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2课时作业12 英国的资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十二)
一、选择题
1.13世纪中期,英国大法官布雷克顿的名言“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被广为传颂。

这表明当时英国已经()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C.确立了司法权独立的原则
D.产生了法律高于国王的观念
【解析】英国开始建立君主立宪制和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故A、B两项错误;C项在题干中无从体现;“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可知强调了法律高于国王、“王在法下”的观念,故D项正确。

【答案】 D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之一是英王虽然是国家元首和国家的象征,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英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始于()
A.17世纪后期
B.18世纪早期
C.18世纪中期
D.18世纪后期
【解析】自18世纪早期,英王乔治一世不再参加内阁会议,而是指定当时的财政大臣沃波尔主持。

【答案】 B
3. 近代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在中世纪的基础上增加了()
A.内阁
B.国王
C.上院
D.下院
【解析】18世纪初,英王乔治一世不再参加内阁会议,而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政治惯例,英国内阁制形成。

【答案】 A
4.关于英国女王和首相关系说法不准确的是()
A.女王依然是英国的国家元首
B.女王只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C.首相的权力来源于国王授予
D.英国首相通过选举方式产生
【解析】在英国,英王是国家元首,但“统而不治”,是“虚位君主”,A、B两项不符合题意;英国首相由选举产生,只是经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5.由政治实践开创的某些宪法惯例是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1746年,首相佩勒姆要求国王任命一位重要内阁大臣,遭到国王拒绝。

佩勒姆带领内阁成员集体辞职,以示抗议。

最后,国王不得不向佩勒姆让步。

该事件开创了内阁集体辞职的先例,这一事件还()
A.削弱了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B.强化了国王对政府的干预
C.进一步显示了议会的力量
D.严重破坏了英国的民主传统
【解析】国王向首相让步,批准首相要提名的内阁大臣,这极大地削弱了国王任免首相及大臣的权力,削弱了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答案】 A
6.代议制民主制是当前世界的主要政治模式,该模式的突出特征是()
A.大多保留君主作为国家象征
B.成年公民都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C.由代议会机关负责管理国家
D.行政与立法、司法部分分离
【解析】代议制是指间接民主,是指经过公民同意所选举出来的代表来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即代议会机关负责管理国家。

【答案】 C
7.1746年,乔治二世听取别人的意见,否决了内阁的建议。

于是,同阁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

乔治二世面临政治危机,只好请内阁复职。

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从此英国两党形成,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产生
B.这种内阁集体辞职的先例对内阁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C.它对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产生了重要影响
D.它对内阁全体成员与政府事务集体负责起了重要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

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内阁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可知,B、C、D三项符合材料的意思。

【答案】 A
8.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在职能上的区别是()
A.决策机构\咨询机构
B.咨询机构\决策机构
C.首辅有决策权\内阁大臣拥有建议权
D.皇帝的内侍机构\行政机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明朝内阁不是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英国的责任内阁是行政机构。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根据宪法的规定,英国是一个君主制国家,世袭的国王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议会的组成部分、司法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国教的世俗领袖。

从形式上说,英王的权力是最大和最广泛的,但不能单独行使,而由内阁和议会行使,所以英王的权力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材料二在1688年后的20多年内,内阁的地位日趋巩固。

到这时,各枢密院常设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初步具有了近代政府各“部”的性能和特征。

名义上的中央政府机构枢密院更加臃肿、笨拙,已不能发挥维系中央政府的核心作用。

而内阁人员精干、决策迅速、处事敏捷,在指导、协调各部门工作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7世纪末18世纪初,内阁和政府日益融为一体,内阁的构成人员趋于稳定。

材料三英国行政机构的构成比较复杂,它包括政府、内阁、政府各部、枢密院和地方行政机构等。

政府大臣中包括阁员大臣和非阁员大臣。

由阁员大臣组成内阁。

内阁由首相主持,它是英国政府的领导核心,是行政决策机构。

材料四英国前任内阁首相布莱尔是由下议院多数党选举产生的,所以他要出兵伊拉克,一般会很轻易就在下议院获得多数票通过,但也有120多名工党议员对政府决议投反对票,使布莱尔蒙受了打击。

政府的决议受到反对怎么办呢?就需要首相为自己的决策进行辩护。

但是无论辩护结果如何,只要下议院是多数票通过了,最后英国就可以出兵伊拉克。

请回答:
(1)在责任制内阁中,英国国王与内阁之间是什么关系?
(2)在责任制内阁中,内阁与政府是什么关系?
(3)在责任制内阁中,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
【解析】本题是对英国责任制内阁形成后,英王、政府及议会的关系的考查,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及综合归纳的能力。

第(1)问应注意从内阁产生的程序和特点方面分析国王与内阁之间的关系。

第(2)问紧扣材料二、三,注意材料二中“内阁和政府日益融为一体”、材料三中“内阁由首相主持,它是英国政府的领导核心”等相关信息,据此分析、归纳内阁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第(3)问,应注意结合材料四中前首相布莱尔与下议院的关系、出兵伊拉克这一决策通过的程序等信息,分析议会与政府的关系,并注意对所学相关知识的迁移。

【答案】(1)在国王的授权下,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名单,呈请国王批准后,内阁即告组成。

但国王的授权批准只是程序上的,只具象征意义,并不能真正约束、监督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

(2)“政府”和“内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内阁是政府的领导核心,由议会的多数党组成,内阁成员既是政府的行政官,又是议会的议员。

(3)在责任制内阁中,英国的议会与政府的关系体现为:内阁必须得到下议院议员的支持,内阁首相必须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

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这样,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调节了议会与政府的关系。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1832~1868年间,共更换了10届内阁,其中2届发生在大选之后,8届由平时下院投票选成。

——《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

材料三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二、三集中说明了内阁的组建取决于什么?
(3)上述材料反映了英国逐渐确立了怎样的制度?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和作用。

【解析】第(1)问紧扣材料一最后一句话“8届由平时下院投票选成”分析。

第(2)问根据材料中的“选任”、“下院多数”回答。

第(3)问结合材料中议会和内阁的关系可以解答。

第(4)问紧扣试题设问“特点”、“作用”组织回答。

【答案】(1)议会下院投票中,内阁失去议会信任即应全体辞职。

(2)取得议会多数席位。

(3)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或责任内阁制)。

(4)特点: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实行两党制;内阁是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

作用:有利于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促使英国进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它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对欧洲和北美地区及其他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进程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