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之三主讲刘建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
学 序号 学 号 生 姓 名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类别 题目来源 指导教师 姓名 职称 备注 计划 题目 科研立项 设 论 题目类型 性质 生 教 其 上机 纵 横 项目 产 学 它 时数 计 文 向 向 编号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论文 应用研究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论文 理论研究 真实 论文 理论研究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生产 生产 生产 生产 生产 生产 生产 生产 生产 生产 其它 生产 生产 生产 生产 其它 其它 生产 生产 生产 0 0 40 0 0 40 0 0 0 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嵇 鹰 副教授 李兆锋 副教授
彬 活性掺合料在改变水泥净浆流动性方面的研究
陈加贝 大掺量掺合料蒸养混凝土研究 陈 孔 王 侯 旭 少熟料泵送混凝土研究 飞 混凝土减缩剂的开发研究 涛 混凝土养护剂的开发研究 琛 混凝土界面堵漏剂的开发研究
袁宇飞 混凝土道路修补剂的开发研究 李 盖 冶金工业渣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
栗博宇 矿渣超细粉在灌浆料中的应用研究 殷利华 高温下生料球特性研究 王现领 高温流化床实验研究 张国涛 颗粒传热特性研究 李 梁 鹏 Al2O3-Si02系高温隔热材料合成与烧结 爽 Al2O3-Si02系高温隔热材料制备研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锰基低温SCR催化剂研究进展

锰基低温SCR催化剂研究进展周卫可;闫东杰;黄学敏;刘颖慧【摘要】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atus of the manganese-based low-temperature SCR catalyst,emphatically introduces the manganese valence,the preparation conditions,precursor,additives and other manganese-based low-temperature SCR catalyst denitration activity impact.It discusses many problems manganese-based low-temperature SCR catalysts for flue gas denitrification exist.What' s more,it prospects the development of a manganese-based low-temperature SCR technology.%综述了锰基低温SCR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锰元素价态、制备条件、前驱体、助剂等对锰基低温SCR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探讨了锰基低温SCR催化剂用于烟气脱硝存在的诸多问题,展望了锰基低温SCR技术的发展方向.【期刊名称】《应用化工》【年(卷),期】2017(046)010【总页数】4页(P2010-2013)【关键词】锰基;低温SCR;活性;抗毒【作者】周卫可;闫东杰;黄学敏;刘颖慧【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6;X511氮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可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等一系列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危害人体健康的诸多问题。
陕西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_2

咸阳师范学院
陈蕊
色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张昊
宏村一角
西安工业大学
高有宏
宏村印象
西安工业大学
高有宏、刘静
酒窑
西安工业大学
李媛、惠洁
诫子书
咸阳师范学院
杨建虎
老汉的幸福生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张成中、张艳
相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刘晨煜、张成中
四合院住宅设计
榆林学院
吴雪峰、杨雨佳
展示道具设计
西安美术学院
周维娜
闫晖
夕阳魂
咸阳师范学院
刘有全
放飞青春梦想
咸阳师范学院
王锐明
怒放音乐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庞传涛
孩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蒋正
未来之星
西北政法大学
张小郁
国旗
西安科技大学
贾哲
蓝染
西安理工大学
王惠英
现在过去时
西安理工大学
张辉
纹生
西安理工大学
罗斌
梦非梦
西安理工大学
李小舟
信仰
西安理工大学
柴旺林
音栖弦系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张斌
西安加油
西北政法大学
张小郁
世园来我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庞传涛
军训
西安科技大学
贾哲
泸沽湖
西安财经学院
吴澜
渔舟唱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蔺宝钢
幻花女人坊CI手册
咸阳师范学院
孙楠
低碳生活招贴设计
咸阳师范学院
岳花娟
家在何处
咸阳师范学院
张宁
花逝
2018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研专业课真题625美学原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答案书写在本试题纸上无效。考试结束后本试题纸须附在答题纸内交回)共1页
考试科目
(625)美学原理
美学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现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自然美
3、荒诞感
4、空灵
二、简述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美感有何特性?
2、艺术作品的结构层次有哪些?
3、中国美学中的优美、壮美和西方美学中的崇高、优美有何区别?
4、飘逸的审美特点是什么?
三、分析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请谈谈您对“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的理解。
2、试分析审美和人生的关系。
四、理解发挥题(共1题,50分)
请阅读下面材料,谈谈您的看法。
“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宗炳《画山水序》
陕西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蔺宝钢
古韵
西安工业大学
李媛、惠洁
书院门四景1
西安工业大学
宋旭
梦境中的绚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王韬、王永亮
爱在80年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王韬、刘晨煜
陕北三条屏
榆林学院
李云歌、马绥莉
美特斯邦威
榆林学院
梁鑫、白云
杂志调查与编排
西安美术学院
苏克
怪物新编
西安美术学院
任华
东+西
西安美术学院
王丽红
古代青衣
闫晖
旭日魂
咸阳师范学院
刘有全
放飞青春梦想
咸阳师范学院
王锐明
怒放音乐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庞传涛
孩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蒋正
将来之星
东南政法大学
张小郁
国 旗
西安科技大学
贾 哲
蓝染
西安理工大学
王惠英
如今过去时
西安理工大学
张辉
纹生
西安理工大学
罗斌
梦非梦
西安理工大学
李小舟
信仰
西安理工大学
柴旺林
音栖弦系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梁军莉
使命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董玉珺
咏荷
陕西理工学院
赵蓉芳
青春绽放
西安思源学院
尚育安
山的那一边
渭南师范学院
苏力、肖飞
拂帘春色
东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张梦楚
床前明月光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鲍西蒙
茉莉花
西安培华学院
王翠
长征路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周伟、王娟、李歆
高中音乐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高亢西北腔》说课稿教案范例说课稿

高中音乐《音乐鉴赏》第二单元《高亢西北腔》说课稿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西北地区音乐的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通过学习《高亢西北腔》,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高亢西北腔》的音乐特点,理解其地域文化内涵。
难点:分析《高亢西北腔》的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的创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西北民歌,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韵味。
(2)引导学生谈谈对西北音乐的印象,为学习《高亢西北腔》做好铺垫。
2.课程内容(1)介绍《高亢西北腔》的背景及特点《高亢西北腔》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音乐特点主要表现在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
(2)分析《高亢西北腔》的旋律、节奏、音色等特点①旋律:以五声阶为基础,强调音程跳跃,富有棱角。
②节奏:以2/4拍为主,强弱分明,富有弹性。
③音色:以人声为主,演唱时真假声转换,具有独特的韵味。
(3)欣赏《高亢西北腔》经典作品播放《高亢西北腔》的经典作品,如《信天游》、《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让学生感受其音乐魅力。
3.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高亢西北腔》的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的特点,并尝试创作一段简单的音乐。
(2)分享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反思在课堂中的表现。
四、作业2.收集其他地区的民间音乐,进行对比分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高亢西北腔》的音乐特点,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2.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3.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4.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5.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重难点补充:1.分析《高亢西北腔》的旋律、节奏、音色等特点(1)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高亢西北腔》片段,提问:“大家能感受到这首曲子的旋律和平时听到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吗?”(2)教师再提问:“这首曲子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补充:《高亢西北腔》的节奏以2/4拍为主,强弱对比明显,听起来很有力量。
211237666_基于中国传统音乐语言的“时间素描”——电子音乐作品《阵》之语言结构分析

齐鲁艺苑㊀山东艺术学院学报㊀2023年第2期总第191期QILUREALMOFARTS(JournalofShandongUniversityofArts)doi:10.3969/j.issn.1002-2236.2023.02.003基于中国传统音乐语言的 时间素描电子音乐作品‘阵“之语言结构分析张㊀赢(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新疆㊀乌鲁木齐㊀830000)㊀㊀摘㊀要:本文以音乐语言结构作为研究视角对电子音乐作品‘阵“进行详细解析,探查李小兵在创作思维中的语言结构逻辑㊂作曲家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趣味为创作原点,巧妙融入西方精准严密的结构逻辑和电子技术手段,使作品呈现出具有中国气质的现代音响㊂通过对该作品的深层次解读,以期为中国电子音乐创作以及理论研究提供可参考的价值㊂关键词:电子音乐;中国传统音乐语言;李小兵;‘阵“中图分类号:J61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2236(2023)02-0013-05㊀㊀为中国民族打击乐㊁电子音乐与数字影像而作的‘阵“(Formation)创作并首演于2009年,其灵感来自于秦始皇兵马俑的方阵队列㊂作曲家李小兵①在创作之初先行用 黄金分割点 设计好全曲的结构布局,以中国民族打击乐作为基础音色,以锣鼓经 急急风 作为节奏动机,以秦兵马俑曲尺形方阵的四种形态(弩兵俑方阵;车兵俑方阵;车㊁步㊁骑兵俑混合编制的长方阵;骑兵俑方阵)来组织音色,由此形成不同的音响块,填充至划分好的结构中㊂这种音乐语言结构方式被作曲家称为 时间素描,即用音色块㊁音乐材料在限定的时间中完成的一幅造型艺术 [1]㊂民族打击乐的声响㊁中国传统多声化手法,以及中西结合的节奏节拍处理方式,使作品的整体音响呈现出鲜明的中国气质㊂作曲家站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重新对电子音响思维与传统音乐语言进行思考,在两者之间找到了良好的融合机制,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音响风格㊂在本文中,笔者以管建华先生的音乐语言结构②的相关理论作为分析策略,将作品‘阵“的音乐语言结构分为 表层结构 及 深层结构 两部分进行阐述㊂其中, 表层结构 包括对音响材料构成㊁纵向音响构成㊁节奏速度的分析; 深层结构 包括该作品的语法结构㊁音乐语言的操作方式及感知方式的详细论述㊂一㊁表层结构(一)音响材料构成通常情况下,京剧的打击乐主要分为4种音色音响:(1)单皮鼓和板,集中于中㊁高频段,具有结实㊁激烈的音响;(2)大锣,属于全频段乐器,具有明亮,浑厚㊁大共鸣的音响;(3)小锣,集中于高频,具有响亮的㊃31㊃①②收稿日期:2022-09-28作者简介:张赢,女,博士,新疆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音乐作曲㊂李小兵,中央音乐学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主任,创作的作品涉及电子音乐㊁交响音乐㊁民族音乐㊁影视音乐等㊂管建华先生提出: 音乐语言结构的表层结构主要指声音层面 深层结构包括3个方面:(1)音乐语言的语法结构;(2)音乐语言的操作方式;(3)音乐语言的感知方式㊂ 参见: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P36㊂㊀齐鲁艺苑㊀山东艺术学院学报㊀2023年第2期总第191期音响;(4)铙钹,集中于高频,具有尖锐㊁穿透力的音响㊂‘阵“的音响材料主要来源于中国京剧打击乐中的铜器㊁木器㊁小堂鼓㊁大堂鼓以及人声素材,作曲家运用电子技术将其在频率及形态上进行拓展,衍生出更为丰富的抽象声音材料,与原声材料统一于精确严密的时间逻辑中(详见表1)㊂表1㊀作品‘阵“的音响材料构成材料质地主要频率范围声音形态音高状态演奏内容钹金属低 中频持续型有变化的音高将钹放置在定音鼓上,通过踩定音鼓的踏板产生具有变化音高的长音㊂中 高频重复型3个不同音高的钹动机1木鱼木质中 高频重复型3个不同音高的木鱼动机1;动机2小堂鼓木质中频重复型模糊的音高动机1;动机2;动机3;动机5大堂鼓木质鼓面:低频;㊀鼓边:中高频㊀重复型模糊的音高动机1;动机4;动机5人声/中高频持续型有变化的音高京剧 哇呀呀呀 叫喊声的素材电子音色金属高 中 低持续型游移型有变化的音高原声材料经电子技术变形而生成的声音㊀㊀‘阵“的音乐语言来源于中国戏曲音乐中的锣鼓点子①㊂锣鼓点子是戏曲的灵魂,其由节奏型和音色结合组成㊂由于每种锣鼓点子在形式上和表达内涵上都有其独特性,使它在京剧中有着多种戏剧功能,如它可以区分人物的身份,反映人物情绪,还可以渲染戏剧氛围㊂正是由于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中国作曲家不可避免地将这一音乐符号融入创作当中㊂锣鼓点子在‘阵“中贯穿始终,既使整体音响空间充满传统韵味,通过作曲家个性化的技法又将其音色拓展,赋予新的内涵㊂‘阵“以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锣鼓点子 急急风 作为基本动机,贯穿始终㊂与此同时,根据乐曲情绪的铺陈与推进,作曲家设计了5个节奏动机(谱例1),用不同乐器㊁不同组合方式来演奏㊂ 急急风 的字面意思是 疾风 ,它是京剧打击乐中最快速㊁最有力的节奏型,它常起于慢速,随着渐快至全速而渐强至最强,一般出现在京剧中疾行军与激烈的打斗中㊂在渲染战斗场面时,常加入大堂鼓低沉的单音,更凸显急急风的单拍子②特征㊂谱例1动机1动机2动机3动机4动机5㊃41㊃①②锣鼓点子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在戏曲音乐中,打击乐节奏型的总称;二是指代个别节奏型㊂在‘京剧锣鼓演奏法“(王燮元口述;范石人,许锦文整理.京剧锣鼓演奏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一书中,提到 急急风 是以单拍子记谱的㊂在‘阵“的记谱中,李小兵也以单拍子来记谱 急急风 的原型及其变化㊂基于中国传统音乐语言的 时间素描 /张㊀赢㊀从表1可看出,‘阵“的音响构成手法凝练而节制,材料主要由民族打击乐构成,根据音质特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金属质地的乐器,主要由不同形制大小的钹组成,特点为:在中 高频非常响亮㊁声音振幅包络图中的持续时间(Sustain)和释放时间(Release)较长㊁有更多的共鸣,相较木质乐器而言具有较慢的起振时间(Attack),因此织体密度相对稀疏㊂另一类是木质乐器,主要由3种大小不一的木鱼㊁小堂鼓㊁大堂鼓组成,其中,木鱼和小堂鼓因其声音起振快,持续时间和释放时间短,缺少共鸣,所以能够演奏更加快速的节奏,产生干脆利落而具有穿透力的音响;大堂鼓具有低沉㊁响度大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泛音,起振时间相较于小形制的打击乐更长,因此织体密度较稀疏,以演奏较慢的节奏为主㊂独特的音响效果通过演奏技法的设计和电子处理两个手法产生,演奏技法包括:用不同材质的鼓槌敲击乐器的不同位置;将钹放置在定音鼓上,通过踩定音鼓的踏板产生具有变化音高的长音,或用滚奏等方式㊂电子处理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现场演奏时,通过Max/Msp实时将原声的频率或形态进行变形;另一方面是将民族打击乐演奏出的不同动机采样,通过音频效果器变形,形成预置音响㊂作曲家根据曲尺形方阵的不同形态将不同音色㊁节奏进行有机组织,形成 弩 车 步 骑 四种色块㊂从秦兵马俑阵型的相关资料了解到: 2号坑主要由4个方阵组成:东侧为弩兵方阵 一立一跪,轮番射击,组成密集的火力网,使敌人无机可乘;南侧为车阵 每车配3名士兵,中间1人御车,左右之人杀敌;中部则为车兵㊁步兵㊁骑兵3个兵种组成的联合阵 整体呈长方形,战车在前,步兵居中,骑兵在后,相互配合,取长补短㊂北部是一个骑兵阵,共有战车6乘,兵俑㊁马佣各108件,组成11列的矩形阵㊂4个方阵又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曲尺形的大阵 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 阵中阵 :弩兵为前锋,中有3大兵种配合,骑兵阵垫后,可协同作战,也可互为独立,灵活多变㊂ [2]通过联觉,将文字对应在音响上得到听觉的直观感受: 弩 方阵的音色以金属为主; 骑 方阵的节奏具有模仿 马蹄声 的特点,即以前八后十六的节奏为主; 车 方阵的速度从整体上比 步 要快,响度也更大(见表2)㊂表2㊀‘阵“之 阵型 (音响块)设计阵型(音响块)音色动机速度节奏特点散化音响块电子超低音+有变化音高的钹声持续音慢散节奏弩钹㊁电子(金属)动机1快节奏密集㊁以十六分音符为主车木鱼㊁大堂鼓㊁电子动机1㊁5快节奏密集㊁以十六分音符为主步小堂鼓㊁大堂鼓动机3㊁4㊁5中 快节奏以八分㊁四分音符为主骑大堂鼓㊁木鱼动机2较快以模仿 马蹄声 的特征性节奏构成㊀㊀(二)纵向音响构成‘阵“的纵向音响构成主要有3种组合方式:单件打击乐与电子音乐的组合㊁不同打击乐之间的组合及混合多声组合,其中以单件打击乐与电子音乐的结合为主㊂这部作品的多声手法体现为:对话式㊁附生性与模拟戏曲音乐的直觉印象㊂1.对话式对话式多声手法主要体现在单件打击乐与电子音乐的组合上,二者交替发声,形成呼应㊂具体表现为打击乐先以基本动机进行演奏,作曲家通过电子技术将此采样进行变形处理,所生成的电子织体节奏速度大体相似,但音色㊁音响空间完全不同,二者之间形成一问一答的对话式发展㊂例如2ᶄ23ᵡ 2ᶄ50ᵡ处,先以钹演奏 急急风 动机开始,作曲家通过使用类似梳状滤波器的效果,将原声在频率范围上进行拓展,且在左右声道上设计了不规则的 乒乓 效果,使音色变得更鲜活,但由于并没有改变声音原本的织体形态,变形后的电子音乐同样以密集渐快的织体进行,故与原声形成呼应㊂这种交替组合的多声手法将局部音响变得富有特征性,在㊃51㊃㊀齐鲁艺苑㊀山东艺术学院学报㊀2023年第2期总第191期结构设计中嵌入这种音响组合,让人 过耳不忘 ㊂2.附生性附生性的多声手法在这部作品中运用得最为广泛,具体表现为通过Max/Msp实时处理或预置电子音乐的叠加,在原声的基础上产生类似于 影子 的电子变形声,与原声同步进行㊂例如4ᶄ22ᵡ 5ᶄ33ᵡ处,包含了5个音响事件,打击乐分别是小堂鼓㊁大堂鼓㊁钹㊁木鱼,以不同的节奏动机演奏,电子音乐在纵向音响均以附生性的方式叠置于打击乐的高频处展衍㊂值得注意的是,作曲家分别在4ᶄ36ᵡ㊁4ᶄ50ᵡ㊁5ᶄ30ᵡ处,实时触发了效果器使打击乐产生了音高变化(PitchShift),与其他打击乐叠置㊂这种借助电子技术将打击乐的频率进行实时变化的手段,是无法用演奏法实现的,展现出电子音乐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单线条思维,作曲家将其进行了更加丰富的拓展㊂3.模拟戏曲音乐的直觉印象模拟戏曲音乐的直觉印象,即借助现代作曲技法㊁电子音乐技术,制造出类似于戏曲音乐高潮段落所特有的极具张力和表现力的音响㊂作曲家用这种具有中国音乐风格的多声手法,构建了作品的高潮段落(6ᶄ15ᵡ 6ᶄ57ᵡ)㊂具体表现为复节拍技术,即作曲家将动机2㊁3㊁4分配在钹㊁小堂鼓㊁大堂鼓上同时演奏,在纵向上形成三种不同密度的节奏型,通过实时电子效果处理,在打击乐多声音响的基础上又生成了在高频上的多种游移型声音,频段范围得到极大扩展,音响效果显得雄浑火烈,伴随着大响度㊁多方位㊁多声调㊁此起彼伏的京剧般的呐喊声,使音响张力持续加强,直至全曲最高点㊂整体音响氛围与京剧唱打的高潮段音响效果十分近似,既体现了中国特色多声化手法,又融合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使整个高潮段呈现出新的音响气质㊂(三)节奏与速度‘阵“是一部以民族打击乐为主要音响材料的电子音乐作品,因此,节奏㊁速度和音色是形成结构的主要因素㊂从局部上看,不同的节奏动机与不同的音色以多种方式相组合,形成丰富的音响色块,从而构成不同 阵型 ,填充在预置段落结构之中㊂从宏观上看,整体音响呈速度渐变的趋势,有中国传统音乐 板式 变速结构 的总体轮廓,具体表现为 散起 上板 转快 散收 的速度布局㊂‘阵“的节奏速度手法具体表现为:1.弹性节奏与韵律节奏从微观组织来看,作曲家设计的5个基本动机中,动机1和动机5都属于弹性节奏,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 散 节奏观念,而动机2㊁3㊁4是在循环重复中形成了重音规律,具有韵律性㊂从宏观结构来看,弹性节奏分布在前后两个 散 段落,以及乐曲发展过程中避免听觉惰性而突现的散化音响㊂如2ᶄ20ᵡ 5ᶄ45ᵡ,每个分段落之间都有散化节奏作为连接,使听者在心理上已经逐渐形成的 上板 节奏循环律动后,因节奏的突然散化而失衡,由此产生了新鲜感与期待感㊂2.变节拍与节拍节奏对位在横向上的变节拍造成了不规律的节拍重音分布,如动机1(1/16,22/16)㊁动机3㊁4(4/4,6/8,3/4),通过变节拍打破重音循环规律,从而打破心理期待感㊂在纵向上的节拍㊁节奏对位,主要运用在高潮段,不同的打击乐与电子音乐㊁此起彼伏的人声素材,通过节拍节奏在纵向上的异步对置,增加了发音点,能量得到持续聚集,从而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戏剧张力㊂二、深层结构(一)语法结构李小兵对‘阵“的结构思维有着详细的阐述:‘阵“的时间素描以传统奏鸣曲式的形态为基础线条,以事先设计好的27个黄金分割点为轮廓架构来发展的 全曲的黄金分割点C前以正黄金分割为主,C以后以负黄金分割为主,除了C点为全曲的最高潮点之外,其他黄金分割点并不作为局部的高潮点去设计,只作为乐曲发展的时间逻辑依据或者叫作时间素描的轮廓架的点㊂[3]上述文字为笔者提供了明晰的分析路线,由此可探查到,本曲没有采用中国传统音乐惯用的线性发展思维,而是将多个基本动机及其重复变化分布在不同音色上,以丰富的组合方式形成不同的音响色块,填㊃61㊃基于中国传统音乐语言的 时间素描 /张㊀赢㊀充在凭借 黄金分割 数列所计算出的一个个次级结构中㊂以黄金分割比例作为结构划分的依据,符合音乐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的审美习惯㊂因此,单独看每个次级结构都由零碎的音块构成,从整体上聆听却能感受到形散魂不散,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这是由时间来精准控制的,也就是作曲家所说的在时间中 素描 ㊂此曲时长10分钟,作曲家将整体结构分为引子 呈示 展开 再现4部分(见图1),高潮点设计在第一个黄金分割点处(6ᶄ18ᵡ处),每个部分包含根据黄金分割点计算出的㊁以 色块 为单位的次级段落㊂由于电子音乐可以精确到秒,因此每个次级段落都严格按照计算出的秒数进行划分㊂图1㊀‘阵“结构图㊀㊀引子部分是由5个 散化音响块 构成㊂呈示部㊁展开部的结构单位是 阵型 ,作曲家运用现代技法㊁电子音乐手段将节奏和音色组成多个 阵型 ,通常是以一个渐强后回落的力度过程来构建,这种发展手段借鉴于京剧音乐㊂具体来看,呈示段由 弩 和 车 两个 阵型 组成,为了打破听觉惰性,在 阵型 音响横向发展变换中插入 散化音响 ㊂展开部由 步 骑 弩 车 构成,不同阵型 之间有交叠,随着情绪的推进,作曲家将4种阵型在纵向上并置,并加入京剧人声素材,频率范围㊁节奏密度㊁响度㊁织体层的增长加强了音乐张力,渲染出古代征战的气氛,由此形成高潮段㊂具体来看,高潮段落建构的主要手段来自3个方面:(1)用复节奏㊁节拍的方式,将编制内的所有民族打击乐的发音点布满整个使用音区;(2)加入京剧人声 哇呀呀呀 素材,通过电子技术来改变素材的音高频率㊁速度和声像位置,整体音响的紧张度持续增强;(3)类似风声㊁雷声的低频电子音色和类似电流声的高频电子音色,附着在打击乐之上,极大地拓展了整个作品的频率范围,提升了响度㊂这种高潮处理方式,与戏曲唱腔中的快板或 紧拉慢唱 式的摇板发展至高潮的套路相类似㊂再现部是减缩再现,整体音响是高潮段之后的逐渐回落,依次以大堂鼓㊁小堂鼓的弹性节奏动机来回顾阵型,织体层次逐渐稀疏,回落至散化音响,与引子进行呼应,有余音绕梁的音响效果㊂(二)音乐语言的操作方式及感知方式作品‘阵“以秦兵马俑的曲尺形方阵阵型为创作原点,作曲家运用黄金分割点将结构进行划分,再将设计好的音响色块填充于每个次级结构,形成 阵型 和 散化音响 ,这种结构逻辑有效地利用了听者的心理期待与听觉惰性,引导和调动着听者的情绪,跟随音乐的发展而起伏㊂作品虽然以严谨的数列逻辑形成 引子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的结构,但从整体听感上来说,全曲并没有明显的段落感,结构边界较模糊,宏观结构更倾向于中国传统音乐 板式结构 的轮廓,即以 散起 上板 渐快 散收 速度进行布局,形成结构功能㊂电子技术手段使民族打击乐的音响效果更具现代气质,融汇了传统多声张力推进方式,超越了西方逻辑的局限,营造出中国戏曲音乐的音响趣味和古代征战的画面氛围,彰显出中国传统音乐音响观的当代性延伸㊂(下转第26页)㊃71㊃㊀齐鲁艺苑㊀山东艺术学院学报㊀2023年第2期总第191期主体之间是同心相汇的㊂‘时间“较之‘严肃“缺乏表格人格张力,其叙述者更偏向 框架 一象,更多呈现出普遍形态㊂四㊁总结叙述学界致力于对 叙述者 的追寻,乃是理解叙述本质的开端㊂本文尝试运用符号叙述学理论视角研究重奏作品的可能性与创新性,尝试对重奏曲演示叙述文本做一界定,并在3个深化内涵中提炼出四重叙述主体在叙述内外交流过程中的存在形态,于是这也是探索音乐作品叙述本质的开端㊂重奏曲 会话 原则这一体裁范式作用于作品的创作与表演形式,多个主体 人格 在叙述交流中自由变相穿梭(特别是乐谱文本中多重 器乐人格 促使表演者叙述主体与其离合),叙述者便带有强烈的人格化象征,这便是在 文本构筑 接受构筑 的基础上,依照 体裁构筑 这一层面所追寻到的叙述者特殊形态㊂重奏曲的 会话 原则在 体裁构筑 上使得贝多芬和梅西安两部重奏作品的叙述者形态产生了相异的变化,直指音乐演示这一跨越不同时代变迁的 社会意向性活动 ㊂参考文献:[1][3][4][5][6][7][8][9][10][11][15][16][20]赵毅衡.广义叙述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2]曾军.时间性符号的叙事功能:探索一种符号叙述学的可能性[J].符号与传媒,2019,(1).[12]赵毅衡.文本意向性:叙述文本的基本模式[J].文艺争鸣,2014,(5).[13][14]赵毅衡.论文学艺术的 文本意向性 [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7][18]谭君强.叙事学导论 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9]申丹. 隐含作者 :中国的研究及对西方的影响[J].国外文学,2019,(3).[21]冯存凌.弦乐四重奏的起源㊁体裁美学及风格变迁[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40(1).[22]钱亦平,王丹丹.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7.[23][美]梅纳德㊃所罗门.贝多芬传[M].田园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4][25]P.Hill(Ed.).TheMessiaenCompanion[M].Lon⁃don:FaberandFaberLimited,1994.[26]梁晴.梅西昂‘时间终结四重奏“:节奏特征及其意义指向[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3).[27]F.E.Maus.MusicasDrama[J].MusicTheorySpectrum,1988,(10).[28]LudwigVanBeethoven.MiddleStringQuartets,Opp.59,74and95[M].NewYork:DoverPublications,2012.[29][30]OlivierMessiaen.QuatuorPourLaFinDuTemps[M].Paris:Durand,2001.(责任编辑:李鸿熙)(上接第17页)结语电子音乐作品‘阵“,是作曲家李小兵探索如何用西方精准严密的结构逻辑和电子技术手段,创作出具有中国气质的现代电子音乐过程中所写的作品之一㊂他对中国传统音乐语言融入 时间素描 的构思方式和独特鲜明的音响观为中国电子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价值,同时,也为将具有民族精神的中国电子音乐屹立于世界之林做出了自己的贡献㊂参考文献:[1][3]李小兵.整体计算与局部计算的时间素描 电子音乐作品‘阵“之时间逻辑与材料布局[J].人民音乐,2010,(3).[2]好了明理.秦始皇兵马俑是一个巨型阵法?古代军阵到底蕴藏什么奥秘?[Z/OL].(2019-07-31)[2022-04-26].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731/05/37583807_852092648.shtml.(责任编辑:李鸿熙)㊃62㊃。
10.《音乐鉴赏》课程标准

《音乐鉴赏》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170014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学分 2理论学时36适用专业各专业总学时36实验/实践学时适用类别考核形式考查执笔人孙亚飞审核人张国廷二、课程性质《音乐鉴赏》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程。
课程主要讲授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介绍音乐鉴赏理论知识、中国和西方各时期的音乐、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音乐、世界民族音乐等。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具有品鉴音乐内涵的素质和进行音乐表演及音乐实践的能力,提升个人的艺术素质和艺术修养,为以后个人艺术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并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2)了解并掌握音乐鉴赏基础知识。
(3)声乐知识:了解声乐演唱知识和技巧、民歌、创作歌曲、大型声乐套曲。
(4)乐器与器乐作品:了解中国乐器及器乐作品、西方乐器及器乐作品和器乐体裁。
(5)综合艺术形式:了解舞剧、音乐剧、曲艺艺术、戏曲音乐。
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具备鉴赏一些简单的音乐作品的能力。
(2)通过音乐鉴赏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声乐演唱技巧及器乐演奏技巧,并能够将这些技能和技巧在表演和实践中运用。
(3)通过学习,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组织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具有组织合唱及晚会的组织协调能力。
(4)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基础和音乐技能基础,具有继续进行音乐学习、探究的兴趣和继续进行音乐实践、表演的能力。
(5)通过学习,让学生具有体验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分辨真善美的能力。
3.素质目标(1)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修养。
(2)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在教学中,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贯穿于音乐教育之中,以音乐来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材中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音乐作品很多,教师应该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使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教育部关于公布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组织奖及各项目评选结果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公布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组织奖及各项目评选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5.09.23•【文号】教体艺函[2005]8号•【施行日期】2005.09.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公布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组织奖及各项目评选结果的通知(教体艺函[2005]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展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促进高等学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关于"每三年举办一次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规定,我部举办了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本届展演活动以"弘扬民族精神,肩负神圣使命"为主题,坚持"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突出育人宗旨,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全面促进了大学生德智体美和谐的发展。
本届展演活动对于推进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全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报告会,有效地调动了广大高等学校艺术教师开展艺术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推动了艺术教育教学研究的开展。
按照本届展演活动方案和规定,共评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优秀组织奖16个、组织奖15个,高等学校优秀组织奖242个;艺术表演类节目一等奖122个,二等奖204个,三等奖217个;艺术作品一等奖142个,二等奖285个,三等奖430个;科学论文一等奖53篇,二等奖230篇,三等奖548篇;艺术表演类节目一等奖、二等奖的指导教师和艺术作品一等奖、二等奖的指导教师,获本届艺术展演活动指导教师奖。
现将评选结果印发给你们。
希望各地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以本届艺术展演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契机,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深入地发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研试题2009-2012设计艺术学理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设计艺术学一、回答问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共5小题,每小题2分)1)、韩熙载夜宴图(国画)2)、下楼梯的裸女(油画)3)、帕提农神庙山花上的浮雕4)、流水别墅5)、我要参军(油画)2、什么是“师造化”3、什么是“黄金分割比”。
4、建筑史三维空间的艺术吗?为什么。
5、何为“四度空间”二、简述题(共5题,每空16分,共80分)1、简要论述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2、简要论述几类关于艺术的研究方法3、简要论述艺术门类划分中,以存在方式为标准与创造方式为标准的区别。
4、如何理解情感性是艺术审美的特征。
5、简要论述艺术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
三、论述题(共1题,每题20分,共20分)结合实例,比较论述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艺术基础0二、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6、意识2、艺术流派3、意境4、情感二、判断题(标明题号,答案选择正确或不正确。
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艺术思潮指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倾向的一股潮流。
2、空间艺术包括绘画、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音乐、文学、曲艺等。
3、顾恺之代表作有《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和《送子天王图》。
4、艺术作品是指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成果,它是艺术家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
5、世界名画《自由引导人民》的作者是德拉克罗瓦6、世界三大园林分别是欧洲园林、东方园林与宗教园林7、艺术的三种社会功能即: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
8、世界名画《晚钟》的作者是达芬奇。
9、灵感的特点有突发性、超常性、普遍性三方面。
10、艺术传播是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三、简述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为什么说艺术作品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2、艺术发生的主要理论有哪些?3、何为立体主义(Cubism)4、什么是艺术的审美功能?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1、结合所学专业,谈谈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三届“青春杯”颁奖仪式

“青春杯”颁奖典礼圆满举行
2007年12月28日,由东校区团工委、学生会、社团联合会主办、青春文化艺术协会承办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三届“青春杯”书画文学大赛颁奖典礼于4号教学楼一多媒体教室隆重举行。
出席此次典礼的嘉宾和老师有:书法家庞宗世老师、艺术学院副教授樊海燕老师、东校区团工委书记刘建东老师等。
距激动人心的颁奖开始之前,庞宗世和樊海燕分别就本次大赛的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庞宗世老师强调:写字是书法的基础,书法是写字的升华。
并对当代大学生如此优秀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感到欣慰。
樊海燕老师则分别从国画、素描、水粉和油画等方面对大赛作品进行了细致的点评。
继专家老师点评之后,颁奖仪式正式开始,房茜、宁建新、徐成和鹿宁等40余人在此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庞老师、樊老师和学生会主席、社联主席为获奖学生颁发了荣誉证书。
颁奖仪式结束以后,庞老师为此次大赛题词:构建和谐校园,传承奥运精神。
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初探

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初探
刘建东
【期刊名称】《嘉兴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15)0z1
【摘要】音乐欣赏教学是普通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艺术类选修课程,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该文试图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感性体验与情绪体验入手,探讨如何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效果.
【总页数】2页(P222-223)
【作者】刘建东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5
【相关文献】
1.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初探 [J], 宗晓薇
2.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初探 [J], 褚然;郭越;郝敏
3.音乐欣赏的启发与探究——对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思考[J], 王钱美
4.信息技术与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整合下的教学内容初探 [J], 钟春明
5.多元文化视野下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方法探微——以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为例[J], 胡远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筑物理基本知识

Ln 1010
3、分贝相减:
L
L2
L1 10lg1010 1010
整理课件
41
4、运算特点:
1)不同声压级叠加,总声压级较其中大者的增加值≤3dB。 2)两个声压级间差值≥10dB(15dB)以上,总声压级较大
者的增值≤0.5dB。
实际问题中的意义是:较小声级可忽略不计。即对“干 扰
与不干扰问题。”的判断。 问题: 0分贝与0分贝相叠加,声压级为多少?
1. 级的引入: 1)声压变化数值范围大 2)人耳对声的感觉特性
人对声的感觉量近似与声压值的对数成正比。
整理课件
36
声强的变化范围大约: 1万亿倍 声压的变化范围大约: 1百万倍
用声强、声压 计量很不方便
人耳的感觉变化与声强和声压不成正比例, 而是近似地与他们的对数值成正比。 由此引入了“级”的概念。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声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
整理课件
12
声线:自声源发出代表声能传播方向的曲线,代表声 音传播的方向,垂直于波阵面。
仅在均匀、各向同性的介质中,声线是直线。
声线的意义:
声线代表了声传播的方向但不考虑波动性,因此声传
播问题得到了简化,它是一种研究声传播规律的简明
工具。
几何声学: 用声线来研究声传播的声学。
整理课件
13
整理课件
14
3)、 声波与振动的区别
振动: 声波:
相 同点
不同 点
机械运动
质点平衡位置往返,
能量守恒
机械振动 若干质点,各自平衡位置往返 能量传递
整理课件
15
二、声波的传播特性
1、声的绕射(衍射)(补:惠更斯原理) 1)现象:隔障碍物可听到声音 2)定义:声波在经过障碍物时,其传播方向要发生改
古典音乐欣赏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古典音乐欣赏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李炜
【期刊名称】《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26)003
【摘要】本文中的古典音乐是指由中外伟大作曲家创作的经典音乐作品,它包括歌剧、交响曲、奏鸣曲、器乐独奏曲以及艺术歌曲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这些丰富的音乐体裁和精湛的音乐作品更能不断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欣赏层次,并逐渐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在高校开设古典音乐欣赏课,是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与重要途径.
【总页数】4页(P146-149)
【作者】李炜
【作者单位】齐鲁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山东,济南,25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5
【相关文献】
1.关于西方古典音乐在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中重要性的探究 [J], 陈旭
2.美术欣赏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J], 王晓白
3.古典音乐欣赏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J], 李炜
4.古典音乐欣赏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J], 陈文佩
5.古典音乐欣赏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J], 李林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子音乐作品中多声道演绎出的“镜像”概念--刘健创作的《半坡的月圆之夜》

电子音乐作品中多声道演绎出的“镜像”概念--刘健创作的
《半坡的月圆之夜》
刘思军
【期刊名称】《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全面分析刘健教授2004年创作的电子音乐作品《半坡的月圆之夜》,首先围绕“镜像”这一独特的概念,阐明了作曲家的创作理念与初衷,四只音箱间相互的音响折射,营造出多重反射的音响构造,把“幻听音乐”的独特声音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进而通过对作品结构的分析,展示出多段体曲式结构的清晰脉络。
“东方语境”的提出,旨在创作思维特征的研究上提升到了某种全新的高度,折射出作曲家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取材并运用多种符号式语言,与电子化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最终创作出具有高强度民族归属感的作品。
【总页数】4页(P120-123)
【作者】刘思军
【作者单位】中央音乐学院,北京,10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11.1
【相关文献】
1.刘健音乐创作中的电子音乐思维研究 [J], 李鹏云
2.二胡协奏曲《三峡叙事》的内容与形式——兼及刘健“声学媒体音乐作品”中某
些创作观念与技术手段 [J], 符方泽
3.运用声音运动的“镜像”效应体现电子音乐创作的多重思维——刘健的《半坡的月圆之夜》音乐分析 [J], 吴林励
4.混合与预制——与电子音乐有关的一些问题并兼及刘健的电子音乐创作 [J], 彭志敏
5.刘健音乐创作中的电子音乐思维研究 [J], 张李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大学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刘元平
【期刊名称】《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卷),期】2006(025)004
【摘要】大学音乐鉴赏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判断力,而曼重要的是站在培养人和塑造人的高度,通过全面挖掘音乐的本体功能,促进学生人格品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围绕这一目的,课程教学的理念建构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强化音乐的审美特质,注重接受的特殊规律,强调作品的文化诠释,引导主体的认知重构。
【总页数】5页(P79-83)
【作者】刘元平
【作者单位】广东韩山师范学院音乐系,广东潮州521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关于鉴赏精装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J], 何留棠
2.浅谈本科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J], 王勇
3.《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时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J], 霍丹;
4.《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时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J], 霍丹
5.水利建设项目贷款能力测算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J], 刘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称“基础”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绪
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课前播放:建大校歌(2分54秒)
绪论部分教学目的
通过绪论的学习,要使大学生明确“基础” 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该课与自己的成 长成才密切相关,能否学好这门课关系到自己 的未来前途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而激发起努 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
征和倾向,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
◆法律是指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 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
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
总和 ◆法律素质是指人们认识上、行为上知法、 守法、用法、护法的素养和能力。 ◆法律素质的三个基本要素
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
下知识基础。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 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2018/8/21 1 12
三、学习“基础”课的方法
1.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2.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 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播放视频:焦点访谈-村里来了博士团)
3.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氛围
2018/8/21
1
23
● “大学”之所以被称为“大学”,
是因为这里有“大楼”;
●“大学”之所以被称为“大学”, 是因为这里有“大师”; ●大学之所以被称为“大学”, 在于它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
2018/8/21
1
24
(二)大学生活特点
1.学习要求的变化 2.生活环境的变化 3.社会活动的变化
4.注重知行统一。
2018/8/21 1 14
四、学习“基础”课的要求
1.必须拥有指定教材 2.必须来上课 3.上课要听讲,记好笔记 4.不要讲话 5.积极发言 6.考核、平时成绩、作业和纪律要求
。
2018/8/21
1
15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
2018/8/21
1
3
绪论部分主要内容
第一节 学习“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第三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第四节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18/8/21
1
4
第一节 学习“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基础”课的性质、任务和特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
本科共设置4门必修课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3学分)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概论(简称“概论”)(6学分)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2学分)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 (3学分) 本、专科学生均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本科2学分
问题1:上大学后感觉哪些方面不适应? 问题2: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什么 不同的地方?
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 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教育家B.F.Skinner
2018/8/21
1
22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一) 大学的特点
1.大学是知识的海洋 2.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
如何适德上自律
4.心理上自强自信
5.交往上自尊自爱
2018/8/21
1
26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3)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案例:一大学生要求父亲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小陈,1986年10月出生,3年前考入上海外贸学 院,每年的学费是6000元。2005年年初,小陈的父母 在民政局协议离婚后,小陈和母亲共同生活。2005年 11月30日,小陈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母亲收入较少, 依靠母亲难以完全满足其就学所需的生活费及教育费, 故要求其父陈先生按月支付生活费人民币300元,并 支付每年学费人民币3000元。
制观教育。即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四)“基础”课的特点
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于一体,涉及内容广泛,现实性、针对性很强。
2018/8/21
1
11
二、学习“基础”课的意义
(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 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
2018/8/21
1
6
(一)“基础”课的性质
本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 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 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 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思想 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的 公共必修课。
几个概念
思想道德是指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其内容主要包括科学 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思想素质即思想政治素质,它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人们 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的 品质。 道德素质是指人们从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出发,在处理
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
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
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
2018/8/21
1
16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
●这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 ●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
人生阶段
●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 ●这也许是你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理想环境中
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需的法律意
识,拥有必要的用法能力
(二)“基础”课的任务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
素质,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荣辱
观的践行者,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018/8/21
1
10
(三)“基础”课的主要内容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
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2018/8/21
1
17
课间休息
歌曲:祝福建大
2018/8/21
1
18
第二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2006年9月6日,西南政法大学新生报到, 学生报到处,被拦在门外的家长焦急地望着前 方的孩子,学校的4000新生带来了8000家长。
2018/8/21
1
20
2005年9月10 日,一对来自陕西 的夫妇送儿子到 甘肃农业大学上 学,因家境贫寒露 宿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