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三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三中学高一物理测
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单选题)病人在医院里输液时,液体一滴一滴从玻璃瓶中滴下,在液体不断滴下的过程中,玻璃瓶连同瓶中液体共同的重心将(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参考答案:
C
2. 为了求得楼房的高度,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让一个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就能计算出楼房的高度
A.石块下落第一秒所用的时间
B.石块落地前的瞬时速度
C.石块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
D.石块通过最后1m位移的时间
参考答案:
BCD
3. 一个物体在6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

现在撤去其中两个力。

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20牛顿和25牛顿,其余4个力保持不变,则该物体所受合力大小可能是:( )
A.零; B.2牛顿;
C.40牛顿; D.55牛顿
参考答案:
C
4. 一个质量为0.3kg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W为( )
A =0
B =12m/s C
W=0 D W=10.8J
参考答案:
BC
5. 一辆汽车由甲地出发向乙地做匀速直线运动,途中司机下车办事,汽车停了一段时间后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到达乙地。

下图所示的s-t图象中,能粗略描述汽车运动情况的是
参考答案:
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 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纸带上每两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
(1)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m/s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作出了图(丙)中的A图线, 另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出了如图(丙)中的B图线.试分析
①A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3.2(3分)
(2)①随着钩码质量的不断增加,将不再满足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这一要求(3分)
②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远离滑轮的一端垫得过高,导致形成斜面的倾角过大(3分)
7. 右图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

如果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那么闪光时间间隔是 s,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m/s。

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

参考答案:
8. 在平直公路上一辆行驶的汽车经过某点,它们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x=10t -2t2(m)求初速度 m/s ,加速度 _m/s2
参考答案:
10 —4
9. 如图,一小球从一半圆轨道左端A点正上方某处开始做平抛运动(小球可视为质点),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点。

O为半圆轨道圆心,半圆轨道半径为R,OB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参考答案:
10.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来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初速度的为V0=__________m/s(g=10m/s2),到达b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b=__________m/s.
参考答案:
0.50 ;0.71或
11. 如图,木块A叠放在木板B上,A左端用轻绳与墙连接。

已知A与B间动摩擦因数为μ,A的质量为m。

现将木板B水平抽出。

则A受到的B的摩擦力方向___________。

若第一次慢慢将B抽出,A受到摩擦力f1,第二次快速将B抽出,A受到摩擦力f2,则
f1___________f2。

(填>、<或=)。

参考答案:
水平向右,=
12. .在直线运动中,若速度增加,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
若速度减小,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
参考答案:
相同相反
13. 某学习小组欲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小车的质量用M表示,钩码的质量用m表示。

要顺利完成该实验,则:
(1)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为使小车所受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应采取的措施是▲;要使细线的拉力约等于钩码的总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填M≈m、M≥m或M≤m)。

(3)在保持小车所受合外力一定的情况下,对实验得到的一系列纸带进行处理,测得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数据如下表:(钩码质量m=30g)
为了寻求a 与M间的定量关系,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示的直角坐标系中选取合适的横坐标及标度,并作出相应的图线。

参考答案:
.(1)天平刻度尺(或直尺)
(2)平衡摩擦力 M>>m
(3)如右图所示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实验中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及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电源(选填“直流”或“交流”),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如图15所示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将每5个点取做1个计数点,量得s1=1.20cm,s2=2.60cm,s3=4.00cm,那么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了T=__________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第2点的瞬时速度υ2=__________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交流0.1 1.4 0.33
15. 请按要求完成以下实验相关步骤: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所示,若重物的质量为m千克,图中点P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图中PA=3.14 cm, PB=5.01 cm ,PC=7.06 c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g=9.8m/s2。

则:
①从起点P到打下点B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ΔEP= J,
重物的动能的增加量ΔEK=_______________J。

(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
②由此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他们找到了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天平和刻度尺等。

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完成该项实验的两个步骤:
①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小沙桶时,先,再(填“释放沙桶”或“接通电源”),使滑块带动纸带在木板上运动;
②实验时认为合外力与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为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

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v2)。

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
参考答案:
1)0.49m,0.48m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2)①接通电源,释放沙桶② mgL=Mv22-Mv12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竖直面内的倾角为=45°光滑斜面与半径R=0.4m的半圆形轨道在O处平滑连接,一可看成质点的质量m=2.0kg小球从光滑斜面某处静止滑下,到达斜面底端后从O 处进入半圆形轨道(该位置小球的能量不损失),最后到达最高点P处水平飞出。

测得小球运动到O处对半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为200N。

g取10m/s2。

求:
(1)小球在O处的速度大小;
(2)小球应从离O处所在水平线多高处滑下;
(3)若小球恰能通过P点,小球从P点落至斜面上的时间。

参考答案:
(1)6m/s(2)1.8m(3)0.246s
【详解】(1)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运动到O处时半圆形轨道对其支持力大小为
200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得:v o=6m/s
(2)小球在斜面上滑动时同样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小球在斜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关系:
且H=,得H=1.8m
(3)由于小球恰能通过P点,在最高点轨道对其压力为零,仅由重力提供向心力:,v p=2m/s 。

小球从P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
根据几何关系:得:t=
17. 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嫌疑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0s后警车启动起来,并以2.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30m/s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何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从警车启动开始计时),两车间
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启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参考答案:
(1) ; (2)
解:(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
动后经过t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则有:,此时货车的位移为:s货=(t0+t1)v1=( 5 +8)×20m=130 m
警车的位移为:s警=at12=×2.5×82m=80m.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为:△s=s货-s警=50 m.
(2)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为:,
此时货车的位移为:s′货=(t2+t0)v1=(5+12)×20m=340 m
警车的位移为:s′警=at22=×2.5×122m=180m,因为s′货>s′警,故此时警车尚未赶上货车,且此时两车距离为:△s′=s′货-s′警=160 m 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t时间追赶上货车,则有:
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t=t2+△t=28s才能追上货车.
【点睛】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往往涉及到追击、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条件是:①分别对两个物体进行研究;②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③列出位移方程;④找出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⑤解出结果,必要时要进行讨论.这是一道典型的追及问题.要抓住速度、时间、位移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可以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帮助解题.
18. 某电视剧制作中心要拍摄一特技动作,要求特技演员从高80m的大楼楼顶自由下落到行驶的汽车上,若演员开始下落的同时汽车从60m远处由静止向楼底先匀
加速运动3s,再匀速行驶到楼底,为保证演员能安全落到汽车上(不计空气阻
力,人和汽车看作质点,g取10m/s2),求:
(1)汽车开到楼底的时间;
(2)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
(3)汽车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

参考答案:
(1) 4s 24m/s 8 m/s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