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武术教育实施策略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ANGDAIJIAOYANLUNCONG
2016年08月
小学校本武术教育实施策略的思考
余林霞
(福建省浦城县和平小学福建南平353400)
武术作为中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灵活的校本方式开展教育,是实现广泛性教育、普及性传承和锻炼小学生健康体质的有机统一。
在现行的体育学科教育体制内,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绩效、稳定提高小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方式。
本文据此展开研究,以期为培养小学生良好体育习惯和体育意识做出贡献。
一、小学校本武术类型
根据小学生身心成长的阶段,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武术类型是避免意外伤害和负荷过犹不及的重要保障。
1.武术套路类
徒手或运用相对简单器械的武术套路,一直以来是实现小学生通过各种武侠电影、电视剧和武侠动漫的欣赏中,所萌发的武侠梦想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运用比较多的有:少林长拳、太极拳、南拳等,器械类的主要以少林棍为主。
通过这类学习,小学生能训练基本的力量、耐力、柔韧性、稳定性与肢体协调性等,使他们以更加灵活、健康与稳健的肢体反应,去开展各种兴趣的体育活动或运动等,以全面支持他们的基本体能训练。
2.武术体操类
以《旭日东升》和《英雄少年》为代表的武术体操,既融入了各种武术门派的基本功动作技能,也按照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实际做出创新的编排和整合,使中小学生在缓解长时间坐立导致的各种疲劳的基础上,能全面地训练各个肢体部位。
因此,武术体操作为现代体操和传统武术的结晶载体之一,随着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和中小学生成长的需求变化,也按照其自身的规律不断吸收各种武术技能动作,为培养小学生的运动热情、体育习惯做出创新探索。
3.武术表演项目类
比较适合小学生的有:太极拳、太极扇、太极剑、太极舞、少林棍、双节棍与跆拳道等。
需要相关教师或武术教练在打破原有套路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年龄、悟性、身体素质与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等,进行全新地编排和组织,在保留基本的武术技能动作和强身健体的功能的同时,使其具有观赏性的美感和激情。
由于此类项目具有较强的表率作用,学校或教师可以组织专门的兴趣小组或特长小组,以这些学生的优美技能、健康体质和健美身材作为榜样,引导其他小学生开展更加积极地武术学习和训练活动。
二、小学校本武术教育实施策略
在保障小学阶段教育体制内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选择灵性、巧妙的教学策略,是事半功倍的教学追求路径之一。
1.地方武术协会教学策略
学校在辖区内或所属行政区域内,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武术协会成员,到学校开展相对专业的武术教学,是保持武术本质和激发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举措之一。
实施方式有:(1)邀请性教学。
在协调好教育教学时间的情况下,邀请相关协会成
员到学校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
这些人员作为临时聘请的教师,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对学生开展武术教学和训练活动。
(2)社会性教学。
即学校有组织地组织和带领小学生到特定的社会场地或社会机构等,开展武术学习和训练的教学形式。
如跆拳道培训机构、咏春拳培训机构,以及立交桥下、公园、广场等地方的武术健身爱好者等,向他们开展暂时性或持续性的武术学习活动。
根据术业有专攻的规律,学校或相关教师按照学校规划或计划,以及教师个人的学期或学年教学计划等,组织任教班级或年级的小学生开展某种项目的学习和训练活动,以确保小学生真正地能学习和熟练地掌握某种武术项目,避免蜻蜓点水的浅尝辄止。
2.兴趣小组教学策略
学校根据小学生的要求组建武术兴趣小组,有专门的教师利用专门的时间,对特定数量的小学生开展教学和训练活动。
由于小学生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间,尤其低年级小学生的身体处在可塑最强的阶段,教师可以按照低年级、中年级与高年级的区别,组织具有身心共性特点的兴趣小组,以保障教育教学的高质量。
按照武术活动的基本体能规律,实际的分组和教学实施中,即使是相同的武术套路教学,也把小学生的年龄与负荷结合起来,避免造成负荷较大的身体伤害。
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武术基本功训练的时间与强度,对低年级小学生显然每天或每周训练的总时间要短一些,既保障他们基本的学习时间,也确保他们达标性的运动时间长度;同理,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在时间、强度等负荷要求,要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身体的成长而增加。
3.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策略
学校或教师直接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如某种武术项目的专业教学FLASH、武术教学的视频、武术表演的视频,以及武术套路表演的影视资料片段等,让小学生在观看、欣赏开展学习活动。
由于此类实施,具有精细化、重复化与重点放大化的功能,小学生在武术项目的学习中可以根据学习表现和需求,对相关武术套路甚至某个分解技能动作等,进行反复地强化学习和教育活动,既保障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运用,也为小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开展小学生武术教学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学校及其教师要积极地克服一切困难,创造武术学习和训练的文化氛围,使小学生在武侠梦想的引导下、在动作明星的感召下,积极地开展武术训练以强身健体。
【参考文献】
[1]韩通国.武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体育时空,2015(11).
[2]黄磊.传统武术进入小学体育课堂的新思考[J].田径,2016(03).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小学校本武术教育是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和传统体育教学的最佳结合方式。
研究认为,小
学学校及其体育教师或相关教师,运用武术兴趣教学与武术选修课教学的策略,对小学生开展兴趣武术套路、武术体操和武术
表演项目教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个性健身能力。
【关键词】武术教育校本教学小学体育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517(2016)08-0109-01
体育美育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