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K6、KLK10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LK6、KLK10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吕洋;李凤玉;任君旭;刘博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卷),期】2014(0)20
【摘要】目的:探讨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家族成员KLK6及KLK10蛋白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方法采用 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7例结直肠腺癌、21例结直肠腺瘤及11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KLK6及KLK10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结果 KLK6及KLK10在结直肠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52.6%(30/57)和66.7%(38/57),在结直肠腺瘤的阳性率分别为33.3%(7/21)和38.1%(8/21),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为9.1%(1/11)和27.3%(3/11)。

KLK6及KLK10在结直肠腺癌、结直肠腺瘤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均具有显著差异( P均<0.05)。

KLK6及 KLK10的表达均与患者的 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情况相关( P均<0.05)。

KLK6还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P=0.015)。

KLK6及KLK10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呈正相关(r=0.745,P=0.000)。

KLK10在 KLK6阳性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KLK6阴性组中的表达。

结论 KLK6及KLK10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并与结直肠癌的转移相关,可作为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辅助判断患者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总页数】3页(P5692-5694)
【作者】吕洋;李凤玉;任君旭;刘博
【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基础医学院组胚教研室,河北张家口 075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肿瘤内科;河北北方学院基础医学院组胚教研室,河北张家口075000;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
【相关文献】
1.Hsa-miR-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J], 龙启强;陶志坚;韩建波;赵亮;易永祥
2.KLK10与TFF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J], 吕洋;刘博;李秀娟;王哲
3.脑特异性新生血管抑制因子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J], 魏建昌;胡鹤;王强;陈转鹏;杨平;张通;曹杰
4.结直肠癌组织中核运转蛋白KPNA2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J], 马春艳
5.miRNA-486-3p和BIK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J], 冯莉;刘妍;荆丽;韩晶;张雪;刘义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