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原创。《邹忌讽齐王》《曹刿论战》比较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在百度上搜索方式:古文题目+ 中招试题比较阅读真题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11-14题。

(13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

”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贾谊集》)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4分)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孙叔敖为.楚令尹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3.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5分)
答案:
1、①偏爱②确实,的确③担任④离开
2、①几个月过后,不时有人偶尔来进谏。

②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厌恶他。

3.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

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

(后一问略)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节选自《孙子·军争篇》)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公将驰.之 (2) 望其旗靡.
(3)三军可夺气. (4)朝气锐.
2.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1)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3.甲文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乙文中的中心句是_____。

(均用句中原文回答)
4.节选的甲、乙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答案:1.(1)驱车(追赶)(2)倒下 (3)士气(4)锐利(饱满)
2. (1)不要去攻击阵容整齐的敌人,这就是治理军队的变化啊。

(意思对即可)
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4.第一问答案要点: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军事上要后发制人;
第二问答案要点:
(1)无论干什么事要善于分析;(2)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3)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等等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

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用兵之法:高陵①勿向②,背丘③勿逆④,佯北⑤勿从⑥,锐卒勿攻,饵兵⑦勿食,归师勿遏⑧,围师⑨必缺⑩。

穷寇⑾勿迫⑿。

此用兵之法也。

(选自《孙子今译》)
【注释】
①陵:山头。

②向:仰攻。

③匪:高地。

④逆:迎击。

⑤佯北:假装失败。

⑥从:追逐。

⑦饵兵:用来诱敌上钩的部队。

⑧遏:阻击。

⑨囤师:包围敌方部队。

⑩缺:让条出路。

⑾穷寇:走投无路的敌军。

⑿迫:逼迫。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与之乘. (2)公将驰.之 (3)既克.
(4)望其旗靡.
2.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甲文中在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曰“未可”,各与乙文中哪一条法则相吻合?
4.结合“长勺之战”,对乙文“用兵八法”的目的加以深入分析,试从中归纳出战场上所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答案1.(1)(共同)乘车
(2)(驱车)追赶
(3)战胜 (4)倒下。

2.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行动)的,担心他们会设下埋伏。

3.第一次,与“锐卒勿攻”吻合;第二次,与“佯北勿从”一致(文中有“惧有伏焉”句)
4.要打败敌人,必先保存自己。

(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