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期环境教育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环境教育的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环境教育的教案(1)临东小学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第一课生态系统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2、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宠爱之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分类和特点,明白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宠爱之情。
教学过程:二、谈话导入课。
二、授。
1、教师讲解什么是生态系统。
2、依据组成的成分和特点的不同,进展分类。
想一想:你四周有哪种类型的生态系统?3、说说:你能不能说出一条食物链?4、食物网又是怎样形成的?5、假设缺少一种动物或植物,那将意味着什么?6、教师表达失去生态平衡的事例。
7、生态金字塔是怎样构成的?8、思考:我们该如何维护生态平衡,制止生态平衡? 9、想一想:哪种生态环境最简洁被破坏?为什么?三、教师小结。
四、家庭作业。
搜集维持生态平衡的方法。
其次课生物多样性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生物的多样性表达在物种、基因、遗传和生态系统等方面。
2、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生物的多样性表达在物种、基因、遗传和生态系统等方面。
教学难点: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临东小学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生活着千万种的千姿百态、生龙活虎的生物。
二、授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什么是生物的多样性。
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内容?2、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在学校、在郊外,都有哪些小动物?都有哪些植物?进一步理解物种的多样性。
3、出示不同人种的图片,观看他们头发、肤色、眼睛的差异,进而知道基因和遗传多样性。
学生相互观看,你能觉察你的相貌和同学的有什么不同?4、教师出示麦田、草原、河流、沼泽等多种自然风光。
学生想象:失去了生态系统多样性,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5、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学生自读课本,沟通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供给物质财宝;维持生态平衡。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案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案【篇一: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迷失的资源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并学会用辩证的方法认识和分析这种特征。
2、通过分析图表,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图表的能力,并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数量特征。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多,人均量少这一特征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讲解] 前几章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它们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知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
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呢?我们又怎样利用它们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自然资源的概况[板书][提问] 请举例说明自然资源在经济中有什么作用?回答课本“想一想”中的问题。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二、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板书][教师归纳] 在经济建设中,自然资源可以为工农业提供原料和动力,还可以解决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
(一)我国自然资源的品种齐全,总量丰富[板书][教师讲解] 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一些有用的物质,用于生产和生活,这些物质被我们称为自然资源。
我国有哪些自然资源,它们在世界中的地位如何呢?[演示] 我国主要资源总量在世界的位置:[提问] 分析演示后,回答:我国自然资源在数量和种类上有何特征? [教师归纳] 品种齐全,总量丰富。
[教师归纳]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至使人均占有量极少,使得我国在资源的利用上出现了危机。
(二)、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极少[板书][展示演示] “中国与世界资源人占有量”比较表,指导学生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低这一特点的认识。
六上环境教育教案

六上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2. 大气污染的原因与危害3.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4. 垃圾分类与循环利用5. 环保法律法规与公民责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大气污染的原因与危害,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垃圾分类与循环利用的方法,环保法律法规与公民责任。
2. 教学难点:环保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大气污染的原因与危害,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环保工作的实际效果。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环保法律法规与公民责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环保宣传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和数据,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2. 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大气污染的原因与危害,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点。
3. 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环保工作的实际效果。
4.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环保法律法规与公民责任,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
5. 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环保宣传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估学生对环境问题现状、大气污染原因与危害、水资源保护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技能培养: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垃圾分类、环保宣传等,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通过学生的讨论参与和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爱和责任感。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环保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技术。
2. 组织学生参观环保项目,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站等,直观感受环保工作的实施。
3. 开展校园环保主题活动,如绿色校园创建、环保创意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六年级上册环境教案

六年级上册环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家园的责任感。
3.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2. 环保的重要性3. 环保行动的实施三、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影响。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家园的责任感。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关注环境问题。
2.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环保的重要性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身边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案。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行动的实施,促进学生互动。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参与环保行动。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环境问题的图片,如污染、砍伐、垃圾堆积等,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新课导入】一、环境问题的现状1. 教师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和感受。
二、环保的重要性1. 教师阐述环保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
2. 学生讨论环保对自身和未来的影响。
三、环保行动的实施1. 教师提出一些环保行动的建议,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产生、植树造林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自己的环保计划。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课后作业】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环保表现。
六、教学内容1. 我国环境政策的解读2. 环保法律法规的认识3. 环保公益活动参与七、教学重点1. 理解我国环境政策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意识。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八、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环境政策。
2. 如何培养学生依法环保的观念。
3. 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
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解读我国环境政策,讲解环保法律法规。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例分享4篇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例分享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例分享精选4篇〔一〕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进步,环境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中的重点之一。
为了更好地开展环境教育活动,许多学校都在不断探究和尝试,积极开展各类环保主题活动。
以下分享一下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例。
3.通过学习环保知识和体验理论,进步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学习内容: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卫生习惯的养成及影响。
理论内容:组织学生自愿参与操场卫生保洁,加强学生的理论动手才能锻炼。
学习内容: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范围和危害,掌握环境保护的方法和防治措施。
理论内容:参观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等公共设施,增强环保知识的理论性和体验性。
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分组分角色进展课堂上的角色扮演,讨论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在课堂外组织学生自愿参与操场卫生的保洁,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锻炼他们的理论动手才能。
在课堂上,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不同污染类型的图像和影响,呈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防治措施,让学生逐步理解污染的种类、范围和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理论方面,组织学生参观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等公共设施,让学生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验,深化体验到环保知识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责任心。
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讲解及理论活动等方式,学生在参与课程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同时也进步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才能和实际操作才能。
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考评等方式,对学生进展评价,并总结案例,为今后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供参考根据。
以上就是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例的分享。
环境教育是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究和尝试,才能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环境教育环境,让他们更好地成长与开展。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例分享精选4篇〔二〕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开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共识。
六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六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教案内容:教案名称:认识环境问题课时:1课时教材:《六年级环境教育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现状。
2. 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
2. 引导学生实际行动起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的环境会出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六年级环境教育手册》中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危害。
3. 教师总结,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环保成功的案例,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案例中人们的环保行为和意识。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从生活中找一个环保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行动计划。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行动计划。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二、教案内容:教案名称:水资源保护课时:1课时教材:《六年级环境教育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现状,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实际行动起来。
教学重点:1. 水资源的现状。
2. 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实际行动起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
六年级上册生态环保教育教案

第一课:山野生物无限多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内容。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应用能力。
2.通过本节的学习,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珍惜生命的理念。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
3.增强爱国主义思想、增强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4.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美育渗透点: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世界上生物体色、形态等的奇妙无穷,五颜六色。
形态各异的生物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使学生感觉世界的美丽,进而让学生感悟自然之美、生命之美。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l)生物的多样性组成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内容。
(2)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
2.教学难点(l)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自主探究1.什么是生物?2.自然界的功能。
生物资源是地球上生物进化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生活不能离开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组成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致使野生生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3.山野中的成员。
(1)土壤(2)树木(3)花草(4)小动物。
4. 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1)、生物多样性与我们的关系1)一天中,我们会做哪些事情?2)组织学生分主题收集资料阐明生物的多样性与发展的关系A、讨论生物的多样性与我们人类有怎样的关系?各小组制定研究计划。
(预设:根据学生兴趣分成调查植物组,调查动物组,生物多样性与健康组,调查具有药用价值和欣赏价值的组)根据学生兴趣,进行分四组调查,第一组调查植物;第二组调查动物;第三组调查生物多样性与健康;第四组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药用和欣赏)。
六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六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定义:自然环境、人类环境、生态环境等。
2. 环境的重要性:人类生存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等。
三、教学活动:1. 观看环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环境,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行动计划。
四、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
2. 学生提交的行动计划。
第二章:环境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我国当前的主要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态退化等。
2. 环境问题的原因: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农业生产等。
三、教学活动:1. 观看环境问题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
2. 小组讨论,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
2. 学生提交的解决方案。
第三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意识和行为。
二、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2. 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三、教学活动:1. 讲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2. 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行为。
四、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
2. 学生提交的案例分析。
第四章:环保行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参与环保行动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保行动的基本方法: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
2. 学生可以参与的环保活动:学校环保社团、社区环保活动、环保志愿服务等。
六年级上期环境教育教案

六年级上期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篇:六年级上期环境教育教案来凤小学六年级上期环境教育教案第一课拥挤的家园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世界、中国和重庆基本人口现状; 2.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人口政策3.帮助学生了解人口问题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读,了解世界人口过渡增长的紧迫现状。
2.帮助学生了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相对突出教学准备:玻璃容器玻璃弹珠竹筷子小玻璃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新课教学(一)、游戏“打鱼” 1.做游戏2.总结游戏,结束游戏3.通过打鱼游戏,说明人口增长与资源有限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口增长与竞争的关系。
(二)世界人口1.观察“世界人口100念年来的增长趋势图”。
2.根据图1的数据计算,估计到201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到多少亿?3.讨论:你怎样描述一百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4.帮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读“世界人口100念年来的增长趋势图”,了解世界人口过渡增长的紧迫现状。
(三)中国人口1.分析和解读2000年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图。
2.阅读课文中的数据和例子,让学生明白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3.提问:中国人口政策的名称是什么?你怎样理解政策对国家的意义?4.人口增长速度和数量对环境有哪些负面影响?(四)重庆人口1.在重庆的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人的拥挤?2.讲解重庆人口密度较大,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相对突出。
3.提问:在你的生活或学习中,是否体会到人的拥挤?4.在你的生活或学习中,是否体会到人口众多的压力?三、课后延伸希望学生在回家后,能将本课学到的知识分享给父母和长辈。
第二课城里的重庆人乡里的重庆人山里的重庆人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从新的视角认识重庆人生活的环境2.帮助学生从新的视角认识生活在不同地域里的重庆人。
教学重点:1.通过地图上的寻找,帮助学生树立世界、亚洲、中国、重庆、“我”的位置等地理方位感.2..希望学生了解重庆人是多样的教学准备:重庆地域图绘图纸画图铅笔彩色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新课教学(一)、活动“把重庆画出来” 1.与学生一起讨论对有关地图的印象 2.展示一张重庆区域图 3.学生绘画 4.小结,(二)、中国在哪里重庆在哪里你在哪里 1.在地图上寻找亚洲中国重庆地理方位 2.产生对家乡概念的认同感(三)城里的重庆人乡里的重庆人山里的重庆人 1.地图上的重庆,乡村的面积大,还是城市的面积大? 2.重庆的城市给你怎样的印象?3.重庆的乡村你去过吗?给你怎样的印象?4.重庆的山区你去过吗?给你怎样的印象?5.你家在重庆的哪个位置?你对家乡重庆的印象如何?6.教育学生无论是城里的重庆人,乡里的重庆人,还是乡里的重庆人,大家都是重庆人。
六年级上册环境教案

六年级上册环境教案第一章:了解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结构、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等。
2.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2.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教学活动:1. 观看地球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地球的外观。
2.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结构,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3. 让学生展示自己了解的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分享自己的知识。
作业:1. 绘制一幅地球的结构图。
2. 写一篇关于地球上生物种类的短文。
第二章:环境污染及其危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污染的定义: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环境污染的危害:对人类、动植物、自然生态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了解的环境污染现象。
2. 观看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3. 小组讨论环境污染对人类、动植物、自然生态的影响。
作业:1. 调查身边的环境污染现象,写一份调查报告。
2. 设计一幅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画。
第三章: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遵守环境保护政策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基本原则: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可持续发展等。
2.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措施: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
教学活动:1. 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
2. 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落实环境保护政策。
作业:1. 写一篇关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小短文。
2. 制定一个个人环保行动计划,践行环境保护。
第四章:环保行动,从我做起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2. 培养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教学内容:1. 环保行动的形式: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植树造林等。
六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小学六年级(上册)环境教育课程教案
1、我家买新房了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装修进行时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3、给我们一个洁净的家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4、我爱我家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5、创建绿色家庭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六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六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第一章:认识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环境的定义: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生态环境等。
2. 环境的重要性:人类生活、经济发展、生态系统平衡等。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环境,引发学生对环境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等。
二、第二章:水资源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状况和保护方法。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内容:1. 水资源状况:地球上的水资源、我国水资源现状等。
2. 保护水资源的方法: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资源合理利用等。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数据展示水资源的状况,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
2. 讲解:教师讲解水资源保护的方法。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节水实验,如设计节水装置、计算日常用水量等。
三、第三章:空气质量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
2. 培养学生减少空气污染的行动。
教学内容:1. 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生活燃烧等。
3. 减少空气污染的行动:减少吸烟、提倡低碳出行等。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数据展示空气质量问题,引发学生对空气质量的关注。
2. 讲解:教师讲解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减少空气污染的行动,如低碳出行、减少吸烟等。
四、第四章: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现状。
2. 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类生活的多样性等。
2. 生物多样性现状:生物种类减少、生态环境破坏等。
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物等。
小学_六年级上册_环境教育_教案)

对于已经使用了农药的蔬菜瓜果,我们在进食时英怎样正确操作,以减少农药对我们的伤害?
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学生说说看到的情况。
教师导入对新课的学习,板书课题《湿地的“呼唤”》。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图片了解湿地被毁状况。
2、自由说说自己的感受。
1、看图,了解几种湿地。
2、指名读文字,知道什么是湿地。
3、学生举几个周围的例子。
4、看图,了解湿地的功能。
5、自读框内绿色冲浪中的文字,明白湿地的种类。
1.教师:施用化肥给人们带来了好处,但是你知道过量施用化肥带来了那些危害吗?
2.小组内整理,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观点,其他同学补充并展示本组搜集的典型图片资料。
4.师生共同学习教材中过量施
危害之一:削弱庄家生产能力。一是使庄家容易倒伏,二是使庄稼容易发生病虫害。
危害之二:加剧环境污染。据统计,中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造成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一、一、环保在行动
三、绿色延长线
用化肥危害的图片资料。
5.小结过量施用化肥会给环境与人类带来的危害和不良影响。
1.调查当地的化肥施用情况。
2.合理施用化肥,节约资源。
1.引导学生阅读“制作有机肥”的资料。
2.教师补充一些施用有机肥料的重要意义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图片了解长江流域洪灾状况。
六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六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第一章:认识环境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 教学内容:环境的定义和分类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的定义和分类,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 教学资源:环境图片和视频环境保护相关文章5.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作业和练习二、第二章:污染与治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危害。
培养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危害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技巧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危害。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4. 教学资源:环境污染案例和相关视频环境保护方法的相关文章和资料5.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作业和练习三、第三章: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利用。
培养学生学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利用。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利用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可持续发展相关文章和资料5.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作业和练习四、第四章: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 教学内容:生态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 教学资源: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文章和资料5.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作业和练习五、第五章:环保法律法规与公民责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培养学生学习环保法律法规的意识和行动。
2. 教学内容: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公民环保责任和行动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教案名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了解环保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学会如何做出环保行动,并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
1.环境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
2.环保知识普及。
3.环保行动和实践。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教师引入话题,用一些图片和视频等引起学生对环保的兴趣和关注。
2.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环境保护吗?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二、学习环保知识(30分钟)
1.教师进行环保知识讲解,介绍环保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转载:山东省地方课程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山东省地方课程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环境质量的下降不仅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环境教育在当今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为了加强环境教育的教学效果,山东省制定了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 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内容如下:一、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意义。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探究法3.课堂讨论法4.小组活动法5. 观察法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老师可以从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步骤二: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
讲解有关环境污染的原因,常见的环境污染物,以及如何减少这些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步骤三:课堂讨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学习到一些实用的环境保护技能。
步骤四:小组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为小组,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让他们了解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并让他们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他们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能力。
步骤五:总结在本节课的教师应该对所学知识做一个总结,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应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积极行动起来。
五、教学方法本教案通过讲授法、探究法、课堂讨论法、小组活动法、观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种角度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责任感。
六、教学效果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生也能够培养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能力,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积极应对环境问题。
七、教学建议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教学过程中环境的培育。
六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六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篇一:六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第1课气候变化教学目标:知识要求:1.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一般规律。
2.明白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能力培养:应用综合分析法分析气候变化原因。
情感教育:了解气候变化的历史和趋势,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采取适当的措施,规范自身的行为,抗御异常气候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教学重点:气候的变化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和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理解气候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天气总是经常变化的。
天气变化时时刻刻都在影响我们的生活,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更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许多人都很关心天气的变化。
二、学习新课:阅读材料一:据资料考证,在距今约3000多年前,我国中原地区的气候比现在暖和得多,那里生存着许多热带和亚热带动植物。
热带标准动物——大象几乎随处可见。
因此,当时的河南省称为豫州,“豫”字形象比喻为一个人牵了一头大象,直到现在,河南省仍简称“豫”。
阅读资料二:过去一万年的气温变化师:同学们,从以上两则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全球气候在不在变化呢?生:在不断的变化中。
师:对,全球的气候在不断的变化中,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反映出来就是气候变换,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主要有三个时期的变化,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代。
全球气温是如何变化的呢?生:呈波动上升趋势。
师:目前,人们比较关心的是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同学们想想近年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是什么?两次明显变化的时期在哪?生:气温呈升高趋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3℃~0.6℃师: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区域性的气温变化要比全球气候变化复杂的多。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三、课堂活动:分析讨论:四、总结全课。
第2课控制全球变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温室气体的种类,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能力目标:联系实际,调查当地大气污染状况,提出防治措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六上环境教em教案

六上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环保知识,能主动参与环保活动。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2. 环保法律法规简介3. 环保行为习惯的培养4. 环保实践活动策划与实施5. 环保案例分享与讨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环保法律法规。
2. 案例分析法:分享环保案例,引导学生讨论。
3. 实践操作法:策划与实施环保实践活动。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行为习惯的培养。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环保案例资料。
2. 准备环保实践活动策划方案。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一、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1. 讲解环境问题的种类,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分析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动植物生存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二、环保法律法规简介1. 介绍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2. 讲解公民的环保权利与义务。
3. 引导学生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生态环境。
三、环保行为习惯的培养1. 讲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环保行为,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2. 分析环保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四、环保实践活动策划与实施1. 介绍环保实践活动的种类,如植树造林、环保宣传等。
2. 讲解环保实践活动策划与实施的方法步骤。
3. 引导学生分组策划并实施一项环保实践活动。
五、环保案例分享与讨论1. 分享一则环保案例,如垃圾分类成效显著的社区。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环保措施及其效果。
3.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将案例中的环保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环保科技创新与应用1. 介绍环保科技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 讲解环保科技在节能减排、废物回收等方面的应用。
3. 引导学生关注环保科技创新,培养环保科技意识。
七、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1. 讲解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期环境教育教案第一课绿色社区畅想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样的社区才是绿色社区。
2、了解创建绿色社区需要解决那些环境问题。
3、知道怎样创建绿色社区,并能为创建绿色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重、难点:1、知道什么的社区是绿色社区。
2、为绿色社区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PPT课件(有关绿色社区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创建绿色社区倡议书。
2、学生读倡议书。
3、全班交流:倡议书说些什么?二、猜想与假设1、分小组学生交流。
教师:怎样的社区才是绿色社区呢?2、描绘绿色社区。
学生将自己心目中的绿色社区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3、课件展示样板绿色社区。
三、实践活动1、寻找自己社区的环境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2、交流社区环境情况。
组织学生比较出社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快速阅读怎样创建绿色社区?1、建立环境管理和监督体系,推动社区环境建设。
2、绿化面积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护养绿色植物的工作要落实到每个家庭。
3、保持社区环境安宁,将噪声污染降到最低。
4、组织绿色志愿者大队,开展环保活动。
5、节约能源,尽量使用节能电器,节能燃具等。
6、节约用水,达到区或市级节水标准。
7、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保持社区清洁。
8、建立环保橱窗等宣传设施,定期更新内容。
9、绿色社区同时也必须是文明社区。
五、决策与行动1、讨论:我们能为绿色社区做些什么?2、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方案。
3、发布自己的方案,接受大家的质疑。
4、评出最优方案。
六、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第二课垃圾的新生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垃圾怎样分类。
2、了解垃圾的危害及垃圾的处理方法。
3、学习并参与环境的实地考察,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知道垃圾的分类和处理。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引入教师口述:垃圾桶的自述。
1、有些人总是喂我不喜欢吃的东西,害得我常常消化不良。
2、瞧我多漂亮,可是有人对我熟视无睹。
3、我的周围生活着很多苍蝇、蚊子和老鼠,其实我很不喜欢它们。
学生交流:从垃圾桶的自述中你知道了些什么?二、实地考察1、学生以居住社区为组,对社区垃圾站点进行实地考察。
注意:各站点的环境问题一样吗? 污染程度一样吗?2、画一幅社区垃圾站点的分布图。
要求:画出正确的方位,并标明垃圾站点和周围景观的关系。
3、交流考察情况,寻找解决办法。
三、游戏与表达1、学生表演。
学生用自述的方式向同学介绍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利用的。
2、课件出示。
看一看,垃圾再利用形成的艺术品。
3、小制作。
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动手剪一剪、贴一贴、缝一缝、拼一拼、折一折,制作一件小制作。
4、展示学生作品。
四、小调查分类回收垃圾有怎样的好处?第二课时一、学习交流学生交流上节课小调查,分类回收垃圾的好处。
二、行动与体验1、学生交流:垃圾到哪去了?2、教师课件演示垃圾的处理。
3、说一说:在垃圾场,你有什么感受?4、议一议:垃圾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三、脑力加油站1、垃圾的危害。
2、我国的垃圾处理方式。
(课件出示)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填埋,约占全部处理量的70%以上。
其次是高温堆肥,约占20%以上。
焚烧处理的量很少。
焚烧可以使垃圾体积缩小50%~95%,但也烧掉了可回收的资源,并释放出有毒气体,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炉渣和灰尘。
大量未经分类就填埋或焚烧垃圾,既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会产生二次污染。
3、日本的垃圾处理方式。
(课件出示)日本民众在扔垃圾前要经过认真处理并按规定放在固定地点。
为了分拣垃圾方便,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决定将垃圾袋全部改为白色透明的。
每年年底楼里的住户都会收到一张来年的日历,每月的日期都由黄、绿、蓝等不同的颜色来标注。
每种颜色代表那一天可以扔何种垃圾。
4、议一议:如何减少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四、拓展与思考1、交流。
我们该怎样看待拾荒者的行为?2、说一说:自己家的可回收垃圾是怎样处理的?五、挑战自我组织全班学生,试一试将一周所产生的可回收的饮料瓶收集起来,卖给废品回收站。
算一算,一年可以有多少收入。
你知道吗?贫困地区的孩子读完小学的费用约为1000元人民币。
想一想:我们这样做多久可以帮助一位贫困地区的学生读完小学?第三课绿色能源的呼唤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日常生活我们需要哪些能源,这些能源是哪里来的。
2、在学生的阅读和活动中,了解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浪费了能源。
知道我们生活中怎样做可以节约能源。
教学重、难点:怎样节约能源,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教学准备;PPT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查找生活中用到了哪些能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师:请大家拿出上节课老师布置查找的资料,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用到了哪些能源?学生交流。
二、游戏与探索师:把一壶水烧开,可以用哪些方法?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三、快速阅读1、学生阅读。
(课件出示)能源家族的“对话”。
2、分类填表。
四、实践与考察1、师:一天中我们使用了哪些能源?学生讨论、交流。
2、填一填:我们身边的能源之最。
我们一天中使用最频繁的能源是:我们社区里最浪费的能源:我知道带来污染最大的能源:我们身边最环保的能源是:我认为最容易节约的能源是:四、阅读与思考1、课件出示。
(1)被挖出的煤堆→(2)燃煤发电2、讨论:这些浓浓的黑烟会带什么样的后果呢?(1)地球升温(2)酸雨五、实验与探究师:“温室效应”是怎样威胁地球的呢?让我们来做个实验吧!按书中所示进行试验和探究。
学生交流发现并填表。
六、课后研究将自己了解到的能源浪费的信息做成小卡片。
第二课时一、知识共享1、学生把上节课自己制成的卡片资料在班上进行交流、展示。
2、教师对制作精美的进行表扬。
3、想一想:节能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全班学生交流。
二、问卷调查你在节约能源吗?三、决策与行动1、学生寻找周围存在的能源浪费现象。
(分组讨论记录)2、全班交流。
四、挑战自己评价自己节能做得怎样。
五、宣传拓展学生回家做好节能宣传,并和家长开展节能体验。
第四课我们的绿色生活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绿色生活,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绿色生活理念。
2、让学生在充分享受绿色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教学重、难点:了解绿色生活、让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教学准备:PPT课件;课前收集不同人群对“绿色生活”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绿色生活是一种没有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对环境友好、健康的生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消费者的生活环境和所消费的资料对健康有益或无害的;第二,消费者在工作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和能源;第三,消费者所使用的物品对环境应该是友好的。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绿色生活”。
二、观察与思考1、课件出示以下行为。
①使用所料带买菜②购买含磷洗涤用品③购买无氟冰箱和空调④使用篮子和布口袋买菜⑤购买无磷洗涤用品⑥购买含氟冰箱和空调⑦骑单车上班或出行,坐公交汽车上班或出行⑧购买绿色标志的食品和物品⑨开小车、骑摩托车出行⑩垃圾分类处理学生交流以上行为中,哪些是对环境友善的“绿色”行为?2、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绿色行为?学生交流、记录。
三、搜集与交流1、全班交流课前的调查:什么是绿色生活方式?教师小结:有健康、安全的绿色消费观;垃圾的处理注重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
2、议一议:绿色生活方式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3、你知道吗?每回收利用1吨废纸,可以造好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立方米,节水100立方米,节省化工原料300千克,节煤1.2吨,节电600度。
五、阅读与理解课件出示:1、资料片:(1)绿色消费(2)走进绿色生活(3)5R行动----绿色生活准则①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②REEVALUATE(绿色评价、环保选购)③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④RECYCLE(垃圾分类、循环回收)⑤RESCUE(救护物种、保护自然)2、试一试:学生填空,评价自己的行为是否绿色生活理念。
六、体验与行动1、学生分组体验绿色生活方式。
(1)体验水的重复使用(2)体验上街买菜(3)体验步行上学2、做一个绿色生活的倡导者。
第五课“六.五”环保演出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和采访,让学生了解中国人的节俭传统美德。
在社区提出倡议,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
2、通过学生参加辩论会,明白一次性用品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又给我们的环境带来影响。
教学重、难点:辩论赛的顺利进行。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阅读与联想课件出示:中国人的节俭一位西方作者在她20世纪70年代末写的一本《彬彬有礼逛北京》一书中,一赞赏的口吻写道:“在中国人的眼里,没有一件东西是不能再利用的,这体现在每个家庭、每个人身上。
中国服务员将旧衬衫、旧内衣做成抹布、擦鞋布和洗碗布;厨师用旧电报纸的背面来写他的采购单和菜单;用过的果酱瓶成了茶杯,喝空的酒瓶装上了油或醋……于是我也变得细心起来,用过的东西,在没有问清我的中国朋友是否还可以做他用之前,我绝不敢再随便扔了。
”遗憾的是,这样的生活价值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不断地把有限的资源变成一次性制品,又把这些一次性制品变成一座座垃圾山。
学生与读后,谈谈自己的感想。
二、环保辩论赛辩题:一次性用品好不好?正方:一次性用品好。
反方:一次性用品不好。
道具:桌子、板凳等。
1、正、反方辩论2、学生谈谈辩论赛后的体会。
三、提出倡议我们的倡议亲爱的社区居民们:人人都爱自己的家,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社区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园,是我们生息修养的地方!我们希望它整洁、美丽!所以,争创绿色社区,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我们倡议:爱护社区的一草一木。
杜绝一些不良的陋习,自觉维护社区的环境整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红领巾环保小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