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高一全册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对市爱好阳光实验学校衡第三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
一、〔此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点燃1.〔3分〕〔2021春•校级期中〕奥运会开幕式在李宁点燃鸟巢主火炬时到达.奥运火炬采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其燃烧时发生反的化学方程式为
C3H8+5O 2 3CO2+4H2O.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火炬燃烧时化学能只转化为热能
B.所有的燃烧反都会释放热量
C.1 mol C3H8和5 mol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3 mol CO2和4 mol 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丙烷完全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故丙烷为环保型燃料
2.〔3分〕〔2021•区校级模拟〕一条件下,可逆反2A B+3C,在以下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的是〔〕
正反速率逆反速率
A v〔A〕=2mol/〔L•min〕v〔B〕=2mol/〔L•min〕
B v〔A〕=2mol/〔L•min〕v〔C〕=2mol/〔L•min〕
C v〔A〕=1mol/〔L•min〕v〔B〕=2mol/〔L•min〕
D v〔A〕=1mol/〔L•min〕v〔C〕=mol/〔L•min〕
A.A B.B C.C D.D
3.〔3分〕〔2021春•校级期末〕以下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CH3CH2CH3和CH3CH2CH2CH3
B.H2NCH2COOH和CH3CH2NO2
C.CH3CH2COOH和CH3COOCH2CH3
D.CH2=CHCH2CH3和CH2=CHCH=CH24.〔3分〕〔2021•校级学业考试〕对于反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放热反中,反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断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一是吸热反
D.氧化反均为吸热反
5.〔3分〕〔2021•校级模拟〕下面操作可以实现目的是〔〕
A.鸡蛋白溶液中,参加浓的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参加水后沉淀不溶解
B.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C.取样灼烧,可以鉴别某白色纺织品是棉织品还是羊毛制品
D.取少量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后,再参加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且加热,观察现象,判断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6.〔3分〕〔2021•一模〕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如图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两烧杯中铜片外表均无气泡产生
B.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酸性减小
D.甲、乙溶液均变蓝
7.〔3分〕〔2021•校级四模〕可逆反:2NO2⇌2NO+O2在固体积密闭容器中反,到达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
8.〔3分〕〔2021秋•期末〕右图为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以下关于该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向a试管中先参加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参加乙醇,再加冰醋酸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C.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反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9.〔3分〕〔2021春•期末〕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该物质不有的化学性质是〔〕
①可燃烧②可跟溴加成;③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④可跟NaHCO3溶液反;⑤可跟NaOH溶液反;⑥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A.①③B.③⑥C.④⑤D.⑥
10.〔3分〕〔2021春•校级月考〕关于给的原电池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铜片作正极,锌片作负极
B.该电池工作时,锌失电子变为Zn2+进入溶液
C.该电池工作时,电子由锌片流向铜片
D.该电池工作时,H+在锌片上得电子被复原生成H2逸出
11.〔3分〕〔2021春•校级月考〕现有如下各种说法:①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一形成离子键;②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力;③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④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过程是H2、Cl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原子、Cl原子,而后H原子、Cl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②B.都不正确C.①②④D.①
12.〔3分〕〔2021春•县校级期中〕如图是可逆反X2+3Y2⇌2Z2在反过程中的反速率〔Ʋ〕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t1时,只有正方向反
B.t2时,反到达限度
C.t2﹣t3,反不再发生
D.t2﹣t3,各物质的浓度还在发生变化
13.〔3分〕〔2021春•校级期末〕以下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时〔〕
A.CaCl2和Na2S B.Na2O和Na2O2C.CO2和CaO D.HCl和NaOH
14.〔3分〕〔2021•〕对于化学反3W〔g〕+2X〔g〕=4Y〔g〕+3Z〔g〕,以下反速率关系中,正确的选项是〔〕
A.v〔W〕=3v〔Z〕B.2v〔X〕=3v〔Z〕C.2v〔X〕=v〔Y〕D.3v〔W〕=2v〔X〕
15.〔3分〕〔2021•一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绿色荧光蛋白质的发现和研究方面做出奉献的家.绿色荧光蛋白质不能发生水解
B.
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分子结构见图,它是一种的蛋白质
C.乙酸与乙醇在一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参加浓H2SO4有利于酯化反的进行
D.工业上,分馏可以得到乙烯,因此,上已将乙烯的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化工开展水平的标志
16.〔3分〕〔2021春•校级月考〕以下的失败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步骤造成的是〔〕
①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参加稀硫酸供热制乙酸乙酯
②将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外表变黑的Cu丝冷却后插入乙醇中,Cu丝外表仍是黑色
③要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得到枯燥纯洁的甲烷,将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过溴水
④做葡萄糖的复原性时,当参加制的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溶液后,未出现沉淀
⑤检验淀粉已经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参加制氢氧化铜溶液后未析出现砖沉淀.
A.①④⑤B.①③④⑤C.③④⑤D.④⑤
二、〔此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7.〔10分〕〔2021春•校级月考〕现有A、B、C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与C的质子数之和为27,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5;0.9g单质B 与足量盐酸反,收集到气体1.12L〔状况〕.请答复以下问题:
〔1〕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A、B、C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的水化物酸性渐强、碱性渐弱的顺序是〔写化学式〕
〔3〕A、B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的水化物之间可以发生反,其离子方程式为
〔4〕将B单质与石墨按右图装置连接,石墨电极的名称为;另一电极反式为:.18.〔14分〕〔2021春•期末〕:A是裂解气的主要成份,能使溴水褪色;A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化工水平.现以A 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及高分子化合物E,其合成路线如下图:请答复以下问题:
〔1〕写出A的电子式.
〔2〕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3〕写出E的结构简式.
〔4〕写出以下反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类型:
①反类型;
②反类型.
19.〔14分〕〔2021春•校级月考〕某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溶液反可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Ca〔ClO〕
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该组学生针对上述反设计如下装置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
〔1〕每生成1mol Cl2,上述化学反中转移的电子个数为〔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2〕该中A处可选用装置〔填写甲.乙.丙或丁〕.室通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写出该反的离子方程式.
〔3〕装置B中发生反的离子方程式为.
〔4〕装置C中的现象为
〔5〕装置E中的试剂是〔任填一种适宜试剂的名称〕,其作用是.
20.〔14分〕〔2021春•校级月考〕如图在试管先参加2mL 95%的乙醇,再参加2克无水乙酸,充分摇匀,并在摇动下缓缓参加2mL浓硫酸,冷却后,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在铁架台上,在试管乙中参加5ml 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试管甲小火加热3~5min后,改用大火加热,当观察到左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试答复: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本反开始时用小火加热的原因是;〔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乙醇的沸点为78.5℃;乙酸的沸点为117.9℃〕
〔3〕试管参加浓硫酸的目的是
〔4〕该中长导不伸入试管乙的溶液中,原因是
〔5〕试管乙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6〕写出试管发生反的化学方程式
〔7〕生成乙酸乙酯的反是可逆反,反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一段时间后,就到达了该反的限度,也即到达化学平衡状态.以下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已到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的速率与逆反的速率相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某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6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此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点燃1.〔3分〕〔2021春•校级期中〕奥运会开幕式在李宁点燃鸟巢主火炬时到达.奥运火炬采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其燃烧时发生反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 3CO2+4H2O.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火炬燃烧时化学能只转化为热能
B.所有的燃烧反都会释放热量
C.1 mol C3H8和5 mol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3 mol CO2和4 mol 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丙烷完全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故丙烷为环保型燃料

点:
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吸热反和放热反;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析:
所有发光发热的氧化复原反都叫做燃烧,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
一个化学反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所
有的燃烧反都是放热反.丙烷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无污染.

答:
解:A.火炬燃烧时,不仅发热,而且发光.所以火炬燃烧时,化学能不仅转化为热
能,还转化为光能其它形式的能,故A错误;
B.燃烧反是指:混合物中的可燃成分急剧与氧反形成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和强烈的光
的过程,故B正确;
C.根据能量守恒律,如果反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在反中
有一能量转变为热能的形式释放,这就是放热反.所有的燃烧反都是放热反.丙烷
的燃烧是放热反.所以1molC3H8和5mol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3molCO2和4molH2O所
具有的总能量,故C正确;
D.丙烷完全燃烧C3H8+5O23CO2+4H2O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无污染,故丙
烷为环保型燃料,故D正确.
应选A.
点此题考查了化学能与热能,化学反常伴有发光、发热现象,理清化学反中,能量转
评:化有多种形式,掌握化学反放热的本质,是解题的关键.
2.〔3分〕〔2021•区校级模拟〕一条件下,可逆反2A B+3C,在以下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的是〔〕
正反速率逆反速率
A v〔A〕=2mol/〔L•min〕v〔B〕=2mol/〔L•min〕
B v〔A〕=2mol/〔L•min〕v〔C〕=2mol/〔L•min〕
C v〔A〕=1mol/〔L•min〕v〔B〕=2mol/〔L•min〕
D v〔A〕=1mol/〔L•min〕v〔C〕=mol/〔L•min〕
A.A B.B C.C D.D

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题:
化学平衡专题.

析:
化学反到达平衡时,同一物质的正逆反速率相,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化学反到达平衡时,同一物质的正逆反速率相.
A、A物质的正逆反速率相,所以该反到达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同一反中,各物质的反速率之比于计量数之比,C物质的逆反速率是2mol/
〔L.min〕,A 的逆反速率为mol/〔L.min〕,A的正反速率为2mol/〔L.min〕,
所以A的正逆反速率不,故B错误.
C、同一反中,各物质的反速率之比于计量数之比,B物质的逆反速率是2 mol/
〔L.min〕,A的逆反速率为4mol/〔L.min〕,A的正反速率为1mol/〔L.min〕,
所以A的正逆反速率不,故C错误.
D、同一反中,各物质的反速率之比于计量数之比,C物质的逆反速率是 mol/
〔L.min〕,A的逆反速率为1mol/〔L.min〕,A的正反速率为1mol/〔L.min〕,
所以A的正逆反速率相,故D正确.
应选AD.

评:
此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正逆反速率相是指同一物质的
正逆反速率相.
3.〔3分〕〔2021春•校级期末〕以下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CH3CH2CH3和CH3CH2CH2CH3
B.H2NCH2COOH和CH3CH2NO2
C.CH3CH2COOH和CH3COOCH2CH3
D.CH2=CHCH2CH3和CH2=CHCH=CH2

点:
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题:
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

析:
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答:
解:A、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结构相似,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为同系
物,故A错误;
B、分子式相同,含有不同的官能团,为种类异构,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正
确;
C、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应选B.

评:
此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同分异构体涉及碳链异构、位置异
构、官能团异构,注意几“同〞比拟.
4.〔3分〕〔2021•校级学业考试〕对于反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放热反中,反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断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一是吸热反
D.氧化反均为吸热反

点:
吸热反和放热反;化学反中能量转化的原因.专
题:
化学反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反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放热;
B、旧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C、吸热反不一需要加热热才发生,加热才能发生的反不一是吸热反;
D、有的氧化反放热有的吸热.
解答:解:A、大当反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是放热反,故A正确;
B、断学键的过程会吸收能量,故B错误;
C、吸热反不一需要加热热才发生,如氯化铵和十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就是吸热的,加热才能发生的反不一是吸热反,如铝热反,故C错误;
D、食物的腐败变质是氧化反,该过程是放热的,故D错误.
应选A.

评:
此题考查学生吸热反和放热反的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答复,难度不大.5.〔3分〕〔2021•校级模拟〕下面操作可以实现目的是〔〕A.鸡蛋白溶液中,参加浓的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参加水后沉淀不溶解
B.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C.取样灼烧,可以鉴别某白色纺织品是棉织品还是羊毛制品
D.取少量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后,再参加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且加热,观察现象,判断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考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蔗糖、麦芽糖简介;食点:物中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的检验.

题:
糖类与蛋白质专题.

析:
A.鸡蛋白溶液中,参加浓的硫酸铵溶液发生盐析,参加水后沉淀溶解;
B.SO2具有复原性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C.灼烧蛋白质制品能闻到有烧焦羽毛气味;
D.先参加氢氧化钠至溶液呈碱性,再参加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答:
解:A.鸡蛋白溶液中,参加浓的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参加水后沉淀溶解,故A
错误;
B.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因为SO2具有复原性,故B错误;
C.羊毛是蛋白质,灼烧羊毛制品能闻到有烧焦羽毛气味,故C正确;
D.少量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后,先参加氢氧化钠至溶液呈碱性,再
参加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且加热,观察现象,判断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是否含有
葡萄糖,故D错误.
应选C.

评:
此题考查蛋白质的性质,葡萄糖的检验,难度不大,注意利用发生的化学反及反的
不同,相关概念的区别来解答.
6.〔3分〕〔2021•一模〕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如图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两烧杯中铜片外表均无气泡产生
B.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酸性减小
D.甲、乙溶液均变蓝

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电化学专题.
题:
分析:形成铜锌原电池,锌作负极,失电子,铜作正极,H+在铜极上得电子,生成H2,总反式为:Zn+H2SO4=ZnSO4+H2↑.乙装置中只是锌片与稀硫酸间发生了置换反:
Zn+H2SO4=ZnSO4+H2↑,以此进行分析.
解答:解:A、形成铜锌原电池,锌作负极,失电子,铜作正极,H+在铜极上得电子,生成H2,所以铜片外表有气泡产生,故A错误;
B、乙中不构成原电池,铜片不是电极,故B错误;
C、铜片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乙中锌和稀硫酸发生置换反生成氢气,所以两烧杯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均减小,故C正确;
D、甲、乙装置中铜都不参加反,所以甲、乙溶液都不变蓝,故D错误;
应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置换反和原电池的有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原电池的组成条件的工作原理.
7.〔3分〕〔2021•校级四模〕可逆反:2NO2⇌2NO+O2在固体积密闭容器中反,到达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

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化学平衡专题.题:

析:
从平衡状态的两个重要特征上判断:〔1〕v〔正〕=v〔逆〕,〔2〕混合物中各组分
的百分含量不变.

答:
解:此题列出了判断可逆反是否到达平衡状态的各种可能情况,从平衡状态的两个
重要特征上判断〔1〕v〔正〕=v〔逆〕,〔2〕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变.①
符合特征〔1〕;②表示的都是正反方向;③说明了反中各物质的转化量的关系;④NO2
是红棕色气体,颜色不变时说明NO2的浓度保持不变,符合特征〔2〕;⑤中假设是条
件,那么ρ始终不变;假设恒压条件,那么ρ随反而变;⑥也说明符合特征
〔2〕.故①④⑥能说明是否到达平衡状态.
应选A.

评:
此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注意分析时要学方程式的反特征判断,平衡状态的
本质时正逆反速率相.
8.〔3分〕〔2021秋•期末〕右图为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以下关于该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向a试管中先参加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参加乙醇,再加冰醋酸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C.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反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点:
乙酸乙酯的制取.

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析:
A、浓硫酸密度大,将浓硫酸参加到乙醇中,以防酸液飞溅,乙酸易挥发,冷却后再
参加乙酸;
B、a试管受热不均,试管b中的导管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
C、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
D、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和乙酸、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解答:解:A、配制混合液时先参加一量的乙醇,然后边振荡边参加浓硫酸,冷却后再参加冰醋酸,故A错误;
B、a试管受热不均,试管b中的导管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防止倒吸,故B正确;
C、反为可逆反,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反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故C正确;
D、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和乙酸、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故D正确.
应选A.
点评:此题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以及对操作与反装置理解,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制取乙酸乙酯参加试剂时考虑浓硫酸的稀释问题.
9.〔3分〕〔2021春•期末〕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该物质不有的化学性质是〔〕
①可燃烧②可跟溴加成;③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④可跟NaHCO3溶液反;⑤可跟NaOH溶液反;⑥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A.①③B.③⑥C.④⑤D.⑥

点:
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根据有机物结构特点,有碳碳双键决具有烯的性质,有羧基决具有羧酸的性质,有醇羟基决具有醇的性质,有苯环还具有苯的性质.
解答:解: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具有可燃烧,故①正确;
②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故②正确;
③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醇羟基,能被酸性KMnO4氧化,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
③正确;
④分子中有羧基,能与NaHCO3溶液反,生成二氧化碳,故④正确;
⑤分子中有羧基,能与NaOH溶液发生酸碱反,故⑤正确;
⑥该有机物不含能水解的基团,不能水解,故⑥错误.
应选:D

评:
以有机物的结构为载体,考查官能团的性质,难度不大,熟悉常见官能团的性质,
进识迁移运用.
10.〔3分〕〔2021春•校级月考〕关于给的原电池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
是〔〕
A.铜片作正极,锌片作负极
B.该电池工作时,锌失电子变为Zn2+进入溶液
C.该电池工作时,电子由锌片流向铜片
D.该电池工作时,H+在锌片上得电子被复原生成H2逸出

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析:
该装置是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正极上得电子
发生复原反,电子从负极沿大小流向正极,以此解答.

答:
解:A.锌比铜活泼,形成原电池反时,锌为负极,铜为正极,故A正确;
B.该电池工作时,锌为负极,被氧化失电子变为Zn2+进入溶液,故B正确;
C.锌为负极,铜为正极,电子由锌片流向铜片,故C正确;
D.H+在铜片上得电子被复原生成H2逸出,故D错误.
应选D.

评:
此题考查原电池知识,为高考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
原电池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能正确书写电极方程式,注意相关根底知识的积累,
难度不大.
11.〔3分〕〔2021春•校级月考〕现有如下各种说法:①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一形成离子键;②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力;③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④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过程是H2、Cl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原子、Cl原子,而后H原子、Cl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②B.都不正确C.①②④D.①

点:
离子键的形成;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题: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①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但氯化铝例外;
②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③不能利用电离来分析物质中的化学键;
④H原子、Cl原子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解答:解:①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但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故①错误;
②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既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故②错误;
③不能利用电离来分析物质中的化学键,共价化合物溶于水也能发生电离产生离子,故③错误;
④H原子、Cl原子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故④错误;
应选B.
点评:此题考查离子键,注意一般规律和特例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注意常用氯化铝来解释①.
12.〔3分〕〔2021春•县校级期中〕如图是可逆反X2+3Y2⇌2Z2在反过程中的反速率〔Ʋ〕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t1时,只有正方向反
B.t2时,反到达限度
C.t2﹣t3,反不再发生
D.t2﹣t3,各物质的浓度还在发生变化

点:
化学反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用.

析:
由图可知,反从正反开始,在t2之前正反速率大于逆反速率,t2时反到达限度,在t2
之后化学反处于动态平衡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答:
解:A、t1时,正逆反都发生,且正方向反速率大于逆反速率,故A错误;
B、t2时,正逆反速率相,那么反到达限度,故B正确;
C、t2﹣t3,正逆反速率相,化学反到达动态平衡,故C错误;
D、t2﹣t3,为化学平衡状态,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故D错误;
应选B.

评:
此题考查化学反速率及化学平衡图象,注重对图象的分析,明确图象中纵横坐标及
点、线、面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3.〔3分〕〔2021春•校级期末〕以下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时〔〕
A.CaCl2和Na2S B.Na2O和Na2O2C.CO2和CaO D.HCl和NaOH

点:
化学键.

题: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析: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以此来解
答.

答:
解:A.CaCl2和Na2S中,均只含离子键,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故A选;
B.Na2O中只含离子键,而Na2O2中含离子键和O﹣O非极性共价键,故B不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