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净沙·秋思-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读懂古诗文《天净沙·秋思》原文;
2.理解古人对自然的感怀;
3.学会鉴赏古诗文的语言形象;
4.提高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人对自然的感怀;
2.学会鉴赏古诗文的语言形象。
三、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课堂活动设备(如白板、笔等);
3.复印好的《天净沙·秋思》原文。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最近的一次观察自然的经历,引起学生对自然的关注,并讲述作者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学生阅读
教师分发复印好的《天净沙·秋思》原文,并请学生先自己阅读一遍,查看是否有生字和不理解的句子。
阅读时建议学生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了解古诗词的特点和语言形象;
2.理解其中表达的情感;
3.理解其中所透露的哲理。
3. 分析古诗词的语言形象
经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和理解,先请同学们把阅读过程中印象深刻的语言描述分享给大家,并请他们形象地描述张口唱出,让同学们感受古诗词的韵律、节奏,深入理解《天净沙·秋思》中的语言形象。
其中,要重点分析诗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两处婉转而深情
的表述,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情感表达。
4. 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感
请同学们自己分享一下这篇诗中所体现的情感和主题。
然后,教师再通过讲述作者生平经历、时代背景、文化传统等,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作者在这篇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了解了背景和情感表达后,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来解读这篇诗词,发掘其中的情感共鸣。
5. 诗词对比
将《天净沙·秋思》和《秋浦歌》(“女儿含笑入画图,泼墨青山水自如”)这
两篇古代诗词对比,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古代诗人对自然的感怀,对语文和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还在学生中培养了爱植物、爱动物、爱自然、爱生活的思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