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坤谈迷踪精(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平坤谈迷踪精(拳)
拳无拳,功无功,练拳无功一场空,拳无绝招功夫赢人。

有意随意,意为真。

逢进必跟,逢退必撤,逢山开路,破石惊天,意为先。

……威如虎豹,轻似狸猫:刚柔相济,内外兼并:虚实结合,束展相伴:顺势而为,随波逐流。

迷踪精相传,宋代的周侗精通此艺,其弟子卢俊义,林冲也是迷踪拳高手。

卢俊义秘传义子燕青,浪子燕青上梁山时,施展绝技身轻如
燕,雪地上不留足迹,追兵迷路,江湖人称"秘宗拳","迷踪拳","迷踪艺","迷踪精"。

一代大侠霍元甲精于此拳。

迷踪精是以技击实战著称于世。

站桩气沉丹田,以气崔力,力发于腰脊。

"抱桩为虎形,提拦为马形,搭袖为鸡形,盘坐为蛇形"。

身法讲究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内外双修,腰如蛇行,歪腰斜胯,万变不离其宗。

迷踪精:拳势古朴明快,讲究实用,招招式式非打即防,没有花架子。

实战中远踢近打贴身摔,远手近肘贴身靠,迎打截打连续打。

攻守合
一,攻防要害,防攻并举,虚实并用,手脚齐发,上,中,下三路并进。

主要技法有:猝去法,虚实击法,连击法,拦迎击法,躲闪击法,困击法……等等。

迷踪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由最初内容比较单一逐渐发展成博大而精深的优秀拳种。

迷踪精的精妙含义可归纳为疾速,猝击,隐含,刚柔,虚实,变化……等等。

外型看似長拳,但内容博大精深,既有少林拳,八极拳,鹰爪拳,通臂劈卦的特点,又含有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的一些特点。

劲力上化拙归巧,易僵为灵,练求明劲,暗劲,横劲,开合劲,抖放劲,螺旋劲,缠丝劲等。

技法上讲究全身为法,动即是法,尤以靠,抱,粘,拗,顶,弹,拨,挎,掸,提,撩,缠,击,拦十五字技法要诀为精华。

古人云:“武艺之妙道,神意为上,形架次之,一通百通"。

大道之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更难。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气机的启动,内劲的转换,神,意,气的开合鼓荡……站桩的最高阶段还是清净,这是老子所说的“清静为天下正”。

站桩有没有功夫,先看精气神。

如果达不到身心合一,就不会有精气神。

武术是有内涵的,武术内涵不是摆姿势练几个动作就可以体悟到,是要经过深刻的研究,思考,自已有悟性,悟性比能力强。

例如弹抖劲,弹抖似闪电,封手如弹簧。

武术内功的气势,力量和变化,轻重缓急,方正圆融,顿挫节奏里可感受到武功,静如山岳,动如海啸,气吞山河,排山倒海的气势。

古人云:"由定生势,由势入定"。

没有桩功,下盘不稳,还谈什么迷踪
拳招式?拳经云:"末打拳,先练桩"。

站桩是练意,练气,练神的重要手段。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滴水穿石,非一日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站桩时,头顶百会与天气相接,脚底涌泉与地气相连,手心劳宫穴与自然之气相通。

站桩修炼"精气之根",有利于人体气机的快速启动,促进和增强任脉与督脉的循环功能,以活络诸脉。

逼出体内的阴气邪气,病气毒气,排毒最简单最好的方法是桩功。

每天站桩三十分钟以上,每次都站到出汗为止,真气由此而生,稍练片刻,即感身热,手胀,发麻,体内病气毒气,浊气,阴气邪气随汗而出。

站桩还可以练气入骨,生养元气。

迷踪精桩功:气血运转流畅,促进血液循环气达梢节。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五脏六腑,奇经八脉,精气神都离不开气血的滋补润泽。

桩功体悟气势,比如说"大而化之",为什么练时将气势放大,就是因为刚开始炼桩功为了找准内劲,气势可以小一点,功到自然成,滴水穿石体悟到一定阶段,气势大开大合,内劲随心意外柔内刚,节节松开发劲时"松沉软弹,透内之劲惊心动魄,放长击远,令人万分恐慌之感"。

松沉不是松软无力,不是松懈,不是随便一撩,是松沉轻灵,要像关
公耍大刀,举重若轻,松活潇洒,轻如鸿毛。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可见轻灵是迷踪精的总纲,而虚无则是迷粽精的最高境界。

燕子飞来,影子立显,紫燕穿林,痕迹不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