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单位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确保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和实习生。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信息安全保密行为,提高全体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确保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组织与管理
第四条成立本单位信息安全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
第五条信息安全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安全保密办公室,负责日常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六条信息安全保密办公室职责:
1. 负责制定和修订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2. 负责组织信息安全保密培训和宣传教育;
3. 负责监督、检查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落实情况;
4. 负责处理信息安全保密事件;
5. 负责信息安全保密技术防护措施的落实。
三、信息安全保密措施
第七条信息安全保密基本原则:
1. 防范为主,防治结合;
2. 物理安全与网络安全并重;
3. 人员管理与技术措施相结合;
4. 分类管理,分级保护。
第八条信息分类与保护:
1. 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对本单位信息进行分类,明确信息的安全等级;
2. 对不同安全等级的信息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第九条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1. 物理安全:加强办公场所的安全防范,确保设备、资料等不受物理损坏和丢失;
2. 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网络攻击、病毒入侵、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
3. 系统安全: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修复安全漏洞,确保系统安全稳
定运行;
4. 数据安全: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5. 人员安全:加强对员工的信息安全保密教育,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第十条信息访问与使用:
1. 严格权限管理,对访问信息的人员进行身份验证,确保信息访问权限的合理性;
2. 限制信息访问范围,防止信息泄露;
3. 加强信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监控,防止信息篡改、泄露。
四、信息安全保密事件处理
第十一条发生信息安全保密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
件扩大。
第十二条信息安全保密事件处理流程:
1. 发现事件后,立即报告信息安全保密工作领导小组;
2. 信息安全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调查,确定事件原因;
3. 采取补救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4. 对事件责任人进行追责。
五、附则
第十三条本制度由本单位信息安全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