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县2020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延庆县2020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
1.汶川大地震中,巨大的石头挡住了救援车辆的通路,救援人员要用撬棍将石头撬开。

如果在撬棍a端分别沿如图所示三个方向用力,其中最省力的是()
A.沿F1方向B.沿F2方向
C.沿F3方向D.三个方向所用力一样大
2.如图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到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弹簧的弹力
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
3.某农户做绿豆芽时,将绿豆倒入盛水的容器中,发现成熟饱满的绿豆沉入水底,干瘪、虫蛀的绿豆漂浮在水面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水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水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C.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漂浮在水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D.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漂浮在水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4.下列各种微粒中,空间尺寸最小的是()
A.分子B.夸克C.质子D.PM2.5
5.杂技节目“水流星”,是用一根细绳系着盛水的杯子,演员抡起绳子,杯子就做匀速圆周运动,不管水杯转到哪个位置,水都不会从杯子里酒出来。

如图所示的是一杂技演员正在竖直平面内表演“水流星”,杯子在竖直面内转动的速度大小不变,下列关于其中的一个水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不变B.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C.机械能保持不变D.受平衡力的作用
6.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中学生跑完800m所用的时间是50s
B.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4.5cm
C.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D.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60g
7.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正在上升的气球
B.斜面上静止的木块
C.向空中斜抛出的铅球
D.挂在墙壁的小球
8.下列现象中,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A.用力将铅球掷出
B.将书包背上楼
C.骑自行车匀速前进
D.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9.为预防新冠病毒,喷洒消毒剂后,离得远的地方也能闻到刺鼻的气味,是由于()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存在着空隙D.分子间存在引力
10.如图所示,用这个滑轮提起货物时,所用的三个力中()
A.甲最省力B.乙最省力C.丙最省力D.三个力一样,且不省力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
11.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___,其矫正做法是___图.
12.某航模兴趣小组操控一架重20N的小型无人机(如图),让其在5s内匀速下降10m,该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W;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方的空气流速.当该无人机静止在水平操场上时受到的支持力为______N.
13.物体A沿着斜面匀速下滑,在图中,_____(选填“G1”、“G2”或“G3”)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4.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不计绳重和摩擦。

将物体重力从200 N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绳子被拉断。

每次匀速拉动绳子将物体提升同样的高度。

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物体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动滑轮重________N,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________N。

15.物理课上,同学们在感受摩擦力:用手沿着课桌表面向前滑行,发现越用力压桌面,手越难前行。

这说明_______越大,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前进的方向相_____。

16.如图所示,用20N的水平力F将重为5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保持静止,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

17.迄今为止,我国已发射40余颗北斗导航卫星。

若某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如图所示,则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18.自行车轮胎的花纹,是为了______与地面之间的______力。

一位体重70kg的大叔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过程中,自行车处于______状态,受到的压力为_____N。

19.(6分)小明踢足球踢出“香蕉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有关,飞行中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作用.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0.(6分)如图,气球在空中沿虚线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画出气球的受力示意图.
(_____)
21.(6分)如图所示,请根据要求组装滑轮组。

要求是使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______)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2.(8分)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该物理方法称为___________。

(2)图乙是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B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最后静止时的情景,你能得出结论___________。

(3)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在公交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的“超载” 与“超速”,进一步想知道,在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对动能影响更大,于是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如表。

实验
序号
小球的质
量m/g
小球自由下落
的高度h/cm
木块被撞后运
动的距离s/cm
1 30 10 4
2 30 20 16
3 60 10
8
①为了探究“超载”隐患时,应选择序号___________的实验进行比较。

②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___________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即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
更严重。

23.(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将棉布铺在__________(填“斜面”“水平木板”或“斜面和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棉布,再次让小车从__________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

(2)由实验可以看出,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____________。

推理可知: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将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4.(10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底面积为5.0×10-3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0.5kg的水。

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5.0×10-5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10-5m3。

(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1)求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2)求物块的密度;
(3)用力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求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5.(10分)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将一箱重1200N,底面积是300cm2的货物匀速提高2m,已知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不计绳重和摩擦。

求:
(1)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2)他所用的拉力F;
(3)若工人改用400N拉力提该货物,结果没有把货物提起来,此时货物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如图,分别作出三个力的力臂,发现F2的力臂l2最长,所以F2就是最小的力。

故选B。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不受摩擦力,小球的运动是由于惯性,所以应选A.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时,物体会下沉,所以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根据浮沉条件可知,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所以漂浮在水面上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本题应选B.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的;PM2.5是固体颗粒,是由分子组成的,因此最小的是夸克。

故选B。

5.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杯子在竖直面内转动的速度大小不变,质量不变,所以动能大小不变,故A正确;
B.“水流星”转动时,质量不变,高度不断改变,所以重力势能不断改变,故B错误;
C.由AB分析可知,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断改变,所以机械能在不断改变,故C错误;
D.“水流星”转动时,方向不断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其所受力为非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中学生跑完800m的时间在200s左右,故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不符合题意;
C.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不符合题意;D.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符合题意。

7.D
【解析】
【详解】
重力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作用点在重心上;
A.图中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错误;
B.图中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下,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不是重力,故错误;
C.图中力的方向斜向上,故错误,
D.小球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故正确。

8.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力将铅球掷出,在铅球离开手之前,手给铅球一个向前的力,向前移动了距离,手对铅球做功.不符合题意.
B.将书包背上楼,人给书包一个向上的力,向上移动了距离,人对书包做功.不符合题意.
C.骑自行车匀速前进,自行车的驱动后轮和地面存在摩擦力,地面给驱动轮向前的摩擦力,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自行车在这个动力下向前移动了距离,动力对自行车做功.不符合题意.
D.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人给水桶一个向上的力,虽然水桶水平移动距离,但是水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水桶没有做功.符合题意..
9.A
【解析】
【分析】
【详解】
喷洒消毒剂后,离得远的地方也能闻到刺鼻的气味,是因为消毒剂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进入鼻腔引起嗅觉,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选A。

10.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所用的是动滑轮,动滑轮的支点在轴上,所以甲乙丙三个方向力的力臂相同,据动滑轮的特点:不省力也不费距离,那么三个力相同,且不省力,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
11.B D
【解析】
【分析】
【详解】
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使得成像的位置前移,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得成像位置后移.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成像时把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如图B 所示,矫正的办法佩带凸透镜,使得晶状体折射后的光线提前会聚,而把像前移到视网膜上,如图D 所示.
12.40W 大于 20N
【解析】
【分析】
【详解】 下降速度10m 2m /s 5s
s v t === ,重力做功功率202m/s 40W P Fv Gv N ===⨯= ;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从而受到向上的升力;静止在地面时,支持力等于重力,为20N .
13.G 3
【解析】
【详解】
不管物体怎样运动,其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图中G 3为物体A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4.200 100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被吊物体重力为200N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即
200N 50%200N W W G h W W W G h G h G η=====++有有物总有额物动动
+ 由上式可得动滑轮的重量
200N G =动
[2]由图象可知,被吊物的重量最大值为1800N ,此时绳子承受拉力最大
1800N 200N 1000N 22
G G F ++===大物动
大 15.压力 反
【分析】
【详解】
[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滑到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物体运动方向是手拉的方向,因此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前进的方向相反。

16.5
【解析】
【分析】
【详解】
将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时,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且重力与摩擦力平衡,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为
f=G=5N
方向为竖直向上。

17.重力势能动能
【解析】
【详解】
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过程中,卫星的质量不变,速度不断增大,动能不断增大,卫星和地球的相对高度减小,势能不断减小所以此过程中重力能转化为动能。

18.增大摩擦力平衡700
【解析】
【详解】
[1][2]自行车轮胎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这是采用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3]由于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4]自行车受到的压力为F=G人=70kg 10N/kg =700N。

19.作用点重力
【解析】
试题分析:要踢出“香蕉球”,就要踢其侧部,这样才可以发生旋转形成“香蕉球”,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有关;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此飞行中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重力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0.
【解析】
【详解】
已知气球在空中沿虚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气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过球心分别作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带箭头的线段表示重力G和浮力F,两个力大小相等,线段的长度相同.如图:
21.
【解析】
【详解】
根据题目要求,改变力的方向,拉力方向应该向下,由此可以知道,绳子的股数为2股,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此题中的绳子股数为偶数,因此绳子的自由端要从定滑轮开始绕起,如下图: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2.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转换法质量相同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1、3 速度【解析】
【分析】
(1)实验中运用转换法来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即观察小球撞击木块移动的距离远近。

(2)分析图乙,小球滚下的高度不同,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可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3)①研究超载危害,应控制速度相等,即小球下滑的高度相同而质量不同,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然后答题。

②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然后答题。

【详解】
(1)[1]实验中通过比较滚下的小球撞击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

[2]在同样的平面上木块被撞得越远,小球的动能就越大;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转换法。

(2)[3]图乙两小球的质量相等,滚下的高度不同,探究的是动能与速度的关系;图乙中两小球的质量相同,滚下的高度越大,到达水平面的速度越大,将木块推得越远;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①[4]研究超载隐患时,应控制小球下滑的高度相同而质量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应选择1、3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②[5]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相同(即速度相同)时,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即动能)变为原来的2倍;小球质量相同时,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变为原来的2倍(即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即动能)变为原来的4倍;故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即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点睛】
本实验中研究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反映动能多少时运用了转换法。

从图中现象发现质量、速度的不同是此题的关键。

23.水平木板 斜面顶端由静止 变大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详解】
(1)实验时,为了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然后去掉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再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
(2)由实验现象知道,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则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即速度减小变慢,由此可推理知道,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它将永远运动下去,且速度大小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4.(1)0.4N ;(2)0.8×103kg/m 3;(3)1.1×103Pa 。

【解析】
【分析】
【详解】
(1)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
33531.010kg/m 10N/kg 4.010m =0.4N F G gV ρ-===⨯⨯⨯⨯浮水排排
(2)根据漂浮条件F 浮=G 可知,物体的重力
G=F 浮=0.4N
物块的密度
33530.4N 0.810kg/m 510m 10N/kg
G
m G g V V gV ρ-=====⨯⨯⨯
(3)容器内装有质量为0.5 kg 的水,由m V
ρ=可得水的体积 4333
0.5kg 510m 1.010kg/m m V ρ-===⨯⨯水水水 物块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水和物块的总体积
V 总=V 水+V 物=435343510m +510m 5.510m ---⨯⨯=⨯
容器中水的深度
4332
5.510m 0.11m 5.010m V h S --⨯===⨯总 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 3×10N/kg×0.11m=1.1×103Pa
答:(1)物块受到的浮力为0.4N ;
(2)物块的密度为330.810kg/m ⨯;
(3)用力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1×103Pa 。

25.(1)2400J ;(2)500N ;(3)1×104Pa
【解析】
【详解】
(1).拉力F 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W 有=Gh=1200N×2m=2400J ;
(2).滑轮组的动滑轮绕3段绳,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3h=3×2m=6m ,
总功:
W 总=2400J =80%
W η有
=3000J , 拉力: F=3000J 6m
W s =总=500N ; (3).动滑轮的重力为:
G 动=3F-G 物=3×500N-1200N=300N ,
当拉力为400N 时,货物对地面的压力:
F 压=F 支=
G 总-3F 拉=(1200N+300N )-1200N=300N ,
货物对地面的压强为:
p=-42300N 30010m
F S =⨯压=1×104Pa 。

答:(1).拉力F 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是2400J ; (2).他所用的拉力F 是500N ;
(3).货物对地面的压强为1×104P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