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学案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章末综合提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综合提升
1.资源安全问题源于资源需求与供给关系的失衡,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自然界供给资源的能力,人类发现、获取、调节资源的能力,人类社会对资源需求的数量和质量等。

2.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前列,主要以煤炭为主。

目前存在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油气资源后备储量不足、煤炭资源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严重等问题。

3.石油自给率的逐渐降低是我国能源安全存在的主要风险。

发掘能源潜力、改善能源结构、加强战略储备等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4.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途径主要有扩大耕地数量、从技术等层面提升单位面积产量、适当进行跨区调配等。

18亿亩耕地红线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5.海洋空间资源开发通过影响资源安全、领土安全等影响国家安全。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能源结构统计图是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同能源所占比重的一种结构统计图,它与土地利用结构统计图、产业结构统计图等,都是通过给出不同地理事物的比例关系来描述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量关系。

【判读方法】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遵循一般的判读方法,最关键的是要注意“看”:一看坐标,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二看比例,观察各能源构成的比例大小;三看变化,观察总量的变化趋势和各能源构成在不同年份或不同区域的变化。

如图1中要看清每一个柱形的图例长短反映的各种能源所占的比例,如①省份原煤比重超过70.96%;②省份原油比重近60%;③省份原煤约占70%,水电和原油占近30%;④省份原煤占80%多。

图2中横轴表示各类发电所占的比重,总量是100%。

从每一个柱形的图例构成中,可以读出每种发电类型在某个国家中所占的比重,如西班牙发电构成中,热电约占62%,核电约占18%,风电和水电各约占10%。

说明西班牙以热电为主。

比较三个国家,西班牙的风电比重最大,意大利的热电比重最大,法国的核电比重最大。

注意既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进行纵向比较。

图3中每两条曲线之间的范围或高度差反映某种能源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

该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世界能源结构的整体,各种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然后分析每种能源在各年的消费构成状况。

不能简单地以读出的纵坐标值作为1989年石油的消费比重,而应该根据1989年石油消费比所占纵坐标段的范围值,计算出约占40%。

根据不同时间各种能源所占纵坐标的范围大小,可以读出各能源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最后得出结论:在图示时间段内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学以致用】
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是农业布局的基本原则。

试分别指出图中甲、乙、丙三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2)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这里的土地资源条件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

试说明东北平原土地资源的优势。

(3)简要评价东北地区的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章末综合提升
学以致用
解析:(1)从图中地形、位置判断,甲地位于内蒙古草原,适合发展畜牧业;乙地位于大兴安岭山区,适合发展林业;丙地位于东北平原,黑土广布,适合发展耕作业。

(2)东北平
原土地资源的优势可以从面积、地形、土壤、人均耕地等方面分析:东北平原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大;地形平坦开阔;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地广人稀,耕地连片利于机械化生产。

(3)东北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夏季高温,有利于作物生长;冬季温度低,病虫害少;冬季积雪不易融化,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改善土壤墒情;冬季漫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不利影响:热量不足,生长期较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冬季漫长,多发雪灾和冻害,威胁牲畜越冬。

答案:(1)甲:畜牧业乙:林业丙:种植业
(2)耕地面积多;土壤肥沃;耕地连片利于机械化生产。

(3)有利:夏季高温,有利于作物生长;冬季温度低,病虫害少;冬季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改善土壤墒情;冬季漫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不利: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冬季漫长,多发雪灾和冻害,威胁牲畜越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