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简史四至六章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

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

14
• 龙门宾阳中洞主佛 北魏
15
16
响堂山佛像 北魏
四、佛教建筑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北魏
17
第三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
牵牛 甘肃嘉峪关6号墓壁画 西晋
18
绘画艺术
• 著名画家:这一时期人物画仍是主流,出现了以生活为题材的人物、 肖像画,风格手法上更加注重传神;山水画呈现出独立的趋势;花 鸟画艺术出现萌芽;宗教特别是佛教题材的绘画占有较大比重。
3、 顾恺之:东晋最伟大的一位画家,早期绘画理论家。创作以道释、人物、肖像为主,兼能山水、禽鸟。所作线 条以连绵不断的、悠缓自然的形式体现出节奏感,线条的力度略有控制,正如“春蚕吐丝”一样,他将战国 以来形成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完美无缺的境地。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传·任智 图》。时人称顾恺之为三绝—画绝、文觉和痴绝。其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4. 王微:《叙画》也是有关早期山水画的重要文献。文中阐明了山水画写生的方法, 主张不照抄自然和追求形貌的真实,要经过提炼、概括,表现景物的内在精神,特 别是景与情的联系:“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32
二、书法艺术
• 魏晋南北朝时期,篆、隶、草、楷、行各种书体经过前代繁衍都已成熟,并各自形成体 系。孕育了钟繇、王羲之这样伟大的书法家,产生了一批不朽的杰作,形成中国书法史 上的黄金时代。
1. 钟繇: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擅长各种书体,尤以楷书见长。其楷书笔法 遒媚,结构朴茂,开创了有隶入楷的新貌,因此被奉为“正书之祖”。与王羲之并称 “钟王”。书法特点字形扁方,行笔古朴厚重,结字舒朗,笔画富有意趣。临摹本《宣 示表》、《荐季直表》。
2.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擅长各种书体,尤其是楷、行、草,其楷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 劲键,草书浓纤折衷。对王羲之的书法历来评价很高,后世尊他为“书圣”,并与其子 王献之合称为“二王”。小楷代表作有《乐毅论》、《东方画赞》,草书有《十七帖》, 行书有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以及《孔侍中帖》等。

中国美术简史

中国美术简史

中国美术简史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 目录增订本编写说明修订说明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第二编:秦汉美术第三编:魏晋地南北朝隋唐美术第四编:五代宁元美术第五编:明清美术第六编:近现代美术《外国美术简史》(修订版)全书共分8章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第一节原始美术第二节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美术第三节古代埃及美术第四节爱琴美术、古代希腊美术第五节古代罗马美术第二章欧洲中世纪美术第一节早期基督教美术第二节拜占庭美术第三节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第四节罗马式美术第五节哥特式美术第三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第一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第二节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第三节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第四节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第五节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第四章 17、18世纪欧洲美术第一节 17、18世纪意大利美术第二节 17世纪佛兰德斯美术第三节 17世纪荷兰美术第四节 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第五节 17、18世纪法国美术第五章 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第一节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第二节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第三节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美术第四节法国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美术第五节 19世纪德国美术第六节 19世纪瑞典、丹麦、比利时美术第七节 18、19世纪英国美术第八节 19世纪美国美术第九节 18、19世纪俄罗斯美术第十节 19世纪东欧诸国美术第六章 20世纪美术第一节西方现代美术第二节苏联美术第七章亚洲美术第一节波斯美术第二节印度美术第三节东南亚美术第四节日本美术第五节古代朝鲜美术第八章非洲、拉丁美洲古代美术第一节非洲黑人美术第二节拉丁美洲古代美术各章节插图目录。

中国美术史各章节重点(整理后完整版)

中国美术史各章节重点(整理后完整版)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1.我国原始时代美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混沌性特征: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各门类浑然一体,相互依存2.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石器制造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艺术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现象的趋势,也为后世美术的分化和发展奠定了技术的和精神的基础。

3.何为仰韶彩陶?简述仰韶彩陶各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所谓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的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早半坡类型以西安半坡村遗址出土彩陶为代表《人面鱼纹盆》、《鱼纹盆》、《鹿纹盆》:形象生动,手法简练、笔触粗矿,变化单纯而特征鲜明中庙底沟类型以庙底沟类型为代表盆的造型挺秀饱满,轻颖而稳重,大和小底曲腹盆和碗;装饰风格有半坡的写实向变型发展,几何花纹较多晚马家窑类型造型完美,纹饰严谨,具有鲜明特色代表着整个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满、平、均的装饰特点《舞蹈纹彩陶盆》4.怎么认识彩陶的艺术成就优美的造型和形式多样的装饰图案纹样的结合成为原始文化最发达最杰出和最光彩的成就。

彩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统一。

彩陶的造型简洁凝重、气魄浑厚,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

5.《舞蹈纹彩陶盆》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体现在那些方面?舞蹈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艺术形式,一般用音乐伴奏。

舞蹈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先民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这件彩陶盆就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彩陶盆的设计制作,还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

舞蹈者的形象以单色平涂的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三列舞人绕盆沿形成圆圈,下有四道平行道纹,代表地面。

盆中盛水时,舞人可与池中倒影相映成趣。

小小水盆成了平静的池塘,池边欢乐的人群映在池水之上,舞蹈的韵味让人心醉。

6.简述原始时代雕塑的主要内容和代表性作品的艺术特点原始时代的雕塑作品所表现的题材内容,除了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动物形象外,就是人们所崇敬或喜爱的氏族成员形象,体现着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形体、面貌、力量的初步认识和艺术的再现能力。

中国美术史学习笔记整理(完整版)

中国美术史学习笔记整理(完整版)

中国美术史第一章:原始美术名词解释:彩陶: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

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

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其著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

黑陶:黑陶工艺是我国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代表成就之一,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透而成,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其中,山东龙山文化黑陶中的蛋壳陶以黑,光,亮,薄而著称于作品: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遗址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典型代表。

其中最代表的是人面鱼纹彩陶。

此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

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

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

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

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

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鱼神"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

C型玉龙1971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属于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

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成,龙身光泽,蜷曲如沟,;龙首作猪嘴形。

长吻修目。

是目前发现体型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为逼真,年代也最为久远的碧玉龙形象。

舞蹈彩陶盆中国原始美术马家窑文化彩陶文化的杰作。

青海大通出土以极强烈的绘画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举世公认的原始时代最有代表的艺术作品。

陶盆内壁口沿下绘出每组五人的三组人物,他们手拉手随着原始乐器的节拍,侧着头,伸着腿,步调一致地跳舞,如同将野兽赶入圈内,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气氛,生动地再现了涉猎舞蹈的场面。

第二章先秦美术名词解释:青铜礼器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

4-6中国美术简史(主讲蒲松年)

4-6中国美术简史(主讲蒲松年)

4-6中国美术简史(主讲蒲松年)园林1302 25 李慧智画个乌龟,乌龟壳是硬的,而带有一种反光。

而乌龟身体是软的,仿佛看到乌龟再向前爬。

和黄全安艺术变现不同的是南唐的徐熙。

南唐的徐熙是不做官的士大夫,他的生活情趣手机在自然中国这一种自由的生活,所以她看到的都是田野的花鸟。

他所便显得也都是这种天也得花鸟,他和黄全安用漂亮的颜色细腻的笔法来画花鸟不同,他用草草的,自由的,一抹色为主的表现来塑造田野花鸟的形象,但徐熙的作品现在没有流传下来。

我们从五代或者宋代的花鸟中大概可以看到徐熙的面貌。

这是在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副雪竹图。

花在雪天中田野的竹子。

我看到他的用笔是非常自由的,有粗有细。

有的地方完全用墨色荣然来塑造一种姿态。

竹子来塑造一种文人的品格,实在古代在文人和画家当中经常描写和塑造的一种形象,这幅画能让我们想象到徐熙的一种画法。

另外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一副叫做豆花清春图,用圆浑的笔墨刻画出豆花的叶子,用一种粉呢来染出花朵,轻柔的感觉,蜻蜓飞落在豆花上。

能看出一些徐熙的风格。

但是许锡的作品们又流传下来,五代的时候出现了里昂的流派的形成,反映出五代以后两大流派的形成,反映了花鸟经过唐代以后开始进入到成熟形态。

表现贵族的人物画,进一步表现了贵族当时的姿态。

可以看到五代在题材上开始向不同方面发展,开辟了宋代绘画的新局面,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街上北宋时期的人物画,北宋时期的人物画从种类上来说,可以分为宗教画,风俗画和一些肖像画,历史画等等。

我们先介绍宗教画,到了宋朝的时候,开凿石窟的热情已经消退,中原大的石窟已经没有了,而主要转移到四川和陕西一代了。

但是在一些大的城市里面,一些大的城市壁画还是非常流行的,有一定发个规模的。

在开封的大相国寺有许多名家化的壁画,而且北宋的皇帝崇尚道教,北宋的徽宗曾经招纳了全国的花匠,最出色的就要数画家吴宗元,是属于吴道子画派的,画壁画早已经不存在了,但是现在有一副流传下来了,现在保存在美国,在这副画卷上里面有神将,男仙,女仙,帝君。

中国美术简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简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简史复习资料
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
第一章.史前美术
注:瓷器与陶器的不同之处有三:一是原料不同,陶器用普通黏土,金属杂质含量多,而瓷器用高岭土,质地纯净的多;二是烧成温度不同,陶器一般在600~900摄氏度,而瓷器达1200摄氏度以上,这就造成瓷器的胎体烧结致密,吸水性大大低于陶器;第三,陶器是素胎烧成,而瓷器表面挂有人工培植的玻璃质釉,与胎体一起烧成。

第二编秦汉美术
第一章绘画艺术
第二章画像石与画像砖(兼具绘画雕刻两种因素)
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
第四章雕塑艺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高峰)
第五章建筑艺术
第六章工艺美术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第一章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第二章隋唐的绘画艺术
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
第四章雕塑艺术
第五章石窟寺院艺术
第六章建筑艺术
第七章工艺美术
第四编五代宋元美术(各民族交流和融合)第一章五代宋元的绘画艺术
第二章辽金元的绘画艺术
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
第四章建筑和雕塑艺术
第五章工艺美术
第五编明清美术
第一章绘画艺术
第六编近现代美术中国画艺术
西学东渐。

中国美术简史整理

中国美术简史整理

中国美术简史整理中国美术简史教师招聘核⼼笔记第⼀编史前及先秦美术(距今约 200 万年前---公元前 221 年)第⼀章史前美术新⽯器时代中期⽂化(约公元前 7000——前 5000 年),内蒙古林西⽩⾳长汗的兴隆洼⽂化遗址出⼟我国迄今发现早的⽯刻⼥神像。

新⽯器时代晚期⽂化(约公元前 5000——前 3000 年),农业⼿⼯业出现分⼯,⼭产规模扩⼤,到本期后段,⼿⼯业内部也有了新的分⼯。

彩陶艺术也⼗分流⾏,琢⽟已成独⽴的部门。

新⽯器时代末期⽂化(约公元前 3000——前 2000 年),这个时代亦称龙⼭时代,或称铜⽯并⽤时代。

第⼀节新⽯器时代的⼯艺美术陶器的发明和磨制⽯器的应⽤,并列为新⽯器时代的两⼤标志。

陶器⼯艺的主要代表:仰韶⽂化的红陶和彩陶、马家窑⽂化的彩陶、河姆渡⽂化、龙⼭⽂化、⼤汶⼝⽂化的⿊陶。

⼀、陶器陶器----⼈类利⽤泥⼟的烧制造的实⽤器⽫或陶艺品,是史前⼈类社会的重⼤发明。

距今1万年前的新⽯器时代。

1、陶器依⽤途可分为饮⾷器、炊煮器和储藏器。

其中盆、钵、碗、杯、⾖、勺属饮⾷器;⿍、⿀、簋、釜、灶属炊煮器;壶、罐、瓶、瓮属储藏器。

2、按陶质分:红、灰、⽩、⿊;3、按器表装饰分:拟形陶,彩陶,印纹陶,素陶4、装饰纹样分:动物纹、植物纹、⼈形纹。

5、陶塑的创作⼿法分为:模仿性、幻想性、抽象性(⼀)仰韶⽂化(公元前5500年-前3000年)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的河南、⼭西、陕西等地。

有半坡类型和庙地沟类型的成就最⾼。

彩陶绘画:《⼈⾯鱼纹盆》、《鱼纹盆》和《⿅纹盆》是仰韶⽂化半坡类型的绘画代表。

半坡类型以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遗址出⼟的彩陶为代表。

其造型以圆底钵、圆底盆和平底盆较多,还有折腹盆、细颈壶、直⼝尖顶瓶以及⼤⼝⼩底盆等,造型风格厚重朴实。

纹样形象⽣动⾃然,⼿法简练,笔触粗犷,特征鲜明。

⼏何纹样中主要有并列折线,并列斜线、三⾓形⾯构图的⼆⽅连续装饰带,单纯⽽富有装饰效果。

⼆⽅连续纹饰在我国早期的装饰图样的发展中,可以说是⼀个划时代的进步。

中国美术简史(选修美术鉴赏考试复习)

中国美术简史(选修美术鉴赏考试复习)

文艺复兴后三杰: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拉斐尔《圣母子》、《雅典学院》米开朗基罗《大卫》、《创世纪》印象派: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吹短笛的男孩》、《圣拉扎尔车站》莫奈《印象〃日出》、《睡莲》毕沙罗《蒙马特大街》卡萨特《洗澡》后印象:塞尚《玩牌者》、《一篮苹果》高更《热带植物》、《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梵高《向日葵》、《割耳朵后的自画像》、《星夜》波普艺术:安迪〃沃霍尔立体派:毕加索《格尔尼卡》、《亚威农的少女》、《两姐妹》、《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第一章:史前、先秦美术旧石器时代美术(约距今200万年前—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美术(距今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新石器时代美术(距今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黄河流域比较重要的新石器早期文化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及大地湾文化,中期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末期有龙山文化。

长江流域较重要的文化有属于新石器早期文化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中期的大溪文化,以及属于晚期的良渚文化和屈家岭文化。

长城以北较重要的是红山文化,大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红山文化《玉龙》彩陶:仰韶文化半坡型--《人面鱼纹盆》庙底沟型--《鹳鱼石斧彩陶缸》马家窑---《舞蹈纹彩陶盆》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夏、商、周、春秋、战国美术:1、青铜器艺术龙虎纹尊(商)四羊方尊(商)2、雕塑艺术虎食人卣3、绘画艺术战国第二章:秦汉美术卜千秋墓升仙图壁画武氏祠画像石秦始皇兵马俑马踏匈奴第三章:魏晋至隋唐美术顾恺之“传神论”《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艺术特色)张僧“画龙点睛”(张家样)曹仲达(曹家样)、杨子华隋唐绘画:隋:展子虔《游春图》初唐: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盛唐:吴道子(画圣)〈送子天王图〉“吴带当风”“吴家样”吴道子在用笔技法上,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

用这种描法画人物的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

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

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
—前221年)
第一节旧石器的造型与发展 第二节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装饰品和刻画艺术品 第三节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 第四节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 第五节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 第六节刻画符号与原始文字 第七节新石器时代的雕塑艺术 第八节新石器时代的建筑艺术
第一节青铜器艺术 第二节雕塑艺术 第三节绘画艺术 第四节书法篆刻艺术 第五节工艺美术 第六节建筑艺术
第一节宗教彩塑和小型玩赏性雕塑的发展 第二节西洋雕塑的引进和中国现代雕塑的早期发展
第一节中国近代建筑体系的主要内涵和表现形式 第二节复兴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成果和取向 第三节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启动和初步成果
第一节近现代工艺美术概况 第二节近现代书籍装帧和装潢美术 第三节近现代工艺美术家
作者介绍
第一节新疆地区石窟寺院艺术 第二节甘肃地区石窟艺术 第三节中原地区石窟艺术 第四节江南和西南地区石窟艺术
第一节都城建筑 第二节寺庙与佛塔 第三节桥梁建筑 第四节建筑装饰的特征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工艺 第二节隋唐工艺美术家与工艺美术品
概况
第一章五代两宋的绘 画艺术
第二章辽金元的绘画 艺术
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
第一节五代书法 第二节宋代书法 第三节元代书法 第四节五代宋元篆刻 第五节宋元的书论
第一节建筑艺术 第二节雕塑艺术
第一节陶瓷工艺 第二节染织工艺 第三节玉牙雕刻 第四节漆器工艺
概况 第一章绘画艺术
第二章书法篆刻艺术
第三章壁画、版画与 年画
第四章建筑与 雕塑艺术
第五章工艺美 术
第一节 :明前期宫廷绘画与浙派 第二节明中期文人画与吴门四家 第三节明后期绘画的新变 第四节从明末松江派到清初正统派 第五节清初“四僧”与其他非正统派 第六节 “扬州八怪”与清中后期绘画 第七节明清绘画理论著述

中国美术史第6章

中国美术史第6章

钧窑玫瑰紫釉盘托 宋
哥窑鱼耳炉 宋
耀州窑剔花牡丹瓶 宋
景德镇窑刻花影青梅瓶 南宋
绿釉龙梁鸡冠壶 辽
缂丝莲塘乳鸽 朱克柔 宋
二、元代的工艺美术
青花松竹梅炉 元
青花釉里红镂花盖罐 元
雕漆花卉红尊 元
返回主目录 纳石失 佛衣披肩 元
一、山水画
北宋山水画主要继承五代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 派,多以全景式构图来表现北方山川林木,画风雄沉壮伟, 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成、范宽和郭熙。
读碑窠石图 李成 宋
雪景寒林图 范宽 宋
溪 山 行 旅 图
范 宽

郭熙 早春图 宋
米芾创造了一种浓淡枯湿横点、积点成山的山水画技法,后 世称之为“米点”,称其山水画为“米氏云山”、“米家云 山”或“米点山水”。由于历史的原因,米芾山水画的真迹 至今无一遗存,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其子米友仁的山水画和元 代的一些模仿品中见到米家山水的面貌。
幽竹枯槎图 王庭筠 金
文姬归汉图 (局部) 张瑀 金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四节 元代绘画
元代由于政权的更替,战争引起的社会动荡等方面的原因, 绘画出现了和宋代显著不同的特点。人物画主要成就更多地 体现在寺观壁画方面,宋代院体绘画精密不苟的画风,元代 已成衰微之势。
继承宋代已成潮流的文人士大夫绘画在元代画坛上占据着显 著地位,元代前期的赵孟頫、高克恭、任仁发等位居显要的 馆阁士大夫均以擅长绘画著称。元代中后期文人画家以集中 于江浙一带的画家为代表。“元四家”的黄公望、吴镇、倪 瓒、王蒙主要师法董源、巨然和北宋山水诸家,以水墨或浅 绛写江南山水,各自创立自己的风貌。此时文人画与工匠画 有了更明确的分野。花鸟画也向水墨方向发展,梅、兰、竹、 石为主要题材,出现了李衎、管道昇、柯九思、顾安、王冕 等代表画家。

中国美术简史课件

中国美术简史课件

第二节 绘画
艺术特色:在艺术处理手法上具有鲜 明特色。首先,在构图上,通过穿壁 的蛟龙将人间、地下两部分联成一体, 又通过昂扬的龙首与迎候在天门的司 阍,构成升天的气氛,使画面的三部 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其次,将墓主画 在旌幡中心部位,并且通过跪迎与随 从婢仆的衬托,显示出墓主人的高贵 身份。墓主形象或成正侧面,或成五 分之三的半侧面,形貌服饰皆刻画得 惟妙惟肖,各种神禽异兽姿态矫健, 勾线流畅挺拔,设色庄重典雅,展示 了西汉绘画的卓越水平。
西 汉 马 王 堆 汉 墓 型 帛 画
T
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色:
画像石是汉代美术的集大成者,艺术成就斐然,时代 特征鲜明。其多为散点透视,平面布局,或满铺布陈,或 分层分栏,构图通常都显得非常饱满、充溢,散发着一股 强大的张力和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此外,汉代 画像石在造型上具有明显的早期绘画特征,尤其是在人物 形象的塑造上,画家、刻工并不擅长对人物进行细致描绘, 因而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人物形体大貌的刻画上,并且通过 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动态神情,其造型简洁概括、 稚拙朴实、生动传神。另外,通过抓住故事冲突的关键部 分,把握事态转折的瞬间,运用精心设计的构图和人物夸 张的戏剧性动作,在定格的画面中展示故事的发展,突出 故事的主题,也是汉画像石的重要风格特征之一。
综观汉代画像石,从中既能体味到其作为雕塑所拥有的体 量感和力度感,又能感受到其构图、造型以及线条所表露
出的平面感和绘画性。作为特定历史时代下雕塑与绘画相 结合的产物,汉画像石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感和独具特色 的风格面貌。其构思新颖别致,线条刚劲流畅,构图饱满 充盈,布局错落有致,造型拙朴夸张,主题情节突出,风 格或浑厚质朴,或凝重典雅,或严谨工整,或粗犷奔放, 或清新明快,或洒脱恣肆,或简洁疏朗,画面充满了力量、 运动和气势,体现出宽广豪迈、博大精深的气魄和时代精 神。恰如鲁迅先生所言:“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

中国美术简史

中国美术简史
兴盛的原因:封建统治者为满足其奢侈生活或出于辅助政教的需要。
4、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主要分布地区及艺术表现特征
画像砖西汉以洛阳、郑州为中心,东汉以湖南四川、江浙为多;
画像石大致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的北部等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地。
艺术表现特征。。。。。。
5、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题材与表现内容
a、反映劳动与生活的情景:如农民劳动场面、统治者奢华生活等。
b、反映历史故事与宗教神话传说的
(四)秦汉工艺美术
举例说明秦汉金属工艺、漆器工艺与染织刺绣工艺的艺术成就
如有名的“长信宫灯”,将人物造型、通烟、照明灯相结合,是审美与实用完美的统一。
P66未整理。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2、山水画形成期宗炳、王微的两篇山水画论著作
宗炳《画山水序》,王薇《叙画》
3、顾恺之的三篇画论及主要论点
a、传神论,b、强调以形写神,c、迁想妙得。
4、谢赫的六法论
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第五章 隋唐五代美术
灵活运用淡墨线与朱砂线起稿,然后分别用各种色彩平涂。(没骨画法的先驱)
4、秦汉墓室壁画兴起的原因
受壁画盛行风气的影响。
5、汉代墓室壁画的重要代表、主要表现题材
重要代表:河北望都1号东汉墓壁画,汉代帛画主要反映墓主企望升天以及表现死者生前的显赫生活。题材有80多项,如城池幕府,乐舞百戏,庄园生产,孝子列女等等
(一)南传佛教美术
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的风格特点
源于秣莵罗风格,抽象、脸型短圆、眼球框较大,发型有螺状肉髻、螺发、肉髻三种。
(二)北方佛教美术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先秦两汉时期民族绘画风格的初步形成中国绘画的萌芽、发展到成熟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

起初表现的仅是原始先的朴素的理想和生活,以及为上层社会政教服务,同时也反映各时代跌宕的社会风貌与世俗的生活图景。

在这漫长的历程中,直到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实用器物和建筑物,并在上面作装饰布置的时候,才注意到对于画面的利用,人们在上面所绘制的装饰图象,便开创了最初具有画面构图意识的先河。

原始的中国绘画——岩画古代先民创造的原始岩画是中国绘画最早的遗存,它们大多分布在西北与西南,据说是游牧或少数民族部落所为。

也许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北人食肉勇悍,南人食蔬文雅,故而西北与西南的岩画各有特色。

西北岩画以刻凿为多,图案以动物为主,新疆天山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甘肃黑山岩画等为其代表。

除动物之外,还有狩猎、生殖崇拜、放牧等内容,粗犷雄浑。

西南岩画以涂饰为多,图案以人物为主,云南沧源岩画、广西花山岩画等为其代表。

除人物之外,还有房屋、树木、神灵祭器等内容,朴拙神秘。

然而无论南北岩画,其以线条为构图,或斫凿,或涂饰,以线成面,大多形成阴面造型,富有幼稚夸张的特点,充满写实装饰之美,则是相互一致的。

[原始]黑山岩画《狩猎图》[原始]花山岩画《战争庆典牧放图》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距今4-7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活由游牧、游耕而转入定居为主,陶器在农业、渔猎及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彩陶乃成为这一时期的文化象征。

其彩绘大致可分为图案、图画两类。

彩绘是陶器装饰中最卓越的手法,朴实明快,绚丽多彩的彩陶,由于地域、时间的差异,宗教习俗的不同,描绘形式的各异,在造型和风格上也各不相同。

有些条纹象征着起伏的波浪、同心扩散的水纹、绳革、丝网等。

红黑相同,朴素而匀称,流畅而简洁。

河南渑池的仰韶村、西安附近的半坡、甘肃的永靖,皆有大量的遗存。

图画有穿衣的人物、野禽、奔鹿、游鱼、伏龟等,形状生动,明快活泼。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第1章原始社会时期美术1.《周礼》“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

”第2章、三章夏商周的美术1.商代青铜器要例:人面铜方鼎:大禾鼎(内壁有“大禾”二字)司母戊大方鼎:最大毛公鼎:铭文最多2.甲骨文:现存最早的成系统汉字甲骨文是中国书法艺术最早的代表;商代甲骨文多集中在河南安阳殷墟;3.漆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

4.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是目前可见的中国最早的独幅画第四章秦汉时期美术1.秦汉时期大型纪念性雕刻的杰出代表:始皇陵兵马俑、西汉霍去病墓前石刻群2.秦始皇陵兵马俑:佣是一种殉葬品;(材质:木、铜、泥)特点: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兵马俑差不多与真人真马等大,阵容强大佣头和身躯分开制作,然后套和雕塑手法:模制+手塑塑成后入窑烧制,最后进行彩绘写实风格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始皇陵兵马俑3.汉代纪念性雕刻,以霍去病墓前石刻群为代表。

其中主题最为鲜明的《马踏匈奴》象征性地歌颂霍去病的战功及其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风格写意4.东汉甘肃武威出土的青铜佣中,最杰出的代表作是“铜奔马”,即“马踏飞燕”它表现一匹飞奔的马,后蹄踩住了一只展翼的飞鸟,一起翱翔在半空马的体形完美匀称,整个重心都落在踩飞鸟的那只足上。

无论是造型的高度完美,还是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堪称杰作现成中国旅游标志5.铜灯——汉代灯具把实用和欣赏巧妙结合起来。

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汉河北满城“长信宫灯”“长信宫灯”通体鎏金,作一宫女跪坐之势,神情端庄,体态优美,不失为人物雕塑的精品。

宫女左臂下垂执灯座,右臂举起,衣袖与灯盖相通,点燃后烟尘通过衣袖而集中于人体之内;灯座可盛水,能将吸入体内的烟炱溶于水中,这就保持了室内空气的清洁,另外在其灯座上还有活动的环壁形灯罩,根据需要可以调整照射方向,控制灯光的强弱。

灯座、灯罩、头部还可以拆卸,便于擦拭清除烟尘,真可谓巧夺天工。

6.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T型帛画,内容分天上、人间、阴间三部分。

中国美术简史

中国美术简史

第七节:魏晋至隋唐工艺美术 魏晋至隋唐工艺美术 1,魏晋南北朝工艺美术
(瓷器:青瓷-南朝《青瓷莲花尊》 刺绣-北魏《佛像供养人》 2,隋唐工艺美术 (唐三彩-河南洛阳金家沟: 《三彩莲花纹罐》 丝织-"陵阳公样" 铜镜 金银器-唐:《舞马衔杯纹银壶》
第四章:五代宋元美术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五代绘画
第一章:史前, 第一章 史前,先秦美术 史前
第一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 第二节:新石器时代的美术
石器,玉器 陶器艺术 陶塑 岩画
第三节: 第三节:夏,商,周,春秋,战国美术 春秋,
青铜器艺术 雕塑艺术 绘画艺术
第二节:新石器时代的美术
文化遗址:黄河流域 早期: 文化遗址:黄河流域——早期: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 早期 裴李岗文化, 中期:仰韶文化, 中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晚期:马家窑文化, 晚期: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 长江流域——早期:河姆渡文化, 早期: 长江流域 早期 河姆渡文化, 中期: 中期:大溪文化 晚期:良渚文化, 晚期: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
马家窑---《舞蹈纹彩陶盆》 马家窑---《舞蹈纹彩陶盆》 --- 白陶: 白陶:大汶口文化 黑陶: 黑陶蛋壳杯》 黑陶:龙山文化 《黑陶蛋壳杯》 印纹陶: 印纹陶: 女神头像》 3,陶塑 《女神头像》 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 4,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 广西花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 广西花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青海刚察县岩画
第三节:隋唐绘画 1,山水画勃兴
隋:展子虔《游春图》,唐:吴道子"疏体"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李昭道,王维
2,人物画家及流传作品
初唐: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盛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吴带当风""吴家样" 张萱〈捣练图〉周昉〈挥扇仕女图〉

中国美术简史四至六章

中国美术简史四至六章

书法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 时期。各种书体交相发展,隶书逐渐衰落, 时期。各种书体交相发展,隶书逐渐衰落, 楷书趣向成熟,草书经章草发展成今草, 楷书趣向成熟,草书经章草发展成今草, 行书已达到完美的境界。 行书已达到完美的境界。 三国两晋的书法家 钟繇、 皇象、(西晋)索靖、 、(西晋 (魏)钟繇、 (吴)皇象、(西晋)索靖、 陆机、(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等。 、(东晋 陆机、(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等。 南北朝的书法家 羊欣、王僧虔、萧子云、陶弘景( (南)羊欣、王僧虔、萧子云、陶弘景(北) 崔浩、卢玄等。 崔浩、卢玄等。 王羲之:因其杰出的书法艺术成就(行书、 王羲之:因其杰出的书法艺术成就(行书、 草率)而博得“书圣”之名。 草率)而博得“书圣”之名。
论著:《画论》 论著:《画论》、《画云台山记》 画云台山记》
陆探微——生卒年不详, 陆探微——生卒年不详,吴(今江苏苏州 ——生卒年不详 一带) 南朝宋明帝时宫廷画家。 一带)人。南朝宋明帝时宫廷画家。在 中国画史上, 中国画史上,据传他是正式以书法入画 的创始人。 的创始人。他把东汉张芝的草书体运用 到绘画上,可惜今已难再见到他的画迹。 到绘画上,可惜今已难再见到他的画迹。 与东晋顾恺之并称“顾陆” 与东晋顾恺之并称“顾陆”;他是江南 苏州一带最早的杰出画家之一。 苏州一带最早的杰出画家之一。
画学论著: 谢赫——《画品》 谢赫——《画品》现存最早的一部绘画品评 论著。价值:“六法” 论著。价值:“六法”的提出。 陈时、姚最——《续画品》 陈时、姚最——《续画品》 宗炳——《画山水序》 宗炳——《画山水序》 王薇——《叙画》 王薇——《叙画》
萧绎:职供图 杨子华 :校书图 雕塑:南朝天禄石雕、北齐 舞蹈俑、云冈 20窟、 9窟、北魏菩萨浮雕、北魏泥塑菩萨 20窟、 释迦造像龛南朝梁、东魏菩萨石雕、贴金 石雕、北魏壁画 军事题材、宾阳洞浮雕 《礼佛图》(北魏)、敦煌249窟狩猎壁画 礼佛图》(北魏)、敦煌249窟狩猎壁画 西魏、莫高窟35窟 天王· 西魏、莫高窟35窟 天王·菩萨 61窟五台山图 61窟五台山图 五代、 57窟 菩萨 初唐、太原王家峰北朝墓 57窟 葬壁画局部,图为墓主人徐显秀夫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 璪——以文学闻名于时,擅长水墨山水, 尤精松石。他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 远源”,对绘画的客观关系进行了言简意 赅的概括,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这一时期还有董伯仁、杨契丹、 郑法士等画家。
阎立本——(601-673) 阎立本唐代画家,唐 代雍州万年人。隋代画家阎毗之子,阎立 德之弟。唐太宗时曾任刑部侍郎,显庆初 年,代其兄做过工部尚书,总章元年任右 丞相。擅长书画,最精形似。 代表作有 《步撵图》、《历代帝王图》等 尉迟乙僧——善画佛像和外国人物著称。
北魏烈女古贤图漆屏风(漆画)
画家: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 微、张僧繇、萧绎、杨子华、曹仲达 顾恺之——晋陵无锡﹝今江苏省无锡﹞人。

东晋最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佛像、山 水、禽兽等,也是我国历史上早期的著名 画家、理论家。代表作《列女仁智图》、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论著:《画论》、《画云台山记》
中国美术简史
(第4—6章)
主讲人:郝云华
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



绘画: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工艺装饰性 绘画。 画家及作品: 画学论著:

源自西晋墓室壁画 北齐 仪卫出行图 北齐墓室壁画 高句丽吉林集安壁画 伏羲女娲 新疆克孜尔壁画 九色鹿本生壁画 北魏 西魏飞天壁画 敦煌285窟、五百强盗成佛壁 画 敦煌285窟 北周 力士壁画 428窟

第五章 隋唐五代美术
随唐五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尤其是唐代,国运昌盛,世风浩荡。思 想文化的活跃,中外交流的增强,进一 步促进了美术的繁荣。美术至此全面走 向成熟。 绘画领域不断扩大,分科日趋明显, 人物、山水、花鸟渐成独立画科。


绘画: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寺观壁画。
画家及作品:

随代墓室壁画——人物形象多为鸭蛋形长 圆脸,身材修长,造型简约概括,情态沉 稳板滞,程式化因素略浓。

建筑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城市和建筑发展史上 的转型时期,城市设计和经营在继承前代 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格局和模式。寺庙 和佛塔的大量涌现增添了城市的立体层次, 丰富了城市的空间景致。 嵩岳寺塔、

第四章作业 1、简述这一时期中国石窟艺术的主要特征。 2、简述顾恺之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3、简述云南南北朝时期的楷书的著名碑刻 《 爨龙颜碑》、《爨宝子碑》的特点和成 就



石窟壁画
隋唐壁画特点:除传统题材和北朝流 行的本生和佛传故事外,经变题材逐 渐增多,新出现了诸如西方净土经变、 东方药师经变、维摩诘经变等,画幅 一般大小,内容比较简单。

唐代莫高窟壁画特点:题材内容空前 丰富,构图、造型、线描、晕染技巧 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五代时期:莫高窟壁画的创作依然旺 盛,世俗供养人形象越画越大,一般 都在2米以上,高者近3米。

李思訓——李思训唐代杰出画家,成纪(今甘肃秦 安)人。唐朝宗室孝斌之子。以战功闻名于时。 曾任过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其子李 昭道称为“小李将军”。擅长山水、楼阁、佛道、 花木、鸟兽,尤以青绿山水著称。 其画风精丽严整,以金碧青绿的浓重颜色作山水, 细入毫发,独树一帜。在用笔方面,能曲折多变 地勾划出丘壑的变化。法度谨严、意境高超、笔 力刚劲、色彩繁富,显现出从小青绿到大青绿的 山水画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它和同时期兴起的 水墨山水画,都为五代和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奠定 了基础。

第三期为玄宗开元元年(713)至敬宝历二 年(826),代表性壁画墓有惠庄太子墓 (724)、苏思蠎墓(745)、高元珪墓以 及富平吕村唐墓(756)、新疆吐鲁番阿斯 塔那38号、217号唐墓等。 第四期为文宗大和元年(827)至哀帝天祐 四年(907),代表性壁画墓有王公淑墓 (838)、梁元瀚墓(844)、杨玄略墓 (864)、僖宗靖陵等。
周昉——唐代著名画家。(zhou Fang was the famous painter in Tang Dynasty.) 京兆(今陕 西西安)人。出身于仕宦之家,是一位出入卿相 之门的贵族,官至宣州长史。初年学张萱,擅长 画肖像、佛像,尤精仕女画。 宋代著名书画家米 芾在其所著《画史》上,曾将唐代杰出画家周防 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并称为四大人物画家, 而周仿出身于仕宦之家,“多见贵而美者”,尤 其擅长于塑造唐代贵族妇女的典型形象,被称为 “画仕女为古今冠绝”的画家。 代表作有《簪花仕女图》 《挥扇仕女图》
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顾闳中:——(902—970)顾闳中,北海 (今山东潍坊)人。南唐著名人物肖像画家。 曾化过后主李煜的肖像。《韩熙载夜宴图》 是他唯一的传世作品。但为我们留下了一幅 古代皇室贵族传神的真实生活写照。《韩熙 载夜宴图》的绘制也有精彩的来源故事。



彩绘画像砖 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南朝
书法:王羲之:兰亭序(纸本)被喻为“天 下第一行书”、伯远帖
瓷器 青瓷:青瓷工艺达到了高峰,1300度。与此 同时江南亦大量生产黑瓷,北朝晚期,北 方开始生产黑瓷,并出现了白瓷。 青瓷的制造广泛采用拍、印、雕、镂、塑等 多种装饰手法。瓷器胎质细腻,厚薄均匀, 釉色纯净,滋润柔和,晶莹透亮,通常都 呈淡青色或青灰色。 种类:日用器具 、明器。 鸡首壶
陆探微——生卒年不详,吴(今江苏苏州 一带)人。南朝宋明帝时宫廷画家。在 中国画史上,据传他是正式以书法入画 的创始人。他把东汉张芝的草书体运用 到绘画上,可惜今已难再见到他的画迹。 与东晋顾恺之并称“顾陆”;他是江南 苏州一带最早的杰出画家之一。
曹仲达——以画梵像著称,绘画人物 “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从水中出 来,故有“曹衣出水”之说,被誉为 “曹家样”
鞍马画家:曹霸 韩幹 陈闳 韦偃 韩滉 戴嵩 韩幹——唐代杰出画家。长安蓝田(今属陕西) 人,出身贫寒,当过洒店雇工。曾征债于王 维家,初师陈闳,又师曹霸,后被玄宗召为 宫廷画家,官司至太府寺丞。工人物,尤擅 画鞍马,得骨肉停匀之法。画贵游人物,各 臻其妙。 《照夜白图》
韩滉——唐代还有一位著名的以画牛著称于 世的画家名叫韩滉。《五牛图》传为就是 韩滉的作品。韩滉画了五头不同角度的牛 于一长横幅上,五牛的体态神情,无一雷 同,用线勾勒出各牛的姿势,真切生动, 笔墨简劲,色调自然,画出一种朴实的田 家风味。《唐朝名画录》评他“能画田家 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五牛 图》
其作品均散佚。《宣和书谱》记载尚有《山 届四皓》、《春山图》、《海天落照图》、 《江山渔乐》、《群山茂林》等十七幅, 现在仅见《江帆楼阁图》和《九成宫纨扇 图》。 李昭道——李昭道称为“小李将军”《明 朝幸蜀图》
王 维——王维(701-761) 王维 (Wang Wei, Born in 701 and died in 761) 唐代具有深远影响的山水画家、也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 的诗人。字摩诘,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境)人。后迁 居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 书右丞,故人称“王右丞”。 王维自幼聪颖,不但九岁 时便能作诗写文章,后来成为开元、天宝间著名诗人,而 且工于草书隶书,娴于丝竹音律,擅长绘画,是个多才多 艺的才子,在青年时代便已名动京师,得到皇族诸王的敬 重,宁王、薛王待他就象师友一样。”他以诗入画,创造 出恬淡清新的意境。他的山水田园诗,作物精细,状写传 神,色彩鲜明如画。又语言清新凝炼,含蓄生动。他“破 墨”技法的创造大大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技法。《辋川图》

唐代是中国古代墓室壁画发展的鼎盛期,
其创作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水平之高, 可谓空前绝后。


第一期为高祖伍德元年(618)至高宗弘道元 年(683),代表性画墓有李寿墓(630)、长 乐公主墓(643)、新城长公主墓(663)、李 爽墓(668)、房龄大长公主墓(673)、李凤 墓(675)等、。 第二期为武则天光宅元年(684)至睿宗元延 和元年(712),代表性壁画墓有李诲墓(698) 章怀太子墓(706)、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 墓、韦浩墓(708)、韦泂墓、节愍太子墓、 梁元珍墓等。

南北朝书法 南北朝著名的碑刻有《 爨龙颜碑》、《 瘗鹤铭》等。 《 爨龙颜碑》与东晋时期的《爨宝子碑》在书法史 上被称为“双爨”二者是魏晋南北朝时云南少数 民族受汉文化的影响,效仿汉制树碑立传的两块 名碑。被书法大家称为“神来之笔”、“书之瑰 宝”。 特点:《爨宝子碑》书体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风 格古朴。 《 爨龙颜碑》更具备楷书的特征,用笔方折雄劲而 又具飞动之势。 《 瘗鹤铭》刻于崖壁之上,因势刻石潇洒自然,而 又及具为法度,被历代书家推“大字之祖”,享 誉很高。
画学论著: 谢赫——《画品》现存最早的一部绘画品评 论著。价值:“六法”的提出。 陈时、姚最——《续画品》 宗炳——《画山水序》 王薇——《叙画》



萧绎:职供图 杨子华 :校书图 雕塑:南朝天禄石雕、北齐 舞蹈俑、云冈 20窟、 9窟、北魏菩萨浮雕、北魏泥塑菩萨 释迦造像龛南朝梁、东魏菩萨石雕、贴金 石雕、北魏壁画 军事题材、宾阳洞浮雕 《礼佛图》(北魏)、敦煌249窟狩猎壁画 西魏、莫高窟35窟 天王· 菩萨 61窟五台山图 五代、 57窟 菩萨 初唐、太原王家峰北朝墓 葬壁画局部,图为墓主人徐显秀夫妇
人物画家 张萱——唐代杰出画家。京兆(今陕西西安) 人。生卒事迹不详。开元、天宝年间做过 宫廷画家。擅长画仕女、宫苑、游宴一类 题材。张萱的有代表作《虢国夫人游春图》 与《捣练图》由北宋人临摹而流传于世。 《捣练图》人物动作自然,细节刻划生动, 勾线工线劲健,设色富丽。在人物造型上, 画中的妇女曲眉丰颊、丽多姿,脸庞体形 都显得肥胖。
吴道子:(约685—758)
吴道子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吴道子 是古代画家中最享盛名的一个,一千年来他被奉 为“画圣”,被奉为民间画工的“祖师”。吴道 子一生的主要时期是在开元、天宝年间(公元七 一三—七五五年)。吴道子年幼时丧失父母,生 活贫寒,曾去洛阳追随当时擅长纵放的草书的著 名书法家张旭、贺知章学书法。吴道子学书法没 有显著的成绩,乃改而学画,未及二十岁就显露 出了天才。他的绘画的名声后来为唐玄宗李隆基 所知,被召入宫廷中,授以“内教博士”的官职, 并为之改名“道玄”,同时禁止他私自作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