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组织史编撰工作的认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组织史编撰工作的认识
摘要:组织史编纂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技术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既涉及组织变迁、人事更替及重大事件等复杂敏感的历史性、政策性问题,又涉及收编时限、收编内容、任免职时间认定、编纂体例等业务问题,时间跨度大,涉及单位多,需要调研和查阅档案的工作量大,标准高,要求严,难度大,任务艰巨,是一项非常浩繁的系统工程。

关键词:组织史;编撰工作;认识
1组织史编撰工作简介
组织史是公司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它根据大量的档案资料,采用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体例,比较全面系统、客观准确地记录了公司成立以来组织人事工作的情况和组织机构的历史沿革。

编纂《中国石油组织史资料》是集团公司党组根据中央要求和企业实际,在集团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范围内全面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一项日常性业务工作,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的政治任务。

组织史编纂还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技术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既涉及组织变迁、人事更替及重大事件等复杂敏感的历史性、政策性问题,又涉及收编时限、收编内容、任免职时间认定、编纂体例等业务问题,时间跨度大,涉及单位多,需要调研和查阅档案的工作量大,标准高,要求严,难度大,任务确实艰巨,是一项非常浩繁的系统工程。

2组织史编纂工作准备
文件资料是组织史资料编纂的基础,也是编纂工作的根基。

资料收集作为前期的准备工作很重要。

做好基础工作,提前撰写好技术规范、编纂纲目、编纂模板等内容,才能保证后续编撰工作顺利进行。

首先要建立文件资料库。

需要抽专人到各大档案馆、人事处以及自己单位的
档案室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逐条目的“拉网式”资料搜查,对于收集到的文件
资料,一方面进行电子扫描,形成电子文档。

另一方面,把每一份文件按类别、年代、文号、标题、具体时间及内容等,
进行信息录入,形成excel表格,以便于以后的查询以及搜索。

特别是把文件内
容具体化,比如:干部任免文件中涉及的所有任免职人员的姓名、任免职单位、
任免时间、下文单位、下文时间,机构编制文件中涉及的所有机构名称、会议纪
要中的关键内容、领导讲话中的要点部分等等,均一一备注,形成关键检索词。

与电子文件一起,建立文件资料数据库。

有了电子数据库以后,不仅解决了纸质
资料存储、翻阅等不便问题,而且查阅速度快,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

这个
电子资料数据库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文件资料的充分利用与管理,而且为组织史
资料中后期的编纂及核准工作奠定了基础。

史志资料的编撰都离不开各类资料的收集。

除了档案资料,还有很多文稿和
书籍中的相关篇幅可以作为借鉴。

在撰写过程中,要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
原则,参考本企业、上级单位以及克拉玛依市已出版的大事记和历年年鉴,还有
公司历届党代会、职代会、团代会的工作报告获奖工程选集和报道、已经归档的
人员统计表等。

除了这些纸质版的文档,人事档案中的人员履历也能作为辅助了
解的资料,还要广征博纳,加强内外交流,利用人员优势,发挥同事和老同志作用,做广泛的调查研究,从经历者的描述中了解更加生动的过去,力图详实、准确,记录齐全,以期再现历史轨迹,为今后查找历史资料、考证史实,起到历史
见证、历史参考之用。

对于时间跨度长,机构变化大,人事更迭频繁,涉编人员基数大的单位,名
录录入及核对工作量更大,机构及任免文件不全,部分人员的任免职时间等信息
不准,有的前后时间衔接不上。

在工作中,我们将所有涉编人员的简历建立
Excel电子表格形式的文档,将人员任免的情况衔接起来。

由于早期领导人员任免文件及机构编制文件匮乏,“文革”期间组织机构瘫痪,改革时期机构调整频繁,时过境迁,错综复杂,机构庞杂。

我们要理清脉络,达到组织机构的前后衔接,只有掐住两头,梳理中间,每一时期均与历史资料所
记载的相吻合,也就是说必须还原历史。

另一方面,逐年编制组织机构框架图,
按时间详细备注机构设立、更名、合并、撤销等变化情况。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缺少组织机构相关资料
缺少需要关于机构职能和人员编制的信息,而且八十年代之前的文件资料不全,机构变化的文件很难查询,只能从零零散散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3.2缺少部分领导的任免文件
部分领导的任免时间缺乏文件支持,出现有的只有任职文件,没有免职文件
的情况。

3.3工作量大、编撰时间紧
公司从油田建筑安装处起步至今,已经成长为跨越油气田地面建设、长输管道、市政工程、道路桥梁等多种类型工程的综合性大型施工企业,见证了克拉玛
依油田从无到有的开拓,参与了新中国石油工业史上多个里程碑式的项目。

在其
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重组变动,因此时常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生产需要,调整整顿组织机构,仅梳理不同时期组织机构的沿革这一基础工作,就查找
了近百份文件。

大跨度的时间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资料要汇集成书,这免不了漫长编写的周期,但本次编撰准备匆忙,资料零散,时间紧凑,对于编撰人员是个不小的挑战。

3.4缺少熟悉历史情况的专职编纂人员
近年来公司改革发展的任务繁重,机构编制一再精简,人事部门工作压力大、人手少的问题比较突出,难以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组织史编纂。

现有的编纂人员比较年轻,对公司历史沿革、机构和人员变化没有老同志那
么熟悉,对公司历史进行探究、还原有一定困难。

在今后的编纂工作中,希望能有更多熟悉公司历史情况、工作扎实、作风细致、有责任心、有文字基础的老同志配合年轻同志完成编纂工作,使成书不断向
高水准靠近。

4启示和总结
对于编撰工作,编纂人员牢固树立“细节决定胜败、质量重于生命”的政治
责任意识。

4.1严把信息来源关
对于每位领导的任免时间都能与干部任免文件一一进行核对。

只有工作细致,才能确保每一条信息数据的真实可靠。

4.2严把工作方向关
为了把工作做彻底,需要多次跟老领导进行沟通,请教有关问题,查阅相关
文件,做到情况不了解清楚不撒手、问题找不准不撒手。

4.3认真收集相关资料
组织史编撰工作是一项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政治任务,来不得半点含糊,
需要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必须不辞辛苦,不怕麻烦,广泛查阅各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情况,直到每个情况搞清楚弄明白为止。

4.4严把文字表述关
组织史编辑的每段文字都是历史性的表述,需用要有一种对历史负责,对党
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才能完成好这项光荣的使命。

组织史编撰工作必须要经常
加班加点核对每段文字,经常绞尽脑汁进行文字方面的推敲,力争做到表述准确
合理,经得起历史的推敲。

组织史基层卷是重要的史志资料,可以通过它了解企业历史、成绩和风采,
从而更好地理解企业文化。

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国企,它的历史可以反映出行业发
展和地区建设历程。

组织史的全面性、系统性、客观性、准确性,使它可以总结历史经验,作为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重要参考文献。

组织史的编撰过程是一个对企业历史梳理的过程,也是深入了解企业发展脉络的过程。

通过组织史编纂工作,加深了我对公司业务范围、各类施工项目的了解,体会到了一代一代建设者为了更美好的生活的付出,增添了我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对工作的认同感,让我能更加投入现在的工作。

结论
总之,这次编纂的公司组织史基层卷的时间跨度长、编写时间紧、任务重,责任重大,但是使命光荣。

通过实践我深深地认识到:编纂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编纂工作也没有捷径,如果想走捷径,责任才是第一途径。

因此,只有多一份辛苦,才少一份失误;只有多一份责任,才少一份遗憾;只有小事做细、细节做精,才能把编纂工作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张鹏.党史组织史编撰工作[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9(06):41.
[2]王仲清.党组织史料编撰党组织改革[J].北京党史研究,2020(04):63-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