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的全球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
作者:胡必亮
来源:《孔子学院(中英版)》2018年第06期
嘉宾Guest 胡必亮Hu BiIiano
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
目前全球有很多新现象,比如“逆全球化”“去全球化”等。
但另一方面,很多国家在积极推动全球化,比如中国。
中国目前正在努力引领全球化,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是非常重大的推动全球化平台,在这样一个平台之上,中国将致力于改善全球化,因为中国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的未来是非常令人堪忧的。
中国是典型的从全球化当中获益的国家,没有全球化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我进入大学恰逢中国改革开放,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和八十年代初,中国的人均GDP只有150美元左右,还不到非洲国家GDP的三分之一。
短短三四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靠的就是改革和开放,靠的就是与外部世界融合。
中国是全球化的一个主要受益国。
同时,很多国家也从中国的全球化努力中受益。
我和我的团队翻译了一些全球知名专家的著作,做了大量研究,研究全球化的重要性。
怎样用最言简意赅的方式定义全球化?我觉得全球化就是融合。
现在很多国家在谈区域融合,为什么还要关注区域层面的融合呢?因为区域层面之上是全球的融合,融入一个全球统一的体系,造福所有人。
没有人能够阻挡得了全球化。
第一,资源禀赋问题。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有的国家资源很丰富,比如俄罗斯、哈薩克斯坦、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等,原油储量非常丰富。
但是有一些国家,比如中国,地下储备非常稀少。
再比如天然气,伊朗是最大的天然气储量国,还有土库曼斯坦等国,有大量的储备。
中国35%的天然气都是进口。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是中国的铁矿储量是不够的,差不多一半的铁矿石从国外进口。
总之,资源禀赋各国不一样,大部分都是地理资源,这种情况是不可能人为改变的,所以我们只能依靠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就是全球化的一部分。
第二个原因是谁也改变不了市场规律。
资本总是追求高回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决定商品流、人才流和资本流,这是很难改变的。
第三个原因是没有人可以主导全球化,没人能够控制技术的快速进步。
技术日新月异导致最后大家都可以分享技术的进步成果,而且是零成本。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大家没有必要担心,即便有人想要抵制全球化也是对抗不了的。
全球化带给人类巨大的发展进步。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十八世纪展开,全球化使工业化革命的浪潮从英国涌向美国,全球化又把美国的工业化浪潮推向了亚洲国家。
全球化给我们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但为什么还会有一些国家、有一些人要反对全球化呢?
第一,如果不妥善管理全球化的进程,可能会带来消极影响。
比如说大家现在关注的社会不公平现象、收入差距问题,就是在全球化过程当中产生的问题。
如果我们不妥善管理全球化的进程,收入鸿沟现象也会不断加剧。
全球化放大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但这并不是全球化过程本身的问题,而是全球治理的问题。
其次,全球生产网络是全球化的一个成果,一个产品很多零件在各个不同国家生产,这种全球的产业布局就形成了联系网,直接结果就是有些国家生产企业离开了原来国家,产业外迁,原来国家的失业率就会增加。
第三,全球化会导致某些资源过度集中,产生泡沫,一旦泡沫破灭经济危机就发生了。
我们要限制负面影响,尽量多利用积极因素。
这就意味着全球化也需要进行改造升级,让更多人不被落下,更多人有获得感,更多国家有获得感。
中国的办法是“一带一路”倡议。
我们会和所有的国家,只要他们愿意,一起共建“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关注的是互联互通。
基础建设互联互通变得更好,就可以加速产品之间的流通。
建更大的发电厂、高速公路或者高铁,港口等,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会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所以“一带一路”势必推动经济的发展,通过消费,通过创造就业企业,通过投资,通过贸易,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支持,融资支持是重中之重。
以中国牵头成立了亚投行,与其他一些国家,比如金砖国家,推出金砖国家银行,设立了丝路基金。
如果大家能认识这些步骤背后的意义,就会看到中国在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不光惠及中国自身,也在为其他国家提供公共产品。
我们和许多国家都有磋商,受到许多国家的欢迎和支持,愿意与中国合作。
因为这对于各国,对于中国,对于全世界都是一件好事。
对话:
问:孔子学院在新时代将扮演什么角色?
孔子学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支持新兴全球化。
新时期最大特点就是人心相通,通过文化的交流、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特别是人文交流,思想的碰撞,不同语言的学习,不同的理念和意识形态的了解……没有文化的融合就很难实现其他领域的融合。
孔子学院在这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支持新兴全球化,在新时代发挥的作用弥足重要。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为孔子学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比如高铁项目要求精湛的工程技术和知识,可以把这些技术和专有知识借助孔子学院的平台推广出去,而不只是教语言和介绍文化。
可以扩展其他的课程,社会责任、环境保护这样一些话题都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当中所需要的学科。
孔子学院可以开设更多的学科惠及更多的人。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项目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别是能讲中文的当地人才。
在孔子学院学好中文的学生们,可能会有更好的就业前景。
全球化是多种事物融合,融合要求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接纳。
学习的过程就需要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之间展开对话。
所以融合的过程就是接纳外部的过程,同时也是外部接纳你的过程,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大家要有开放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