工 程 ” 的 开 展 、 档 案 服 务 民 生 的深 城 入 、 “ 个 体 系 ” 的推 广 ,等 等 。这 些 都 是档 案部 门 两 主 动 提 高 自身 服 务 能力 和 服 务 意 识 的 自我 觉醒 , “ 城 市 记 忆 工程 ” 的 开展 ,更 是 让 档 案 部 门从 文化 角度 不 断 反 省 、 不 断 突破 自我 。在 《 叩访 档 案 》 中 ,作 者 对
关于档案部门参与城乡一体化记忆工程的思考

2 4
一
定范 围 内 已对 一 些工 作 、 活动 、 乡面貌 进 行 了记 录 拍 子和 实物 档 案等 ,但 纸质 档 案在 数 量上 占有绝 对 的统 治 城
摄, 形成 了有一 定规 模 的档 案 资 源库 。 案部 门对档 案 具 地位 。在档 案 文 化功 能表 达 上 , 片 、 音 、 档 照 录 录像 、 电子 等 有 一 定 的挖掘 和 展 示 的技 能 , 办 的展 览 、 写 的编 研 材 档 案 具有 强 大 的视 觉冲 击 力和 感 召 力 ,这 是 文 字材 料 无 举 撰 料 重 温 了历 史 、 播 了文 化 。 同时 , 传 实施城 市 记 忆工 程 的 法 比拟 的。 案部 门在举 办 大 型档 案展 览 时 , 时 常遇 到 档 也 档 案 部 门在 实践 中也积 累 了一定 的经 验 , 记 忆 什 么 、 在 如 照 片 、 音 、 录 录像 档 案 偏 少 的 问题 , 时 不 得 不 临 时 补 拍 有
在 长 期 的档 案 管理 实践 中 ,档 案 部 门具 有 文书 ( 纸
的文 脉为 目的 , 对城 乡地理 状 况 、 自然 风光 、 人文 景观 、 具 质 )照片、 、 音像 、 电子 、 实物等各 种载体档 案的收集 、 整
有历史意义或正式列入文物保护范围的建筑物、名胜古 理 、 管 、 保 提供 利 用 等一 整 套 标 准 、 方法 、 术 和 经 验 , 技 具 迹、 民宅院落、 街区、 民间风俗、 手工艺技能、 民族服饰、 特 有安全保管档案资源的馆库条件 , 培养 了一批会管理 、 懂 色文化或商业街、 市容市貌 、 重点工程新旧对比等城 乡建 技 术 的档 案 人才 。按 照 《 片档 案管 理规 范 》 G / 照 ( BT 设中的面貌变化情况、 风俗 文化进行拍摄 , 建立、 抢救、 征 18 1 2 0 ) 规定 的 “ 录 本 地 区 地 理 概 貌 、 乡 建 12— 0 2 中 记 城
档案馆在承担城市记忆工程中的优势及实现

、
城 市 记 忆 工 程 及 其 意 义
城市 记忆是城 市形成 、 变迁 、 发展过程 中具有 保存价值
的历 史 记 录 。 城 市 记 忆 工 程 则 是 人 们 对 这 些 历史 记 录 以信 息 的形 式 加 以编 码 、 储 存和提取过 程的总称 , 也 可 以 说 是 从 构 建 城 市 记 忆 的视 角 , 对城市记忆档案资源进行整合、 激活、 再 现、 传 承 的 过 程 。① 其 起 源最 早可 以追 溯到 1 9 9 2年 联 合 国教 科 文 组 织 发 起 的世 界 记 忆 工 程 。 国 外对 城 市 记 忆 工程 的 实践
忆, 传承社 会文 明, 丰 富和 繁荣社会 主义文化都具 有非常深 远 的意义 。同时, 也揭示 出这是一项极为复杂长期 的系统工 程, 需要 文物、 文化、 社区等 多部门的积极参 与和相互合 作。 档案馆作 为集 中统一管理档案史料 的文化机构 , 在参与这项 工程 中有其得天独厚 的优势 。 二、 档案馆在城 市记忆 工程中的优 势 从 已经开展城市记忆工程 的城市来看 , 虽然主管的多是
务 探 索
档案馆在承担城市记忆工程中的优势及实现
■ 鬻{ 塞佳
摘
要: 随 着城 市记 忆工程的不 断深入 开展 , 档案馆在
此我 们 可 以看 出 , 档案部门 , 尤 其 是 档 案馆 , 在 城 市 记 忆 工程
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记忆工程 中的主导部 门地位 亦逐渐 凸显 。 本 文分析档案
自 己应 尽 的 义务 和 贡献 。
一
入 ,而大量城 市记忆 的搜集整理 以至分类鉴定直 到公布于 众, 这 个过 程需要专业 的人员参与其 中 , 这样 才会大大 降低 时耗和 不必要 的人 力物 力损耗。 档案工作人员具有无须 培训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基于江苏常州的实证研究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基于江苏常州的实证研究董长春高青倩2015年6月,常州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城市记忆,留住城市文脉”对于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和提升文化名城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在前期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常州“城市记忆”档案资源建设的成绩和不足,为常州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城市记忆”档案资源建设及“城市记忆工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
以特里·库克(Terry Cook)为代表的档案学者在对档案证据属性进行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档案的记忆属性,认为档案作为构建社会记忆、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和资源,是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的最真实表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城市在城市化的“大发展”与“大破坏”中“速生”与“速灭”,这种“建设性破坏”导致了“城市失忆”,造成了城市精神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淡化,“抢救城市记忆、保留城市脉络”已成当务之急,各地纷纷将城市记忆的保护与传承作为重要职责。
从2014年起,笔者主持的项目团队对常州辖区内的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的城市记忆相关文献资源展开了调查,本文在总结了常州“城市记忆”档案资源建设的成绩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思路及对策。
一、常州“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冯惠玲、张斌等认为城市记忆是对过去城市整体形象的认知和重构,其物化的载体就是城市记忆的历史记录,即在城市建设、管理、变迁、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
郭红解、邹伟农将“城市记忆”档案文献定义为:城市形成、变迁和发展中直接形成的对城市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的总称。
将“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分为城市概貌档案文献、城市管理档案文献、城市建设档案文献、城市活动档案文献四个部分。
城市概貌档案文献主要包括历史沿革、地域地貌、行政区划、人口、水文、气候等方面的档案文献;城市管理档案文献资源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和土地、房产管理档案文献,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管理档案文献,城市突发事件管理档案文献;城市建设档案文献主要指在城市规划、设计、施工、改建、维修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设计图、总平面图、建筑立面图、竣工图等档案文献;城市活动档案文献主要包括城市重大事件(时期)、纪念活动、重要会议、重要赛事、节庆活动、重要科研活动档案文献,城市“老字号”企业活动档案文献,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文献,城市名人档案、居民家庭档案文献。
关于用影像记录首都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思考

达 的轰鸣声中日渐消失,为客观真实地记录首都城 乡结 合部 的历史原貌 ,用影像记录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建设进 程 ,为后人 留存珍贵 的声像档 案资料 ,本馆针对这5 0 个重点村 的改造建设过程 ,进行了重点跟踪拍摄 ,形成 照片 1 6 0 0 余张 ,录像视频2 9 7 分钟 。内容涉及7 8 个 自然
设等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同时 ,也面临着复杂的人
口膨胀、交通拥堵 、环境污染、住 房紧缺以及社会管理 等问题 的挑战。目前 ,北京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使城市化进程 由数量型 向质量型转变 ,北京市委提 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 E l 号,
3 8 个位于中心城 ,中心城外囤约 1 2 个。按照部署 ,5 0
貌 ,改变了以往简单 的 “ 拿来主义 ”,变革了传统 的工
作理念和方式 ,丰富, t ] ; b n g g , 了城建档案馆的资源建设 , 为北京市城 乡规划建设行政管理部 I - - ]  ̄ D 领导决策提供 了
这5 0 个重点村的改造建设过程 ,我们从保存城市记忆的 角度出发 ,积极参与并启动实施城 乡一体化记忆工程 ,
用影像记录历史 、传承文明、拓展档案资源体系建设领 域。本文主要结合几年来对首都城 乡城市化建设进程工
珍贵 的影像资料 ,为城 乡结合部城市化建设进程留存 了
宝贵 的影像 成 长记忆 。
二、 加快建立抢救性拍摄城市记忆的长效机制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城 乡面貌 日新月异 ,
作的跟踪拍摄 ,谈谈用影像 留存城市记忆工程的实践与
一
、
主 动 记 录城 乡结 合 部 旧貌 刻 不 容 缓
2 0 0 9 年 ,北京市启动城乡结合部重点整治工作,重
“十四五”期间我国档案记忆工程的推进与思考

“十四五”期间我国档案记忆工程的推进与思考作者:王雨晴于英香来源:《北京档案》2024年第02期摘要:档案记忆能够建立起个体记忆与国家记忆之间的关联,对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结合国家和省级《“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有关档案记忆工程的内容,总结“十四五”期间国家和省级档案记忆工程建设概况,分析“十四五”期间我国档案记忆工程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构筑档案记忆资源库,实施档案记忆项目,创新档案利用服务,开发档案记忆资源,推进档案文献申遗,保护档案遗产安全。
从资源聚合、技术赋能、协同保护三方面对“十四五”期间我国档案记忆工程的推进措施做出思考。
关键词:“十四五”规划档案记忆记忆工程Abstract: Archival memory can es? 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 al memory and national memor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 ment of archival undertaking in our coun? try. Combining the contents of archival memory projects in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development plan of archival un? dertaking in the 14th Five- Year Pla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general situa? tion of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archival memory projects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analyzes the key tasks of China’s archival memory projects construction including the con? struction of archival memory resources bank,implementingarchivalmemory projects,innovatingarchivalutilization services, developing archival memory re? sources,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of ar? chival documents for world heritage, and protecting the safety of archival heritage. It has a deep thinking on the strategies of promoting China’s archival memory projects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re? source aggregation, technology empow? erment and collaborative protection.Keywords: The 14th Five-Year Plan; Archival memory; Memory project档案记忆在传承历史文脉、保护文化遗产、构建身份认同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它不仅影响档案事业的发展走向,更是我国文化事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在城市更新中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

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推进过程中,青岛市崂山区档案馆以张村河片区改造为契机,实施“城市记忆”工程,做好老物件、影像资料的留存工作,为崂山留下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同时加快推进崂山区民俗档案展示馆、文化艺术馆群选址筹建工作,延续城市文脉,让传统和现代融合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推动崂山区城市更新一路向未来。
实施“城市记忆”工程,做好档案保存记忆是城市的灵魂,也是一座城市走向未来的底气。
青岛市崂山区档案馆开展以保护“城市记忆”为目的,实施“城市记忆工程”,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以档案管理的方式进行城市记忆的保护,形成了规模化的实物档案库。
为了广开渠道征集资源,留住时代底色,崂山区档案馆制定了《档案征集工作办法(试行)》《捐赠档案资料收藏标准(暂行)》,重点征集生产用具、文化古籍、家居用品等12类老物件、老照片、老档案。
通过捐赠、寄存、复制留存、有偿购买等方式,第一时间走遍每个拆迁社区,抢征民俗老物件,在走街串巷广泛征集过程中,唤醒了社区群众、干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档案意识,自发在“抖音”平台广泛宣传,主动联系无偿捐赠,一些重要的非遗老物件包括孙家下庄舞龙、刘家下庄泥塑等得以进馆保存,避免了重要档案丢失。
先后征集拆迁社区的农用工具类、日用品类、文化教育用品类等各类实物档案2000余件,并对其进行了分类、登记造册。
扩大征集范围,及时跟进本地区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档案资料的征集工作。
征集社会照片1.6万余张,视频23G,这些都为建设崂山民俗档案展示馆积累了素材。
为了拓宽工作途径,填补馆藏空白,崂山区档案馆采用多部门联动的方式进行规模化征集,建立“馆际互通、区域共享、部门共建”的征集新模式。
对承担全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的责任部门和单位,按照重大工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留存影像记忆,随办结随归档、随归档随移交。
与崂山区文联建立“手拉手”合作征集机制,征集艺术类实物档案1000余件。
以“崂山十二景”“崂山百首古诗词”、村居村史、婚俗风情等为主题,文/臧先锋青岛市崂山区档案馆工作人员到李家下庄社区抢征老物件并指导村史馆建设。
中国“城市记忆工程”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述评

班等民俗文化的收集、
整理。
(三)编研精品力作
编研是
行资料汇编和出版著作,力图系统、全面、
深层次地构筑城市记忆。如“杭州记忆”推
出《杭州通鉴》
《清代杭城全图》
《百年经典
杭州》
《近代杭州图集》等 20 余种系列丛
是从构建城市记忆的
李仪
建设、发展中形成的各种与城市记忆有关
1
视角,
对城市不同时期、
不同行业或领域在
贾
■文 丽
展趋势
的档案资源,进行收集、加工、整合、开发、
发展变迁,引发全国各地“城市记忆工程”
建设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本文
1
结合具体案例拟对该工程的实施现状和发
曲绍燕
和建设理念的不断更新,
“ 城市记忆工程”
1
建设热潮。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徐方全
局通过摄影摄像的形式记录青岛市的历史
2
展现与传承的过程。 2002 年青岛市档案
[1]
中国﹃﹃城市记忆工程﹄﹄建设
现状与发展趋势述评 *
业 务 研 究
摘要:本文在对“城市记忆工程”建设
展趋势进行分析述评,
以期总结经验,
提供
参考与借鉴。
一、中国“城市记忆工程”建设、实施现状
等,面临残缺甚至“失忆”的危险,急需组织力量进行抢
救性记录。
(二)标准规范不一
虽然“城市记忆工程”开展良久,但至今尚未形成
(二)以开放合作、共建共享为导向
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 4 个方面:①采取大联合
大协作的方式,即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由档案部门牵
头,联合文化、城建、工商等部门合力共建。如“香港记
谈保存城市记忆背景下的城建档案工作

谈保存城市记忆背景下的城建档案工作作者:张卓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2期[摘要]城市记忆传承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探讨了城市记忆与城建档案的关系,并对保存城市记忆背景下如何开展城建档案工作提出了一些认识。
[关键词]城市记忆城建档案工作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伴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城市建设高速发展。
本来,每座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城市记忆,但在城市化的背景下,传统旧城格局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包袱,于是,一哄而起的旧城改造,城市新区的日益扩张,导致承载城市记忆的空间不断遭到面目全非的改造,各种“记忆”的“错位”与“失忆”造成人们曾经熟悉的城市家园感到不知所措。
同时,随着城市间竞争的加剧,许多城市又把城市特色的建构和历史街区的保护看作是创建差异化的城市识别系统,以求创造“城市注意力经济”。
因此,如何在城市的保护和建设之间求得平衡,是许多城市面对的一个难题。
面对脱胎换骨的城市建设,作为城市的档案部门,有责任保存保护好宝贵的城市记忆,使城市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
没有记忆的城市是可悲的城市。
近年来,各地的档案部门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都启动了城市记忆工程,将记录城市重大活动、城市变迁与抢救性收集城市记忆档案资源相结合,将城市记忆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并举,取得了显著成效。
由于城市记忆保存的面很广,因而一个城市的图书、文博、档案、史志等部门都参与其中,当然档案部门应是城市记忆保存的主力军,而城建档案部门又是保存城市记忆的排头兵。
一、城市记忆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注重大城市即省会级城市和具有特色的历史古城,轻视一些县级小城市。
城市记忆工程“重富轻贫”的现象还很严重,一些值得人们记忆的相对贫困的城市更值得加大工程投资的力度,这样才能建设一个完整、系统的城市记忆工程。
大城市注重的多是自己城区的城市记忆工程建设,真正全面的城市记忆还应涵盖城市周边的记忆,包括县城、小村镇等,以小积大,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城市记忆的完整内容。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创新的几点思考

国城建档案工作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已具备了相当规模,城建档案信息因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城市日常运转紧密相关,在我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其利用率之高、利用成绩之显著,堪称我国档案领域的热点。
但在国家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球一体化浪潮风起云涌的新形势下,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也出现了许多困难,面临着许多挑战,亟待创新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我国城建档案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
至今,全国660多个设市的城市中,已建立了近500个城建档案馆,区(县)城建档案室达1000多个,馆藏量在4000万卷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至2004年,全国各城建档案馆(室)共接待查阅利用5万人次,提供城建档案我一、我国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创新的几点思考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李文华[摘要]本文对我国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从体制、理论、技术、利用四个方面对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创新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提出了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想法,对目前我国城建档案工作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信息资源理论创新体制技术利用10269万卷(件),产生可测算的经济效益约7亿元。
整体上讲,一个由建设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级行政区域)组成的三级城建档案行政管理以及由市城建档案馆、区(县、市)城建档案室(馆)组成的两级城建档案实体管理的全国范围内的城建档案工作体系已经建立,并成为中国特色档案事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值得说明的是,从目前管理体制上讲,城建档案工作由建设行政部门管理,业务上接受档案行政部门的指导、监督,但也有个别城市开始探索城建档案工作直接由档案行政部门管理,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和困惑,因此城建档案管理体制也正处于一个新的探索和变革时期。
因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规模和行政管理归口划分有很大的不同,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内容和发展水平出现了很大差异。
关于城市记忆工程与档案馆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城市记忆工程与档案馆建设的几点思考南开区档案局赵松探讨“档案与城市文化”这一命题,城市记忆工程是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它让我们从城市文化建设出发,来推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新作为与新发展。
城市文化要推陈出新,走精品化的建设路线要求我们把城市档案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如何在档案馆建设的过程中整合开发城市记忆档案资源,值得档案工作者认真思索。
本文由城市记忆工程展开,从其意义和与档案工作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开展新时期档案馆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一、城市记忆工程产生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城市是一种文化现象,难以想象没有佛罗伦萨、布鲁塞尔和巴黎的欧洲是什么模样,没有西安、北京、南京这样的几朝古都怎样道出泱泱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没有记忆的城市是可悲的,注定在历史的进程中留不下自己的名字。
随着各地城市规划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小城市向大城市跨进,大城市向国际大都市迈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益完善,但是以此为代价的却是城市失去了永远无法复得的记忆,历史遗迹、名人故居、文化遗产就这样在拆而复建、建而复拆中变了味、走了形,甚至被不负责任的完全破坏。
“城市记忆”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现象的表述,失去记忆的城市需要我们去唤醒,还没有完全失去记忆的我们要加以保护。
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文化特点,将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作为城市记忆的基础,历史文化遗产就不会被当成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当我们想给下一代介绍自己这一代或上一代的城市记忆时,发现仅剩下的是回忆的空洞和文字的苍白,原始的特色的古老的多彩的事物已经荡然无存或者“物是人非”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千人一面、毫无特色、简单罗列的城市景观。
城市的历史是需要时间积淀的,人文的记忆却是越悠远才越有回味。
对于城市的把握无疑要从文化的脉络开始,当人们想去探索时却没有可探究的对象,那会是怎样的一种遗憾。
还好城市记忆工程的启动,不但让城市重新焕发了“自己”的魅力,同时也赋予了社会各界对城市记忆保护的责任感,同时也更加密切了城市记忆保护与档案部门工作的联系,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刻不容缓,档案工作者责无旁贷。
数据管理模式下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56 / 2021.0 5 必这朽丟
编研与利用 Compilation and Utilization
做 好 数 据 分 析 , 随 后 形 成 对 应 的 图 形 、 图 表 ,即数据 趋势图、数据立方 体 等 。在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时, 用户会表现出极强的主动性,并积极参与到数据分析 当 中 。在 整 合 档 案 数 据 信 息 资 源 时 ,也会使用到语义 分 析 技 术 ,根 据 对 应 的 词 条 开 展 整 合 工 作 ,保证用户 检 索 更 加 便 利 [3]。
管 理 档 案 信 息 时 ,需 要 加 强 安 全 管 理 力 度 ,重视公众 隐 私 ,避 免 出 现 信 息 泄 露 的 情 况 。档 案 管 理人 员 需 要 对档案云平台系统的安全性做出综合评价,如果发现 档案管理出现漏洞,那么就必须对档案信息进行隐私 保 护 与 安 全 管 理 。平 台 创 建 人 员 与 管 理 人 员 应 主 动 对 档 案 服 务 体 系 进 行 科 学 设 计 ,合 理 设 置 隐 私 问 题 ,提 高 访 问 权 限 ,并 形 成 有 效 的 隐 私 保 护 机 制 ,将创新的 管理技术加入其中,对档案数据信息保护层级进行完 善 ,降低档案信息受 损概率。
三.档案资源整合的主要方法
(一)完善档案管理机制 在 档 案 数 据 信 息 格 局 中 ,档 案 内容 有 着较 多 的 来 源 ,比如民生档案、城市记忆、非物质文化资源、网 络 资 源 等 。档 案 资 源 都 有 其 存 在 价 值 ,在管理与利用 时 需 要 将 有 针 对 性 的 管 理 机 制 加 入 其 中 ,形 成 公 平 、 公 正 、公 开 的 保 障 制 度 。在 对 制 定 政 策 时 ,需要考虑 到社会发展的情况。此 外 ,必须将其与党的十九大报 告 所 提 出 的 “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加强档案建设”之 理念结合起来,保证档案数据信息管理机制存在长效 性 ,并 打 造 全 新 的 共 享 模 式 , 由此创 新档案 资源 的传 播模式与获取模式,形成资源共享、流程管理的新模式。 (二)加强隐私保护 档案数据信息作为信息资源的一种,随着社会的 发 展 人 们 要 求 档 案 信 息 有 着 更 高 的 共 享 程 度 ,所以在
档案资源整合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立足大档案 , 全方位、 体的档案,尤其是对专业档案、科技 合主要是针对体制内档案资源,而对 的需求为导向,
档案和地方特色档案资源的接收和征 属于国家档案资源 一部分的体制外档 多渠道收集各种类型 的档案 ,使档案
集的力度远远不够。这种做法致使档 案资源很少涉及 ,如民营企业、外资 资源体系建设朝着多元化方 向发展 。 案馆 的馆藏资源总量虽然在上升,但 企业、家庭、个人、地方开发区、流 要避免有价值 的档案资源遗漏在 国家 仍处于匮乏状态 。档案资源整合 ,是 失海外的档案等 ,对于这一部分档案 档案资源体系之外,对此要将体制 内 实现档案满足社会公众的普遍需求以 资源,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 与体制外 的档案 资源整 合统一 起来, 及为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做出 这部分档案一直处在灰色领域 ,其中 有必要关注除国家政治性记忆主体之 更大的贡献的时代要求。2 0 0 8 年 国家 大部分档案 由于没有得到妥善保管而 外的社会力量形成的历史记录 ,尤其 档案局提出 “ 建立覆盖人 民群众 的档 遭到损毁,这对个人、企业甚至国家 是社会精英们的记忆主体和来 自草根
理体制 ,即由档案行政管理部 门和专 的力度 ,通过 资源整合,丰富馆藏 门 排时 ,应该在机制创新上寻求突破 , 业主管部 门相结合对专业档案实施管 类 ,实现档案多元化 ,建立能够满足 通过机制创新来拓展案信息资源 建设 理。这就导致在档案资源整合 的实践 社会各种需求及使档案社会效益充分 的空间。机制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一
律。只要总的方 向是有利于建立覆
监督” 。毫无疑 问城建档 案应 该有城 对档案资源体系的建设应统筹部署, 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为现代 建专业主管部 门集 中统一保管,但 目 从收集甚至是档案形成 的源头抓起 , 化建设提供档案支撑就合理可行 。
论体制外档案资源的构成与特点

作机构 既是政府机 构 ,又是党 的机构 。另外 ,在科 技档案 管理领 域 ,部分有垂 直管理职能 的中央 、国家机关 或大型
国有企业 集团和总公 司依然实行 的是 “ 条块结合 ,以块为
主 ,加强属地管理 ”的档案管理体制 。[ 2 ] 体制 内档案 资源是在传统档案管理体 制框 架下对档案 资源体 系的认识 ,它主要是指受 我国档案管理体 制规范和
以 “ 体制外 档案”为 主题精确搜索后 只有一篇论 文 ,文 中
明确提 出 : “ 体制外 档案资源是 随着经济社会 的发展变化 出现 的 ,一 方 面 ,是指 非计 划体 制 ,如 党政 机关 、群 团 组织 、事业单位 以外 的组织 、单 位和个人 ;另一方面 ,是
a chv es r ies r our es. c
Ke wor s: Ar hv s ma a men y t m ; c ie u sd h y t y d c ie n ge t se Arhv so t iet e s sem; t t y t s S a e s sem; iae n n ene p ie u i Pr t o — t r r nt v s s
关键词 :档案管理体制 ;体制外档案;国家体制 ;民办非企业单位
Ab ta t Arhv s r s u c so tie te s se i r lt et rhv sr s u c swi i te s se T e c n e tsmo e s rc : c ie e o re usd h y t m s ea i o a c ie e o re t n h y t m. h o c p r v h i
识体制外 档案资源 的内涵 ,须从我 国档案管理体制 中进行
建立名人档案 服务名城建设——扬州名人档案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全国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名人是扬州文化的重要代表,他们的档案是珍贵的社会文化遗产和重要的档案文化资源,也是城市记忆的重要构成部分。
近年来,扬州市档案馆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工作职责,将名人档案征集利用工作作为重要抓手,着力建立健全名人档案,取得了很好的征集利用成果。
一、树立“大征集”理念,名人档案馆藏初具规模目前,扬州市档案馆已具规模的名人档案有:“吴氏家族”档案1505件,扬州籍院士档案393件,扬州籍名人、名家书画作品档案500余件,国家级及部分重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1475件,副厅级离休干部档案3300余件,省以上劳模档案2000余件。
1.及时抢救性征集。
扬州市档案馆以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对散存于社会和个人手上的重要档案资料,抢抓时间归档。
梳理从扬州走出去的67位“两院”院士,将其个人成长资料、科研成果等征集进馆,既填补了名人档案的空白,更可励志后人。
其中,中科院资深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把毕生所存的各种资料倾囊捐赠。
对年龄大的离退休干部,尤其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干部,档案馆抢抓时间征集其档案并开展口述档案录制。
其中,为百岁抗战老兵张志清录制的口述档案,讲述了他参加抗战的历史,获得“2015年扬州最佳社会表情奖”;为90岁高龄的离休干部、原苏北治淮指挥部团委组织部副部长严汉儒等一批高龄离退休老干部录制的口述档案,保存下众多珍贵史料。
2.创新规模化征集。
2016年,扬州市档案馆与市委老干部局合作,规模化征集到老干部(副厅级以上退休干部或享受副厅级待遇的离休干部)档案1150余件。
2017年,与扬州市文联合作无偿征集到扬州籍“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111幅,接收扬州市政协移交的171件书法作品,其中有郭沫若题词、戈湘岚作画的《骏马图》及赵朴初的书法等珍品。
2018年,与扬州市总工会联合征集到省以上劳模档案2067件,其中有1959年全国劳模王广庆、缪炳芳的劳模奖章、奖状、任命书等共计数十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基于档案化保护的传统村落数字记忆建构:内涵、路径与案例应用

基于档案化保护的传统村落数字记忆建构:内涵、路径与案例应用*马林青 1,2,3,4(1.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100872;2.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北京,100872;3.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72;4.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北京,100872)摘 要: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和“活化石”,在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背景下,建设数字形态的传统村落文化记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文章在对传统村落数字记忆建构及传统村落档案化保护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档案化保护的传统村落数字记忆建构路径,并以台州古村落数字记忆建设项目为例,对该路径的应用情况进行说明,以期深化对数字记忆建构方法的认识,为档案部门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开展传统村落档案资源建设和深度开发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传统村落;数字记忆;档案化保护;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古村落分类号:G273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emory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Based on Archival Conservation:Connotation, Path and Case ApplicationMa Linqing1,2,3,4( 1. School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2. Research Center for Digital Humanities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3. Archival Undertakings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4.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Abstract: Traditional villages are the "gene pool" and "living fossil"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Digitization Strategy,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establish the digital form of cultural memorie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digital memory development and traditional villages archival protec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path of digital memory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based on archival protection, and illu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path with the example of Taizhou ancient village digital memory development project. 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gital memory development method and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archival departments to use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to carry 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 archival resources and the in-depth u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m.Key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s; Digital Memory; Archival Protection; Development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Ancient Villages1 引 言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被誉为中华文明的“基因库”和“活化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档案管理部门的迫切任务。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
2 4
I 档 苑论 坛 Fra bibliotek件亲历 者的讲述 ……人生如 白驹过 隙,有 多少城 市记忆,不
和对外统一服务 门户 。其 中,城市记忆档 案信 息网站是对外 服务 的门户 ,利用城市记忆档案资源数据库,充分 发掘城市
录,具有历史再现性 ,档案管理部 门具有传承城市历史记忆
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 化,但 同时城 市的历史文化也在
的功能。构建城市记忆档 案资源体 系一方面有利于将城市记 忆档案收集得更加完整, 使城市记忆变得更有条理、更清晰 , 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 ; 另一方 面通 过加 强对城市记忆档案 资 源 的整体开发利用 ,可 以充分发挥档案管理部门的职 能,更
好地为城 市建设发展服务。
不断消逝 ,城市记忆正在 日 渐 变得模糊 。自 2 0 0 2 年以来 ,已
有5 0多个大 中小城市相继推出 “ 城市记忆 工程 ”项 目,对保 护城市历 史文化起到 了积极的作用。但大 多数城市记忆工程 的开展还存在纵深度不足 、 缺乏系统性、 成效不显著等问题 , 所 以,笔者认为应 该将城 市记忆 工程提升 到城 市记忆档案 资 源体系的构建上来 。
非遗 ,包括古遗址 、古墓葬、古建筑、石刻 和壁 画、近代现
、
构建城市记忆档案资源体系的内涵
古往今来 ,一座城市承载着 不知 多少包罗万象的浩瀚记 忆 ,档案部 门开展城市记忆工程 1 0多年来,各有各 的理解和 做法 。据调研统计,多数档案部门都是从记录城市面貌和档
案资源建设两方面着手开展工程。笔者提 出构 建城 市记忆档
谓城市记忆 ,实际上就是人对城市历史的记忆 ,因此 ,追寻
城市记忆就要从人 的回忆入手。收集 民间材料和 口述档案是
务之急。而构建城 市记忆档 案资源体 系正是保护和 弘扬城市
历史文化 的重要途径。
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方法,我们 想了解一座老建筑背后
的故事 ,需要走访它的拥有者或居住者 ; 想了解一种 习俗 , 必须采访它 的传承者 : 想 了解一个重要事件,莫过 于倾 听事
的档案就 是城 市记忆档案 。从对一座城市的发展重要性来考 虑,城 市记忆档案 的内容应该包括 : 城市的物质文化遗产和
非物 质文化遗 产 ( 以下简称 “ 非遗 ” ) ;各个时期城市建设发 展的风貌 和形 态 ; 城市发展过程 中各行各业 的重要人物 、活 动和 事件 等。构建城市记忆档案 资源体系就是对城市记忆档 案资源的收集 、整理、保管和开发利用进行整体建设 。
是 随着历 史知情 者和当事人的年老逝去而最终烟消云散? ! 所 以,收集 民间材料和 口述档案的工作刻不容缓 。
4 .向市外收集散失档案资料 。一个城市的记忆档案资源
一
的历史文化 内涵, 通过文字、图片和现代 多媒体技术的结合 ,
生 动 形 象地 展 现 城 市记 忆 。
般大 部分 都存 在于该市的市域范围内,也有一 些散佚在 市
一
三、构建城市记忆档案资源体系的方法
( 一 )开展城市记忆档案资源的收集 1 .拍摄城 市现状风貌 。声像档案 以其形象生动性能 最 直观地反映城市历史, 能勾起人们最真切 的城市回忆 , 因此 , 主动拍摄城市现状风貌 ,用照片与录像 留住 城市记忆 是收集 工作 中的重要 内容 。其一,拍摄城市现存的物质文化遗产 和
二、 构建城市记忆档案资源体系的意义
1 . 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有人说,一个城市的高度,不
在于城市建筑物有多高,而在 于城 市的文化底 蕴有 多深 。一 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就是它的文脉 和根 。历史文化既是现代城 市发展的动力源泉和重要支撑,也是城 市综合竞争 力的核心 要素。因此,保护和 弘扬历 史文化 已成为现代城市 发展 的当
在民间的反映城 市过去历史 的档案材料非常多 ,而且多数属
于个人收藏,通常 由于个人保护 意识不强 ,往往会导致一些 珍贵历史档案材料损毁或散 失,因此需要抓紧开展对城市历 史档案材料 的征集 。通过调研拟 定征集的专题 内容和范 围 ; 争取专项资金,以有偿 征集 为主 ; 通过报纸 、电视、网络等 媒介广泛发布征集信息,引起广大 市民的关注和参 与 ; 主动 走访一些年老的干部、专家、艺人 、摄影师和收藏家等 ,动 员其参与征集或捐赠活动。老照片是城 市记忆最形 象、最典 型的写照 , 城市老照片是档案征集活动 中最常见的一种专题 。 3 .收集 民间材 料和 口述档案 。城 市是无法记忆的 ,所
首先构建城市记忆档案资源体系关乎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只有通过政府立项和市重要领导亲手抓落实才能确保充足的资金投入和有力的推行
档 苑 论 坛
论城市记忆档案资源体 系的构建
文 /莫 理 生
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城 市建设 日新月异,成就辉煌 ,城
2 .开展 档案编研工作 。档案编研是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的主要手段 , 在丰富 了馆藏后 , 我们要大力开展编研 工作 , “ 激
外其它地方 。 例如在行政上 曾管辖 过该市的省会城市或中央、
案资源体系 ,一方面是想从档案工作的角度来理清 城市记忆
工程 的内涵 : 另一方面是希望城市记忆工程能有更加全面和
代重要 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 ,以及 口头传统、 表演 艺术、礼仪 习俗 、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遗 内容。其二, 拍摄 当前城 市在市政基础 设施 、交通、建筑、园林和 绿化等 方面 的建 设现状 ,以及整体城市形态 。其三,拍摄城 市当前 在政 治、经济 、文化、体育等方面发生的重大活动和事件, 以及 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 。 2 . 对反映城市过去历史的档案材料进行广泛征集 。散落
深入 的开展 。城市记忆包括两方面 内容,一是过去历史 :二 是现状风貌 。现状风貌转眼就会过去 ,成为历史,而且现状 风貌 中有些 东西凝 聚了城市过去历史 ,一直保存或传承至今 的,比如 文物 、历史建筑、 民俗风情等,这是城市记忆中特 别重要 的部分 。由此可 以说 ,记载城市过去历史和现状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