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覃珍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覃珍珠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是富国强国的重要工程。


水电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是一对互相矛盾的命题,在实践中寻找二者的平衡
点一直都是研究热点。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产生对流域或区域内资源、生态、
环境和经济结构的总体改变,必然会带来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是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其数量的不断增长,对于生态环境
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出现来了诸如大面积的水体受到污染以及生态环境平衡
被打破等负面影响。

这也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需要面对的一个亟需解决的
问题。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用水量和用电量持续
增长,我国的水利水量工程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起来。

尤其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以来,在农业、工业和轻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也迎来了良好的
机遇,发挥着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但是,在这种成就的背后,也暴露了
一些问题,尤其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问题更是值得我们深思。

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阶段,其规模或者是等级并非随意确定的,而是必须
要服从于整个流域的水资源开发规划的整体目标,而这种等级与规模又同时决定
着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

换句话说,一旦是水资源的开发规划完成了,那么各
个六段的开发目标也就随之而确定了,这样就自然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虽然这只是在规划阶段的是,但是真正开始实施的时候,这种影响也是的的确确
存在的,不能够忽视。

因此,在工程的规划阶段就要将其实施后可能对生态环境
产生的影响考虑进去。

2.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1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在大气环流的控制下,地区性的气候比较平衡且稳定。

在某地
区兴建水利水电工程后,会将陆地修建成湿地或者是水体,该地区的湿度就会增加,所以其气候条件(比如气温、降水量等)会发生变化。

2.2对水文土壤的影响
建设水利工程后,水文特征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比如兴建大坝工程后,
会降低上游的水流速度,同时也会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

此外,修建水利工程后,对区域的土壤环境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它可以有效保护农田,避免其
受到冲刷、淹没等影响,而且还能通过调节地表径流,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土壤中
的水分和养分;另一方面,建设水利工程后,会造成下游平原地区淤泥肥源的减少,大大降低土壤肥力等。

2.3影响人类的居住环境
由于大量的土地在水电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被征用,虽然工程的建设是秉持着
将居民的损失最小化的原则而建设的,但这也不能从根本上避免房屋与工厂等土
地的征用。

人类的居住环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人们生活的环境还要考
虑到气候环境的改变,气候在短时间的改变,人的身体很难适应,部分居民会出
现身体不适的情况。

2.4对泥沙淤积的影响
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对库区与下游河道的泥沙输送及沉淀模式
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在三门峡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者为了让下游的地
下河部分不再增高,因此就想着将黄河的泥沙拦截在三门峡水库之中,从而使得
下游的水体变得清澈。

但这种方法的使用却让上游的河水受到严重的污染,并且,由于没有制定完善的排沙系统,这造成了下游的淤泥仍大量存在,这就使得在造
成水库蓄水量减少的同时,也极易引导下游的洪涝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
不便。

2.5对文物保护的影响
我国是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国家,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的文物古迹。

但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陆地的淹没是无法避免的,这就会
给原有地区的文物古迹造成严重的破坏及毁灭,无法对历史文物的完好无损进行
有效保护。

2.6河流水位,破坏水文环境平衡
河流是陆地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工程重点控制调节的关键内容,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河流的治理与规划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加强了城市建设,保证
了人们的能源需求,其中水力发电这一重要措施大大满足了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使水利工程建设成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发展性课题,然而水利工程在供应人
力所需的同时对于水文的影响也是最直接的。

主要表现在建造水库大坝灌溉发电
等水利工程时打破了水势结构、河流流量、水资源分布等原有平衡格局,为了满
足发电、灌溉等要求所使用的节流泄洪等手段导致水位出现不合理管控,上下游
植被、水量、生态都受到严重影响,破坏了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水质的大面积污染,最终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对策分析
3.1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优先理念,健全法律法规。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又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
程中,需采取有力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良好发展。

3.2应该把发展放在首位,在发展中应牢记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统领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一定
程度上不可避免地改变了生态环境和自然面貌,使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只要遵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精心的施工、周全的设计、合理的规划、,科学的管理,大多数的负面影响都可以得到缓解。

3.3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具体来说就是要有明确的规定,在那些不适宜工程建设的区域,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者是其它需要进行
保护的区域内,一定要明令禁止,坚决杜绝一切工程建设,真正做好对生态环境
的保护,如果必须要在这些区域进行工程健身,务必要进行进科学的评估与严格
的审查。

禁止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其他大型的工程建设。

应把加强地区的生
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根本切入点,缓解水利水电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
的破坏,也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3.4加强工程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应不断增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管理,从生态环境的多个方面开展有效的检测活动,如:大气、噪声以及水体等方面,并对施工期间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控,以此来对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污染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避免在工程投
入使用后有潜在污染源的出现。

另外,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应及时进
行处理,以免对环境带来破坏。

3.5完善移民政策。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维护移民的利益,不断完善移民政策,健全移民政策的主要思路就是让移民和开发方
成为利益共同体,从而确保移民可以长期的享受到水电工程开发带来的好处。

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让开发方、移民人
员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共享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既是满足除害兴利要求的需要,同时又是解
决能源危机的手段。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增加及发展,水利水电建设的工程
师们必须进一步树立好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正确认识和掌握水利工程建设给生
态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生态环
境为代价,要正确处理修建水利水电工程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就必须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观念
上的更新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认识前提。

参考文献:
[1]曹永强,倪广恒,胡和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人民
黄河
[2]杜国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
[3]钱新月,单桂芳.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J].科技世界,2013,(13):22-23.
[4]何瑞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55):33-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